尚 榮,陸杰峰
“孝道”是儒家倫理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論語》中多處記載孔子關(guān)于孝的論述。而“孝”與“道”連用,應(yīng)與《論語·學(xué)而》“無改于父之道”章有關(guān)。此章云:“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關(guān)于此章之語義,歷代注家異說紛呈,爭論焦點主要集中在三個問題:其一,孝所傳承的“道”的真實內(nèi)涵及其終極依據(jù)在何處?其二,孝是否意味著順從父母之言而不能改易?其三,孝在德性人格圓成過程中具有什么重要意義?本文擬以此章為中心,從這三個問題入手,分析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孝道思想的基本精神。
此章問題關(guān)節(jié)在于孝子所傳承的“父之道”在何種意義上稱之為“道”。一般而言,“道,所行道也”(《說文解字》卷二辵部),即所經(jīng)行之道路,引申為行為方式、事物之理。如此理解的“道”表面而言是一個不包含價值判斷的中性詞,但就其引申義理解時,實際上已暗含了是否正當(dāng)、是否合理的意味。關(guān)于此章“三年無改于父之道”中的“道”,注家傾向于明確詮釋為正當(dāng)合理的行為。如《太平御覽》卷四百十二引古注:“孝子,父在無所自專,庶幾于其善道而已。”宦懋庸《論語稽》“道,猶路也,當(dāng)行之理也。改道則不由此路,舍其所當(dāng)行者而別從一路也?!盵1](P268)黃式三《論語后案》“父之道,父所行之善者也。”[2](P16)事實上,《論語》中所用“道”字都是意味著正面之價值,而相對的否定之價值則稱為“無道”。如《論語·學(xué)而》“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墩撜Z·里仁》“吾道一以貫之”《論語·衛(wèi)靈公》?!熬又\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墩撜Z·里仁》“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論語·泰伯》?!疤煜掠械绖t見,無道則隱”。在《論語》中“道”沒有表示不善的含義。而針對朱熹《論語集注》所引尹氏“如其道,雖終身無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則三年無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以及游氏“三年無改,亦謂在所當(dāng)改而可以未改者耳”[3](P51),前人已提出批評。劉開《論語補注》:“夫子不曰‘無改于父之行’,而曰‘無改于父之道’,言道則非不善可知。既非不善,自不必急于更端……游氏介兩可之論,且何以知夫子之言無改專指可以改可以不改者乎?尹氏乃設(shè)為非道之辭,回護不定,蓋由看‘道’字不真,故疑而為曲解之耳?!盵4](P59)宦懋庸《論語稽》:“蓋于‘道’之字義偶未之審,故節(jié)外生枝耳。抑知‘道’為當(dāng)行之路,固以其有善無惡者言之?!盵1](P268)另有學(xué)者將“道”釋為“導(dǎo)”,意為教導(dǎo)、引導(dǎo)。雖然“道”與“導(dǎo)”可通用,但作為引導(dǎo)之含義一般用作動詞,如《論語·為政》“道之以政”;若名詞性的引導(dǎo)、教導(dǎo)之意,多用誨、戒等,而不單用“導(dǎo)”字。故“道”不應(yīng)釋為教導(dǎo),而即是正當(dāng)、合理之善道。
就歷史淵源而言,從父親那里所傳承的“道”應(yīng)與氏族生存經(jīng)驗有關(guān)。儒家思想以“生生”為其根本[5],所以將以生命為紐帶的父子關(guān)系視為親親關(guān)系最核心一層,其承擔(dān)著維護整個宗法體系穩(wěn)定、保持生機的重大責(zé)任。其中包括傳承一個氏族本質(zhì)性的、區(qū)別于其他氏族的財富、權(quán)力與生存經(jīng)驗。《尚書·大誥》“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gòu)?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獲?厥考翼,其肯曰:‘予有后,弗棄基?’”強調(diào)的即是子承父志的重要性?!对娊?jīng)·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維則?!