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艷菲,蘇紅梅,李亞粉
(焦作市婦幼保健院,河南 焦作 454150)
自封式塑料袋打包采血管在住院患者靜脈血標本采集過程中的應用
韓艷菲,蘇紅梅,李亞粉
(焦作市婦幼保健院,河南 焦作 454150)
目的 探討應用自封式塑料袋打包采血管防止住院患者靜脈血標本采集過程中,發(fā)生采血差錯和臨界差錯、采血管遺漏等問題的效果。方法 記錄分析患者靜脈血標本采集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從患者單劑量配發(fā)藥品中受到啟發(fā),應用此模式理念,將同一患者單次靜脈血標本采集的多個采血管,裝在大小合適的自封式塑料袋內打包,從粘貼檢驗標簽開始到靜脈血標本采集結束,整個過程始終保持同一患者的多個采血管在自封袋內。結果 應用自封式塑料袋打包采血管方法采血后,患者靜脈血標本采血差錯、采血管遺漏人次均為零。結論 自封式塑料袋打包采血管應用于住院患者靜脈血標本采集的整個過程,避免了差錯發(fā)生。
單劑量配發(fā)藥品;自封式塑料袋打包采血管;靜脈血標本采集;護理差錯
靜脈血標本采集是臨床護理的一項重要工作,血標本采集的正確與否及其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檢驗的準確性,進而影響患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1]。眾所周知,每天清晨病區(qū)有大量的患者需要護士集體采取血標本,在標本采集前后,將標本試管妥善放置在試管架內,是每名護士必須注意的問題,然而試管架容積小,存在多患者的采血管混放在同試管架上,易取錯試管采錯血,存在護理安全隱患[2]。因此,出現(xiàn)試管架的多種改進方法,如大容量便攜式采血盒[2]、多層立體式血標本試管架[3]等,但體積大,攜帶不方便。筆者在一次省級學術會咨詢了部分醫(yī)院的方法,有用試管架的,也有將同一患者的多個采血管用橡皮筋扎在一起放在治療盤內的,但均存在采血時采血管沒有合適的放置處,通常放在病床上。在這個過程中,會發(fā)生其中某個采血管遺漏采血及非本患者某個采血管混入而致的采血錯誤現(xiàn)象,文獻報道也有同樣的差錯發(fā)生[4-6]。單劑量配發(fā)藥品(unit dose dispensing system),就是把患者所需服用的各種藥品固體制劑(如片劑、膠囊劑等),按一次劑量借助分機用鋁箔或塑料袋熱合包后單獨包裝[7]。我院自2016年4月起,我院從單劑量配發(fā)藥品中受到啟發(fā),應用此理念,將自封式塑料袋打包采血管用于住院患者集中靜脈血標本采集,將同一患者粘貼好檢驗標簽的多個采血管,裝在一個自封式塑料袋內打包。從準備采血管開始到血標本采集結束,整個過程始終保持同一患者的多個采血管在自封袋內,避免了差錯發(fā)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收集本病區(qū)早晨多名患者集中采集空腹靜脈血的人次、采血差錯人次、臨界差錯人次、某個采血管遺漏采血人次、及出現(xiàn)問題的環(huán)節(jié)。自封式塑料袋打包采血管實施前(2016年1—3月)靜脈采血614人次,其中采血差錯和臨界差錯12人次,采血管遺漏采血11人次;自封式塑料袋打包采血管后(2016年7—9月)靜脈采血647人次,其中采血差錯、臨界差錯、采血管遺漏采血均為0人次。每天后夜班護士早晨采血結束后記錄日期、采血人次、各項觀察項目的數(shù)量、床號、姓名、發(fā)生的環(huán)節(jié),執(zhí)行無懲罰自覺上報記錄原則,自封式塑料袋打包采血管實施前后病區(qū)護士無變動。
2.1 自封式塑料袋打包采血管實施前
2.1.1 采血管放置方法 醫(yī)生開出檢驗項目,護士將有患者信息的檢驗標簽貼在采血管上,需要次日早晨空腹靜脈采血的放在試管架上,同一個患者的采血管排為一列,如果采血管多,則轉到下一列,試管架為5行10列 。早晨集中靜脈采血時,夜班護士將試管架放在治療車上到患者床邊,核對信息,穿刺成功,固定針頭,將采血管從試管架上拿出,再次核對,將多個采血管放在患者病床上(多個采血管握在手上不方便操作),逐一拿起采血管,將針頭刺入,采血結束,將含有血液的采血管放回到試管架上。
