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鴻
漸老只謀歡 雖貧不要官
——談?wù)劙拙右椎酿B(yǎng)生詩
◎曾慶鴻
“漸老只謀歡,雖貧不要官。惟求造化力,試為駐春看?!保ò拙右住都睦钕喙罚┙?、忠州、杭州,白居易做了幾任地方官后,本來打算“只擬江湖上,吟哦過一生”,但是,到了他51歲的那年,朝廷卻以右庶子之職把他召還京城。
離開外省,去作京官,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事情,白居易對這次改官還朝,卻并不怎樣熱心,主要有三個(gè)原因。一是“未厭余杭”,他和杭州有了深厚的感情,不愿離去。二是因?yàn)槌⒄紊系暮诎?,正在此時(shí),他的兩個(gè)好朋友元稹、裴度一起罷相,陰險(xiǎn)狡詐的李逢吉一人獨(dú)居相位,黨同伐異,無惡不作,此時(shí),白居易自然“無復(fù)長安心”(《食飽》詩)。三是因?yàn)榻鼛啄陙?,白居易的身體不太健康,50歲那年,春來病眼,秋后病肺。病,使他減少了一些入京為官求上進(jìn)“兼濟(jì)天下”的銳氣,早就打算“獨(dú)善其身”,退隱江湖了。
所以,白居易出發(fā),本來說是“我發(fā)向關(guān)中”的,可是走到洛陽,就不走了,向朝廷要求分司東都,在洛陽買了房子,修了花園,做了在洛陽退隱的打算。
白居易晚年“不要官”。關(guān)于他“只謀歡”,這從他的很多詩篇中可以看出。
他寫過一首七絕,題為《勸歡》:“火急歡娛切勿遲,眼看老病悔難追。尊前花下歌筵里,會有求來不得時(shí)。”他還寫過一篇《勸行樂》。
白居易在絕句《少年問》中,以一問一答的形式說明自己如何“謀歡”:“少年怪我問如何,何事朝朝醉復(fù)歌?號作樂天應(yīng)不錯(cuò),憂愁時(shí)少樂時(shí)多?!?/p>
白居易的《自在》《詠所樂》《快活》《達(dá)哉樂天行》《老來生計(jì)》等詩,都是寫他自己是怎樣“謀歡”的。
他在《快活》詩中寫道:“飽食安眠消日月,閑談冷笑接交親。誰知將相王侯外,別有優(yōu)游快活人?!?/p>
白居易晚年,把得失、寵辱、貧富、官大官小,都看得很淡,只追求“安閑”與“歡適”。他在詩中說:“昔為風(fēng)閣郎,今為二千石。自覺不如今,人言不如昔。昔雖居近密,終日多憂惕。有詩不敢吟,有酒不敢吃。今雖在疏遠(yuǎn),竟歲無牽役。飽食坐終朝,長歌醉通夕。人生百年內(nèi),疾速如過隙。先務(wù)身安閑,次要心歡適。事有得而先,物有損而益。所以見道人,觀心不觀跡。”(白居易《詠懷》)
白居易71歲那年,唐武宗素聞白居易之賢,想用他為宰相,并把這想法告訴了一些大臣,白居易也知道了。當(dāng)時(shí),如果白居易稍微作出些姿態(tài),疏通疏通關(guān)系,就可能做了宰相,但白居易覺得自己既老且病,不加理睬,于是李德裕改薦白敏宗為相。
4年后的8月,白居易悄然長逝了,但留下諸多詩詞、佳話一直為人們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