泵珎鳎骸皠t其先人也?!盵6](P1131)《詩經(jīng)·周頌·閔予小子》:“于乎皇王,繼序思不忘!”鄭玄箋:“我繼其緒,思其所行不忘也”[6](P1289)所言即繼承氏族先祖的遺風(fēng)留韻,亦即“無改于父之道”。正如李澤厚所說:“保持本氏族的生存經(jīng)驗的重要性,才是‘三年無改于父之道’這一傳統(tǒng)的真正原因,這才是關(guān)鍵所在?!盵7](P40)另有注家以此章乃孔子為孟莊子而發(fā),將“道”詮釋為具體的政治制度。如皇侃《論語義疏》將“父之道”釋為“父風(fēng)政”[8](P16),錢坫《論語后錄》“道謂父之臣與父之政”[9](P235),又宋翔鳳《論語說義》“道,治也,三年無改于父之道,謂繼體為政者也。”[10](P271)其證據(jù)為《論語·子張》“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庇捎谌笔舷挛?,這種理解未必其實,但也指出了“君子”之孝的獨特性:“庶人之孝固以孝事父母為主,然貴族之孝則最重要為尊祖敬宗、保族宜家”[11](P243)。在歷史相續(xù)中,“道”作為父親從祖先那里繼承下來的本氏族的生存信念,是氏族生命共同體得以延續(xù)的關(guān)鍵。而通過父子之間的傳承,氏族生存經(jīng)驗得以突破時間、代際的阻隔而得以延續(xù)下去,同時個體生命在延續(xù)氏族生命的同時也拓展了自己的生命。
而在孔子的思想世界中,“無改于父之道”的深層內(nèi)涵應(yīng)在于對至高德性價值的追求。氏族生命經(jīng)驗依賴于血緣關(guān)系、宗法制度的紐帶,然而隨著春秋時代的禮崩樂壞,原先的氏族生命共同體趨于崩毀。對于孔子而言,重建社會秩序、生活世界意味著重新確定作為秩序所依賴的價值的終極根源,從而以此為依據(jù)重建一個以價值秩序為核心的生命共同體。在孔子所理解的價值秩序中,“仁”被視為一個廣大崇高的德性價值。故孔子所說的孝之實踐,通過繼述先人之德,從而近于道、行于道,亦即取向作為至高德性價值的仁。《論語·泰伯》“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笨鬃铀f的孝并不是局限于家族之內(nèi),而是推而廣之天下,達到有普遍社會性意義的仁?!墩撜Z·學(xué)而》“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而事實上,德孝相通是西周以來廣為認可的觀念,如《尚書·君陳》“惟爾令德孝恭?!薄兑葜軙ぶu法解》“秉德不回曰孝?!薄对娊?jīng)·大雅·文王》“無念爾祖,聿修厥德?!薄蹲髠鳌の墓四辍贰靶⒕粗倚艦榧隆!薄吨芏Y·地官·師氏》“以三德教國子:……三曰孝德,以知逆惡?!钡乱跃刺欤⒁宰鹱?;而在西周“天人合一”的追求下,天與祖、德與孝是合一的[12](P94)??鬃永^承了西周孝的思想,并將其納入自己的“仁”的思想中。若孝的追求中賦予了仁的精神,則使仁植根于家庭,從而達到全社會的歸仁,這構(gòu)建了孔子的社會理想。而孔子以“仁”“禮”為基礎(chǔ)的政治理念,亦是以孝為本,《論語·為政》“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且酁檎善錇闉檎??”孔子強調(diào),良善政治秩序的建立依賴于德性價值之追求、德性之實踐,故孝、友之道亦是為政之實踐。此正如徐復(fù)觀所說:“以儒家為正統(tǒng)的中國文化,其最高的理念是仁,而最有社會實踐意義的確是孝?!盵13](P131)孔子這一由孝至仁的思想,也為后世儒家思想所繼承,如《中庸》“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孝經(jīng)·開宗明義章》“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薄睹献印るx婁上》“仁之實,事親是也?!薄睹献印けM心上》“親親,仁也?!薄睹献印けM心下》“仁之于父子也。”郭店楚簡《五行》“愛父,其繼愛人,仁也。”[14](P102)郭店楚簡《唐虞之道》“孝,仁之冕也?!盵14](P123)《國語·晉語一》“為仁者,愛親之謂仁?!倍剐⑸仙饺实囊粭l途徑便是“無改于父之道”,繼承生命相續(xù)中所追求的至高德性價值之道。故孔子所說的繼志承道的孝最終歸宿還在仁。
