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 巍
?
讀者反應批評視角下的《女勇士》在國外大眾讀者中的接受分析——以美國Goodreads網(wǎng)站數(shù)據(jù)分析為例
鄂 巍
(呼倫貝爾學院外國語學院 內(nèi)蒙古 海拉爾 021008)
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的代表作品《女勇士》是美國華裔文學經(jīng)典作品之一,也是在大眾讀者中傳播最廣的華裔作品之一。該作品以其獨特的自傳性色彩和語言優(yōu)勢,成為了許多國外大眾讀者了解華裔、了解中國及中國文化的渠道。本文通過對Goodreads網(wǎng)站數(shù)據(jù)和讀者書評文本的對比和分析,探討國外大眾讀者對《女勇士》中所體現(xiàn)的中國形象和中國文化的反應和接受情況,以期得出該作品在中國形象和中國文化的國際化傳播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影響。
女勇士;中國形象;讀者反應批評;接受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及“一帶一路”政策的計劃實施,中國文化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于是,美國華裔文學作品以其先天的語言優(yōu)勢便成為了其他國家、尤其是英語國家人民了解中國文化、了解中國的直接媒介之一。其中,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的代表作品《女勇士》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問世以來便廣受關注,并于當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評論界非小說獎,其后成為第一部被納入美國經(jīng)典作品中的華裔作家作品,湯亭亭本人也因此躋身于美國當代主要作家之列。這本小說后來被選入美國大學華裔文學的閱讀書單,是華裔文學在國外傳播最廣泛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一直以來,國內(nèi)外評論界對該作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女性主義視角和美籍華裔的身份追求方面。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區(qū)域性崛起,越來越多的評論家開始關注該作品中所反映的中國形象和中國文化,但是鮮少從讀者反映批評視角分析國外大眾讀者對于該作品的接受和反映。因此,本文將以美國Goodreads網(wǎng)站上的大眾讀者評論及評分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西方的大眾讀者對于《女勇士》的接受和反應,進而得出以該作品為代表的美國華裔文學作品在中國形象和中國文化的國際化傳播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影響。
讀者反應批評理論興起于二十世紀六十、七十年代的美國,是當代文學理論的重要流派。不同于傳統(tǒng)的將文學文本作為研究對象的文學批評方法,讀者反應批評方法關注于探討讀者與文本的雙向互動,研究讀者對作品文本的理解反應與接受。自此,“讀者”正式登上了文學批評理論的歷史舞臺,與“文本”和“作者”一起,成為被關注和研究的焦點。讀者反應批評其實是一個研究領域的匯總性的名稱,指那些研究讀者、閱讀過程及理解反應的批評理論和方法。盡管讀者反應批評理論豐富駁雜,各學派理論觀點各有不同,但是在該理論框架下,各學派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都認同文本的意義是個體讀者的“產(chǎn)品”或“創(chuàng)造”①。美國學者布萊希指出文學作品是一種客體,是一種象征性物體,而象征性物體要完全依賴觀察者才能存在——一件物體只有在被一位觀察者認為它是一種象征時,它才是象征②。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文學研究開始出現(xiàn)關注于文化和政治現(xiàn)實的普遍趨勢,讀者反應批評理論作為其中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為特定文本的閱讀設置歷史性背景,以其展示出讀者對于文學作品的闡釋和評價等反應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其意識形態(tài)和內(nèi)在的對于種族、階級或性別的偏見的影響。美國學者斯科爾斯認為:每個讀者的能力、素質(zhì)和經(jīng)驗背景的獨特影響造成了個別的變化,讀者的反應是主觀性的,它制約著作品的意義。對意義的解釋被看成是閱讀行為的結(jié)果,讀者取代文本或作者,成為了最終權(quán)威的決斷。因此,不同讀者對相同文本有著不同的理解,或者同一個讀者在不同的時段也會對文本做出不同的解釋,文學作品變成不斷演變發(fā)展的創(chuàng)作過程③。
華裔美籍代表作家湯亭亭的半自傳體小說《女勇士》以中國為背景,通過極富想象力的虛構(gòu)與簡潔的白描,用獨特的視角和敘述手法展示了一個生活在艱難創(chuàng)業(yè)的華人圈中的小女孩的童年生活及她周圍的華裔女性的現(xiàn)實生活。作品熔美國華人街受歧視、受壓抑、貧困、不安定的華人生活現(xiàn)實與中國大陸的神異鬼怪、仙風道骨、自由戰(zhàn)斗的女英雄花木蘭的故事等于一爐,涉及題材廣泛,幾乎包涵了關于移民處境、代溝、青少年的困惑和叛逆、女權(quán)主義、邊緣文化、尋根意識、家庭史詩、東方話語、紅色中國、文化沖突、個人經(jīng)驗與官方話語等使西方學者和讀者深感興趣的種種成分,不同的讀者可從中發(fā)現(xiàn)不同的可讀性。