2.1.2 血標本采集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分析(1)采血差錯和臨界差錯原因。非本患者的采血管混入而致。發(fā)生的3人次采血差錯事件中,1人次為較嚴重的不良事件,護士將2例患者的血標本錯采為1例患者,檢驗結果出來后,檢驗科報了危急值,醫(yī)生立即處理,當護士到病房執(zhí)行治療,為患者解釋血檢驗結果不正常需要用藥時,患者告知護士當日早上并未抽過血,責任護士立即追問后夜班護士,才確定錯誤。分析原因,由于試管架已經擺滿,這2例患者均只有2支采血管,就將其放在同一列,中間留了空隙,早上抽血時,只核對了架子上此列第一支試管的患者信息,誤認為后面排列的均為同一患者。雖然只是個例,但卻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文獻報道也表明,多患者的采血管混放在同試管架上,易取錯試管采錯血,存在護理安全隱患[2]。另2人次是護士在采血后再次核對時發(fā)現(xiàn)其中混入非本患者采血管,分析原因是由于采血管過多,在試管架上排列時轉到了下一列造成。此外,護士在采血時從試管架上錯拿了采血管,核對信息時發(fā)現(xiàn)及時訂正的臨界差錯有9人次。(2)采血管遺漏采血原因。采血管遺漏在試管架上6人次:多例患者多個采血管一同放在試管架上,有些患者的采血管多,試管架上一列插孔數(shù)量不足,需轉到下一列。護士攜試管架及采血用物到患者床邊,由于一例患者的多個采血管分開擺放在試管架上,在采血過程中,將轉到下一列的某支采血管遺留在架子上。采血管遺漏在病床上5人次:由于一些患者采血管多,護士在靜脈穿刺后,如果將所有采血管握在手上,采血針先插入最外面一支采血管采血后(遠離第一掌骨間隙的為外面),再次插入靠進里面的采血管時,著力點和力度不易掌握,而且采血量也不易看清楚,這種情況就需要將每次插入針頭的采血管調換到最外面的位置,但護士左手緊握著采血管,右手將位置靠近內側的采血管拿出時,其他的采血管容易滑脫。所以,護士習慣于將空采血管放在病床邊上,采好一管后,放在病床邊上的另外一處,最后全部收回到試管架上。這樣,在操作過程中,會隨著患者身體移動,出現(xiàn)采血管滑到患者身體邊上,被被子或衣物遮蓋,或滾動到患者身體下面等而遺漏在病床,護士當時不易發(fā)現(xiàn)。
2.2 自封式塑料袋打包采血管采血方法 針對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查閱文獻,尋找并試用不同的方法,如:用橡皮筋或膠布將同一患者的采血管纏在一起、設計有“井”字形小格的盒子[8]、利用廢棄的復合碘棉簽盒集中放置一位患者的多個采血管[9]等,最后,從患者的單劑量配發(fā)藥品中得到啟發(fā),將此模式應用于血標本采集的整個過程中,從2016年4月開始實施,并逐步完善。
2.2.1 用物準備 自封式塑料袋,粘鉤,長尾夾子。
2.2.2 操作流程 (1)準備采血管。我科的采血管存放在護士站的柜子內。打開柜門,在柜門內面壁上粘貼1個粘鉤,鉤子上掛1個夾子。準備采血管時,打開柜子,用柜門上的夾子將自封式塑料袋的一側夾起,使自封袋懸掛著,將檢驗標簽逐一貼在試管上,放入自封袋(試管粘貼1支,放入1支,將插入針頭端向上),直至全部完成,檢查并確認檢驗標簽粘貼完畢,核對袋內所有采血管上患者信息一致(自封袋透明,在袋內即可核對),將自封袋封上,放在方盤內待次日早上用,并用夾子將自封袋封口處和方盤側壁一起夾住,防止遺失。(2)依此類推,準備好下一位患者的血標本采血管,封好后,放在前一個自封袋上面,用同樣方法同一個夾子夾在方盤側壁。(3)后夜班護士在早晨采集血標本前,將自封袋按采血患者順序排列上下,排好后,按上述方法將裝有采血管的自封袋全部夾在治療盤側壁。(4)攜用物至患者床旁,將裝有該患者采血管的自封袋從夾子中拿出,核對患者信息與采血管上的信息一致(在袋內即可核對),將所有采血管聚集在自封口處放在治療盤中間待用。