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清波
前些年,網(wǎng)上報道說,臺北故宮搞了一次清代皇帝朱批“知道了”的展覽,還推出了一款“朕知道了”膠帶,賣得很火。大家在贊賞清朝歷代皇帝書法之美的同時,還驚訝地發(fā)現(xiàn):“原來皇帝也說大白話?”隨便翻翻網(wǎng)頁,也可以經(jīng)常看到“古人說什么話”“古人說話也是之乎者嗎”之類的問題,說明國人對自己的語言發(fā)展歷史是十分關心的。
那么,古人究竟說什么話?近百年來的語言學家告訴我們:古代尤其是先秦兩漢時期,古人說的就是“之乎者也”滿篇的“文言”,以后才慢慢變成白話的。只要翻開大學古代漢語教科書以及中學語文課本,都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說法。其中以王力先生的觀點最具代表性,他說:“文言文在上古是與口語一致的”(《中國文法學初探》)“所謂文言文,就是古代漢語”(《常用文言虛字》)。至于其他語言學家,也都是相同的觀點。可以說,在這個問題的認識上,解放后的語言學界,包括海內(nèi)外的語言學家和漢學家,以及與語言學關系密切的其他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眾口一詞,絕無例外。
但近日出版的南開大學孟昭連教授的《之乎者也非口語論》(江蘇人民出版社)對上述結(jié)論提出嚴重質(zhì)疑。從書名上就可看出,作者否定古代文言是漢語口語的權威觀點。這部近60萬字的著作,以豐富的文獻資料和嚴謹?shù)姆治鐾评?,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結(jié)論:古代文言中的虛詞只是文人寫文章用的“非口語成分”,用來表示語氣、停頓及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文言虛詞只表現(xiàn)在書面語中,在古人的口語中并不存在。該書作者認為,古代漢語有兩套表達系統(tǒng),一是全民口語,二是文人的書面語,二者載體不同,既有聯(lián)系,又有相當大的區(qū)別。文言書面語是由口語成分加上非口語的文言虛詞構成的,構成比例不同,就形成了文言、半文半白以及白話的不同語體。
一、“先秦書面語與口語一致”是一個假命題
關于古代書面語是否與口語一致,本來并不是一個研究課題,因為古人對這個問題很清楚,文人寫的文章與說的話不一樣,每個人都有深切體會。比如王充在《論衡》中就抨擊了當時“文語與俗不通”的現(xiàn)象,主張“直露其文,集以俗言”“口則務在明言,筆則務在露文”,說明漢代書面語與口語是有相當距離的。再如唐初劉知幾在《史通》中批評史官“怯書今語,勇效昔言”的復古行為,說明當時的書面語與時代口語也不一致。清人阮元也認為古代書面語與口語的差距蓋由二端,其中之一是由于書寫的困難,“古人無筆墨紙硯之便,往往鑄金刻石,始傳久遠;其著之簡策者,亦有漆書刀筆之勞,非如今人下筆千言,言事甚易也”。20世紀30年代,魯迅先生也說:“對于這問題,現(xiàn)在的學者們雖然并沒有分明的結(jié)論,但聽他口氣,好像大概是以為一致的;越古,就越一致。不過我卻很有些懷疑……我的臆測,是以為中國的言文,一向就并不一致的,大原因便是字難寫,只好節(jié)省些。”按照魯迅的說法,20世紀30年代學界對古代書面語與口語關系的認識雖無定論,但“一致論”已經(jīng)露頭。而這個觀點的出現(xiàn)是與西學東漸的興起直接有關的,是套用“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西方語言理論的結(jié)果,并沒經(jīng)過任何實證的過程。不幸的是,這個未經(jīng)證明的假命題成為后世漢語研究的基本前提。既然古代(尤其是先秦兩漢)書面語與口語是一致的,書面語是口語的忠實記錄,所以語言研究者順理成章地將書面語當成口語研究,把書面語中的詞匯、語法當成古代老百姓口語中的詞匯、語法。當代有關漢語史的研究,以及與之相關的詞匯、語法研究的一系列結(jié)論,都是這么得出來的。但問題在于,“先秦書面語與口語一致”的觀點,是不是正確的?如果這個大前提本身就不能成立,那么在此基礎上得出的種種研究結(jié)論,怎么可能是正確的?
