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正,李偉昂,劉 輝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陳式太極拳在地方高校中開展的思考
孔 正,李偉昂,劉 輝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在體育全球化的時代大背景下,學校體育課中適量增加陳式太極拳的教學,對積極傳承與弘揚優(yōu)秀民族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這是播撒優(yōu)秀民族文化、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體現。
隨著“西化”運動項目與日俱增,以陳式太極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武術因此受到了不小的沖擊與考驗。當前,太極拳已走出國門,太極之花遍及世界,成為全球參與人數最多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是億萬民眾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作為發(fā)源地的中國,每當一提到太極拳,大部分人會認為是“爺爺奶奶的拳”,青少年學習的人數較少,這就出現了“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尷尬局面,此現象的出現不得不引起人們深思。
2.1 自身發(fā)展的需要
目前,陳式太極拳的繼承者大部分散落在民間,這些太極大師技術水平較高,有較強的實戰(zhàn)能力,但由于缺乏系統(tǒng)的知識理論體系以及適當的教學方法,使得陳氏太極拳的推廣受到了阻礙。從陳式太極拳發(fā)展的長遠考慮,人們要培養(yǎng)的傳播者不能僅局限于掌握基本的拳技之法,更應該有充足的專業(yè)理論作支撐,能對所掌握的技術技法有更深層面的認識,確保在以后的教學訓練工作中,能夠使學員更容易接受。
2.2 國際化推廣的需要
眾所周知,在體育全球化的時代大背景下,任何一個運動項目在其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中,都不會也不可能處于完全封閉的狀態(tài)?!熬葡悴慌孪镒由睢钡臅r代已經成為歷史,人們要借助國際時代的春風,把陳式太極拳推向世界。“閉門造車”只能導致落后,“墻內開花墻外香”與“養(yǎng)在深閨”均是陳式太極失衡的發(fā)展現狀,國內與國外的良性互動才是太極拳傳播的終極追求。
2.3 民族文化戰(zhàn)略發(fā)展的需要
太極拳的發(fā)展促進了太極文化的傳播,太極文化是太極拳事業(yè)發(fā)展壯大的重要理論基礎,兩者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如今太極拳的傳承與推廣不再僅局限于一種肢體語言的傳授,更多的是一種文化層面上的傳播與推廣。積極傳承中華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加強民族認同感,有利于增強民族自信心。正是由于在這種文化理念上傳承,才使得太極拳事業(yè)能夠散發(fā)出燦爛的光輝,促進中華文明向世界文明邁進。
3.1 高校陳式太極拳的開展現狀
目前,我國許多高校的教學計劃設置上雖然有武術課,但所占比例較小,有些甚至沒有武術課,即使很多學校按照教學計劃上了武術課,但教學內容大多是武術中的一些入門套路。部分學??赡軙刑珮O拳課程,但教學內容以24式太極拳為主,很少會涉及陳式太極拳的內容。大部分高校武術課教學尚未形成正規(guī)的課程體系,除一些專業(yè)的體育院校外,很多高校對陳式太極拳課程并沒有足夠的重視,在相關課程結構的設置上僅作為一門選修課,選修陳式太極拳的學生也是寥寥無幾。
3.2 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
陳式太極拳的傳播和發(fā)展需要傳承者具有較高的素質,在普及與推廣工作中,高素質的傳播者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傳播者的知識體系、傳播手段以及自身技術水平的高低,都將直接影響到陳式太極拳傳播與推廣的效果。因此,重視和培養(yǎng)高素質的傳播者和傳承人對陳式太極拳未來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意義。青少年是陳式太極拳繼承、弘揚和發(fā)展的主力軍,高校則是優(yōu)秀青年的云集之地,高校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對于太極拳深邃文化內涵的理解可能更深刻,在傳播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等方面起著無可取代的作用。因此,在高校開展陳式太極拳教學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3.3 借助高校平臺有利于陳式太極拳的推廣與普及
高校是優(yōu)秀青年的云集之地,借助高校這個平臺開展陳式太極拳的教學,可以保證學生在繼續(xù)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時,養(yǎng)成一個強健的體魄,對完善自身以及未來更好地融入社會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因此,高校注定成為陳式太極拳傳播與發(fā)展的最佳途徑。
3.4 陳式太極拳的教學對客觀條件的限制較低
陳式太極拳教學地點在室內室外均可,如操場、籃球場等,甚至只有一小塊相對平整的地面也行。陳式太極拳不受年齡和性別的限制,男女老少均可參與,學生可根據自身狀況去選擇適宜的運動負荷。由于陳式太極拳運動的特點是“周身一動無有不動”,每個動作都要求學生通過大腦的調控去協(xié)調周身各個運動器官。因此,通過陳式太極拳的學習,對于提高學生協(xié)調性、柔韌性、靈敏度等多種運動素質有很大的幫助。陳式太極拳對于邊遠地區(qū)、場地設施不全面的地方高校來說,是一種代償,為陳式太極拳的開展提供了可能,對陳式太極拳的推廣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4.1 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對陳式太極拳資源的挖掘與整理
