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紅 王京仁 王奕 李春榮
摘 要 地方高校生命與環(huán)境資源科普基地是對社會科普資源的重要補充,通過對生命與環(huán)境資源科普基地情況分析,闡明科普網絡平臺構建的意義。以內容為中心構建了生命與環(huán)境資源科普網絡平臺,不僅成為地方科技活動、開展科學素質教育的重要基地,也可成為科普知識學習與普及的共享平臺。
關鍵詞 科普基地 網絡平臺 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10.015
Abstract The local university life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science base i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to the social science resourc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cience bas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pular science network platform is clarified. The content-centered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ce and environment resources science network platform not only becomes an important base for lo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tivities and scientific quality education, but also a shared platform for popular science knowledge learning and popularization.
Keywords popular science base; network platform; construction
高校作為高等教育機構,擁有大量優(yōu)秀科研力量和人才,掌握當今世界比較前沿的科技信息,高??破栈匾蚱涮厥獾膬?yōu)勢在科普普及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1]湖南文理學院作為湖南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被確定為湖南省兩所轉型試點高校之一。在此背景下生命與環(huán)境資源科普基地于2016年被列為湖南省技術創(chuàng)新引導計劃-科普專題項目。為拓展科普知識傳播途徑,普及生命與環(huán)境科學常識,服務地方,充分利用生命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的有利資源,項目組開發(fā)構建了生命與環(huán)境資源科普資源網絡平臺。
1 生命與環(huán)境資源科普基地概況
湖南文理學院生命與環(huán)境資源科普基地2008年成為省級科普基地,2010年發(fā)展成為省級優(yōu)秀科普基地?;赜姓菇虄x器設備516(臺、件),模型:61套,展板:52個,展柜:34個。植物類和動物類實物標本:其中植物病害類干制類標本220盒,昆蟲類干制類標本 93盒;植物病害類和昆蟲類浸制標本共660瓶;臘葉標本2000份。動物類剝制標本145份,浸制動物標本331份。干制標本27份。玻片標本82盒3961份。沅水澧水魚類標本浸制數169種。骨骼標本50份。環(huán)境科普包括天文臺、氣象園、地質標本室三個部分,地質標本室備有巖石標本、礦物標本、化石標本1000余套 。學院有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湖南省水產健康養(yǎng)殖與加工重點實驗室、湖南省高校動物學重點實驗室。有高內涵、活體動物儀、掃描電子顯微鏡、熒光實時定量PCR儀、顯微操作系統、凝膠成像系統、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計等先進的儀器設備,可滿足科研、教學、科普和服務地方的需要。
2 生命與環(huán)境資源科普網絡平臺構建的意義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fā)展,網絡新媒體平臺已成為人們自主學習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新媒體指相對于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而言的一種以互聯網為載體,以網絡技術、移動技術為手段,通過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設備終端,為公眾接受和傳播各類信息的新型傳播媒介形式。新媒體具有超時空、數字化、小眾化、平等化、互動化、移動化、個性化等特征,正以前所未有的影響力,改變著公眾的思維慣例和認知習慣,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2]生命與環(huán)境資源科普資源網絡平臺建設,是實施科普信息化建設的需要,是創(chuàng)新優(yōu)質科普內容表達方式,優(yōu)化科普內容科學性的需要,是拓寬科普信息傳播渠道,進一步把學校與社會、內容與渠道、知識與行業(yè)有效連接起來,實現科普倍增效應的需要。高等學校擁有豐富的生命與環(huán)境科普教育資源,生命與環(huán)境資源省級基地具有豐富的非網絡化科普信息資源、科普資料資源、科普展品資源。利用新媒體技術將生命與環(huán)境資源科普基地構建成科普網絡平臺。利用現有資源優(yōu)勢,優(yōu)秀的科研人才和科技資源,將這些資源進行優(yōu)化、加工、整理上傳到網絡平臺上,不斷豐富完善生命與環(huán)境資源省級優(yōu)秀科普基地內涵,以內容為中心,利用新媒體技術構建地方高校生命與環(huán)境科學科普網絡平臺,使科普傳播更為便捷,更符合時代發(fā)展需要。使更多人能利用平臺了解和學習關于生命與環(huán)境資源科普知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 以內容為中心構建生命與環(huán)境資源科普資源網絡平臺
科普網絡平臺內容設計是核心,其內容應具有知識性、科學性、專業(yè)性、通俗性、趣味性和廣泛性,根據學院專業(yè)特點將科普網站內容設計為8個框架,如圖1。
按框架模式項目課題組已開發(fā)并構建了生命與環(huán)境科學科普網站(http://www.huas.cn:444),其各欄目的具體內容在不斷充實和完善中。
4 拓展傳播路徑,發(fā)揮網絡平臺作用
科學傳播的渠道(in What channel) 對科普工作的效果(with What effect) 產生直接和關鍵的影響。[3]互聯網已成為科普傳播的有效途徑,為使該網絡平臺發(fā)揮重要作用,廣泛傳播生命與環(huán)境科學科普知識,科學的傳播方式尤為重要,借助校園網、院網、市科技局、市農業(yè)局、畜牧水產局、市12396遠程教育網等傳播渠道,拓寬生命與環(huán)境科學科普網站平臺(http://www.huas.cn:444)網絡傳播路徑,拓展科學傳播領域和空間,推動科普信息在學校、社會、農村等的廣泛應用,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湘西北乃至湖南省影響力較高的科普平臺,形成科普平臺、高校專家和公眾共同參與,協同聯動的科普信息傳播和分享的新局面。
5 結語
近些年,人們對科學的重要性已經有了足夠的認識,但是對科普工作的重要意義仍然認識不夠。[4]高校作為教育、科研和科普的陣地,有獨特的優(yōu)勢,拓展生命與環(huán)境科學科普網站平臺(http://www.huas.cn:444)網絡傳播路徑,將其作為社會科普優(yōu)質資源,開展科普教育,為社會公眾科學素質的提升提供有效路徑。但科普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相關機構和部門配合與支持,才能保證科普工作的順利進行,充分發(fā)揮其教育功能。[1]因此生命與環(huán)境科普基地在平臺建設、運行、維護等環(huán)節(jié)中不僅要加強各級領導及公眾的重視,還需加大資金投入,并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地方高校生命與環(huán)境科學科普網絡平臺建設持之以恒地發(fā)展下去。用好、用活高?,F有的科普資源,大幅提升科普知識的科學性、趣味性、體驗性,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提高公眾的科學素質,實現地方高校以省級優(yōu)秀科普基地為核心、以科普信息化為手段、以普惠共享為目標的現代科普新平臺,實現科普在省內地市級的轉型升級。
基金項目:湖南省技術創(chuàng)新引導計劃-科普專題(湘財教指[2016]161號);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信息化教學立項建設項目“名師空間課堂——動物疾病學”(湘財教指[2015]68號);“動物學”湖南省“十三五”重點建設學科項目(2016)
參考文獻
[1] 洪雪男,張葉軍,杜艷梅,等.高??破栈氐慕ㄔO與發(fā)展[J].實驗室科學,2015.18(5):238-240.
[2] 許艷.新媒體環(huán)境下科普人力資源管理的創(chuàng)新思考科普人力資源[J].科協論壇,2017.5:22-23.
[3] 趙軍,王麗.新媒體在科普中的應用及相關問題研究[J].科普研究,2012.7(6):46-51.
[4] 梁玉華,任大銀.環(huán)境科普基地建設意義、面臨問題及建設措施探討[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5.31(3):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