Goodreads網(wǎng)站是一個成立于2007年總部設在美國的讀書分享網(wǎng)站。網(wǎng)站數(shù)據(jù)顯示其目前擁有五千五百萬注冊會員,并收錄了五千萬條會員書評,且該網(wǎng)站的注冊會員除大部分來自美國的會員讀者外,還有來自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阿根廷、葡萄牙等其他國家的會員讀者,是一個全球性的讀者和圖書推薦網(wǎng)站。在該網(wǎng)站上,會員讀者除了可以記錄本人正在閱讀、已經(jīng)讀完和準備閱讀的書目外,還可以撰寫、查閱本人和其他會員讀者的個人書評。該網(wǎng)站的各項數(shù)據(jù)均由會員讀者個人投票打分生成,數(shù)據(jù)的整體客觀性、可信度較高。
《女勇士》共被收錄進Goodreads網(wǎng)站整理的126個讀書推薦列表中,其中,在“二十世紀最好的書”列表中排名為7227本書的第854位,在“亞裔美國文學”列表中排名為239本書的第三位,在“高中必讀書目”列表中排名為536本書的第307位,在“在中國發(fā)生的最好的小說”列表中排名為329本書的第88位。該書在該網(wǎng)站上的總體評分為3.72(五分制),該評分是由19501人參與評分得出的,其中1117人對該書進行了文字性原創(chuàng)書評。由于讀者發(fā)表的書評數(shù)量龐大,為了便于計算分析,本文選取網(wǎng)站上該書前100位讀者的個人信息和書評文本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及分析。
表1:整體評分情況
表2:樣本評分情況
可以看出,該書在網(wǎng)站整體評分與抽取的100份樣本的讀者評分情況基本一致,對于抽取樣本的分析能夠客觀反映出Goodreads網(wǎng)站的讀者對《女勇士》中所表現(xiàn)的中國形象和中國文化的接受和反應。
表3
讀者信息國 籍年 齡 層職業(yè)閱讀原因 國籍美國英國加拿大印度阿根廷葡萄牙澳大利亞20-2930-3940-4950-5970以上教師作家課程必讀好友推薦 人數(shù)45444311121365151373
可以看出:(1)白人讀者是該書的主體讀者,且對該書的接受程度最高;(2)該書的讀者大部分是來自于以美國為主的多個國家及地區(qū)的非專業(yè)的大眾讀者;(3)該書的讀者多為20歲到39歲的青年讀者;(4)讀者選擇閱讀該書的原因多樣,既有大眾教育系統(tǒng)做傳播媒體,也有讀者自主成為傳播媒介。
通過分析能夠得出:《女勇士》的讀者影響是國際化、大眾化的,且該書在美國的大眾傳播中的方式具備多樣化的特點。
表4-1
詞頻讀者身份China(中國)Chinese(中國人)ChineseCulture(中國文化)Chinese woman/women(中國女人)Mu Lan(木蘭)ChineseFolklore(中國民間傳說)ChinesePeople(中國人民) 白人28104139533 亞裔(非華裔)31940000 華裔1200000 其他255052630
表4-2
詞頻讀者身份ChineseVillage(中國村莊)Chineseheritage(中國傳統(tǒng))Traditional Chinese(傳統(tǒng)的中國人)Chinese family(中國家庭)ChineseFolktales(中國民間故事)Chinese language(中國語言)ChineseTalk(中國古話) 白人3322220 亞裔(非華裔)0000000 華裔0000000 其他0000002
首先,將選取的100份讀者評論文本樣本按照讀者身份分為四組:1. 白人讀者;2. 亞裔(除華裔)讀者;3. 華裔讀者;4. 其他身份讀者,包括除亞裔外的其他非白人讀者和不能夠確定種族身份的讀者,然后將四組文本樣本分別在詞頻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網(wǎng)站W(wǎng)ritewords網(wǎng)站上進行詞頻分析。
可以看出,在四組樣本中重合出現(xiàn)的詞匯有2個,分別是“中國”和“中國人”。在其使用頻率上,白人讀者組最高,其他身份讀者組和亞裔組分別排在第二、第三,華裔讀者組最低。同時,在白人讀者組的評論中,與中國有關的具有實際意義的名詞性詞匯最多,有14個,分別是:中國、中國人、中國文化、中國女人、木蘭、中國民間傳說、中國人民、中國村莊、中國傳統(tǒng)、傳統(tǒng)的中國、中國家庭、中國民間故事、中國語言和中國古話,涉及到包括國家、人物、語言、文化等多個形象領域。
通過詞頻分析結(jié)果對比,能夠看出白人讀者對于《女勇士》中所體現(xiàn)的與中國有關的情節(jié)最具有敏感性且印象深刻,其次為除亞裔外的其他非白人讀者,最低為華裔讀者。
表5
觀點讀者身份與中國及中國文化相關且認同作者與中國及中國文化相關但不認同作者對與中國及中國文化相關的話題未進行評論 白人37213 亞裔(非華裔)524 華裔211 其他18312
