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凱 黃春輝 盧海川
【摘要】 目的:探討經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收集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進行隨機均等分組,每組46例,分別設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實施外側前路骨融合術治療,觀察組實施經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術后對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進行統(tǒng)計,實施療效判定并進行組間統(tǒng)計學比較。結果:經不同的治療,觀察組的Cobb角、傷椎后緣高度、傷椎前緣高度統(tǒng)計結果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疼痛評分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痊愈、好轉及無效方面,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為37、7、2例及18、20、8例。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93.62% vs 80.8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對兩組的臨床情況進行觀察,均未出現(xiàn)感染或高度丟失、內固定松動等情況。結論:經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效果顯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臨床指標,提高治療有效率,并在緩解疼痛方面具有肯定的效果。
【關鍵詞】 胸腰椎骨折; 內固定治療; 后路手術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6.07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26-0139-02
胸腰椎骨折大多病情十分復雜、危重,需要及時實施有效的治療。目前,臨床治療中手術治療占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常規(guī)的手術治療為外側前路骨融合,容易導致一定應力集中等問題的出現(xiàn),影響到手術效果及患者的術后恢復[1]。為此,臨床需要積極地尋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手術方案,以盡可能的改善預后。筆者所在醫(yī)院自2011年開始在臨床胸腰椎骨折的治療中應用經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方案,經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該方案可以獲得理想的臨床效果,現(xiàn)對相關分組研究情況與結果進行詳細的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男52例,女40例,年齡最小17歲,最大67歲,平均(35.16±11.57 )歲。對入組患者進行隨機均等分組,每組46例,分別設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年齡和性別分布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對于本次研究過程中研究對象的分組治療方案,患者及其家人均事前了解,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手術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實施脊柱外側前路骨融合治療,術前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術前評價。結合患者骨折情況,利用同種自體骨實施移植治療。檢查植骨效果,達到理想效果。放置引流管,妥善縫合切口。術后給予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和營養(yǎng)支持等,指導患者臥床靜養(yǎng),術后3 d拔出引流管。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實施經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術前對患者進行X線檢查,對骨折情況進行準確的定位。術中對患者實施全麻處理,并調整體位,包括俯臥狀。從傷椎的中心部位做切口,于棘突兩邊分離椎旁肌。使用Weinstein法進行準確的定位,于創(chuàng)傷處和相鄰的脊椎處釘入椎弓根螺釘。結合患者情況適當拓寬骨道,采用與對照組相同的方式進行骨移植治療。術后常規(guī)縫合切口并引流。術后營養(yǎng)支持等同對照組。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術后對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進行統(tǒng)計,實施療效判定并進行組間統(tǒng)計學比較。手術相關指標包括Cobb角、傷椎后緣高度、傷椎前緣高度及VAS評分。療效判定分為痊愈(患者所有臨床癥狀與體征均全部消失,感覺功能和脊柱功能均恢復至正常水平,經影像學檢查無異常)、好轉(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均得到顯著的改善,感覺功能和脊柱功能均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經影像學檢查無異常)及無效(患者所有臨床癥狀與體征均未得到明顯的緩解,感覺功能和脊柱功能、影像學檢查結果仍處于異常狀態(tài))三種類型。治療有效=痊愈+好轉。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對研究過程中收集的到兩組相關數(shù)據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SPSS 17.0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統(tǒng)計比較
經不同的治療,觀察組的Cobb角、傷椎后緣高度、傷椎前緣高度統(tǒng)計結果均顯著大于對照組,疼痛評分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有效率評估結果
在痊愈、好轉及無效方面,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為37、7、2例及18、20、8例。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93.62% vs 80.8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治療安全性檢測
術后對兩組的臨床情況進行觀察,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感染或高度丟失、內固定松動等情況。
3 討論