正因為“父之道”是正當(dāng)合理的、引向至高德性價值之道,所以孔子強調(diào)“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所謂“無改”正是為了突出對“道”的繼承、延續(xù)和弘傳。而孔子這一思想為儒門后學(xué)繼續(xù)闡發(fā)為承志諭道。如《禮記·祭義》“曾子曰……君子之所謂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之道。”《大戴禮記·曾子本孝》“孝子之使人也不敢肆,行不敢自專也;父死三年,不敢改父之道。”《孟子·離婁上》:“曾子養(yǎng)曾晳,必有酒肉;將徹,必請所與;問有余,必曰有……若曾子,則可謂養(yǎng)志也。”曾子作為深得孔子“一以貫之”之道的弟子,亦強調(diào)孝之大者承志諭道?!吨杏埂贰胺蛐⒄?,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子曰:無憂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為父,以武王為子,父作之,子述之?!薄俄n詩外傳》卷十記“孔子曰:太伯獨見,王季獨知。伯見父志,季知父心。故大王、太伯、王季,可謂見始知終而能承志矣?!薄睹献印ち夯萃跸隆贰熬觿?chuàng)業(yè)垂統(tǒng),為可繼也?!比寮乙恢庇小白媸鰣蛩?、憲章文武”(《中庸》)之傳統(tǒng),而此中,文武周公之達孝,亦是繼志承道、父作子述、創(chuàng)業(yè)垂統(tǒng)。可見,繼承和發(fā)揚先輩所傳之道,是儒家共同認可的孝之至高境界。
但“無改于父之道”并不是盲目聽從父母;“三年無改”亦非說始終不可改?!抖Y記·坊記》“子云:‘君子弛其親之過,而敬其美?!墩撜Z》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惫手叭隉o改于父之道”指的是“擇善而從”,即繼述父親正當(dāng)合理之道,這也是《孝經(jīng)·卿大夫章》講的“非法不言,非道不行”。而對于父母可能存在的有過、不合時宜的“無道”,孔子認為應(yīng)予以寬恕、諒解。這并無是說放棄了善不善的道德判斷,而是強調(diào)德行是人的自律,而對他人尤其是父母應(yīng)有足夠的尊重。對于父母過錯,孔子主張“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論語·里仁》)。曾子也說“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諫”“故孝之于親也,生則有義以輔之……”(《大戴禮記·曾子本孝》)“父母之行若中道,則從;若不中道,則諫”(《大戴禮記·曾子事父母》)??鬃右仓鲝埐幌莞赣诓涣x,《孝經(jīng)·諫諍章》“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故當(dāng)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于父……”?!俄n詩外傳》卷八“曾子有過,曾晳引杖擊之”的例證中,孔子批評曾子“今汝委身以待暴怒,拱立不去。汝非王者之民邪?殺王者之民,其罪何如?”(此事另見《說苑·建本》、《孔子家語·六本》)。同樣孔子反對盲目聽從父母。《荀子·子道》“孔子曰:……父有爭子,不行無禮……故子從父,奚子孝?……審其所以,從之之謂孝?!薄犊鬃蛹艺Z·三恕》:“故子從父命,奚詎為孝?……夫能審其所從,之謂孝?!笨鬃淤澠洹拔何汉酢保ā墩撜Z·泰伯》)的舜,卻有“父瞽叟頑,母噐,及弟象傲,皆下愚不移”(《新序·雜事》一,另見《尚書·堯典》《史記·五帝本紀》),孔子會贊成其從父志嗎?顯然不會。汪中《釋三九》“三年,言其久也。何以不改也?為其為道也。若其非道,雖朝沒而夕改可也。”[15](P348)劉寶楠也贊同汪說[16](P27)。朱熹也認為“至有所遇之不同,則隨其輕重而以義制之耳”[17](P123)。儒家經(jīng)典多有改得合理的例證?!渡袝ず榉丁罚骸盎幽搜栽唬何衣勗谖簦呹敽樗殛惼湮逍?,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范九疇,彝倫攸敘。”《左傳·定公四年》:“管蔡啟商,惎間王室。王于是乎殺管叔而蔡蔡叔,以車七乘,徒七十人。其子蔡仲改行帥德,周公舉之,以為己卿士。見諸王,而命之以蔡。其命書云:‘王曰:胡!無若爾考之違王命也?!薄稘h書·五行志》:“京房《易傳》曰:‘干父之蠱,有子,考亡咎?!尤瓴桓母傅?,思慕不皇,亦重見先人之非?!笨鬃右舱f“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論語·子罕》)可知只要改得合理、改得合道,孔子亦是贊成的。康有為的解釋較為中肯:在喪期間,出于不忍之情而不改;喪畢,“過則改之”[18](P11)??傊?,“無改于父之道”并不是指愚孝。
