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粵北瑤族古村落體育長鼓舞的田野調查
——以連南瑤族自治縣油嶺村為例

2017-11-27 22:01:26梁浩波孫慶彬周家金
體育教育學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盤王瑤族動作

梁浩波,孫慶彬,周家金

(1.廣東醫(yī)科大學 體育教學部,廣東 湛江 524023;2.玉林師范學院 體育健康學院,廣西 玉林 537000)

粵北瑤族古村落體育長鼓舞的田野調查
——以連南瑤族自治縣油嶺村為例

梁浩波1,孫慶彬2,周家金2

(1.廣東醫(yī)科大學 體育教學部,廣東 湛江 524023;2.玉林師范學院 體育健康學院,廣西 玉林 537000)

以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考量的視角對連南瑤族自治縣油嶺村長鼓舞進行個案田野調查,得出結論:連南瑤族起源歷久常新,逐步壯大;遷徙自北而南,扎根南嶺,遍布世界;長鼓舞的由來源自美麗傳說,感人至深;制作工藝質樸,服飾造型獨特;表演題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套路程式、動作藝術特征原生態(tài)。

民族體育;古村落;長鼓舞;歷史淵源;藝術特征

瑤族千百年來過著游耕遷徙的生活,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少數(shù)民族。其先民蚩尤、三苗部落曾在五六千年前與炎帝、黃帝部落“逐鹿中原”,共同開拓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共同譜寫中華文明歷史的首篇章。連南瑤族自治縣,隸屬廣東清遠,位處廣東省西北部,東南與陽山縣連接,東北與連州市交壤,南通廣西懷集縣,西北與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連通,西鄰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連南是少數(shù)民族雜居縣,其中瑤族是主要雜居群體,其棲身之地占全縣面積八成左右[1]。連南瑤族自治縣享有“百里瑤山”的美譽,放眼遙看綿延無邊際的崇山峻嶺,瑤家村寨炊煙裊裊的景象依稀可見。長鼓舞是瑤族風情的代表,2008年6月,連南瑤族長鼓舞被中國文化部評為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更是堅定了其弘揚長鼓舞文化的信心?!坝猩奖赜鞋?,有瑤必有長鼓舞”,長鼓舞是瑤族文化的靈魂。本文通過對廣東省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油嶺村、南崗村的長鼓舞進行田野調查,求證連南瑤族的起源與遷徙,探究古村落體育長鼓舞的由來、解讀油嶺村長鼓舞的文化藝術特征,暢想長鼓舞的未來道路,以期全面揭示連南瑤族長鼓舞的社會發(fā)展烙印,將瑤族彌足珍貴的文化藝術遺產傳承和發(fā)揚下去。

1 瑤族的歷史長河溯源

1.1 歷久常新,逐漸壯大

追溯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瑤族的文化歷史久而遠之,有史書為證。先秦文獻《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2]:“有困民國,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兩手操鳥,方食其頭。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殺王亥,取仆牛。河念有易,有易潛出,為國于獸,方食之,名曰搖民?!睎|漢應劭所著《風俗通義》記載[3]:“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剋,乃訪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將吳將軍頭者,賜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少女。時帝有畜狗,其毛五色,名曰盤瓠。下令之后,盤瓠遂銜頭造闕下,群臣怪而診之,乃吳將軍首也……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盤瓠。盤瓠得女負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處險絕,人跡不至……經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盤瓠死后因自相夫妻……其后滋蔓,號曰蠻夷?!薄读簳埦拏鳌酚涊d[4]:“州界零陵、衡陽等郡,有莫徭蠻者,依山險為居,歷政不賓服,因此向化。”元朝時出現(xiàn)了“猺”、“蠻猺”的稱謂,明清至民國時期,仍繼續(xù)沿用;新中國成立后主張民族平等,進一步改稱“瑤族”沿用至今。由此可見,瑤族的起源與發(fā)展與中華文明的發(fā)展史幾乎同步,只因其長期受封建帝皇社會的壓迫,生活在人跡罕至的崇山峻嶺之間鮮為人知,一直處于時而顯性,時而隱性的發(fā)展之中。