受到劇烈外力等因素的影響,胸腰椎骨折患者大多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脊柱變形及椎管變窄等情況,并出現(xiàn)其他一些損傷。于是,在骨折之后,脊柱椎體高度等都會出現(xiàn)變化。這一情況下,還需要及時地通過手術方式對患者的脊柱椎體高度等進行有效恢復,恢復脊柱的穩(wěn)定性和平衡性,以避免各種不良后果的出現(xiàn)[2]。
常規(guī)手術治療中,脊柱外側前路骨融合的應用較多。通過對患者實施脊柱外側前路骨融合治療,可以對患者的椎體高度進行恢復,并獲得一定的內固定效果。但是,脊柱外側前路骨融合手術需要經歷成型融合,容易導致應力集中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極易出現(xiàn)不融合甚至內固定松動等情況,不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而經后路內固定治療則選擇從前中后三柱來實施內固定治療,以獲得更好的固定效果[3-4]。通過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經不同的治療,觀察組的Cobb角、傷椎后緣高度、傷椎前緣高度統(tǒng)計結果均顯著大于對照組,疼痛評分則顯著低于對照組。不同的治療方案下對兩組治療有效率評估結果進行分析,在痊愈、好轉及無效方面,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為37、7、2例及18、20、8例。統(tǒng)計兩組治療有效率并進行組間比較,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93.62% vs 80.85%)。即提示,經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獲得了理想的臨床效果,不但能夠提高治療效果,還可以達到緩解術后疼痛的目的。以往項強[5]也通過研究指出,對于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通過實施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手術治療,可以獲得十分理想的臨床效果,與常規(guī)方法進行比較,可以達到更好的傷椎高度恢復效果。另外,還可以顯著降低患者的術后疼痛程度。分析出現(xiàn)上述結果的原因,是因為后路內固定治療方案選擇對患者的前部、中部和后部三方柱體全部予以固定,并形成三維療效,以達到更為理想的復位效果[6-7]。在實施經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的過程中,選擇從椎弓根位置出發(fā),經后路從中通過,并將螺釘置于前方椎體處。整個過程采用以三柱中的形式貫穿過去,可以顯著減輕患者的痛苦。通過內固定治療,達到了理想的固定效果,很好地恢復了脊柱的穩(wěn)定性,并對后凸畸形進行矯正,以促進椎體高度的恢復及椎管重建,進而改善患者的傷椎前、后緣高度等指標,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8]。而且,在具體的內固定操作方面,選擇采用短階段性固定的方式。因此,在術后,脊柱融合并不會對患者的活動產生影響。在術后早期,還便于對損傷進行矯正,更有利于提高手術效果。另外,經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中入路簡單,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較小,術中出血少,更有利于減少各種術后不良反應的出現(xiàn)。以往海峰等[9]通過研究證實,對脊柱骨折患者實施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與傳統(tǒng)的外側前路骨融合術治療進行比較,具有術中出血量少等顯著的優(yōu)點。本次研究過程中經治療安全性檢測,術后對兩組的臨床情況進行觀察,均未出現(xiàn)感染或高度丟失、內固定松動等情況。即提示,經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10]。
綜上所述,通過本次分析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經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效果顯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臨床指標,提高治療有效率,并在緩解疼痛方面具有肯定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峰.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脊柱骨折患者臨床療效觀察[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6):3741-3742.
[2]毛俊敏,方紹軍,毛明瀟,等.后路手術內固定手術對脊柱骨折患者臨床療效和生活質量的影響[EB/OL].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15(81):61-62.
[3]閆偉,楊莉.后路手術內固定對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療價值及效果初步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12):44-45.
[4]王天.分析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臨床治療效果[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5):107-108.
[5]項強.觀察應用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脊柱胸腰段骨折的臨床效果[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1):27-28.
[6]王海濤.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療效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6,22(1):50-51.
[7]楊安棟,陳秀民.等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脊柱骨折的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醫(yī)學,2015,35(4):60-70.
[8]翟成磊.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脊柱骨折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3,32(14):100-101.
[9]海峰.脊柱骨折行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的療效及臨床優(yōu)勢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9):41-42.
[10]陳屹泉,王和平.脊柱骨折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8(20):20,23.
(收稿日期:2017-05-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