“無改”的另一個理由是對父母深切的愛慕之情??鬃拥膫ゴ笤谟诎选靶ⅰ眱?nèi)在化了??鬃拥摹靶ⅰ?,特別重視對父母的情感?!墩撜Z·陽貨》“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父母之愛不僅給予子女以生命之哺育,而是以生命關(guān)系為中介的無私的共通感。相應(yīng)對父母的回報的“孝”,亦首先表現(xiàn)為對父母深切的愛慕?!渡袝ひ劣?xùn)》“立愛惟親?!薄兑葜軙ぶu法解》“慈惠愛親曰孝?!薄抖Y記·祭義》“子曰:‘立愛自親始……’”《左傳·文公六年》“立愛則孝。”郭店楚簡《語叢二》“愛生于性,親生于愛。”[14](P220)郭店楚簡《語叢三》“父孝子愛,非有為也?!盵14](P192)《國語·晉語二》“守情說父,孝也?!薄睹献印とf章上》“人少,則慕父母……大孝終身慕父母?!边@種愛慕之情即是孝的真實基礎(chǔ),在行動上則具體表現(xiàn)為對父母的信賴、順從、尊重。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正是基于這種愛慕之情。何晏《論語集解》引孔安國注:“孝子在喪,哀慕之之,猶若父存,無所改于父之道?!盵19](P15)皇侃《論語義疏》:“三年之內(nèi),哀慕心事亡如存,則所不忍改也?!盵8](P17)注家多以“三年”指“三年之喪”,即在父親去世后守喪三年中,出于對父親的深切情感而不忍有所改變。這一觀念來自于由來已久的傳統(tǒng)?!渡袝o逸》:“其在高宗,時舊勞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陰,三年不言。”《公羊傳·文公九年》:“則曷為于其封內(nèi)三年稱子?……緣孝子之心,則三年不忍當(dāng)也?!薄秶Z·晉語一》:“受命不遷為敬,敬順所安為孝。棄命不敬,作令不孝,又何圖焉?”雖然“三年無改”的傳統(tǒng)難免有形式化的嫌疑,但“三年無改”背后真實的愛慕、不忍之深情卻是真實躍動于每個現(xiàn)實生命之中,亦深深植入了中華民族性格之中。正如梁漱溟所說:“中國人是要有直覺的——情感的……所謂孝弟禮讓之訓(xùn),處處尚情而無我?!盵20](P157)正是基于深切的情感共鳴,“無改”之孝成為人自覺的德行實踐而不是出于其他形式上的、外在的原因。
儒家所說的孝并不是單方面的子女對父母的責(zé)任,而是父母子女之間“父慈子孝”的雙向關(guān)系,這一點可由關(guān)于“觀其志”“觀其行”中的“其”字所指的爭議得以說明?!捌洹弊謿v來兩種解說。何晏《論語集解》引孔安國注“父在,子不得自專,故觀其志而已;父沒,乃觀其行”[19](P15)。朱熹《論語集注》:“父在,子不得自專,而志則可知;父沒,然后其行可見?!盵3](P51)由此可知,孔安國、朱熹將“其”理解為子女的代詞。黃式三《論語后案》更明確指出“其志其行,子之志與行也”[2](P16)。這種解釋,從如何評價孝子角度理解原文,即將“觀”的主語定為親友、鄉(xiāng)黨等評判者,以旁觀者眼光看待。依此解釋,原文大意則為:父親在世時,觀察子女的內(nèi)在志向、情感與外在言行;父親去世了,觀察子女的內(nèi)在志向、情感與外在言行。若子女的內(nèi)在志向、情感與外在言行長期不改變父親的正確的善的“道”,就可稱得上孝了。然而,范祖禹《論語說》認為,“為人子者,父在能觀其父之志而承順之,父沒則能觀父之行而繼述之”[4](P56)。明代楊循吉,清代趙翼、錢大昕、李光地、梁芷鄰等學(xué)者皆主此說。可見其將“其”理解為“父”,這種解釋,從孝子應(yīng)如何做的角度理解原文,即將“觀”的主語定為子女,以當(dāng)事人眼光看待。依此解釋,原文大意則為:父親在世時,子女要觀察父親的內(nèi)在志向、情感與外在言行;父親去世了,子女要追思父親的內(nèi)在志向、情感與外在言行(并加以學(xué)習(xí)、繼承、弘揚父親的志向、情感、言行)。若子女長期不改變父親的正確的善的“道”,就可稱得上孝了。由于缺失上下文,不知孔子緣何而發(fā),故不得定論孰是孰非。朱熹雖然認同孔安國之注,但也說“范氏以為子觀父之志行,善矣”[17](P122)。劉寶楠亦認為兩者皆有道理[16](P28)。這種兩可的解釋正說明,孝不是單方面的個人的德性品質(zhì),而是在基于血緣親情的人倫關(guān)系中顯現(xiàn)德性價值的道德品質(zhì)。孝的實現(xiàn)意味著父母、子女雙方共同建立、成就其德性人格。