1.2 移居南嶺,遍布世界

瑤族的遷徙之路是一部謀生存求發(fā)展的艱辛史,始于蚩尤、三苗時期。至秦漢,瑤族先民從黃河流域,長江中下游往南移動,抵達南方拓荒定居。戰(zhàn)爭動亂迫使瑤族繼續(xù)向南、西南方向擴散。隋唐朝代,瑤族部落生產勞作及棲息之地集中在桂、粵、湘三省的接壤處,廣東的粵北山區(qū)是瑤族先民的棲息勞作之地,史料也有記載[5]。宋元時期,瑤族不斷向兩廣腹地深入,形成“南嶺無山不有瑤”的格局。明末清初時期,分支瑤民自兩廣遷居云南和貴州南部深山,構成南方六省(廣西、廣東、江西、湖南、貴州、云南)小聚居大分散的遍布格局。部分瑤族自明末(17世紀)清初后始遷越南(河江、高平、宣光等),老撾(瑯南省、瑯勃拉省、河耶武里省等),泰國(清邁府、清萊府、帕天)及緬甸(撣邦)成為別國居民。20世紀70年代,東南亞瑤族因印支戰(zhàn)爭不斷避遷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奧克蘭、美熹德等),法國(圖盧茲市、阿維農市、富瓦市等),加拿大(多倫多市、溫哥華市)等歐美國家成為他國一員。

2 長鼓舞的由來

據(jù)考究,瑤族長鼓舞距今至少有700多年的歷史。宋代周去非所著《嶺外代答》載[6]:“銃鼓,乃長大腰鼓也,長六尺,以燕脂木為腔,熊皮為面,鼓不響鳴,以泥水涂面,即復響矣?!蹦纤畏冻纱蟮摹豆鸷S莺庵尽吩唬骸艾幦藰?,狀如腰鼓,腔長倍之,上銳下侈,亦以皮鞔直于地,坐拊之。”有山必有瑤,有瑤必有長鼓舞。長鼓舞伴隨著瑤族的遷徙發(fā)展與壯大,深深扎根于瑤族人民心中,它具有鮮明濃厚的風格特色和較高的藝術性,是瑤族人民長期以來勇敢勤勞,熱愛生活的結晶。從現(xiàn)存的史料記載來看,雖然連南瑤族長鼓舞存在年代久遠,但是真正來源無從考究,《地方志》的記載也是傳說比較多,現(xiàn)將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傳說述之。

2.1 傳說之一:堅貞不移的愛情故事

以鼓為舞這種民族傳統(tǒng)體育舞蹈獨具魅力,源自一個感人的愛情典故。遙傳,南嶺瑤寨深居一個年邁的父親和兩個兒子,父親在歸天前把他們叫到身前,囑咐他們要互愛互助,平均分配財產。大哥視財如命,霸占父親遺留財產,把小弟冬比趕出家門,老實的冬比唯有在外過著居無定所的漂泊生活。盤瓠的公主房莎十三妹發(fā)現(xiàn)冬比為人老實又英俊瀟灑,悄到凡間化作少女和冬比喜結良緣。冬比的哥哥得知此事心存妒忌,想強占房莎十三妹為妻,絞盡腦汁陷害弟弟冬比。盤瓠得知此事十分氣憤,暗中助力冬比揭穿哥哥的偽行除掉哥哥,并命手下抓房莎公主回天宮軟禁起來。淚別時,房莎公主對冬比說:“南嶺之巔有古樹,取其一段制作長鼓,扣上三百六十個套環(huán),待到農歷十月十六那天,伐鼓踩套環(huán),跳轉三百六十個圈,就可以象鷹一樣飛上天去與我團圓”。冬比謹記十三妹的臨別之言,不怕困難和危險,歷盡艱辛到達南山之峰尋覓古樹制成長鼓。在十月十六(盤王婆誕)那天背鼓而舞跳轉,終于如愿以償在天宮與十三妹過上幸福美滿的仙境生活[7]?,幟駷榱思o念冬比和房莎十三妹堅貞不移的愛情故事,每年盤古王婆誕耍歌堂時,長鼓都要敲起來,舞起來,歌堂耍鼓的習俗就這樣沿流下來。

2.2 傳說之二:懷念先父,嫉惡如仇

相傳瑤族始祖盤王酷愛狩獵,一天他獨身入林狩獵,突然一只黃皮山羊奔跑而過,盤王奮力追趕,黃皮山羊被迫跑到了一個懸崖峭壁。突然崖邊有一股奇怪黑風陡然飄過,而此時的山羊不再驚慌,像著了魔一樣,瞬間用自己的麟角兇猛地刺向盤王腹部并與之同墜于萬丈懸崖之下。日落西山,眾兒女發(fā)現(xiàn)父親遲遲未歸,感覺大事不妙,于是子女和眾人連夜挑火把找遍瑤嶺之林,最后在山崖底一棵梓木樹叉發(fā)現(xiàn)父親和山羊的尸首。眾人悲痛萬分,濺淚把盤王尸首抬回瑤寨厚葬,父親之尸掛于梓木樹,山羊是因難辭其究,于是剝下山羊皮作鼓面,砍下梓木樹掏空作鼓身制成長鼓。盤王眾子孫每逢父親忌日就取出長鼓敲擊,邊擊鼓邊足蹈邊高呼:“回來吧,回來吧…… ”一方面勉懷先祖,另一方面祈求先祖保佑,后來發(fā)展到祭祀盤王、慶賀豐收、婚慶、送葬等傳統(tǒng)儀式都不同程度出現(xiàn)長鼓舞,從此長鼓舞被代代相傳沿襲了下來[8]。如今瑤族人民的生活水平節(jié)節(jié)攀升,長鼓舞也成為瑤族民眾喜聞樂見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舞蹈。

