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學更加關注的是學生的需求,由此,對于語文閱讀教學,有許多教學工作者也越來越推崇把“閱讀”轉(zhuǎn)變成“悅讀”。讓閱讀教學的課堂成為培養(yǎng)學生個性的廣闊時空,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讓學生在快樂中讀書,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閱讀;悅讀;小學;自主性閱讀
一、 緒論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痹陂喿x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自主閱讀,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在積極的思考和情感活動中,產(chǎn)生獨特的體驗和感情,受到熏陶,從而有效地完成閱讀教學活動。我想,學生只有“悅讀”才能“樂思”,只有“樂思”,才能“樂學”,才能把閱讀教學課堂變成學生喜愛的“悅讀”課堂。如下便是筆者關于自主性的作用理解以及如何將閱讀轉(zhuǎn)變?yōu)椤皭傋x”,讓學生能夠自主的閱讀的一些淺見。
二、 關于自主閱讀對小學生的作用
(一) 擴寬閱讀思維
書的世界廣闊無垠,小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可以不出門便暢游在歷史、世界各地、各種偉人的思想、各種科學自然世界等,小學生可以脫離現(xiàn)實生活見識到更加廣闊的世界,并且小學生可以不再以一個兩個視角看這個世界,而是以更加多而不同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
(二) 脫離低級閱讀趣味
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各種網(wǎng)絡游戲充斥,而家長忙碌于自己的工作中,對于子女的陪伴、教育不夠,使得許多小學生非常容易沉迷于游戲中不能自拔,而小學生長時間玩游戲會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閱讀,可以分散小學生對于游戲的注意力,將一部分興趣轉(zhuǎn)移到閱讀上來。
既然自主閱讀對于學生良好的作用,且能夠促進語文的高效教學,那么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又當如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閱讀呢?本文中,筆者主要是探討怎樣將閱讀變?yōu)椤皭傋x”來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
三、 閱讀——“悅讀”,培養(yǎng)自主閱讀的途徑分析
(一) 創(chuàng)設良好的“悅讀”氛圍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苯處熢诮虒W中,竭力營造一種藝術氛圍,通過語言的渲染、情感的設置和各種手段的參與,讓學生用眼去感悟語言,用心品評文字。
如教學《雅魯藏布大峽谷》一課時,上課前播放有關山川河流的歌曲,讓學生感受大自然寧靜、和諧、歡樂的氣氛。隨即描述:在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兩個世界之最:一個是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一個是世界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高峰與深谷咫尺為鄰,近萬米的強烈地形反差,構成了堪稱世界第一的壯麗景觀。通過語言和音樂構成的和諧、歡快的閱讀教學氛圍,猶如讓學生身臨其境,加深了對文本理解,拓寬了他們的視野,也積累了學生想象表達的語言。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自讀自悟的興趣,可以將學生情不自禁地吸引到文本中來,從而積極主動地與文本、與作者對話,享受閱讀的快樂,成為閱讀的主人。
(二) 提供自由的“悅讀”空間
1. 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就是因為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導致學生無法和文本進行有意義的“對話”。既然硬指標是低效勞動為什么不讓學生各取所需,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并共享閱讀成果呢?課堂上,我們常說選擇喜歡的自然段來讀一讀,這就體現(xiàn)了學生閱讀的自主性,這有利于學生自我體驗閱讀的快樂,從而形成獨到的感悟。
如教學《火燒云》一課,火燒云呈現(xiàn)的形態(tài)各不相同,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形態(tài)來讀,并引導學生談談自己讀后的感受,然后將自己的感悟通過與情感的閱讀描述出來。這樣,學生讀得用心,讀得動情,議得熱烈,也讀出了語言文字背后隱藏的內(nèi)涵。
2. 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方式
閱讀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邊讀邊想,可以邊讀邊演,可以集體讀,個人讀,也可以靜心默讀并作批注……教師應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閱讀,如閱讀中理解詞語可以用工具書,也可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背誦積累時,可以先理解句意,或采用體會語句敘述的順序,也可抓住關鍵詞語;感悟語言時也應該還學生以自主權。
如教學《小英雄雨來》一文時,我問學生準備用什么方法來學習,通過思考,有的學生說:我準備一段一段讀,邊讀邊想象課文中的人物,也有的說:我想抓住雨來在各個故事中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來感受雨來的各種形象。總之,在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愿望,鼓勵他根據(jù)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從而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3. 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感悟
讀者與文本的相互作用是以情感為載體的,情感貫穿于整個閱讀活動的全過程,情感的不同,經(jīng)驗能力的不同,使學生對文本必將產(chǎn)生多元解讀,閱讀活動就應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讓學生以一種無拘無束的心態(tài)走進課文,表達自己充滿個性色彩的閱讀感受。于永正教師說過:“你想想,你的語文能力是從哪里來的?是聽老師講得來的,還是靠自己多讀多寫得來的?”此話真如醍醐灌頂,值得每個語文教師深思。若是教師給學生提供自由發(fā)表獨特見解的言語空間,讓學生各抒己見,讓學生的思維更活躍,個性更張揚,真正實現(xiàn)了自主“悅讀”。
(三) 升華“悅讀”成果
閱讀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真正意義上的閱讀,需要良好的交流,需要友善的爭辯,需要情感的撞擊,這將使閱讀充滿合作學習的愉悅,充滿著思維撞擊閃現(xiàn)的火花,達成基本的共識,或者形成一定的評價傾向,或者生成期待解決的新問題。將帶給教師和學生難以言說的美妙的心路歷程。教師在教授完一篇課文后,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自己對于本文的讀后感,對于文章主人公的認識和看法。這樣的小組討論學習,既互相分享了閱讀后的成果,也加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 總結
總之,閱讀是學生在讀,必然當以學生為主體,當為其創(chuàng)設“愉悅”的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閱讀欲望;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和方法,自由交流閱讀感悟;在合作交流中,升華“悅讀”成果,讓學生在“悅讀”的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同時新課標的教育背景下對小學生自主閱讀非常重視,注重小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教育。
參考文獻:
[1]李枝芳.關于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23).
作者簡介:
陸秀明,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華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