其次,通過對100份讀者評論的文本進行細讀分類,能夠看出白人讀者對于《女勇士》這本書中所描寫的于中國及中國人、中國文化的情節(jié)的認同度最高,達到了白人讀者總數(shù)的約71.2%,亞裔和華裔讀者對書中所描寫的與中國相關的情節(jié)的認同度最低,平均僅為50%左右。而對該書作者所描寫的與中國相關的情節(jié)、觀點等最不認同的是華裔讀者組,達到了25%;其次是亞裔讀者組,18.2%,其他身份讀者組,9.1%,最低是白人讀者組,3.8%。這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結(jié)果相符,共同驗證了白人讀者對于該書所描寫的于中國、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相關的情節(jié)認同度最高;其次是除亞裔以外的其他非白人讀者,說明該書對于不了解中國的國外大眾讀者更具有影響力和說服力。
第三,就書中是否表現(xiàn)了與中國、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相關內(nèi)容的方面看來,70%的讀者能夠看到該書中與中國、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相關內(nèi)容,其中白人讀者組的認同度達到了75%,其他身份讀者組達到了63.6%,亞裔讀者組為63.6%,華裔讀者組為75%。其中有10人將該書作為自己了解中國、中國人和學習中國文化的渠道和方式,認為“我無法說清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多少中國文化、中國神話和傳奇”(Mel Gonzalez, 2016)、 “這就像在閱讀中國的托尼·莫里森”(Elizabeth, 2009)、“它給我留下了許多問題,那種如果我本來更了解中國文化,就會了解的、但其實我并不了解的問題。這也是我選擇閱讀這本書的某種原因——變得越來越熟悉了解它”(Dexter, 2016)④。
另外,導致不同身份讀者不認同作者在該書中對中國、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描述的原因各不相同。白人讀者Elena Sala (2016)評論到:“我不喜歡她(湯亭亭)對中國文化的描寫。真的很難相信那么多的中國人都像她敘述的一樣都是瘋子和傻子?!辈荒艽_定種族身份的讀者Liz (2010)評論道:“她(湯亭亭)對于中國文化的描寫太負面了。”華裔讀者Julianne (2016)寫道:“真替那些在我讀完之后來讀我的書的人感到悲哀,因為那(我的書)上面的空白處寫滿了‘什么鬼玩意兒’、‘不’和‘不是吧’?!眮喴嶙x者Jackie寫道:“我討厭這本書…真的嗎?難道亞裔女性都用格言警句思考和夢到龍嗎?難道我們都想象自己成為變身的花木蘭嗎?…不,我們不是。”⑤可以看出白人讀者和其他除亞裔外的非白人讀者雖然不了解中國及中國文化,但是從普遍人性出發(fā),本能的不認同書中對中國及中國人過于負面的描寫內(nèi)容。而華裔和亞裔讀者本身接近并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因此是從個人經(jīng)驗角度出發(fā),看出了書中對于中國和中國文化描寫的失真之處。這說明,書中的內(nèi)容基本不會誤導華裔和亞裔讀者對于中國的認識,而白人和除亞裔外的非白人讀者也具備一定的辯證思維能力,不會一味地全盤接受書中的負面描寫。
通過對選取的Goodreads網(wǎng)站上的100份關于美籍華裔代表作家湯亭亭的代表作品《女勇士》的讀者身份信息和評論文本進行分析及對比,能夠看到該作品對于中國形象和中國文化的國際化大眾傳播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首先,美國華裔代表作家湯亭亭的獲獎代表作品《女勇士》在國外大眾讀者中的傳播是具備一定的廣度,僅在Goodreads一個讀書網(wǎng)站上,閱讀過該書的會員讀者就達到了一萬九千多人。同時,在本研究隨機選取的前100份讀者評論的作者種族多樣(包括來自于白人、華裔、除華裔外的其他亞裔、以及非裔、印度裔等多個種族群體)、國籍多樣(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等七個國家)、讀者年齡層次多樣(分布于從20歲到70歲以上的五個年齡層中)、職業(yè)非單一(僅有18%的讀者從事與文學專業(yè)相關職業(yè)),說明該書的讀者群體多樣且分布面廣。因此該書在將中國、中國人形象以及中國文化國際性傳播方面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其次,該作品在國外大眾讀者中對中國和中國人形象及中國文化的傳播具有一定的讀者認同度,讀過該書的讀者中87%的評分在3分及以上,認為該書值得推薦和閱讀。在本研究所選取的100份書評樣本中,70%的讀者能夠看到該書中與中國、中國人的相關情節(jié)內(nèi)容。同時,通過100份書評樣本的詞頻分析,能夠看到該書中所表現(xiàn)的中國、中國女性、中國文化、中國民間傳說和故事及其中的代表性人物等都給國外大眾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成為了一些讀者,尤其是不太了解中國的白人讀者和除亞裔外的其他非白人讀者,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的渠道和橋梁。
但是另一方面,該書在中國形象和中國文化的傳播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對于國外大眾讀者的影響廣度有限。通過數(shù)據(jù)能夠看到,讀過該書的讀者僅占Goodreads網(wǎng)站全部會員讀者的萬分之三點五,傳播的廣度有限,說明華裔作品作為美國文學的支系,對于大眾讀者的整體影響程度有限。其次,對于在讀者評論樣本中也能看到,該書獨特的敘事方法給非專業(yè)性的大眾讀者造成了一定的閱讀障礙,因此影響了大眾讀者對于該書及其中所表現(xiàn)的中國形象和中國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而且,該書出版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有部分故事情節(jié)的設定是在解放前的落后的舊中國,這些對于中國形象和中國人的負面描寫與當今的中國社會真實情況相差甚遠,但是仍然能看到在100份樣本書評中,大多數(shù)讀者是完全認同作者的描述和觀點的,這會給當今的中國形象的國際化傳播帶來一定的困難和障礙。
