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艷波
摘 要:“全盤否定”和“完美無缺”的評課方式對老師的發(fā)展都不利,給評課找一個安全的著陸點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說出講課者在教學過程中的閃光點這是必要的,說出值得探討、加以改進的地方這是必需的,在評課中我們最好提出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
關鍵詞:評課;閃光點;改進
我曾聽說了一件關于評課的事:一位縣級教研員在評課時將講課者評得一無是處,竟把講課者評急了,他漲紅著臉,拍案而起,脫口而出:“有本事你上去講?。 苯萄袉T也生氣地說:“我不會講,但我就會評,有本事你評個課我看看?!痹趦扇说膶χ畔拢u課草草收場,不歡而散。
這樣尷尬的評課場景令我反思,我觀摩的另一個評課場景更令我反思。紅寺堡區(qū)舉行了一次教研團隊教研能力競賽,紅寺堡三中的張老師講了一節(jié)課,三中其他教師在評課過程中出現(xiàn)了如下的詞句:“受益匪淺”“受益終身”“放之四海而皆準”“像一把火炬,照亮了整個課堂”,評課給人的感覺就是張老師儼然成了一面旗幟,所有的人必須向她看齊。很多觀摩的同事都有“渾身起雞皮疙瘩的感覺”。
對于兩種極端的評課,“全盤否定”和“完美無缺”我認為都不可取。“全盤否定”嚴重打擊了老師的自信心,“完美無缺”的評課方式對老師的發(fā)展很不利,教學水平就有可能原地踏步。
由此可見,找一個好的評課方式至關重要,必須給評課找一個安全的著陸點。
一、說出講課者在教學過程中的閃光點這是必要的
學生需要鼓勵,老師也一樣,特別是年輕教師,教師生涯剛剛開始,評課時就被人潑了一盆冷水,“當頭一棒”,對教師的發(fā)展是極為不利的。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說出教師身上的閃光點,可以使教師樹立基本的自信,激發(fā)教師潛能,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就拿張老師來說,她在課堂上有很多閃光點,如張老師的親和力、教學魅力,給學生營造了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她教學中所選的角度可謂另辟蹊徑,她先講了比喻修辭及比喻修辭的作用,又讓學生找出《觀舞記》中所有比喻句進行賞析后,又讓學生仔細觀察她讀課文片段時的動作神態(tài),從眼睛、面部表情、聲調(diào)、身姿四個方面著手,做仿句練習,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我將這種以小見大的做法運用到課堂上,每堂課我只抓住一個知識點講精講透,學生在反復的練習中牢固掌握知識點,積少成多,這樣豈不是事半功倍。
二、說出值得探討、加以改進的地方這是必需的
教學本就是一個殘缺的藝術,沒有十全十美的課堂,也沒有十全十美的教育者。我認為張老師的課還有值得探討、加以改進的地方。如張老師講比喻的作用時講到了四點,我在認真的聽課,快速的做筆記中只聽到了一點作用:“比喻淺顯易懂,使人容易接受?!蔽蚁雽W生能記住四點作用的可能也是寥寥無幾。所以我想,在講比喻的作用時就突出“具體、生動、形象”,這樣是不是更簡潔、明了些呢?
在品析比喻句時,張老師用到了“三步品讀法”,第一步找出本體、喻體、喻詞,第二步,還原比喻句,第三步,對比原句和比喻句,體會比喻句的簡潔、生動、形象,學生在練習時也嚴格按這三步走。在平時的學習中,我覺得“三步品讀法”不夠實用,在還原句子時,很多學生不會還原,這在一定程度增加了難度,只是讓學生更多地體會到比喻句的簡潔,不能深切體會到比喻修辭的美妙。我認為在賞析具體比喻句時,可用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三步:第一步,先說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第二步,具體、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什么內(nèi)容;第三步,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學生在賞析時可以深入、全面地體會比喻修辭的作用,這樣教學的實效性可能會更好一些。
學生在仿句練習中,觀察老師的神態(tài)、動作,仿寫的原句是排比句,學生寫出的也是排比句,沒有用到比喻的修辭。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如果為學生創(chuàng)設寫比喻句的情境,這樣對比喻的掌握一定會更好。
對于學生的評價,張老師出現(xiàn)了這樣的字眼:“很好,給你們小組加十分”,張老師前面沒有創(chuàng)設相關的情境,突然出現(xiàn)這樣的評語,我覺得有些突兀。如果在上課初這樣說:“我們以組為單位,看哪一組表現(xiàn)最好”,這樣能創(chuàng)設一個競賽的氛圍,我想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
三、在評課中我們最好提出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
評課時不能只有簡單的評價諸如“銜接不緊密,過渡不自然”“學生的參與不夠”等等,可以指出如“加上某個過渡句或過渡詞就會銜接緊密”、采取具體什么樣的措施等等,學生就能參與面廣一些,對于老師留給學生的參考時間過短,那可以給一個具體的參考時間等等。這樣就不會出現(xiàn)“講課者”與“評課者”對峙的尷尬局面,也不會出現(xiàn)互相吹捧的浮夸氛圍,課堂會更有實效性,同事關系一定是和諧、融洽的。
綜上所述,我們平時在評課過程中一定不能走“全盤否定”和“完美無缺”這兩種極端,只要為評課找一個安全的著陸點,既有利于講課者的成長,又有利于同事關系的和諧,何樂而不為呢?
參考文獻:
[1]黃昆耀.一次評課活動引發(fā)的思考[J].湖南教育(C版),2016(6).
[2]黃艷敏.聽評課: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J].中學數(shù)學月刊,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