(5)靜脈穿刺,妥善固定。(6)雙手輕輕打開自封袋口,左手將袋子連同采血管一并握在手中(保持采血管前端整齊),右手將針頭插入最外面的一個采血管(遠離第一掌骨間隙的為外面),在血液流入采血管的過程中,右手可輕輕轉動采血管,查看采血量和患者姓名,采足血量后,松開此管,自動滑落到自封袋底部,另一采血管則自動排列為最外面,然后,將針頭插入最外面的采血管,同樣,采足血量后,松開此管,自動滑落到袋內底部,依次直到采集完為止。(7)將自封袋封上,放在治療盤內,拔出針頭,安置患者。(8)再次核對采血管標簽與患者信息后,將采血后的自封袋用夾子夾在治療盤的另一側側壁上。(9)下一例患者同樣方法操作,依次完成。(10)采血結束,攜用物返回護士站。
2.2.3 自封式塑料袋的選擇 選擇大小適中的自封式塑料袋,深度要保證最長的采血管自行滑落到底部后,不影響下一個采血管的采血;寬度要滿足足夠量的采血管裝入。
2.2.4 護士的培訓和練習 總結分析發(fā)生問題的原因,帶來的不良后果,宣傳方法改進的必要性,培訓具體操作方法、手法,并要求護士反復按流程練習,護士長和組長督查,發(fā)現(xiàn)操作問題,及時給予指導和培訓。
2.3 評價標準和方法 統(tǒng)計自封式塑料袋打包采血管采血方法實施前 (2016年1—3月)和實施后(2016年7—9月)血標本采集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包括采血差錯、臨界差錯[10]((臨界差錯是指任何未造成危害的差錯,但其繼續(xù)發(fā)生很有可能帶來不良后果)、采血管遺漏3項。(1)采血差錯人次:將A患者的血錯采到B患者的人次;(2)臨界差錯人次:在為A患者采血時拿取了B患者的采血管,在采血針刺入采血管前發(fā)現(xiàn)的人次;(3)采血管遺漏人次:采血結束后,出現(xiàn)遺留下來沒有血液的空采血管人次。每天后夜班護士負責記錄。
自封式塑料袋打包采血管采血方法實施后(2016年7—9月)采血差錯、臨界差錯、采血管遺漏等問題均為0,較實施前(2016年1—3月)顯著改善。見表1。
表1 自封式塑料袋打包采血管采血方法實施前后問題發(fā)生情況比較(例次)
4.1 自封式塑料袋打包采血管采血方法的應用,從根本原因上避免了安全隱患 文獻表明,單劑量配發(fā)藥品明顯減少了患者誤服、漏服和重復服藥的發(fā)生率[11-13]。表1顯示,2016年1—3月,護士主動記錄了采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采血差錯、接近差錯和采血管遺漏為23例次,雖然臨界差錯未對患者造成危害,但其繼續(xù)發(fā)生很有可能帶來不良后果;采血管遺漏,若及時發(fā)現(xiàn),再次采血,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增加護士的工作量;若發(fā)現(xiàn)不及時,則會影響檢驗結果的報告時間。通過對存在問題的分析,找出了問題發(fā)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從開始準備采血管到采血結束,需要多次變換采血管的放置容器,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容易出錯。方法改進后,采用自封式塑料袋打包采血管,應用自封式塑料袋作為工具,從粘貼檢驗標簽準備采血管開始到采血結束,整個過程始終保持同一患者的多個采血管在自封袋內。從根本原因上杜絕了非本患者的采血管混入而致的采血錯誤,以及在采血過程中多個采血管沒有恰當?shù)奈恢梅胖枚碌牟裳苓z漏現(xiàn)象發(fā)生。
4.2 可操作性強,方便護士工作 應用自封式塑料袋打包采血管,護士無需將試管架帶到病房操作,只是將自封袋夾在治療盤側壁,攜治療盤即可,既方便操作,又避免差錯發(fā)生,本病區(qū)護士運用得心應手,并將此方法向其他病區(qū)推廣,得到一致好評。而且,塑料袋價格便宜,成本低,易于接受。