《之乎者也非口語論》作者通過考察從先秦到明清的文言與白話書面語,收集了大量例證,經(jīng)過深入的對比分析,認為“之乎者也”等文言虛詞不可能是古人口語。比如在先秦文言書面語中,語氣詞的運用十分混亂,矛盾百出。同為孔子所出,《論語》中的“之乎者也”滿篇,而《春秋》卻一個語氣詞也沒有,而且其他虛詞也極少。同是疑問語氣,《左傳》多用“乎”,《梁傳》幾乎全用“也”,《公羊傳》卻基本上什么語氣詞也不用。二人對話,問者與答者可以用同一個語氣詞。甚至在同一句話里,“也”既可表達疑問語氣,同時又可表達肯定語氣。顯然,這些矛盾現(xiàn)象在口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否則,口語的交流就無法進行。對這樣的語言現(xiàn)象,篤信“先秦書面語與口語一致”的語言學家,要么避開不談,要么爭論不休,甚至做出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荒謬解釋。比如《左傳·隱公二年》:“此其如專行之辭,何也?曰:非專行也?!币痪湓捴?,問和答兩種相反的語氣,都用“也”來表示。這就好比兩個人對話,張三問:“你吃飯了嗎?”李四答:“我吃飯了嗎。”張三又問,“你把錢帶來了吧?”李四又答,“我沒把錢帶來吧?!边@樣的“語言奇觀”,能出現(xiàn)在古人的口語中嗎?稍有思考能力的人應該不難回答。然而,語言學家不加辨析,居然得出古代語氣詞“多功能”的結(jié)論。有的語言學家甚至總結(jié)說,“一個語氣詞可以用來表不同的語氣?!徽Z氣可用幾個語氣詞”(呂叔湘語),而且說這正是漢語的特點。
二、古代有大量虛詞非口語的論述
事實上,從先秦到清末的兩千多年間,從未有人說過“之乎者也”是口語;與之相反,有關“辭”(文言虛詞)非口語的論述卻代不乏人。《之乎者也非口語論》作者對這些論述加以深入分析,從理論上揭示了文言虛詞的非口語性質(zhì)。早在《墨子》一書中,就有“以名舉實,以辭抒意”的論述,明確反映了文言書面語是由“名”(“字”)與“辭”兩部分構成的,并區(qū)分了二者在書面語中的不同功能。所謂“名”是指口語詞匯,“辭”則是指的文言虛詞,文言書面語就是口語詞匯加上非口語的“之乎者也”組成的。對于“辭”的性質(zhì),漢許慎《說文解字》為之下了一個十分準確的定義:“詞(‘辭),意內(nèi)而言外也?!币馑际钦f,“辭”在書面語中是表意的,但它并不是“言”。漢王充云:“言出于口,文立于策”“口出以為言,筆書以為文”。故“言”即口語,“言外”即口語之外,也就是非口語。其后劉勰謂“辭”為“在句之外”的“外字”,南唐人徐鍇釋許慎“言外”為“在言之外”,同樣說虛詞不是口語。明清之際的李漁說“千古好文章只是說話,只多‘者也之乎數(shù)字”,意思也很明白:好文章就是在口語(說話)的基礎上加入“者也之乎”這些虛詞。清人袁仁林表達得更明確,他說“焉哉乎也”等語氣詞“非言”,在各地方言口語中都不存在,但用這幾個字在書面語中能概括不同方言中的各種語氣。顯然,袁仁林的“非言”與許慎說的“言外”意思相同,都是說的非口語?!吨跽咭卜强谡Z論》作者還注意到,古人對書面語與口語的區(qū)別認識得十分清楚,有關對“辭”的相關論述,都是在談論文章寫法時才出現(xiàn)的,他們的著述皆稱“文心”“文則”“文鐸”“文筌”等,說明虛詞的運用都是寫文章的法則,而不是口語的法則。但現(xiàn)代語言學家在西方語言理論影響下,居然把古人的“文法”當成“語法”,將非口語的文言虛詞當成古人口語,所以出現(xiàn)“古人說之乎者也”之類的錯誤結(jié)論也就不奇怪了。endprint
對句末“辭”的“言外”性質(zhì),不但古代語言學有明確論述,古代文學家也有清醒的認識,這在詩歌的分類上有明確反映。劉勰《文心雕龍》論詩中的虛詞,凡句末的“兮”字,他都稱為“句外”或“外字”。也就是“兮”不是“言”,并非句子的有機組成部分。在論五言詩的起源時,《文心雕龍·明詩》云:“孺子滄浪,亦有全曲?!卑选稖胬烁琛房醋魍暾奈逖栽姟!稖胬烁琛吩脑唬骸皽胬酥遒猓梢藻依t。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泵髅髦挥卸⑺木錇槲逖?,一、三句是六言,劉勰何以要將其視作五言呢?原因正在于一、三句中的“兮”字只是一個標志符號,其本身并不是一個音節(jié),雖然從字面上看是六個字,其實口語中是五言,“兮”字不是“言”。清人顧炎武將“胡瞻爾庭有縣襒兮”當成八言,就招來趙翼的嚴正指責:“然‘兮字尚是語助,非詩中字也,此外亦不經(jīng)見。”他認為顧炎武把“兮”當成“言”是不對的?!霸娧灾尽保瑧撌怯煽谡Z組成的?!百狻敝皇欠强谡Z的“辭”,而并非口語的“字”。劉勰還把《元首之歌》“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作為三言之始,原因也是歌中的“哉”只是一個書面語符號,與“兮”的性質(zhì)是相同的,表現(xiàn)在書面語中是四個字,口語中則是三言。后人引用《元首之歌》,也多把“哉”字略去,蓋因“哉”字本非歌中所有,刪之無關宏旨。此二句分別是“喜、起、熙”“明、良、康”押韻,“哉”為“辭”,不是韻腳。
三、文言虛詞的產(chǎn)生