3 古村落體育——油嶺村長鼓舞的田野調查

3.1 長鼓的制作類別與服飾造型

粵北瑤族長鼓分大長鼓和小長鼓兩種類型,長鼓在外形制式上大同小異,鼓身呈長條形、掏空、中間小、兩端大、狀如喇叭,小長鼓兩端一樣大,大長鼓一端稍大,一端稍小。油嶺村的長鼓屬于排瑤大長鼓,是用一段長約85cm~100cm較為堅實且輕的木料制作而成。先掏空制成兩端喇叭口形的鼓身,小的一端稱“鼓頭”,直徑15cm;大的一段稱“鼓尾”,直徑18cm。接著為鼓身涂上紅色油漆,再用紅、黃、藍、綠等色的油漆繪上菱形、三角形、半圓形等圖案。將兩塊羊皮分別縫套在兩個直徑分別為24cm和20cm的鐵圈上,在靠近鼓頭的部位扎上緊鼓繩,系上白色或黃色布條背帶,最后配以一根長約25cm、寬約1.5cm的薄竹片作為擊鼓用的鼓槌。瑤族長鼓富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它既是一件民間樂器,又是一件表演節(jié)目的道具,更是一件古樸而精致的工藝美術品。

表演者頭纏紅布頭巾,上插幾支雉雞和白雞翎束及五色紙花,戴銀項圈和銀掛飾若干。身穿藏藍色土布掩襟上衣,上衣的肩背部綴上繡花披肩,下身穿藏藍色土布肥腿短褲,再穿上繡花百褶裙,系一條兩端綴白線繩,繩上穿系數(shù)十枚銅線的白布或紅布腰帶,小腿纏裹一條在藏藍色土布上用絨線繡花邊制成的綁腿,系上一條打蝴蝶結的小白布,腳穿白襪子黑布鞋,左肩斜跨一只繡花帶。

3.2 長鼓舞題材的種類劃分

長鼓舞表演題材多種多樣,主要反映瑤族人民的勞動生產和生活。一些動、植物的形體也融入到長鼓舞的動作中,有些節(jié)目還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體現(xiàn)長鼓舞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長鼓舞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型[9]:(1)生產勞作類:這類表演節(jié)目具有與之相適應的形象性動作,如“建房子”、“制鼓”、“種樹鼓”、“砍樹鼓”等,“建房造屋”表現(xiàn)了造房子的全過程,反映生產勞動的劈山造田、壘墻造屋、種樹伐木、造鼓、舂米等。(2)表達思想類:這類表演內容并沒有與之相適應的形象性動作,如表達歡樂情緒的“歌堂鼓”、敘事的“十二姓鼓”、“大圓圈鼓”、“歡樂鼓”、“斗雞鼓”等,這類節(jié)目只是表達人們某種情緒或者思想感情,或者對美好愿望的憧憬與追求。(3)宗教色彩類:長鼓舞最初就是為了祭祀盤王的,瑤民崇拜盤王,認為盤王是自己的始祖?!氨P王節(jié)”是為了紀念拜祭盤王而產生的儀式,瑤民從盤王廟宇“請”盤王的塑像到寨里歌堂坪,先祭祀勉懷盤王,然后耍長鼓舞,于是就有了“盤王鼓”,“祭祀舞”等。

