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元彬
【摘 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在整個初中教學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不僅是學校教學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更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學生道德素養(yǎng)、法治素養(yǎng)的提升和發(fā)展。因此,關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很有意義。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提問有效性;提升策略
為促進學科教學的進一步提升,許多專家學者關注到了“課堂提問有效性”這一主題,并且從多個方面對這一主題進行探究。但是,當前有關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的實踐,仍舊暴露出一些問題?;诖?,本文結合實際教學案例,對其進行策略尋求,以期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的提升提供參考。
一、立足學生實際,革新教學模式
初中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尚未完全成熟,在事物認知方面仍舊停留在具體表象層面,但其對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卻達到了較高水平。為了有效滿足學生這一需求,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提問必須立足于學生實際,尤其是關注到學生當前身心發(fā)展情況,用合理手段滿足學生需求。本文認為,滿足這一需求的最徹底手段就是革新當前“滿堂灌”教學模式,將“以生為本”的理念融入到教學中,改變單一“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借助課堂提問充分調動學生思考,給予學生自由話語權,允許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試錯”,增強課堂提問有效性。這一過程中,教師扮演著重要角色,是引導者的角色,將會更大可能的增進、發(fā)揮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
我在教學中堅持立足學生身心發(fā)展實際,積極革新教學模式。在講授《認識自己》這一課時,旨在讓學生明白認識自身的重要性,學會認識自己的途徑,強化自我認識能力。我在教學開始前,借助問卷對學生現(xiàn)有情況進行了調研,發(fā)現(xiàn)學生對這種“抽象認知”的學習無所適從,就有學生明確表示“想學,但太難懂了,不知道怎么學好”。鑒于這種心理發(fā)展特質,我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將整個教學活動主導權交給了學生。我提出問題:“你能在紙上寫下你對同桌的評價嗎?”學生紛紛動筆開寫,待學生寫完后,我再次提出新問題:“你能在紙上寫下你對自己的評價嗎?”待學生寫完后,我引導學生與同桌進行交換,對比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是否一致。對比后,部分結果呈現(xiàn)出不一致狀態(tài)。這時,我引出了教學主題:認識你自己。然后運用多媒體對教學內容進行了呈現(xiàn),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討。在此基礎上完成了教學內容,獲得了良好效果。
二、注重提問難易,科學控制頻率
任何學科的課堂提問,都必須注重問題難易設計,并在具體提問過程中掌握好提問頻率,防止出現(xiàn)“提問效果削減”情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提問概莫能外。具體來講,要想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要在難易問題均有的基礎上,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提問順序,這不僅符合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更可在先前階段樹立學生自信,增強后續(xù)問題的解決。對提問頻率的控制,不可一成不變、更不可固化而行,而是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及時調整,具體開展過程中頻率設計和調整要以調動學生積極性為準則。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教師必須在提問過程中關注學困生群體,善于用合適的提問難度和頻率增強其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上《節(jié)奏與旋律》這一課時,我先明晰教學目標,即幫助學生學會調整自身節(jié)奏,掌握融入集體的旋律。為達成這一教學目的,我致力于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提升。起初我先向學生提問:“你能否數(shù)一下自己在不同集體中有著多少種身份角色?如家庭中是子女,學校里是學生等等?!睂W生結合這一問題,積極思考,紛紛發(fā)言。然后,我又陸續(xù)提問新的問題:“你覺得這些不同身份角色,有著哪些差異?”“當這些身份角色沖突時,你如何處理這種沖突?”學生圍繞這些問題相繼進行了探討。這些問題呈現(xiàn)遵循了由易到難的順序,理解程度更是逐步加深,學生在此基礎上逐漸理解了“如何了解自己的節(jié)奏,融入集體旋律”,教學達到了目的。并且,在提問過程中,我還進行了一些小問題的提問,如“你覺得這種處理方式對嗎?”等,這些小問題旨在調控提問頻率,為保持學生注意力提供輔助。
三、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促進自主學習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的提升,需要創(chuàng)設一定問題情境,借此將學生盡快帶入問題氛圍,促進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分析、理解和解決。當學生進入問題情境后,要采取適當舉措,不斷挖掘學生興趣點,讓學生從問題情境中總結出主題,教師則負責引導和肯定學生主題總結的合理性和正確性,幫助學生在樹立正確主題的基礎上,開展自主學習探究,并致力于學習共同體的打造,合作解決問題。這一過程的實現(xiàn),需要必備的“連接環(huán)”,而這個“連接環(huán)”就是教師課堂提問:運用合理化提問,銜接問題情境與學生探究活動的開展,既可增強學生學習效果,亦可促進課堂提問有效性。
在《和朋友在一起》這一課時的教學中,我打破了“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模式,而是借助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出了主題,并引導學生進行了主題總結。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創(chuàng)設了問題情境:上學的路上,身邊有人陪著你一起行走;上課過程中,身邊有人陪你一起學習;食堂時間,身邊有人陪你一起用餐。那個人,一定是你的朋友。請大家回憶下自己的朋友。誰能講述下朋友的故事?這一問題情境的呈現(xiàn),學生興趣被有效調動,在故事講述完畢后,有學生直接問道:“老師,這節(jié)課我們是學習如何交朋友嗎?”我對此做出了肯定答復,并基于此闡釋了教學主題。接著,我將學生分為四個小組,每個小組成員先結合課本進行自主學習,提出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我對問題進行匯總、整理、分類,然后分別呈現(xiàn)給四個小組,讓其合作探究這些問題的解決。最后在學生探究完畢后,我與學生一起進行了問題探討,圓滿完成了教學活動。
四、運用層次提問,講求問題趣味
在同一班級中,不同學生在不同層面有著顯著差異,這些差異決定了教師的課堂提問必須具有差異性,必須關注到不同學生的知識儲備、興趣需求、性格特征,而不可“一概而問”。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是層次提問的主要目的。在層次提問的基礎上,更要追求趣味提問,這是增強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舉措。具體來講,要想做到層次提問和趣味提問,必須重視問題具體設計和問題呈現(xiàn)方式,注重用異質問題和鮮活素材進行提問,以達成預期效果。
《合理利用網絡》這一課對“信息節(jié)食”、媒介素養(yǎng)等知識點提出了需求。我在教學中就立足這些知識重點,用充滿趣味的方式進行了層次提問。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我圍繞同一主題設計了不同問題,以知識水平為例,我會問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你對媒介素養(yǎng)有哪些了解?”但對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我更多地問“你怎么看網絡媒介?”這種層次提問,較為符合學生實際情況。再比如,我在進行問題提問時,會利用圖片、音樂等進行呈現(xiàn),用充滿趣味的方式進行知識點講述,如對于正確網絡習慣的養(yǎng)成,我借助網絡上“小軍的一天”案例進行了講述,批判了小軍沉溺網絡的習慣,向學生傳達了正確網絡習慣的具體表現(xiàn)以及養(yǎng)成方法。
概言之,課堂提問有效性的進一步提升,需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發(fā)揮主體作用,在課堂提問設計、實施、調控、總結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加以關注。本研究從以上四個角度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的提升策略進行了探討,希冀本研究可為相關科研或教學提供一定價值的借鑒。
參考文獻:
[1]吳雪艷.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yǎng)[J].教育,2016(10).
[2]王躍.高效課堂的101個細節(jié)[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