非口語的文言虛詞是如何產(chǎn)生的,在書面語中的功能是什么?《之乎者也非口語論》作者認為,文言虛詞的產(chǎn)生與運用,是漢語與漢字的特殊關系決定的。按照通常的語言學觀念,文字是記錄語言的,其目的是克服語言的時空局限,是人類交際的一種輔助手段?!蹲髠鳌贰把砸宰阒?,文以成言”,王充“口言以明志,言恐滅遺,故著之文字”,劉勰“發(fā)口為言,屬翰為筆”,孔穎達“言者意之聲,書者言之記”,都是說的志(意)、言、文三者之間的關系。但漢字能真實記錄漢語嗎?回答是否定的。
《之乎者也非口語論》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就漢語漢字而言,口語中的一個有意義的音節(jié),可以用一個漢字來表現(xiàn)。如口語中的“tā”可以寫成“他”,“xiě”寫成“寫”,“zì”寫成“字”。但當“tā”“xi씓zì”這三個音節(jié)組成一個句子并寫在紙上后,書面語中的“他寫字”是否就與口語中“tāxiězì”意思相同呢?不一定。何以不一定?因為口語中的這三個音節(jié)串聯(lián)一起后是有一定語氣的,既可是肯定的語氣“他寫字。”也可以是疑問的語氣“他寫字?”表達的意思正相反。其中疑問語氣又包括兩種,一種是重音在“他”上,意為“他寫字?———不是她寫字嗎?”第二種是重音在“寫字”上,意為“他寫字?———他不是在畫畫嗎?”在口語中,聽話的人可以清晰分辨這幾種語氣,不會造成理解的錯誤。也就是說,口語中的“他寫字”三個字,通過不同的語氣聲調(diào)高低、徐疾的調(diào)節(jié),可以表達至少四種意思。但轉(zhuǎn)化為文字后,書面語中的“他寫字”這句話卻沒有區(qū)分,意思是不確定的。要區(qū)分肯定與疑問兩種語氣,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就要分別加上句號和問號。更重要的是,不僅是“他寫字”如此,任何一句漢語都是如此。
例子雖很簡單,但它說明的問題具有重大意義,它說明漢語書面語無法真實地“記錄”口語。在沒有標點符號的時代,可以說漢語的任何一句話,記錄到書面語中,都會產(chǎn)生歧義,都無法準確表達出口語原來的意思??鬃佑小皶槐M言”之嘆,正是基于這樣一個客觀存在的語言現(xiàn)象。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古人的奇思妙想是從口語詞匯中假借來一批“字”,充當各種語氣的提示符號,附著在書面語每句話句首、句中、句尾,既提示語氣,又表示字與字、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有的還能起到斷句的作用。這種具有多重功能的符號,古人稱作“辭”。雖然我們還不能確知“辭”最早出現(xiàn)于何時,但在甲骨文中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辭”的身影。春秋戰(zhàn)國是“辭”的繁榮時期,作為“書同文”政策的組成部分,為了適應書面語發(fā)展的需要,使思想的表達更深刻,情感的表達更細致,“辭”大量產(chǎn)生,運用也趨于成熟,最后形成了一套嚴密而精準的書面語表達系統(tǒng),此即“文言”?!稗o”進入書面語,使其表達方式與口語產(chǎn)生了重大區(qū)別,也就是書面語比口語多了很多東西,所謂“言文分離”因此而產(chǎn)生??谡Z的表達用公式可以表示為“名(言)+語氣=意”。在書面語中,口語中的概念“名”變?yōu)椤白帧?,語氣則由“辭”來表示,公式就變?yōu)椤白?‘辭(詞)=意”。正因為文言是由“字”(或“名”“文”)與“辭”兩大塊構成的,所以古人說到書面語時,總是要將這兩部分相提并論,所謂“書之重,辭之復”“以名舉實,以辭抒意”“正其名,當其辭”的說法,以及“文辭”“言辭”“語辭”等構詞方式,都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書面語中的“辭”,充當了口語中語氣的替代物,或說是提示符號。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fā)了《關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強調(diào)創(chuàng)新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要充分體現(xiàn)繼承性、民族性、原創(chuàng)性、時代性、系統(tǒng)性和專業(yè)性。《之乎者也非口語論》一書質(zhì)疑長期以來被“神化”了的某些西方語言學理論,用中國固有文獻和“土”辦法,還原了“之乎者也”等文言虛詞的本來面目,有利于我們深化對中國語言文字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認識。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本書是我們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一個生動注腳,也是學界的一種現(xiàn)實回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