3.3 長鼓舞表演的套路程式

瑤民多數(shù)依山而居,可供長鼓舞表演的寬闊場所非常有限,表演人數(shù)不多,為了避免互相發(fā)生碰撞,舞者常貼身而舞,因此傳統(tǒng)的長鼓舞一般都是成對的幾個人在廳堂或者門坪前表演。套路程式有36套和72套之稱,所謂“套”是組合,每套都有程式性動作和表演性動作。每套的程式性動作均相同,它的作用是把每套的表演性動作有機地串聯(lián)起來。連南油嶺村的長鼓舞,程式性動作(稱“開鼓”)+表演性動作+程式性動作(稱“收鼓”)為一套,一套結束后再接下一套,期間只變換表演性動作,程式性動作固定不變[10]。長鼓舞的表演角度多以兩人面對面,或對角站位,或左肩相對。為使所有的觀眾都能看清楚表演者的臉部,往往向四個不同的方向做一次相同的動作。圖形有縱隊、橫隊、小圓圈、大圓圈、斜排等。表演時的配樂可有可無,需要配樂時,多以鑼鼓、嗩吶、牛角、蘆笙等樂器伴奏,起襯托氣氛的作用;不需要配樂時,則以舞者自身擊出的鼓點作為伴奏,隨鼓點翩翩起舞。

3.4 長鼓舞表演的藝術特征

油嶺村瑤民稱長鼓舞為“大嘟”、“挨汪嘟”、“大橫鼓”、“調花鼓”。長鼓的造型既大方又精致,舞者把背帶斜掛于左肩,鼓橫于腹前,左手持竹片擊鼓,右手以掌拍擊右端鼓面,雙膝斜蹲,身體稍擰動,一個剽悍粗獷的形象即顯現(xiàn)出來。膝蓋不同程度屈蹲,上身重心稍向前,目光平視或左視前方,大腿和小腿之間有節(jié)奏地屈伸,同時上身高低擰動,左手持竹片,右手徒手按節(jié)奏敲擊,這種基本形態(tài)和基本動律貫穿和融會于排瑤的長鼓舞表演之中。縱觀油嶺村的長鼓舞表演,其藝術特征可以歸納為五方面[11]:(1)竹片、手掌齊擊鼓 左手拇指與食指輕捏竹片一端,另一端翹起離鼓面10cm,擊鼓時,其余三指突然發(fā)力,彈擊竹片翹起的一端,使竹片與鼓面接觸發(fā)出“啪”的一聲,這一聲既清脆又響亮,與右手以掌擊拍鼓面發(fā)出“咚”的一聲形成呼應,互為襯托,相得益彰。(2)動作運用對比動作的設計,很多采用了對比的手法:即快與慢、強與弱、輕與重、高與低、前與后、左與右等。對比鮮明、抑揚頓挫,顯示出強烈的個性。(3)舞具、伴奏一體化,長鼓舞沒有樂器伴奏,長鼓本身既是舞具又是樂器,以舞者擊打發(fā)出的鼓點聲音作為伴奏,鼓點與動作互相依存,密不可分,鼓聲響起,動作同時到位。質地好的長鼓音色洪亮,完全可以取代鑼鼓、嗩吶、牛角、蘆笙等樂器起到伴奏的效果。(4)鼓點貫穿始終,從表演節(jié)目一開始就不間斷地擊打鼓面,即使有些要休止一拍,舞步也不停頓。直至表演結束,鼓點才停止。鼓點的節(jié)奏多為一拍一擊鼓,這是普遍規(guī)律。舞者擊打出的鼓點可以組成全舞的伴奏曲譜,這種現(xiàn)象在別的舞蹈節(jié)目中是不多見的。(5)腰腿動作多元化,由于雙手須扶壓兩端鼓面及不間斷地擊鼓,因此動作多以腰部擰動、彎曲、或向前彎、或向旁彎、或稍向后仰;腿腳的彈跳、抬腿、勾腳、吸腿、下蹲、膝部的上下伸屈及身體的旋轉等動作為主。右手除擊鼓外還有極少量的其他動作,左手除擊鼓外幾乎沒有其他動作。

4 結束語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民族的根基,瑤族文化源遠流長,浩瀚燦爛,是千百年來瑤族人民堅韌、自立、奮斗所創(chuàng)造的碩果,是瑤族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文明進程寶貴的文化遺產。“南嶺無山不有瑤”,山是生命所依、靈魂所在?,幾迨冀K堅守崇山峻嶺,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仍然開創(chuàng)了屬于自己的燦爛民族文化。瑤族四大支系三十個分支異彩紛呈,廣東省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三排鎮(zhèn)油嶺村的瑤民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瑤族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彰顯出瑤族文化的特點和亮點,弘揚了瑤族文化的精髓,使瑤族優(yōu)秀文化在人類文明的大家庭中得以包容、宣揚和健康發(fā)展。