太極拳事業(yè)的推廣與發(fā)展,需要政府牽頭、社會各界參與、多元化地投入,相關部門應各履其責,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要有所建樹,不能夸夸其談,紙上談兵,只有腳踏實地,太極拳事業(yè)的發(fā)展才會蒸蒸日上。陳式太極拳起源于溫縣陳家溝,目前已經是焦作地區(qū)文化的形象代表,政府相關部門應積極組織專家學者對該地區(qū)及周邊進行深入的調研,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爭取獲得第一手研究資料。要加強對太極拳推手的研究,從“拆招”“喂招”開始,做到學以致用,在以后的教學中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
4.2 選定合適的教材是高校推廣陳式太極拳的重點
內容的傳播即教材的選擇,對太極拳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簡化動作,突出技擊本質,“學與用”相結合,強調學以致用,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學習的欲望。以陳式太極拳為突破口,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及年齡特點,應選擇合適的教材。教材要有梯度、有層次、有銜接性,在規(guī)范統(tǒng)一教材的基礎上,提倡地方特色和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技術,教師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4.3 師資隊伍建構是高校陳式太極拳推廣的關鍵所在
目前,很多高校的太極拳課程由非武術專業(yè)的教師擔任,雖然這些體育教師以前學過太極拳,但由于專業(yè)知識薄弱,使得太極拳教學多以入門知識為主;武術專業(yè)的學生在太極拳的教學方式、方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這些都會影響到高校陳式太極拳的教學質量。因此,高校應考慮結合地方資源,聘用民間一些有名的拳師、武術家來校任教,并定期組織武術教師繼續(xù)學習進修,保證所教的知識能夠跟得上時代的潮流,以此豐富和完善太極拳課程的教學方法與理論體系。
4.4 加強理論學習與研究
理論是基礎,技術是外延。陳式太極拳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太極文化在一定層面上是民族文化的縮影,如太極拳動作名稱的文化藝術美與其根植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土壤是分不開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色與內涵。運用何種方法在展現民族文化獨特性的同時,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喜歡并愛上這一傳統(tǒng)國技,這對高校的武術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在不斷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豐富完善陳式太極拳傳播的內容體系。
4.5 原有的教學思路、方法和模式必須革新
教育要發(fā)展,改革是關鍵。高校陳式太極拳的教學模式必須在原有基礎上有所突破和創(chuàng)新。以往太極拳教學只是簡單地進行一些套路的學習,容易使學生產生單調、乏味的感覺,長久如此,無疑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一種打擊。高校陳式太極拳教學理念必須更新,太極拳的課堂教學在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展現太極拳項目自身特點的基礎上,要形成既能滿足廣大青年學生對運動的需求,又能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科學訓練體系。例如,“功法、練法、用法”三法合一的教學方法理念,無疑為太極課堂的教學增添了樂趣。
在體育全球化時代大背景下,隨著外來體育項目的不斷增加,以陳式太極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武術的確受到了不小的沖擊和考驗。陳式太極拳的發(fā)展要在弘揚其個性的前提下,實現太極拳教學的多元化價值,促進其全面發(fā)展。縱觀社會歷史的發(fā)展,終身體育必將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借助高校這一平臺來傳播陳式太極拳,可在弘揚民族文化、滿足社會需要、保證其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同時,充分體現多元化功能,完成文化瑰寶的傳承。
[ 1 ]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我國中小學武術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研究[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 2 ]周義義,王智慧.我國學校武術發(fā)展的實踐反思與戰(zhàn)略取向研究[ M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2.
[ 3 ]邱丕相.武術文化傳承與教育研究[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 4 ]王林.武術傳播論綱[ M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2016-11-12
孔正(1990~),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李偉昂(1991~),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
G846
A
1674-151X(2017)01-0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