隨著中國的區(qū)域性崛起,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以及“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提出,中國形象和中國文化引起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的關注。通過Goodreads網(wǎng)站的數(shù)據(jù)和書評文本分析美國華裔文學作品《女勇士》的讀者反應和接受,能夠看出該作品在國外大眾讀者中的傳播具有一定的廣度,而且國外大眾讀者對于該作品中所體現(xiàn)的中國形象和中國文化的接受和反應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認同度,說明該作品在中國形象和中國文化的國際化傳播方面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和影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針對這些問題,如何在積極推廣美籍華裔作品、提高其傳播廣度的同時,通過孔子學院等外交、教育媒介,利用講座等方式,辯證的分析和宣傳美籍華裔文學作品中所描寫的中國形象和中國文化、幫助國外的大眾讀者更深入更好的了解中國,將是我們未來思考和研究的方向。
[1]艾布拉姆斯,哈珀姆等.文學術語匯編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第9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0.
[2]李靜.用“讀者反映”批評方法解讀詹姆斯·喬伊斯小說《阿拉比》[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3).
[3]周寧.跨文化形象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4.
[4]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論[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
[5]Maxine Hong Kingston. The Woman Warrior: 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M]. New York: Vintage International Edition, 1989.
[6]Holland, Norman. Holland’s Guide to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and Literatur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7]https://www.goodreads.com/book/show/30852.The_Woman_Warrior?from_search=true
[8]http://www.writewords.org.uk/word_count.asp
[9]http://www.writewords.org.uk/phrase_count.asp
①艾布拉姆斯,哈珀姆等.《文學術語匯編》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第9版),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257.
② 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260.
③Holland, Norman. Holland’s Guide To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and Literature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76.
④https://www.goodreads.com/book/show/30852.The_Woman_Warrior?from_search=true
⑤https://www.goodreads.com/book/show/30852.The_Woman_Warrior?from_search= true
責任編輯:王靜
2017-09-15
鄂?。?983-),女,達斡爾族,呼倫貝爾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2016年度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研究課題外語專項《美國華裔文學中的中國形象及其影響研究》(立項編號:16Z10)
I207.4
A
1009-4601(2017)06-008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