長鼓舞是瑤族古村落民族傳統(tǒng)體育舞蹈的珍品,是區(qū)別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一個文化符號。在其長久的演化過程中必定會產生同化與異化現(xiàn)象,從長鼓舞中可以發(fā)現(xiàn)瑤族人民生產、生活的影子。長鼓舞建立了自我欣賞的美學形態(tài),最后上升為瑤族民族文化的標識性符號。歷史在流逝,社會在變遷,長鼓舞也在自我完善,自我創(chuàng)新,其藝術的張力也越來越有內涵,表演的主題、內容與形式更為全面,承載瑤族文化的擔子越來越重,由此衍生出承擔社會功能的義務與權力多元化,既可以提高族群凝聚力的文化認同,又可以為地方祈豐驅厲尋求心理慰籍,既可以構建瑤族的精神家園,又可以促進古村落社會文化旅游的轉型。往昔匿藏大山,孤芳自賞的長鼓舞,現(xiàn)已舞出大山,舞入公眾的視野,舞入中華民族文化的舞臺,被世人所了解,并受到青睞。長鼓舞躍升為國家級文化遺產的消息令人歡欣鼓舞,然而困境、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長鼓舞要延續(xù)傳承下去,任重而道遠,只有中華各民族的兒女同心協(xié)力,瑤族長鼓舞才不會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煥發(fā)出新的光彩與魅力,照耀于世界民族之林。

[1] 連南瑤寨自治縣政府網.連南概況[EB/OL].http://www.liannan.gov.cn/Category_34-9/Index_1.aspx.

[2] 百度百科.王亥[EB/OL].http://baike.baidu.com.

[3] 范曄.后漢書卷八十六·南蠻西南夷列傳第七十六[EB/OL].http://www.zhlzw.c- om/Mind/201008/254580.html.

[4] 呂國康.永州歷史文化價值[N].永州日報,2014-06-14.

[5] 楊翠麗.瑤族長鼓舞的體育文化社會功能及資源開發(fā)[J].體育學刊,2006(4):73-75.

[6] 錢應華.瑤族長鼓舞的多元文化特征及其社會功能[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9(4):92-93.

[7] 王桂忠,陳星潭.粵北瑤族長鼓舞文化傳承研究[J].韶關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5(4):46-50.

[8] 蒲濤.粵北瑤族“長鼓舞”音樂文化特征探析[J].廣西藝術學院學報,2007(5):153-155.

[9] 龍文波.瑤族長鼓舞的文化闡釋[J].吉首大學學報,2009(4):150-153.

[10] 王桂忠.粵北瑤族長鼓舞的文化力量與發(fā)展路徑研究[J].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6(1):8-11.

[11] 范秀炎,吳衛(wèi)清.瑤族長鼓舞[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0-15.

Field Investigation of Long Drum Dance of Ancient Village of Yao Nationality in Northern Part of Guangdong Province

LIANG Haobo1, SUN Qinbin2, ZHOU Jiajin2

(1. Sports Teaching Dept., Guangdong Medicine Univ., Zhanjiang 524023, China;2. Sports Health Dept., Yulin Normal Univ., Yulin 537000, China)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of Long Drum Dance in Youlin Village of Yao nationality autonomous region,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Liannan Yao nationality originated early and migrated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settled down in Nanling. The origin of the Long Drum Dance is a touching story. The design of the long drum is simple and the costumes are unique. The dance theme comes from life and the move sets reflect the ecosystem.

ethnic sport; ancient village; long drum dance; historical origin; artistic feature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2XTY005)。

梁浩波(1979-),男,廣東吳川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體育文化,體育教育訓練學。

孫慶彬(1966-),男,山東沂水人,教授,研究方向:民族體育文化。

G80-05

A

1672-268X(2017)01-0084-04

2016-11-29)

猜你喜歡
盤王瑤族動作
廣西大瑤山盤王舞文化解讀
武術研究(2022年7期)2022-07-29 08:25:04
瑤族織錦
東南亞瑤族研究回顧
河北畫報(2020年8期)2020-10-27 02:54:52
瑤族舞曲
動作描寫要具體
畫動作
動作描寫不可少
非同一般的吃飯動作
儀式中的集體記憶——以都江村盤瑤還盤王愿儀式為例
湖南省藍山縣過山瑤的祭祀禮儀與盤王傳承
库车县| 泾川县| 安国市| 望都县| 南澳县| 方山县| 历史| 桂林市| 闸北区| 荣成市| 若尔盖县| 石首市| 从江县| 简阳市| 策勒县| 寻甸| 建平县| 井陉县| 察隅县| 从化市| 保康县| 佳木斯市| 灵璧县| 满洲里市| 车致| 稻城县| 潜山县| 治多县| 太湖县| 阿坝县| 威宁| 临漳县| 平定县| 肥东县| 中卫市| 柳林县| 湖北省| 新乡市| 南京市| 吴堡县| 潜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