4.3 對血標本質量的影響 常規(guī)方法護士血標本采集時攜試管架到病房,采血后將采血管直立插回試管架,改進方法后,含有血液的采血管是平放在治療盤內,是否會影響血標本的質量,通過3個月血標本的采集實踐,檢驗科因標本不合格退還的數(shù)量為零。
[1]范曉芹,黃桂圓,董奕裕.持續(xù)質量改進在病區(qū)血標本采集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0,17(4B):29-30.DOI:10.3969/j.issn.1008-9969.2010.08.010.
[2]張佩英,許方蕾.大容量便攜式采血盒的制作與臨床應用[J].上海護理,2014,14(3):46-47.
[3]易育萍.多層立體式血標本試管架的制作與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5):474-475.
[4]王冬梅,范改萍.血標本采集錯誤的原因分析與對策[J].護理研究,2014,28(6B):2277-2278.
[5]湯 莉,劉國紅,唐迎紅,等.六西格瑪管理在提高住院病區(qū)血標本采集合格率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5,22(19):6-9.DOI:10.16460/j.issn 1008-9969.2015.19.006.
[6]高立卉,孫美華,賀淑梅.血標本采集過程中高危風險評估及安全管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1):101-102.DOI:10.3969/j.issn 1006-7252.2015.11.048.
[7]鮑鶴玫,鄧祥慧,杜鳳霞,等.醫(yī)院中心擺藥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J].醫(yī)藥導報,2007,26(12):1525-1526.DOI:10.3870/j.issn.1004-0781.2007.12.070.
[8]劉 瑩.采血盤的設計和應用[J].護理研究,2012,6(9B):2501-2501.
[9]張 芳,張建鳳.巧用廢棄的復合碘棉簽盒[J].護理研究,2011,25(10B):2654-2654.
[10]汪四花,林 芬,沈國霞.品質管理活動在病房用藥安全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60-61.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1.01.021.
[11]楊統(tǒng)升,梁藍月.單劑量包裝發(fā)藥對社區(qū)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5(7):134-135.DOI:10.3969/j.issn.1673-9523.2011.07.126.
[12]黎 麗,彭逕英,潘 艷,等.口服藥單劑量包裝發(fā)藥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3,20(12B):12-13.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3.24.009.
[13]林福群,陳 瑜,胡 領,等.片劑擺藥機2種分包方式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4,21(8):68-69.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4.08.02.
[本文編輯:江 霞]
R471;C931.3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7.08.015
2016-11-16
韓艷菲(1979-),女,河南沁陽人,本科學歷,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