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花
摘要:游戲是幼兒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要創(chuàng)設一個幼兒喜歡的、自由的、開放的游戲,引導幼兒自主地進行活動,培養(yǎng)幼兒積極主動、活潑開朗的個性,促使幼兒樂意和他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讓我們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關鍵詞:幼兒;游戲;活動;自主參與;遵守規(guī)則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250-01
愛玩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園對幼兒實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游戲也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是能讓幼兒獲得快樂的、滿足需要和愿望的、自發(fā)的、不同尋常的一種行為。但大多數(shù)教師怕亂、怕麻煩、怕出事故,剝奪了孩子游戲的權力。幼兒心理學研究也表明:游戲是促進學齡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最好活動形式。在游戲活動中,兒童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品質發(fā)展能夠得到更快地發(fā)展。我們在活動中,逐步開展了小型多樣、開放、任幼兒自主選擇的游戲,努力使每一個兒童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
1.課間領域游戲的開展,有效的拓展了幼兒教育的內(nèi)容,使幼兒的學習更加全面、更加科學
課間游戲是指課間在老師的引導下,在預先設定的領域游戲區(qū)內(nèi),通過游戲,讓每個幼兒都動手、動腦,從而認識自然、認識社會、獲得知識的一種活動方式。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結合實際,對如何開展課間領域游戲做了一些初步的嘗試。我們開展的課間領域游戲包括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即語言領域、自然領域、藝術領域和社會領域。這四個領域構成了幼兒教育活動的大部分,充分體現(xiàn)了整體教育的思想。
根據(jù)幼兒園的實際、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教學計劃和教育大綱,精心選擇游戲內(nèi)容。
游戲中設置小品表演,創(chuàng)設實踐情境。愛表演是幼兒的天性,他們每當在表演情境中,非常興奮,會產(chǎn)生強烈的表演欲望,容易融入角色學習的情境中。
2.區(qū)角游戲的開展,有效的激發(fā)幼兒求知好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滿足幼兒操作探索創(chuàng)造的心理需要
如:幼兒在搭積木時,積木常常會塌下來,幼兒一遍又一遍地搭,終于學會了將積木邊角對齊才能搭得高。幼兒從兩歲多就玩擺簡單的拼圖,有些幼兒到了三歲時就學會拼二十至三十塊的大拼圖。他們喜歡連續(xù)幾個小時拼擺拼圖,邊拼邊總結規(guī)律,最后拼對才告終。因為對游戲有興趣,幼兒完成后會產(chǎn)生成功的喜悅,他們便會找一些更難的拼圖來玩,挑戰(zhàn)自己,使自己的能力不斷提高。游戲使幼兒不怕困難,懂得迎著困難上才會得到成功的喜悅。游戲使幼兒能堅持、能忍耐、能吃苦,就算汗流浹背、滿身泥土也能樂在其中。在游戲中不怕困難的幼兒將來在事業(yè)上也會不怕困難,勇于挑起重擔。
3.戶外體育游戲的開展,有效的增強幼兒體質,提高幼兒身體素質,培養(yǎng)幼兒走、跑、跳、鉆、爬、攀登等技能的有效活動
幼兒期是骨骼、心臟、大腦等器官迅速發(fā)育成長期,運動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正在不斷完善,思想意志也逐漸形成。要是幼兒茁壯成長,必須加強戶外活動。充分利用早操、體育游戲、戶外自由活動時間加強鍛煉。孩子愛玩游戲,尤其喜愛戶外游戲,戶外是一個開闊的天地,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有學者指出,幼兒園有必要把孩子的興趣引向戶外,讓孩子接觸戶外自然,充分體驗戶外活動的快樂。
首先是為孩子創(chuàng)設良好的戶外游戲環(huán)境 ,幼兒園是孩子生活的小樂園,孩子大部分時間是在這里渡過的,鑒于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形式多樣的特點,決定戶外游戲活動的設備、器材、玩具材料必須多樣化,才能激發(fā)孩子的興趣,滿足孩子的實際需要。戶外大型玩具是幼兒園的必備設施。其次,可以適當添置戶外體育游戲活動的各種玩具器材,如:小木馬、蹺蹺板、皮球、轉椅、蹦床等……同時根據(jù)不同年齡的孩子的需要,利用廢舊物品自制不同功能的活動器械。如:小班孩子喜歡色彩鮮艷、簡單、可愛的玩具材料。也許一根彩條孩子也玩得很開心。中、大班的孩子好奇心重,喜歡新奇、刺激的。用各種多于的布料制作投擲的沙包、利用報紙來制作奔跑的風箏、利用破損的光碟來制作投擲的飛碟等……幼兒園也可以因地制宜,一些設施可以依自然環(huán)境而設。
我們開展戶外游戲活動,一般以體育游戲為主,根據(jù)天氣情況、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動靜交替原則,有時也在戶外穿插進行一些運動量較小的游戲,如角色游戲、智力游戲等??茖W的體育游戲活動,能提高孩子基本活動能力和運動技能,從而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如:體育游戲《龜兔賽跑》,在活動前特別注意孩子的準備活動,然后要給孩子戴上可愛的頭飾,給烏龜背上貼一個塑料袋當"龜背"。途中用拱門設兩個"門",讓"烏龜"練習鉆的動作。設置兩個路障,讓"兔子"練習跳得動作。把孩子分成三組,這樣就縮短的孩子等待的時間。孩子也很感興趣,都爭搶著交換角色比賽,連平時體弱的孩子也不示弱。整個游戲中,孩子對活動形式、過程感興趣。通過游戲有助于孩子形成頑強、自信的品質及團結友愛和集體榮譽。
關注個體差異,做孩子的引導者和游戲伙伴 ,教師扮演的角色不僅是引導者而且是富有童心的游戲伙伴。對于膽小、不愛動的孩子,或動作笨拙的孩子,應該鼓勵或帶動他們一起游戲活動,對于需要幫助的孩子,可以進行適當?shù)闹笇АH?,進行"投籃"的活動中,教師有意識在地上安排不同高度、不同距離的小筐,便于孩子根據(jù)自己的實際能力進行投擲。又如:孩子在跨跳活動中,我們把小河的寬度設計得有寬、有窄,能力強的孩子可以在寬的地方一躍而過,能力差的可以在窄的地方跨過而不會躊躇不前,讓每個孩子都能通過小河,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同時,自己也加入了游戲隊伍,玩得不亦樂乎。通過觀察,教師在了解每個孩子實際水平的基礎上,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讓水平高低的孩子各有選擇,照顧到不同水平的孩子,達到游戲活動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