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秀
摘要: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頭戲,對于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占據(jù)著重要作用。義務教育新課標曾明確指出,語文是一門語言文字的學習與運用的實踐性與綜合性學科,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生活都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其作為一門引領學生如何學習語言文字與正確理解語言文字的綜合性學科,其個性與特性在于語言文字的學習與運用上?;貧w語文閱讀本色,就需要充分突出語文這門學科的特色,以字詞句章為基礎,陶冶學生情操為目的,以此良好閱讀的習慣,達到提升學生語文表達能力的目的。唯有回歸語文閱讀本色,還語文課堂的“亮點”,才能有效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關鍵詞:回歸閱讀;小學語文;閱讀指導;教學策略
自從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以生為本”、“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審視我們今天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不難發(fā)現(xiàn)閱讀教學仍然存在著大量“走過場”、“走形式”的現(xiàn)象。而語文教學的關鍵在于讀,尤其在閱讀教學中,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在深刻理解與解讀教材內(nèi)容的基礎上,給予學生正確的點撥與指導,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回歸閱讀,以還語文課堂的“亮點”,從而有助于幫助廣大語文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
一、 結合學生實際,預設教學目標
閱讀作為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都有著重要作用。但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以及生活經(jīng)驗尚有不足,對于閱讀學習難免比較吃力。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在預設目標時,不應當單方面地確定教學目標,而應當充分掌握與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并結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制定出符合小學學情的教學目標。例如,在教學“番茄太陽”一節(jié)時,由于這篇課文的題目與以往題目有所不同,學生一看題目并不能理解其含義,所以,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教師應當充分結合小學學生的學習特點,并通過教學目標指引學生理解“番茄太陽”的正確含義。小學階段主要考查的是學生識字、寫字能力,外加理解能力,少有考查學生思維能力的。因此,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這樣設計教學目標:(1)認識與掌握本課生字及其意思;(2)有感情地進行朗讀,掌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3)理解與體會“番茄太陽”的正確含義,感受與領悟文章所傳遞與表達的對于美好生活向往以及人與人、人與物之間濃濃的愛。這幾個教學目標都是針對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專門制定的,不僅能夠向?qū)W生傳授相應文化基礎知識,還能讓學生在情感的熏陶中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讓其通過主動閱讀,了解到人世間的美好,從而有助于將其培養(yǎng)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有志青年。
二、 豐富教學過程,提高閱讀能力
語文既不像數(shù)學那樣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又不像英語那樣具有復雜的結構性,而是一門具有較強人文性的學科。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采用單一化的教學方式或教學手段,那么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失去新鮮感與好奇心,而這兩個特點恰巧又是小學階段的學生所具有的主要特征,一旦學生沒了好奇心與求知欲,那么其課堂教學也不言而喻,更別提讓語文回歸閱讀,還語文課堂的“亮點”。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想要有效提高閱讀教學質(zhì)量,就需要充分抓住學生的這兩個心理特征,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運用,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增加課堂教學活力,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其中,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例如,在教學“黃果樹瀑布”一課時,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其主觀能動性,讓其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進行學習,教師則可借助多媒體技術,通過課前收集相關的圖片或視頻,并將其以課件的形式呈現(xiàn)給大家,讓學生在主觀體驗與視覺盛宴中感受到黃果樹瀑布的瑰麗與壯美,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其感受到語文閱讀教學的無限魅力以及祖國大好河山的宏偉壯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讓其為自己作為一名中國人而感到深深地自豪。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帶著一種期待的心情參與到閱讀教學中,并在閱讀中深深愛好語文這門學科,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達到回歸閱讀、還語文課堂的“亮點”的目的。
三、 注重語言積累,體悟文章奧秘
語言文字是組成閱讀素材的重要因素,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有沁人心脾的效果,能夠讓人感受到語文的魅力與獨特。然而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與審美能力有限,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想要有效提高閱讀指導教學,就應當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讓其從閱讀、理解、鑒賞、感悟以及應用等過程中,學會如何感知文本、欣賞文本,讓其在長期的優(yōu)美語言文字的熏陶中,掌握語言規(guī)律,揣摩文本遣詞造句、表達方式以及謀篇布局,讓其感受到中華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以此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例如,《在大海中永生》一課,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謳歌偉人不朽功績,緬懷鄧小平爺爺豐功偉績,表達出人民對偉人深深的懷念之情。擬人,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了鄧小平爺爺?shù)碾x去對人們的影響之大;排比,表達出了鄧小平爺爺?shù)呢S功偉績對于澳門、香港、臺灣乃至全世界的影響,高度歌頌與贊揚了鄧小平爺爺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偉大之情。通過類似這樣的分析,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掌握到語文閱讀的精髓,讓其明白語言積累的重要性,以此加強其對于文章的體悟與感悟。
四、 小結
總而言之,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頭戲??梢哉f,閱讀學習直接決定了語文學習的走向,所以,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當高度重視讓語文教學回歸閱讀,還語文課堂的“亮點”,讓學生在主動閱讀與實踐中,感受與領悟到語文閱讀學習的無窮魅力,以此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永旭.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6,(02):27.
[2]郭嫻.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5,(32):85.
[3]王霞.小學語文教學怎樣有效地指導學生課外閱讀[J].成功(教育),2012,(05):88.
[4]方良兆.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方法指導[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0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