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慧茹
【摘要】目的 調(diào)查心血管疾病患者老老照護現(xiàn)狀,及其照護負擔。方法 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選擇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某院心血管科住院的300例心血管患者(年齡≥60歲)及其照護者,根據(jù)照護者年齡≥60歲或年齡<60歲分為老老照護組和非老老照護組。采用照顧者負擔問卷評價其照護負擔,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其是否存在焦慮,并分析兩組之間的差異及照護負擔與焦慮的相關性。結果 3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齡為(71.59±8.490)歲,照顧者年齡(53.46±9.134)歲,170例(56.7%)為老老照護。老老照護的照護者的時間依賴性、發(fā)展受限性、社交性負荷低于非老老照護的照護者,情感、身體負荷高于非老老照護的照護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照護者的SAS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老照護現(xiàn)象普遍,護理上應根據(jù)照護者負荷的具體情況,采用針對性的措施。
【關鍵詞】心血管疾??;照護者;老老照護;照護負荷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1..02
近年來,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已成為我國高病死率、高致殘率、高醫(yī)療風險和高醫(yī)療費用的第一大慢性疾病[1] ,由于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及家庭小型化帶來的照護者減少等原因,使得照護者普遍年齡偏大,家庭長期照護呈現(xiàn)出老年人照護老年人的特點,即老老照護[2]。本研究通過調(diào)查心血管疾病患者老老照護現(xiàn)狀及其照護者的照護負擔、焦慮狀況,為更好地改善護理質(zhì)量,提高護理安全提供支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選擇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心血管科住院的300例患者(年齡≥60歲)及其照護者。根據(jù)照護者年齡≥60歲或年齡<60歲分為老老照護組和非老老照護組。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護理等級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照護者年齡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性別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納入標準:照護者為病人的家庭成員或者是主要親屬。照顧者平均每周照顧病人5天以上,并且排除嚴重的軀體和精神疾病,如有多名照護者,則選擇照護時間最長的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調(diào)查工具:(1)照顧者負擔問卷[3](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CBI)是Novak和Guest于1989年編制,包括時間依賴性、發(fā)展受限性、身體性、社交性、情感性負荷。Cronbachs a系數(shù)為0.73~0.86,有良好的信效度[4],可以用來測量照護者負擔[5]。
(2)采用焦慮自評量表[6](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評價照護者的焦慮情緒,問卷由Zung編制,信效度較好總分乘以1.25取整數(shù),即得標準分,分值越小越好,分界值為50低于50分者為正常;5060者為輕度,6170者是中度,70以上者是重度焦慮。
(3)采用護理等級來對患者的疾病危重程度進行描述。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例(n)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老老照護的照護者的時間依賴性、發(fā)展受限性、社交性負荷等方面要低于非老老照護的照護者(P<0.05),在情感性、身體性負荷上高于非老老照護的照護者(P<0.05)。兩組照護者的照護負擔總分、SAS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3.1 老老照護負擔與非老老照護負擔的差異及原因
照護者年齡越大,在照護的過程中投入的精力及時間就會越多,導致其用于個人的休息調(diào)整、社會活動和疾病預防的時間則更少[7-9]。中青年人群[10]有較大的生活壓力,照護會在一定時間上影響其收入、工作表現(xiàn)、個人發(fā)展及社交,這成為了非老老照護的照護者的時間依賴性負擔、發(fā)展受限性負擔、社交負擔較重的主要原因,也間接促使無工作、發(fā)展及社交壓力的老年人成為疾病照護者的重要人群。
本研究中不論老老照護還是非老老照護,情感負荷并不突出,主要因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強調(diào)緊密的家庭觀及孝道,大多數(shù)照護者會認為,照護家人是自己分內(nèi)的責任。而老老照護的照護者的疾病相關知識缺乏、害怕失去親人可能是導致其情感負荷相比非老老照護者較重的原因。身體性負擔涉及到照護工作的時間、強度、難度,對老老照護的照護者身體素質(zhì)要求更高,是老老照護的照護者身體性負荷較重的原因。
3.2 心血管疾病患者照護者的焦慮情況
老老照護的照護者的焦慮比非老老照護的嚴重,說明老年照護者面對親人患病,更需要心理支持。其焦慮原因可能與疾病知識缺乏、害怕失去親人、醫(yī)療花費重等多方面因素有關?;颊叱鲈汉蟮纳罘绞健⑺幬锸褂?、病情觀察等方面對照護者也是極大的考驗。臨床工作中可以采用支持性護理來緩解照顧者的焦慮情緒,減輕壓力。
本研究調(diào)查了目前心血管疾病老老照護現(xiàn)狀及照護者的負擔及焦慮情況,能為今后的護理工作提供參考。對于減緩照護者負擔及焦慮的干預方式,如何做好老年照護者的安全管理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Stevens,W.et al.Estimating the future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the value of lipid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therapies in China[J].BMC Health Serv Res,2016.16(1):175.
[2] 周海旺,壽莉莉.支持老年照顧者應對高齡化社會的老年照護挑戰(zhàn)[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7):77-81.
[3] Novak,M.and C.Guest,Application of a multidimensional 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J].Gerontologist,1989.29(6):798-803.
[4] 岳 鵬,付 藝,尚少梅,等.照顧者負擔問卷的信度和效度檢驗[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6,08:562-564.
[5] Novak,M.and C.Guest,A comparison of 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on spouse and nonspouse caregivers[J].J Appl Gerontol,1992.11(4): 379-394.
[6] 張作記.行為醫(yī)學量表手冊[M].北京:中華醫(yī)學電子影像出版社,2005:213-214.
[7] 王 婧,Lily Dongxia Xiao,王 瑤,何國平.老年癡呆患者家庭照護者負擔及其應對策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08:2295-2298.
[8] 張 睿,老年癡呆患者照顧者照顧感受的研究[D],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7.
[9] 李 晶,張秋霞,羅曉暉.老年癡呆癥患者的家庭照護者研究[J].老齡科學研究,2013(07):56-61.
[10] Wu,Y,E.J.Benjamin and S.MacMahon,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Rapidly Changing Economy of China[J].Circulation,2016.133(24):2545-25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