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明
2015年江西南昌?;韬钅沟陌l(fā)現(xiàn)與發(fā)掘,舉世矚目,墓中出土的眾多珍貴文物中,有一件可能屬于墓主人西漢廢帝、?;韬顒①R生前收藏的西周時期的鳳鳥紋提梁銅卣,格外引人注目。這件銅卣器體呈橢圓形,提梁縱置,提梁方向與最大腹徑方向垂直。
卣是一種盛酒器,為了傾酒的方便所以有一個能擺動的提梁。橫置提梁銅卣的提梁與銅卣橢圓形器口長徑重合,傾酒時酒水從器口短徑兩端流出,短徑兩端器口寬而淺??v置提梁銅卣的提梁與銅卣橢圓形器口長徑呈90°夾角,傾酒時酒水從器口長徑兩端流出,長徑兩端器口窄而深。與橫置提梁銅卣相比,縱置提梁銅卣在傾酒時酒水不易外漏,使用更方便??v置提梁的設(shè)計風(fēng)格與殷墟青銅器第二期的橫置提梁的扁圓形卣及縱置提梁的鸮卣、鼎形器及罐形器有關(guān),是多種器物融合的產(chǎn)物。縱置提梁銅卣最早出現(xiàn)于殷墟青銅器第二期晚段或三期,其使用和流通僅限于數(shù)量有限的中上層貴族,殷墟青銅器第三、四期,器形與橫置提梁銅卣同步發(fā)展變化,并隨殷墟與周邊地區(qū)之間的交往,以及商末周初的戰(zhàn)爭與民族大遷徙而傳播至周邊地區(qū),西周早期,此類器物發(fā)展至頂峰并消失,但部分器物延用至春秋早期。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所知考古發(fā)掘及傳世收藏的此類商周時期的提梁縱置的銅卣共58件,主要發(fā)現(xiàn)于河南、河北、陜西、山東、湖南、江西、廣西等地區(qū)(圖1)。其中,考古發(fā)掘品14件,未經(jīng)正式考古發(fā)掘但出土地點明確的器物14件,出土地點不明的國內(nèi)外博物館藏品23件,北宋呂大臨編《宣和博古圖》著錄7件?,F(xiàn)擇其精品與大家共賞。
圖1 縱置提梁銅卣出土分布示意圖
(1)河南安陽殷墟(2)河南輝縣褚丘(3)河北靈壽西木佛村(4)陜西韓城梁代村(5)陜西扶風(fēng)美陽(6)陜西岐山賀家村(7)陜西寶雞斗雞臺(8)陜西寶雞石鼓山(9)河南鹿邑太清宮(10)河南羅山天湖(11)湖南瀏陽保塘(12)湖南寧鄉(xiāng)橫市金塘(13)湖南寧鄉(xiāng)黃材王家墳山(14)湖南漣源水洞(15)江西遂川洪門(16)廣西武鳴勉嶺(17)江西南昌?;韬钅?/p>
圖2 殷墟郭家莊M160出土“亞址”卣
圖3 河南省輝縣褚丘出土“祖辛”卣
1990年,殷墟郭家莊西M160出土1件青銅卣(圖2),器體呈橢圓形,直口,束頸,下鼓腹,圜底,高圈足。扁平帶狀提梁,提梁縱置,提梁表、里兩面均飾四條夔紋,四夔以提梁中部為對稱軸,相互對稱。提梁與圓環(huán)交接處飾一口朝下的圓雕獸頭,獸為目字形眼,頭頂有一對上豎的瓶狀角,張嘴銜環(huán),制作精致。器蓋有四條扉棱,左右兩側(cè)扉棱下方,連接一向外凸出的長方形附耳,附耳表面飾一口朝上的蟬紋。蓋頂部上方有六瓣花蕾形短柱鈕,鈕四周飾瓦紋。瓦紋下以及蓋之折沿處各有一周鳥紋帶。卣的腹部及圈足亦有四條扉棱,與蓋之扉棱相對應(yīng)。卣腹中部飾瓦紋,瓦紋之上、下方及圈足之上均飾以鳥紋。全器從蓋至圈足共有鳥紋五周,鳥的形態(tài)有所不同。腹下部為四組大鳥紋,每組二鳥,共八鳥。各周鳥紋均以云雷紋為地紋,以扉棱為中心,相互對稱。器蓋上部及器內(nèi)底鑄“亞址”二字銘文,器高35.5厘米,重10公斤。商代晚期。
1965年,河南省輝縣褚丘出土1件銅卣,該器與殷墟郭家莊M160出土的“亞址”卣器形、紋飾十分相似,蓋內(nèi)和器內(nèi)底均鑄“祖辛”二字銘文,器高27厘米(圖3)。商代晚期。
圖4 河南羅山天湖息國墓地M57出土縱置提梁銅卣
