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峽
摘 要:面對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創(chuàng)建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營造“快樂”的教學氣氛,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激活道德與法制課堂成為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
關(guān)鍵詞:和諧;主動;快樂;吸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4-008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4.048
面對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對于教師來說,要努力結(jié)合新課改的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開展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才能夠打造高效的課堂。筆者作為一名初中道德與法制學科教師,在此談一談自己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一、以教師的魅力感染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令而行,行其所服。”我們常聽到學生說,喜歡上某個教師的課,不喜歡上某個教師的課,這就是教師的魅力所致。魅力是一種吸引力,教師若有魅力,學生就親近他,喜歡他,愿意聆聽他的教誨。所以,加強教師吸引力,讓學生喜歡上自己,喜歡上自己的課,是一個成功教師必備的素質(zhì)。
(一)以優(yōu)美的語言感動學生
教師的工作離不開語言,語言是架起“教”與“學”的橋梁。教師的語言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裟妨炙够赋觯骸叭绻阆胧怪R不變成僵死的靜止的學問,就要把語言變成一種最重要的創(chuàng)造工具?!眱?yōu)美生動的語言富有感染力,如清澈的泉水滋潤學生的心田,如清晨的陽光照耀學生的心靈。美的語言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讓學生獲得了美的享受。道德與法制課同樣需要教師結(jié)合學習內(nèi)容來把教學語言生動化和形象化,結(jié)合初中生的年齡特點來滲透教學內(nèi)容,形成對于學生的感染,進而引領(lǐng)學生主動學習,形成楷模,對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提高探索欲望起著重要作用。優(yōu)美的語言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
(二)以良好的儀表影響學生
良好的儀表不簡單是形象,也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教師的外在形象會對學生產(chǎn)生一定的刺激,良好的儀表會立刻引起學生的注意,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而形成示范效應。同時還可以更好地促進師生間的感情,凈化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情操和對于美的認知,能夠給學生形成無形的榜樣效果。
(三)以淵博的知識信服學生
當今時代是信息時代,學生見多識廣,思維活躍,課堂上,學生可能會提出一些讓教師意想不到的問題來。該怎么樣去面對,如何去解決,這與教師開闊的視野、淵博的知識有著密切關(guān)系。為適應時代,教師應該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特別是學科專業(yè)知識。教師的知識只有更廣泛、更深層,學生才會更加崇拜教師,更加對知識產(chǎn)生興趣。
(四)以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
教師如果只傳授給學生知識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能夠使學生會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既要“授之以魚”,還要“授之以漁”。學生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才可能高效,才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教學要求,使知識不僅具有層次性、階梯性,而且更要有趣味性。讓學生有目的地閱讀,即帶著問題去進行閱讀,找難點,提疑點,記筆記,做分析;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學習的過程,去感受取得成績的喜悅,逐漸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從而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生的性格、興趣和愛好的異同,投其所好。對于“優(yōu)秀生”,教師不僅要提醒他們戒驕戒躁,還要鼓勵他們敢于挑戰(zhàn),敢于創(chuàng)造新紀錄;而對于“差生”,則要近最大努力尋求其“閃光點”,及時鼓勵他們,贊揚他們,幫助他們盡快地樹立自信,增強信心。
二、以“快樂”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快樂是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源泉。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快樂的學習氛圍,激發(fā)濃厚的學習興趣,是首要任務(wù)。
(一)構(gòu)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營造“快樂”的教學氣氛
在課改的新形勢下,教師不僅是授業(yè)者,更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更新自己的思想,要尊重學生,關(guān)心學生,信任學生,親近學生,從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民主平等地對待學生是非常重要的??墒窃趯嶋H教學工作中,部分教師對待學生,特別是對差等生,還是表現(xiàn)出了“蔑視”。這是不對的,我們要民主平等地尊重每一個學生,要一視同仁,一定要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并付諸實際,絕不能對學習好的就“高看”一眼,對學習差的就“不看不管”,這樣會大大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甚至影響正常的師生關(guān)系,從而導致學生厭學、逃學?,F(xiàn)在的教師是引導者、合作者、服務(wù)者,當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時,一定要表揚值得肯定的地方,也不要輕易否定不妥之處,而要允許學生闡述自己思考的理由,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意識,讓學生感受到參與的快樂和取得成果的喜悅。
(二)賞識教育,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賞識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會改變學生的一生,而對于教師來說,就是給學生一個激勵的目光或一句由衷的贊美。所以教師對于學生應“大方”,不要吝嗇自己對學生激勵的目光或由衷的贊美,因為每個適時的賞識舉動都是興奮劑,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能從而樹立自信。如果教師在與學生接觸交往中,多說“你能行,你做得很好,你說得真好,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等這些鼓勵的話,學生就會在教師的賞識中,多一份自信,多一份面對困難的勇氣,從而增強學習的濃厚興趣。教師一定要努力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尤其是后進生一定要及時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自己的潛能很大,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使學習興趣得到加強,激起更深入學習的強烈愿望。
總之,對于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道德與法制課堂效率的方法很多。只要我們滿懷愛心,用我們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加上刻苦鉆研、努力探索,我相信,初中道德與法制課教學一定會妙趣橫生。
參考文獻:
[1] 梁伯琦.陶行知教育思想基礎(chǔ)[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2] 孫軍.試論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發(fā)展[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5):118.
[3] 崔學鴻.賞識教育初論[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
[4] 張長青.學科融合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改革途徑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 2012(16):176.
[ 責任編輯 張亞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