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鼠阿狒
如果你是個軍事歷史迷,那克里斯托弗·諾蘭的大作《敦刻爾克》你肯定沒錯過。在電影中,每個觀眾都再一次重返了那段在戰(zhàn)火中掙扎求生的時光。不過嘛,電影所能揭示出來的只是那次大戰(zhàn)的冰山一角,而這場大撤退背后的故事,很多人卻未必知曉。俗話說,萬事皆有因果,要想了解這場大撤退,就不得不先弄明白敦刻爾克之圍的始末,這就要從歐洲的全局地理開始說起了。
地理界的一朵“奇葩”:歐洲大陸
從地理上分析,歐洲可真是一朵“奇葩”。雖說整體面積不大,但支離破碎的程度卻遠超其他大洲。整個歐洲有三分之一的區(qū)域由島嶼和半島構(gòu)成,而在其中心,又有著高高聳立的阿爾卑斯山脈與大片連綿不斷的高地與丘陵。
托這古怪地形的福,西歐大部分平原都位于西北方向的沿海區(qū)域,而這條沿海的平原走廊,也就此成為歐陸諸國的必爭之地。事實上,德國人之所以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都選擇了低地國家作為攻擊法國的突破口,也正是因為只有這里的平坦地形適合行軍。不幸的是,盟軍當時雖然意識到了這一點,卻高估了山脈丘陵地形對于軍事行動的妨礙,以至于只將兵力布置在了低地國家和馬其諾防線兩個方向。而從結(jié)果來看,正是從阿登高地森林中突破出來的德國裝甲集群在西歐平原上的狂飆突進,徹底打了盟軍一個措手不及,以至于盟軍的防御圈節(jié)節(jié)收縮,最后不得不縮回敦刻爾克區(qū)域等待救援。
奇跡孕育地:敦刻爾克
要知道,敦刻爾克大撤退作為一場虎口脫險的傳奇,它的成功卻不只是奇跡二字就能簡單概括的。它的背后不僅有著德軍突然停止行動48小時的偶然,還有著地形因素所導致的必然。若要細講,還得從敦刻爾克之名說起。
說來挺好笑,敦刻爾克雖然在今天是法國鼎鼎有名的第三大港,可當年起家的原因卻是因為有群教士看上了這塊地方,想建個教堂而已。而這一片水鄉(xiāng)澤國,也全是靠了那群教士辛辛苦苦排水墾荒才打開了局面。這個無名小村也因此得了個“敦刻爾克”的名字,即弗蘭芒語中“沙丘上的教堂”之意。
俗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既然這地方是個良港,四面八方又是水網(wǎng)發(fā)達的濕地,那不如就往這方面發(fā)展吧。于是教士們便去求了大領(lǐng)主弗蘭德伯爵的恩典。伯爵大人聽說民眾有法子把不值錢的沼澤地變出錢來,自然頗為歡喜,不僅賜下了更多的沼澤歸于敦刻爾克,又派人設(shè)計規(guī)劃了運河,還給了當?shù)厝私?jīng)商開市的許可。而敦刻爾克人在建設(shè)水路交通網(wǎng)上可以說不遺余力,光是主干運河便被他們挖了足足四條出來,而那些細流分支則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形成了敦刻爾克日后復(fù)雜的水網(wǎng)。
天時地利人和的奇跡:大撤退
正是敦刻爾克當?shù)氐膹?fù)雜地形與水網(wǎng),讓德軍指揮官倫德施泰特元帥陷入躊躇,從而制造了盟軍虎口脫險的機會。除了敦刻爾克外圍的兩條天然大河與人工挖掘的四條運河,周邊地區(qū)的濕地和數(shù)不勝數(shù)的小型水體也對德軍裝甲部隊的行軍造成了極大的困擾。而令這件事情更為雪上加霜的,還有天氣方面的原因。要知道,歐洲北部的天氣在大部分時間都是一種陰雨連綿的狀態(tài)。正因如此,不僅陸軍的裝甲兵和后勤部隊遭遇難題,空軍飛行員們也難以大展拳腳。柔軟的濕地和沙灘使得炸彈爆炸的威力大減,而不計損失瘋狂出擊的英國皇家空軍也讓德軍的空襲行動更為艱難。
敦刻爾克港口本身的狀態(tài)也是撤退成功的因素之一。雖然吃水較深的英國皇家海軍軍艦無法靠近水深不夠的沙灘區(qū),但龐大的港區(qū)使得它有足夠的區(qū)域可以讓士兵登上小艇。再加上英吉利海峽的寬度有限,從多佛到敦刻爾克的航線最短只要34海里(約39英里,63公里),而最安全的航線也只要76海里(約87英里,141公里),便給了英國人一個全民動員的機會。從1940年5月28日開始,多達近900條的民間船只加入了救援行動,雖然這些小船在暗夜中穿過水雷與炮擊圈“全靠猜測與上帝保佑”,但他們的冒險卻大大提升了撤退的速度。因為他們的努力和犧牲,得以撤退的士兵數(shù)量足足是預(yù)期數(shù)字的三倍。
雖然說,敦刻爾克撤退行動的運氣成分不小,是個偶然成功的奇跡,但因為敦刻爾克城外復(fù)雜的水網(wǎng)地形,所以這個偶然中又有著不小的必然性。正如歌曲里唱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大家不妨思考下,倘若在戰(zhàn)爭時連這三分地勢都沒有,那大撤退的結(jié)果又會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