1991年,河南信陽羅山天湖商代息國墓地第四次發(fā)掘過程中,M57出土1件保存完好的卣,僅器蓋有一道微小的裂隙(圖4)。整體呈橢圓形,扁圓形袋狀提梁,斂口,圓唇,束頸,垂腹,圜底,喇叭形圈足。蓋頂有蘑菇狀鈕。提梁外側(cè)飾幾何紋,兩端飾浮雕羊首。頸部飾一周四組八個夔紋,各組以扉棱及提梁紐隔開;腹部飾兩組獸面紋,獸面紋以扉棱隔開;圈足飾一周對稱分布的分解夔紋;蓋頂飾兩組分解獸面紋,蓋頂獸面紋與腹部獸面紋方向呈90°夾角,下端飾對稱分布的夔紋;所有紋飾均以云雷紋為地紋,扉棱突出。無銘文。腹部扉棱及提梁外側(cè)紋飾各有兩處錯位現(xiàn)象,腹部下端、底部各有1處墊片。腹部有1處矩形補鑄痕跡,補鑄痕跡外壁經(jīng)過仔細(xì)的打磨修整,內(nèi)壁經(jīng)過簡單處理。頸部、腹部、圈足上端紋飾及腹部扉棱有明顯磨損痕跡,推測其為長時期使用所致??趶?1 13.9、腹徑21.7、圈足徑17、通高26.8、唇厚0.95厘米,重4.602千克,容積3090毫升。商代晚期。
1970年,湖南省寧鄉(xiāng)縣黃材鎮(zhèn)王家墳山出土1件卣,器形、紋飾與陜西寶雞石鼓山西周墓M3出土“單父丁”卣相似,器高37.7厘米,器蓋及器身內(nèi)底均鑄“戈”字銘文,現(xiàn)藏湖南省博物館(圖5)。商代晚期。
圖5 湖南省寧鄉(xiāng)出土“戈”卣
圖6 江西遂川出土縱置提梁銅卣
1985年,江西省遂川縣枝江鄉(xiāng)洪門村出土1件扁平帶狀提梁卣,腹部飾獸面紋,器身鑄有銘文,高39厘米,現(xiàn)藏遂川縣博物館(圖6)。商代晚期。
圖7 廣西武鳴勉嶺出土銅卣
197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武鳴縣馬頭鄉(xiāng)全蘇村勉嶺山麓出土1件扁平帶狀提梁卣,腹部飾獸面紋,器身鑄“”字銘文,高40厘米,現(xiàn)藏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物館(圖7)。商代晚期。
“鳶”字卣,美國佛利爾美術(shù)館藏,據(jù)傳出自安陽,扁平帶狀提梁,腹部飾鳳鳥紋,器身鑄“鳶”字銘文,高36.5厘米(圖8)。商代晚期。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藝術(shù)研究所收藏1件銅卣(圖9),該器器形、紋飾與殷墟郭家莊M160出土“亞址”卣、河南輝縣褚丘出土的“祖辛”卣相似。商代晚期。
圖8 佛利爾美術(shù)館藏銅卣
圖9 明尼阿波利斯藝術(shù)研究所藏縱置提梁卣
圖11 陜西寶雞石鼓山西周墓M3出土“戶”卣(M3∶20)
美國馬薩諸塞州伍斯特藝術(shù)館收藏銅卣1件,器高25.1厘米(圖10)。該器器形、紋飾與殷墟郭家莊M160出土“亞址”卣、河南輝縣褚丘出土的“祖辛”卣相似。商代晚期。
12 陜西寶雞石鼓山西周墓M3出土“戶”卣(M3∶23)
圖13 陜西寶雞石鼓山西周墓M3出土“單父丁”卣
2013年,陜西省寶雞市石鼓山M3出土4件銅卣。其中兩件鑄“戶”字銘文,蓋、器同銘,扁平帶狀提梁,提梁兩端飾高浮雕獸首紋,獸首圓目,尖耳,鼻梁隆起,寬平嘴,獸首頭頂接掌形角。腹部飾瓦楞紋和鳳鳥紋,大鳳鳥伏臥狀,圓目高凸,曲喙,齒狀大花冠,長羽毛,尾翼下折。尾翼下伏臥小鳳鳥。一件卣高36厘米,重8.92公斤(圖11),一件卣高50厘米,重17.85公斤(圖12)。還有一件銅卣鑄“單父丁”銘文,高39厘米,重8.78公斤(圖13)。該卣出土?xí)r腹內(nèi)發(fā)現(xiàn)一件銅斗,應(yīng)為舀酒所用。另一件銅卣雖不帶銘文,但形制、紋飾與“單父丁”卣相同,大小相異,扁平帶狀提梁,腹部飾瓦楞紋和鳳鳥紋。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2015年,江西南昌?;韬钅钩鐾恋目v置提梁銅卣,扁平帶狀提梁,腹部飾大冠鳳鳥紋(圖14)。2005年陜西韓城梁代村西周墓出土一件的縱置提梁銅卣,與?;韬钅钩鐾恋倪@件提梁銅卣器形、紋飾十分相似。西周早期。
圖15 波士頓美術(shù)館藏縱置提梁卣
圖14 江西南昌?;韬钅钩鐾恋镍P鳥紋卣
美國波士頓美術(shù)館藏銅卣1件,1929年陜西省寶雞市斗雞臺出土,扁平帶狀提梁,腹部飾鳳鳥紋,器表扉棱突出,腹部有支出棱脊,器高35.5厘米(圖15)。西周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