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舸
【摘 要】:目的:研究與探討循證護理在進行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咧械膽脙r值。方法:選取2016年6月到2018年5月期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措施,給予試驗組患者循證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心律失常發(fā)生率、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評分情況。結果:試驗組患者心律失常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并且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相比P<0.05。結論: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較好,能明顯降低患者心律失常發(fā)生率,可明顯提高護理滿意度,改善生活質量,具有較高臨床價值。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循證護理;心律失常;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為胸痛、呼吸困難、嘔吐等,而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發(fā)作后發(fā)生率較高的并發(fā)癥[1]。在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哌M行搶救治療時也需要給予有效護理干預措施[2]。循證護理指的是將臨床實際工作經驗與患者病情表現有計劃的進行結合,并以此作為依據對患者實施護理服務。本研究對循證護理在進行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咧械膽眯ЧM行分析,現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6月到2018年5月期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男14例,女11例,患者年齡在49~78歲,平均年齡(61.18±5.59)歲。試驗組男15例,女10例,患者年齡在46~79歲,平均年齡(61.36±5.78)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和年齡等基本資料相比P>0.05,滿足對比研究的要求。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方式,其中主要是在患者入院后對其心電圖進行密切關注,在發(fā)生異常變化時及時與主治醫(yī)師取得聯系并采取相應措施。給予試驗組患者循證護理方式,其具體方法如下。
1.2.1 確立循證問題。建立循證護理小組,收集護理資料,確定循證問題,并且根據患者病情制定出有效護理干預措施。
1.2.2 護理方案的實施
①病情觀察:心律失常往往在心肌梗死后1d內發(fā)生,這期間需對患者實施24h全天特殊監(jiān)護,并做好一切急救準備,確??稍邳S金時段內救治患者;②對外界條件予以控制:減少患者家屬24h內探視次數,并向其解釋原因,確保患者休息充足;調節(jié)室內溫度和濕度至適宜范圍,避免噪音干擾,保證環(huán)境溫馨舒適[3];③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需為患者及家屬講述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的相關疾病知識,并且告知患者治療的措施和預期效果。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溝通,取得患者信任度,使患者向護理人員傾訴內心感受。護理人員需耐心、細致講解患者疑慮,告知其有效釋放負性情緒的方式,最終有效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緒。④用藥護理:護理人員需為患者家屬講述藥物治療的相關知識和治療效果,告知患者家屬疾病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等情況。并且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家屬正確用藥的方法,即每天一次用藥者,用藥時間為每天早晨5點;每天兩次用藥者,用藥時間為每天早晨5點和下午2點;每天三次者,用藥時間為每天早晨5點、中午11點和晚8點。護理人員需在患者用藥期間嚴密觀察患者情況,如果患者在服藥后出現任何異常反應需立即停止服藥。⑤疼痛護理:采取有效措施幫助患者緩解心絞痛癥狀所帶來的痛苦。臨床實際工作中較為常用的包括改變體位,適當的抬高床頭,對下肢進行屈曲等,必要的是時候還應該遵醫(yī)囑給予一定劑量的止痛藥[4]。⑥疾病教育指導 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說明該病的發(fā)病機制、過程、結果,讓患者對自身疾病有簡單的了解。鼓勵患者定期對身體指標進行檢查,預防疾病的再發(fā)生。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心律失常的發(fā)生情況,并統(tǒng)計分析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狀況。生活質量采取SF-36評價,評價內容包括生理功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職能、活力、總體健康等,總分0-100分;護理滿意度評價內容包括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服務態(tài)度,總分0-100分[5]。
1.4 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完成,其中分別采用百分率和()表示,采用X2檢驗和t檢驗,P<0.05視為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心律失常發(fā)生情況比較
試驗組中3例發(fā)生心律失常,發(fā)生率為12.00%。對照組中7例發(fā)生心律失常,發(fā)生率為28.00%。試驗組患者心律失常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相比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狀況分析
綜合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基礎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下表2)
3 討論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機梗死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近年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持續(xù)上升,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隨著國內外醫(yī)學研究和相關實驗證明,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卟捎醚C護理,能密切關注患者病情,全程對患者病情進行監(jiān)控分析,及時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治療方式,時常和患者進行交流,從而緩解患者心里壓力,為患者樹立治療信心。循證護理是護理人員在計劃護理活動過程中,審慎的、明確的、明智的將科研結論與臨床經驗、患者愿望相結合獲取證據為臨床護理決策依據的過程,是循證醫(yī)學和循證保健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循證護理可以根據患者存在的問題找出合理的診斷依據,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咧袘醚C護理要切實從患者角度出發(fā),通過心理教育、臨床觀察、用藥指導等方面耐心、計劃的進行護理措施。以科學的視角提高護理效果。
本研究對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咧械膽眯ЧM行分析,其中試驗組患者的心律失常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并且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相比P<0.05。說明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咧械膽眯Ч@著,能明顯降低患者心律失常的發(fā)生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以“患者”為中心,根據患者具體的情況制定合理的護理方案,主要為了幫助患者在住院期間甚至出院后快速恢復健康,循證護理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呖擅黠@提高護理滿意度,改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高嵐.循證護理干預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咧械寞熜Х治鯷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01)::244-245.
王洋.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6,(03):575.
王旖磊,胡雁,周英鳳等.循證護理能力評定量表的建立與信效度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7,32(2):49-52,59.
熊秀云.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咧械膽眯Ч鸞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05):87-89.
祝想玲.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6):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