“孝”是子女自身德性修養(yǎng)重要的實踐過程。在西周時,孝固然與宗法禮制有關(guān);然而孝不僅僅是外在的形式的規(guī)定,而是個人行為實踐所體現(xiàn)的品質(zhì)。在個人品質(zhì)取代血緣出身成為人立身依據(jù)的春秋時代,孝所具有的對人德性人格的塑造作用得到進一步凸顯?!蹲髠鳌らh公二年》晉國大夫里克曰:“且子懼不孝,無懼弗得立,修己而不責(zé)人,則免于難?!毙⒃揪哂械淖诜ǘY制意味已經(jīng)明顯淡去,而日漸成為君子修身必備的基本德目?!墩撜Z·學(xué)而》“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是通過作為至高德性價值的仁的根基,是體現(xiàn)德性價值的君子必須完成的基本的修養(yǎng)實踐,是學(xué)以成人的基本門徑。作為修身的孝本身包含著兩個基本向度,一者是從內(nèi)在的自身的德性角度觀照自身德性人格的成立,呈現(xiàn)為心正、意誠、知至的“立己”“達己”;一者是從與父母交互關(guān)系中實踐德性價值所要求的行動,呈現(xiàn)為齊家的“立人”“達人”。正如杜維明所說:“我們尊重他們(指父母——引者注)是為了我們的自我實現(xiàn)的構(gòu)想,而且,通過細心說明,也可能使父親覺得,這也是為了他們自身的自我實現(xiàn)的構(gòu)想?!盵21](P316)基于孝子對孝的踐行而使父母、子女雙方人格得以共同實現(xiàn)、共同成就,這是“三年無改于父之道”所包含的“成德”之內(nèi)涵。
“父慈子孝”另一個隱含之義即要求父母發(fā)揮典范榜樣作用,率先成為“道”亦即德性價值的體現(xiàn)者?!墩撜Z·顏淵》:“父父,子子?!薄洞髮W(xué)》:“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薄吨杏埂罚骸案缸髦?,子述之?!薄洞蟠鞫Y記·四代》:“父慈子孝?!薄栋谆⑼āぶG諍》:“父子一體。”父慈—子孝是一個一體聯(lián)結(jié)的結(jié)構(gòu),以生命為紐帶聯(lián)系著。一旦“父慈”這個環(huán)節(jié)缺失了,雖然“子孝”這一環(huán)由于無法割舍的生命聯(lián)系而以情感方式呈現(xiàn)(《論語·子路》“子為父隱”),但已經(jīng)造成“成德”的矛盾(親與義的矛盾)。所以孔子又強調(diào)“諫”“避”,旨在謹慎矯正、恢復(fù)“父慈”這一環(huán),根本上是出于體現(xiàn)至高德性價值的“道”的立場。由此也可以重新審視儒家孝思想中關(guān)于“父為子綱”的問題?!栋谆⑼āとV六紀》:“何謂綱紀?綱者,張也;紀者,理也。大者為綱,小者為紀,所以張理上下,整齊人道也。人皆懷五常之性,有親愛之心,是以綱紀為化,若羅綱之有紀綱而萬目張也?!痹隗w現(xiàn)至高德性價值的“道”的尺度下,一個君子人格應(yīng)是“道”的承擔(dān)者、體現(xiàn)者,只有在此意義上,他才能成為“綱”。在父子關(guān)系中,父親作為一個已經(jīng)成熟的人,應(yīng)是已經(jīng)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踐行德性價值、承載“道”之實現(xiàn)的成熟的德性人格,從而成為子女愛慕、學(xué)習(xí)、模仿的榜樣,成為子女行為實踐所參照的典范。
綜上所述,《論語·學(xué)而》“無改于父之道”章無疑是理解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孝道思想的重要門徑??鬃铀鶑娬{(diào)的孝的真實依據(jù)在于正當(dāng)合理之“道”,源自于傳承氏族生存經(jīng)驗、延續(xù)氏族生命,指向?qū)ψ鳛橹粮叩滦詢r值的仁的追求?!叭隉o改于父之道”亦并不是盲目地聽從父母之言,而是基于理性的道德判斷與對父母深切的愛慕之情,繼承先輩所開拓之志業(yè),弘傳先輩所傳承之善道。孝同時表達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雙向關(guān)系,孝不僅意味著子女通過自身道德實踐培養(yǎng)自己的德性人格,也意味著父母成為愛慕、學(xué)習(xí)、模仿的典范,從而使父母、子女雙方的德性人格得以共同實現(xiàn)。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建立了“孝”與“道”的關(guān)聯(lián),使孝道思想成為影響中華文化至深的觀念。對當(dāng)今社會而言,承志諭道、愛慕之情、人格圓成的儒家智慧,無疑對開啟生活世界的意義境域、趨向人之為人的內(nèi)在超越具有深刻的指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