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麗瓊??
摘要: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已經演變成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的發(fā)展趨勢,體現了新時代基礎教育改革在不斷地跟進與深化。每一部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都體現了作者對生活所表現出的不同感想,所以說音樂其實來自于我們的生活。本文從實踐生活著手,通過對改變教師課堂教學評價,增進音樂課與現實生活的結合;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并拓展音樂課堂的實踐平臺;更新教學時間段,開設音樂課不同的生活情景這三大方面來對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的生活化方式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
關鍵詞:音樂教學;小學;實踐;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說過的一句話。所有的音樂作品,都源于我們的生活,都體現著作者對生活的不同想法。隨著中國新的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與深化,小學音樂教學課堂的生活化顯然已經演變成小學生音樂教育方式的發(fā)展新方向。音樂教育也是小學生素質教育的基本構成要素,音樂課不僅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情操,而且還能提升他們的生活審美觀。小學音樂教學能夠生活化也是為了讓小學生們的學習更加與生活相融合,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之對音樂的鑒賞能力提高,并且讓他們有主動承擔傳承音樂文化的責任感。小學生音樂新課標中,有一個基本的要求就是音樂教學一定要貼切生活,從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全面素質與能力,提升其專業(yè)的審美感與實踐創(chuàng)作能力。作者根據親身教學實踐,談談小學生音樂教學的生活化。
一、 建立不同的游戲情境,設置別樣的感情場景
因為小學生的頭腦發(fā)育還沒成熟,所以他們對很多的情緒都沒辦法拿捏到位,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講授的時候,就要把一些比較難表達的情感通過做游戲的方式來幫助小學生理解,比如在湘教版一年級上冊中《有趣的聲音世界》這一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用吹氣球的方式來讓學生感受到不同的旋律所發(fā)出的聲音,當老師說到“慢”時,學生們就緩慢釋放手中氣球里的氣體,來真切的感受緩緩流淌的節(jié)奏,來感受氣球在慢氣流下發(fā)出的聲音,當老師說到“快”時,學生們就很快放開氣球,來感受在這一瞬間氣流產生的流動,感受美妙的聲音。通過氣球游戲的進行,教師們不僅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加強學生對強弱與快慢的體驗,從而表達出小溪流水的不同效果使教學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二、 創(chuàng)設音樂課的生活情境,改進教學方式
音樂教育是小學生在藝術教育方面的主要組成成分,對比其他的知識學科,音樂教育體現了真實的生活教育,它和體育、美術等比起來更具有普遍性與特殊性。老師們在音樂課堂上一定要用到互動式的教學手段,而且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的興趣為主導,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式,改善教學手段。這種形式可以使情感體驗與音樂教育相結合。音樂是最容易表現與激發(fā)人類情感的藝術途徑,對音樂的學習更能體驗感情的變化,這不僅是人類自己的感情流露,更是人類與音樂中表現的感情相結合的重要過程,同時還是人類對音樂的感情進行全面體驗的過程。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情感是人類對客觀生活的一種真實反應。在教學課堂上,教師要制造出一種濃厚的氣氛來激發(fā)學生們的情感流露,使學生們能更加近距離地體會到音樂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情感。舉個例子:我們在學習《好朋友》這首歌時,可以結合真實故事,請學生們介紹自己的好朋友,說一說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或是和好朋友之間發(fā)生的故事,還有自己應該怎樣和好朋友相處,如何感激好朋友的幫助。通過這一連串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對好朋友的情感。
教師還可以結合游戲與教學內容進行一系列的活動,我們可以編排短劇,讓學生們表演與欣賞,來增強他們對故事情節(jié)的體驗感。舉兩個例子:在學生學習《小毛驢爬山坡》這首歌曲時,老師可以將學生們進行分組,讓學生自主編排故事情節(jié)與動作進行表演,再通過比較看哪組的編排是最好的。通過表演可以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小毛驢爬山坡那種堅持、不怕累的精神,以及學生們對自己的勞動成果的喜悅心情。老師們還可以通過指導小組進行合作的模式來對音樂劇做簡單的創(chuàng)編,將演奏、舞蹈的表演、朗誦一同進行,使學生在不同角色有不同發(fā)揮。還有在學習《蝸牛與黃鸝鳥》時,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來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們自行進行對話設計,通過不同的角色來發(fā)揮學生們各類能動性與創(chuàng)新力,使之把文章中不同角色所呈現的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編排話劇,使學生們對音樂場景的各種表現手法又有一層新的認識,從而更好地學習歌曲。
三、 激發(fā)學生興趣,加強課堂互動
在小學生音樂教學課堂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們不同的生活習慣,來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改進,根據課程內容與情景意象來加強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加深學生們對音樂的理解。小學生處在懵懂的年紀,都喜歡去探索、實踐,他們缺乏研究和理論的耐心,沒有過多的興趣,鑒于這方面原因,教師們要更加注意課堂上意境的創(chuàng)想,要讓音樂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比如我們在學三年級上冊《歌唱二小放牛郞》這首歌的時候,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放牛郎王二小的電影,來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首先讓學生在課前搜集好有關王二小的基本材料,充分了解王二小這一人物,增進對王二小的了解,然后再讓學生去認真地學習歌曲的演唱,唱出曲目中王二小所處的情景。
小學生音樂教學的生活化顯然已經演變成為一種很奏效的教學手段。音樂來自于我們的生活,每一部音樂劇、每一首歌其實都是人類對生活的真切感悟,都是人類情緒的表達。面對課程新課改,我們一定要使音樂教學變得越來越生活化,實現音樂與生活的緊密結合,還要通過改進教學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
參考文獻:
[1]李櫻梅.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音樂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J].考試周刊,2010,(50).
[2]姜碩.試論音樂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傾向[J].成功(教育),2011,(6).
[3]趙凌.論小學音樂教學生活化的策略[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