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國梁 編輯/英 華 設(shè)計/侯 宇
近十多年來談論 phonics (中文大家都叫自然拼讀法) 的文章很多,大部分看到的都是擁護 phonics,談的都只是它的好處,給人的印象是小朋友懂了一套 phonics 課程中的所有單音(音素 – phonemes) 和學了拼音技巧就可拼讀出所有英文詞來,這無疑是一種誤導。因為歷史上復雜的語音演化原因,英語雖為拼音文字,英文字母卻并非一套完美的音標,故很多英文詞是不能以phonics 課程所教的普遍讀音拼讀出來的。這些例外讀法(exceptions) 就是反對phonics 一派所持最強論點。舉例如 ‘a(chǎn)i’ 讀音一般是/ei/,但‘said’ 讀/sed/, 這里‘a(chǎn)i’ 讀/e/。一個拼音技巧純熟的小朋友如聽老師讀出/l /(love) ,如果他不懂這個字,他會把字拼成‘luv’ 。
還有的是一音素結(jié)構(gòu)有多種讀法的問題,例如‘ou’ ,它有多至六到七個讀法,我卻未見過有phonics課程教/au/以外的讀音。這里讓大家看看:
1.‘out’ 內(nèi)‘ou’ 讀/ au/(基本讀法);2.‘cousin’ ‘tough’卻是//;3.‘cough’ 是//; 4.‘soup’ ‘group’是/u:/;5.‘could’是 /u/; 6.‘court’‘source’是 /:/(受’r’ 影響 ); 7.‘journey’是/:/(也是受‘r’ 影響) 。這些音都常用而字數(shù)亦為數(shù)不少,故我不想用“例外”來形容這些音。那我們應如何應付?
又例如‘a(chǎn)’‘e’ ‘i’‘o’‘u’ 這五個基本元音(vowels),大部分 phonics 課程都只教 /?/, /e/, /i/, / /,/ /這五個短元音 , 但其實它們在很多字上都以 /ei/, /i:/,/ai/, / u/,/ju:/的讀音出現(xiàn)的 , 比如 table, prefect, dinosaur, cold, uniform,那我們怎樣分辨它們何時讀短、何時讀長呢?
要說明的是我本身是贊成小朋友學phonics的,甚至成人去學也有好處,它的確可以幫助學生發(fā)音更準確(尤其是對英語是第二語言的學生而言) ,串寫更容易;只是要在認知phonics不是解決所有讀音問題方面的概念要做好,配以適當?shù)拈喿x訓練,問題便可解決。否則有機會令學生染上‘hypercorrection’的壞習慣,意思是因?qū)W生因循一種讀音方法或文法的認知方法,把方法死板地套入所有讀字和句式學習上,把一些對的讀音和句式反而弄錯了。Hpyercorrection 多數(shù)指發(fā)生在文法(grammar) 上的問題,但也可用在語音學習上。舉一個有趣的實例: 譬如‘Oxford’ 中的‘or’, 有一位小朋友因?qū)W了‘or’ 是/ :/音,回家便勇敢地更正他在大學主修英語的媽媽一貫讀對了的/ ksfd/的讀法,說應讀作/ksf:d/(很多香港人的錯誤讀法) 。這是讀一個多音節(jié)英文字牽涉輕重音的問題。Phonics的拼讀方法是不能指示出一個多音節(jié)的字的重讀 (stressed) 、輕讀 (unstressed) ,又或更復雜的次重音(second stressed)的位置分布的。這又牽涉到以/ /(schwa) 代替輕讀 (unstressed) 中的元音問題 , 這個以后我們會再談。
以上我只指出及拋出很多問題而未講及讀音上的原則和概念或解決方法, 因為我會在以后的篇章中逐一作較深入的討論,今天就說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