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慶飛??
摘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便利的同時也流失了一些需要傳承和保留的中國文化。眾所周知,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人們享受這種技術發(fā)展所帶來的便利與成果,完善和豐富日常文化生活。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被這些高科技產品包圍著,他們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我們生活中許多方面都依賴于手機和電腦,而摒棄了原有的中華文化資源與精粹。
關鍵詞:信息技術時代;中學寫字教學困境;教學對策
隨著手機、電腦這些科技產品日益占領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比重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隨著這股潮流沉迷其中,特別是在中學青少年當中,對于科技產品的使用率,在最終的成果上利大于弊?,F代我們常常所說的提筆忘字,就是由于手機、電腦等科技產品的廣泛使用,而現代的讀書寫字漸漸隱沒在這些日益發(fā)展的科技當中。傳統的寫字教學如何在這種大時代當中生存下來,以及自身所需要面對的困境以及做出的改變,這是我們本文所需要討論的問題。
一、 當今寫字教學的現實意義
(一) 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生存技能
我們研究的主要人群主體是針對于當代的中學生,以此為代表。為什么選定中學生是因為中學生在學生時代作為一個承上啟下的年齡階段,自身開始朝著成熟階段發(fā)展,在這個關鍵的時期,更加要注重中學生的培養(yǎng)和引導,這種培養(yǎng)不僅僅是指文化知識的教導,更多的是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引導。在此基礎上,最主要以及最基本的就是讀書寫字,它是一切發(fā)展的基礎。
(二) 完善學生的人格品質
一個人的發(fā)展,無論是作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是出生社會作為一個社會人,都要仰賴于一個人的人格品質。這些人格品質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的,它是一個長期養(yǎng)成的一個過程的積累。這就需要學生時代老師孜孜不倦的教導,以及在書本過程中自我的體會和與人相處交流之間得出的心得體會,這樣長期的積累漸漸形成獨特的,自我的一種價值觀和人生觀。都要依賴于寫字教學的不斷積累和體會。
(三) 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
文字是人類不斷進化和發(fā)展當中,最初創(chuàng)造出來的偉大的發(fā)明,它蘊含著人類發(fā)展史的豐富信息,也記錄和保存了人類的文化。早期的教學、與人的交往和與人的溝通都是依賴于文字的基礎之上完成的。這種優(yōu)良的文化傳統需要我們的繼承和發(fā)揚。而現代的人們對于這種文化把它定義為陳舊、傳統。又特別是科技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盲目的追求一些外來的沒有實際依據的,貶低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歷史文化。
二、 現代寫字教學的困境體現
(一) 寫字教學意識淡薄
隨著手機、電腦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學校改變原有教學模式,如寫字教學向課件教學的轉變。這種教學模式的轉變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的效率,但也失去了一些原有教學的樂趣。在這里需要清楚的知道,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fā)展,只是為我們提供便利生活的多種可能,它也僅僅是用于讀書教學的一種手段,而不是涵蓋全部。而現在學校的寫字教學只用于學生考試的范疇。
(二) 中學生寫字不規(guī)范
中學生寫字不規(guī)范包括字跡不工整和寫字的姿勢不規(guī)范。寫字字跡不工整主要是沒有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練習?,F代學生的教育,作業(yè)基本上在電腦上完成直接發(fā)給老師,寫字只是學??荚嚨囊环N手段而不是一種常用習慣。寫字姿勢不規(guī)范主要是學生的坐姿不夠規(guī)范,長此以往容易造成學生近視或是駝背的情況出現。在這種情態(tài)下,學生、老師都依賴于這種便利性,而忽略了寫字的美好。
(三) 傳統漢字受到沖擊
傳統的漢字受到沖擊不僅體現在現代科技產品的運用,還體現在新潮流文化的沖擊。在漢字的書寫上,大多是采用電腦和手機的拼音完成。隨著科技技術的發(fā)展,現在許多的電子設備或是生活軟件都擁有了語音功能,更加弱化了寫字的功能,人們理所應當的選擇更加便利的模式。而現代發(fā)展的潮流網絡用語的新起,如最近流行的藍瘦、香菇,造成了原有字文化的一個曲解。
三、 現代寫字教學的對策
(一) 樹立三全學觀
何謂三全學觀,即這種學習觀要面向所有的學生,讓每一位中學生都認識到寫字的重要性。其次是覆蓋到中學生學習的每一個學科,雖說寫字更多的是體現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但寫字教學又不僅僅體現在這一門學科當中。
(二) 改善教學方法
在科學發(fā)展的進程中,我們固守原有的步伐是不能夠取得進步的。我們應當利用這種先進的教學模式,在新的教學模式中探索與之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進步的新型教學模式。比如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也要注重學生的肢體表現能力。
(三) 加強傳統文化意識
不要讓孩子完全生活在現代的科技知識當中,也應當了解和認識我國的傳統文化的變遷與發(fā)展。在加強傳統文化意識方面,不僅僅依靠學校老師的授課講解,學校也應當組織更多的課外活動,比如說朗讀比賽、書寫畫畫課程以及一些文字游戲。在這種游戲性學習的過程中了解認識中國文化發(fā)展精髓。當然,有的中國文化對于中學生來說比較枯燥,就需要依賴于這些生動有趣的其他形式,充分調動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四、 結語
當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涌入我們的生活當中,形成一種新型的現代化的文化形式,對原有的文化模式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沖擊,怎樣在這個高速發(fā)展的時代,讓現代的高新文化與傳統的文化與之共存,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在這種飛速發(fā)展的模式下,怎樣完成和傳承中華歷史的寫字教學,怎樣去認識和發(fā)現共存之下的問題,以及怎樣去解決、去促進他們和諧的發(fā)展,以及我們應該做出怎樣的努力,在本文中都一一的進行了闡述和促進兩者之間共存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對策。
參考文獻:
[1]蔣東旭.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論——以語文版初中語文教材為例[D].遼寧師范大學,2013.
[2]周玨.論信息技術時代中學寫字教學的困境與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5,1(11):61-64.
[3]田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13):54.
[4]蘭婷婷.現代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J].新課程·上旬,2015,(6):142-143.
[5]高清東.信息時代,基礎教育更要從基礎抓起,從基本做起[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5):429-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