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霞 高敏 趙琳
摘要:2017年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央視曝光日本進口食品卡樂比麥片產地為日本核污染地區(qū),由此引發(fā)了國內公眾對核輻射的恐慌。本文著重對公眾出現(xiàn)核輻射恐慌的心理原因進行分析,主要歸納為:啟發(fā)式、從眾、負性偏差。
關鍵詞:卡樂比 核輻射恐慌 心理分析 啟發(fā)式 從眾 負性偏差
2017年3.15晚會上,央視曝光卡樂比麥片等食品產自日本核污染地區(qū),產地名列禁止進口名單。隨后引發(fā)公眾輿論熱潮,網上一片熱議,國內各大電商平臺火速發(fā)布公告,并即刻下架相關產品,所涉企業(yè)深圳市有棵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官網向公眾發(fā)布公開道歉,一時間核輻射污染產品成為公眾廣泛討論的話題,在社會上引起了公眾對核輻射的恐慌。本文主要探討引起公眾核輻射恐慌的具體表現(xiàn)及其心理原因分析。
一、公眾核輻射恐慌的具體表現(xiàn)
(一)內心感到震驚、憤怒和恐慌。“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全世界人民非常關注的問題,近幾年,三聚氰胺、蘇丹紅、地溝油等食品安全問題的曝光一次一次挑戰(zhàn)人們忍耐的底線,引起全社會范圍的震驚和恐慌。所以,此次涉及食品安全問題的“卡樂比麥片事件”一經曝光,引起人們的震驚和憤怒的程度可想而知,因其還涉及人們一直恐懼的核輻射問題,人們內心的恐慌被進一步擴大和強化,進而引起一系列不理智的沖動行為。
(二)出現(xiàn)應激行為反應。人們在遇到突發(fā)的緊急事件時引起的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tài)進而引發(fā)的行為反應就是應激反應。消費者在得知消息后因為心理上的震驚、憤怒和恐慌,開始對商家進行責罵和聲討、對進口食品監(jiān)管部門進行強烈指責、甚至出現(xiàn)對自身安全問題的強烈擔憂。消費者把自己買到的相關商品扔進垃圾桶,商家下架所有可能涉及核輻射產地的商品以及發(fā)表公開致歉和聲明,但這些并沒有減輕人們心中對食品安全問題深深的擔憂,人們的應激反應也沒有得到緩解。
(三)造成一定程度的社會恐慌。此次事件被曝光在央視3.15晚會上,影響范圍大、傳播速度快,再加上網絡上瘋狂的轉發(fā)和評論,導致出現(xiàn)社會層面的憤怒和恐慌,人們口口相傳、面面相議,社會理性降低、邏輯思考減少,人們一時被輿論所影響和控制。消費者因為過度擔心自己身體受到輻射,食欲不振,睡眠不好,焦慮不安,影響生活和工作質量。
二、公眾核輻射恐慌的心理原因分析
(一)啟發(fā)式思維模式
身處一個快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們每天面對的紛雜信息和需要處理的繁瑣事務都會耗費我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為了更好的適應和生存,我們的大腦經過長期的進化,形成了一種快速決策的思維模式,即在對一個既復雜模糊又不確定的事件進行判斷時,人們往往依賴一些非正式的經驗法則而不是正式的理性分析,以降低判斷過程的復雜性,進而減少心理消耗。
此次卡樂比事件曝光后,公眾對于此事件的判斷正是基于這種啟發(fā)式的思維模式。首先,人們根據以前一些非正式的經驗認為,核輻射都是可怕的、災難性的,我們的身體一旦被核輻射照射,受到的傷害必然是嚴重的、不可逆的,這種恐懼的心理長期以來一直存在于公眾內心深處,從未被消除。因此,這件涉及核輻射的卡樂比麥片事件一經曝光,就觸碰到人們內心深處的恐懼,這個事件即被扣上可怕、不可饒恕的帽子,引起公眾的憤怒。其次,這次央視曝光的是部分卡樂比麥片屬于中國政府嚴禁進口日本核污染區(qū)食品,而并沒有指出在國內銷售的卡樂比是已經被污染的產品,而人們卻自動的認為“進口地不合法”等同于“產品有輻射”,吃了來自輻射地區(qū)的食品,那就是被輻射了,一時曾經吃過或正在吃該麥片的人們都開始擔憂自己的健康問題,網上一片熱議。對于這次突發(fā)事件,人們并沒有進行冷靜、客觀、理性的分析思考,而是被啟發(fā)式思維模式所左右,就做出了簡單的推論判斷。
(二)從眾心理
從眾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現(xiàn)象,是指群體成員在發(fā)現(xiàn)自己的行為和意見與群體不一致時,在真實或想象的群體壓力下,其行為努力與群體保持一致的現(xiàn)象。
此次卡樂比事件曝光后,由于事件的突然性和信息的模糊性,人們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由事件引起的應激反應得不到及時有效地應對,公眾的過度反應在網絡上持續(xù)發(fā)酵,網絡群體互動不斷加劇,觀點不斷得到強化,一時輿論全部倒向一邊。但實際上,大多數(shù)人們并沒有對發(fā)布的信息進行認真理性的分析和思考,產地是污染區(qū)的食品并不等同于產品已經被污染,曝光信息的重點被錯誤解讀,以至于引起人們如此強烈的反應。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出,當人們遇到與自身生命安全緊密相關的事情,特別是那些一直讓人們焦慮和恐懼的事情時,容易拒絕邏輯推理,傾向形象思維,在外界刺激、暗示和相互傳染的推動下,就會盲目跟著感覺走,跟著大眾走,試圖通過與大眾保持一致來擺脫焦慮、恐懼和心理壓力,進而調整心理上的平衡。正是受這種從眾效應的影響,人們對于核輻射的恐懼,以及對卡樂比食品的擔憂在群體中來回激蕩,相互影響,從而使得這種恐懼和擔憂被不斷的放大,最終走向極端,形成了群體性的恐慌。
(三)負性偏差
負性偏差,指人們對某人或某事物形成整體印象時,對負性信息比對正性信息給予較大的權重。侯玉波等人(1998)在一項有關評價的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中國人在評價他人的行為的時候,往往是以他人做錯了什么來評價他人,而不是以正確的行為加以評價。
首先,公眾對于核能的印象就產生了負性偏差。核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已經在全世界被廣泛的使用,對人類的文明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相比于核能的這些正性信息,留給人們印象更深刻的是廣島和長崎上空的蘑菇云,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周圍的無人區(qū)。這些負性的信息明顯更大程度影響了人們對核的認識,一旦核泄漏事件發(fā)生,人們頭腦中聯(lián)想到的都是核輻射對人類生命安全的威脅即核的負性信息,從而引起人們的緊張、焦慮和恐懼。此次卡樂比事件,就是由公眾對核的恐懼而引發(fā)的。加之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關注,更加激化了這種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