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綜合性學習是語文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是新理念下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它的出現(xiàn)是對學生更是對老師的一次重大挑戰(zhàn)。語文綜合性學習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很多困惑乃至一些誤解,但作為一種新生事物肯定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關鍵詞:實效;主體地位;視角
一、 引言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進展的同時,有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注意,雖然是綜合性學習,但是畢竟要以語文學科的學習為主,不能在課堂中大篇幅的引入與語文學科無關的教學,要合理的利用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二、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含義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指對語文知識的一種綜合性運用。作為語文課程中最為核心的兩個主體:寫作和交際,通過語文綜合性學習這一中介作用,便可以很好地將這兩者結合起來,從而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同時,該課程可以使語文課程和其他課程達到一種有效、完美結合的狀況,并將語文知識很好地融入進學生們的日常生活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
三、 當前語文綜合性學習存在的問題
外界的教育環(huán)境極大限制了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正常進行。近些年來,雖然國家將語文綜合性學習課程擺在了至關重要的位置,不可否認的是,一些教師對此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和引起了他們極高的重視。但是現(xiàn)行的中考制度、高考制度,教師、學生、家長等面臨的升學壓力,又將語文綜合性學習埋沒在了正規(guī)的語文學科教學中。在這樣的語文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們自然會將學習的重心放在語文技能技巧的學習上,從而忽視了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正常進行和開展,也不利于學生人格的完善、能力的培養(yǎng)和潛能的開發(fā)。
綜合性學習課程利用具有狹窄性、活動安排具有單一性,由于綜合性學習是一個新鮮事物,因此無論對于有經驗的老教師,還是對于新教師來說,怎樣利用課程、是完全依賴課程還是進行自我創(chuàng)新課程、怎樣進行活動的安排都存在一定的疑惑性。因此,一些語文教師僅僅依賴語文課本中提供的教材內容,從而將綜合性學習上成了正規(guī)的語文課,透露出了課程的呆板,這也完全忽視了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重要地位。另外,在綜合性學習的活動安排上存在單一的缺點。由于語文教師被繁重的教學負擔所附著,在開展綜合性學習時,便沒有想辦法采取新穎、靈活的方式進行,這也沒有迎合學生們好動、活潑的天性,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們對此提不起多大的興趣,從而也限制了該課程的創(chuàng)新。一些綜合性學習的活動設計,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開展過程中,由于教師沒有對該課程實施的難易程度進行一個很好的衡量,這便會導致過難或過易情況的出現(xiàn),嚴重影響了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在綜合性學習開展過程中,一些學生抱著玩的心態(tài),另一些學生抱著學習這種課程浪費學習時間的心態(tài),這些不正確態(tài)度的存在也嚴重阻礙了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開展,即使開展了,學生們也沒有做到全身心的投入,這也便會使得綜合性學習的獨特作用發(fā)揮不出來,也不會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四、 提高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對策
1. 注重教學實效,避免形式主義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初中生的思維一般是“經驗型”的,在進行抽象思維時,需要具體的感性經驗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認識和經驗是學生在主動參與、親自經歷的各種實踐活動中得來的。因此,在開展初中語文探究性學習時,就不能單調地進行讀寫聽說的訓練,而必須加強教學的直觀性、活動性,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學習情境中去感受,去體會,去發(fā)現(xiàn)。許多教師為了提高學生興趣,激活學生內在的興奮點,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采用了多種新穎、靈活的教學方式或教學手段。這本是值得提倡的,但有些教師卻過分追求形式,忽視了教學的實效性。
如多媒體的使用。新課改之初,凡是公開課均被要求用多媒體,沒用多媒體“一票否決”,造成教師的誤解。后來用課件也成了一些教師的習慣,沒課件就沒法上課了。課件設計得很豐富,教師忙著操作電腦鼠標,學生一個勁地盯著屏幕,一節(jié)課下來黑板上沒有一個字的板書。這樣的課,表面上看起來熱熱鬧鬧,學生似乎興趣盎然,學到了很多知識,其實整節(jié)課學生都好像在看電影,根本沒有一點思考的時間,更不要提師生交流、生生交流了。
2. 促進教師的成長,提高教師設計綜合性學習能力
不同版本的語文教材在語文課標理念下,對綜合性學習都作了案例設計,雖然在內涵理解和具體運用中略有差異,但在設計內容上有很多共性的東西,以此為參考,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情況、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本地的學習資源條件,自主設計語文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的能力,將在不斷的實踐中得到錘煉。
3. 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的課改理念
學生是學習發(fā)展的主體。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的重新確定,意味著學習價值成為教學的主要目標,意味著“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xiàn)實,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倍罢Z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
4. 轉化評價語文教學的視角
語文綜合性學習貫穿于從課堂到生活的所有語文學習實踐,綜合實踐思想也統(tǒng)一于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所有的語文學習活動,這呼喚著我們需要新的語文教學。新的語文教學的構建需要新的語文教學評價來推動,這就需要語文教學評價轉化視角,由關注“教”轉移到關注“學”與“教”。語文教學的評價視角在聽課與評課中轉化,得益于其研討價值的顯現(xiàn);如何在學生學習實踐中顯露出的語文素養(yǎng),優(yōu)良的學習行為表現(xiàn)中折射出教師理念的轉變,及努力的項目與方向;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綜合運用各學科的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和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
五、 總結
總之,針對當前初中語文在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社會各方面都應該轉變思想觀念,從而提高對綜合性學習的重視程度,另外還要具體針對開展過程中存在的教材利用、活動的設計等等采取具體的解決對策,從而促使綜合性學習活動更為積極、有效地開展。
參考文獻:
[1]司志瓊.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課外語文,2013年20期.
[2]林秀芝.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2年09期.
作者簡介:
李興德,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西靖陽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