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玲瓏
葛洪的醫(yī)藥學和化學成就
文/玲瓏
葛洪(公元284~364年),字稚川,號抱樸子,漢族,晉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為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yī)藥學家。他曾受封為關內侯,后隱居羅浮山煉丹。
提到葛洪,很多人首先認為他是古代一位煉丹的道士。對于煉丹,不少人可能會產生質疑的心態(tài)。的確,在封建社會里,貴族官僚為了永遠享受驕奢淫逸的生活,妄想長生不老。有些人就想煉制出“仙丹”來,滿足他們的奢欲,于是形成了一種煉丹術。作為現(xiàn)代人,我覺得沒必要考慮這位葛老先生出于什么目的而醉心于煉丹,倒是他窮其一生的醫(yī)藥學研究和對煉丹過程中物質反應的記載及應用對后世在醫(yī)學和化學領域的積極影響,值得我們借鑒。
葛洪精曉醫(yī)學和藥物學,他主張道士兼修醫(yī)術。“古之初為道者,莫不兼修醫(yī)術,以救近禍焉”,認為修道者如不兼習醫(yī)術,一旦“病痛及己”,便“無以攻療”,不僅不能健康長壽,甚至連自己的性命也難保住。為什么道士要修學醫(yī)術呢?除了“以救近禍”,可能也希望道士在游走四方時候,也能濟世救人吧!《肘后備急方》是葛洪最為著名的著作。為什么叫肘后備急方呢?意思是說,這本書是可以挎在肩上、放在胳膊肘后,不舒服的時候按書中所說治療一下,病就好了。簡單講,這就是實用急救手冊。葛洪在行醫(yī)、游歷的過程中收集和篩選出來的大量救急方子不但非常實用,而且他特地挑選了一些比較容易弄到的藥物,即使必須花錢買也很便宜,改變了以前的救急藥方不易懂、藥物難找、價錢昂貴的弊病。葛洪很注意研究急病。他所指的急病,大部分是我們現(xiàn)今所說的急性傳染病,古時候人們叫“天刑”,認為是天降的災禍,是鬼神作怪。葛洪在書中說,急病不是鬼神引起的,而是中了外界的癘氣。我們都知道,急性傳染病是微生物(包括原蟲、細菌、立克次氏小體和病毒等)引起的。這些微生物起碼要放大幾百倍才能見到,1600多年前還沒有發(fā)明顯微鏡,當然不知道有細菌這些東西。葛洪能夠指出急病是外界的物質因素引起的,這種見解已經很了不起了。
葛洪在《肘后備急方》里面記述了一種叫“尸注”的病。這種病會互相傳染,并且千變萬化。染上這種病的人鬧不清自己到底哪兒不舒服,只覺得怕冷發(fā)燒、渾身疲乏,精神恍惚,身體一天天消瘦,時間長了還會喪命。葛洪描述的這種病,就是現(xiàn)在我們所說的結核病。結核菌能使人身上的許多器官致病。肺結核、骨關節(jié)結核、腦膜結核、腸和腹膜結核等等,都是結核菌引起的。葛洪是我國最早觀察和記載結核病的醫(yī)學家。這部書中,他尤其強調灸法的使用,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清晰明確地注明了各種灸的使用方法,只要弄清灸的分寸,不懂得針灸的人也能使用。這對后世針灸的推廣和發(fā)展,功勞甚大。
在世界醫(yī)學歷史上,葛洪還第一次記載了傳染病。葛洪在《肘后備急方》里寫道,有一年發(fā)生了一種奇怪的流行病,病人渾身起一個個的皰瘡,起初是些小紅點,不久就變成白色的膿皰,很容易碰破。如果不好好治療,皰瘡一邊長一邊潰爛,人還要發(fā)高燒,十個有九個治不好,就算僥幸治好了,皮膚上也會留下一個個小疤。小疤初起發(fā)黑,一年以后才變得和皮膚一樣顏色。葛洪描寫的這種奇怪的流行病,正是后人所說的天花。西方的醫(yī)學家認為最早記載天花的是阿拉伯的醫(yī)生雷撒斯,其實葛洪生活的時代比雷撒斯要早500多年。
古有煉丹術。煉丹的人把一些礦物放在密封的鼎里,用火來燒煉。長生不老的仙丹當然是煉不出來的。但是在煉丹的過程中,人們發(fā)現(xiàn)了一些物質變化的規(guī)律。礦物在高溫高壓下就會發(fā)生化學變化,產生出新的物質來,這可稱為現(xiàn)代化學的先聲。
葛洪也是一個煉丹家。當時,葛洪煉制出來的藥物有密陀僧(氧化鉛)、三仙丹(氧化汞)等,這些都是外用藥物的原料。葛洪在煉制水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化學反應的可逆性,他指出,對丹砂(硫化汞)加熱,可以煉出水銀,而水銀和硫黃化合,又能變成丹砂。在葛洪的著作中,還記載了雌黃(三硫化二砷)和雄黃(五硫化二砷)加熱后升華,直接成為結晶的現(xiàn)象。
據載,葛洪還撰有《肘后救卒方》和《玉函方》。葛洪在《抱樸子內篇·仙藥》中對許多藥用植物的形態(tài)特征、生長習性、主要產地、入藥部分及治病作用等,均作了詳細的記載和說明,對我國后世醫(yī)藥學的發(fā)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找不同 20期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