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蓮+柯衛(wèi)東+黃來春+劉玉平+李明華
摘 要:對7個子蓮品種進行了對比試驗,結果表明,滿天星鮮果實綠色,蓮蓬扁平,鮮果實單粒質量4.2 g,平均心皮數為35個,平均飽粒數為28個,折合每1 hm2產量達到5 145.5 kg,是本試驗中綜合性狀表現最好的子蓮品種,適宜在武漢地區(qū)推廣種植。
關鍵詞:子蓮;品種比較;武漢地區(qū)
中圖分類號:S64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3547(2017)18-0102-03
子蓮是蓮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三大類型之一,主要以采食蓮籽為目的。子蓮以果實(俗稱蓮籽)供食用,嫩蓮籽鮮食,老熟蓮籽可加工成豐富多樣的蓮籽制品。蓮籽營養(yǎng)豐富,是一種天然的保健食品。湖北等地區(qū)有采食鮮蓮籽的傳統(tǒng)習慣,每年6~9月鮮食蓮籽在武漢大街小巷銷售,有較大市場。由于市場需求和種植效益可觀,湖北省近幾年子蓮種植面積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但子蓮品種多是從江西引進的太空蓮和從福建引進的建選17號等新品種,武漢市蔬菜科學研究所自2006年開始進行子蓮的雜交育種工作,至今已篩選出5份綜合性狀較好的組合材料,將之與子蓮主栽品種太空3號和建選17號進行品種比較試驗,以期篩選出高產、優(yōu)質的子蓮新品種。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參試子蓮品種:滿天星、青蛙眼、紅袖、建選17號自交、紅蕊子蓮×建選17號,武漢市蔬菜科學研究所選育;太空蓮3號,江西廣昌縣白蓮科學研究所選育;建選17號,福建建寧縣蓮籽科學研究所選育。
1.2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11年4~10月在武漢市蔬菜科學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試驗基地(武昌張家灣)進行。試驗共設7個品種,隨機區(qū)組設計,3次重復,太空蓮3號和建選17號為對照。小區(qū)面積33.3 m2,每小區(qū)栽植6株。2011年4月14日定植,單支種藕3節(jié),未受病蟲為害,藕芽和節(jié)間完整。田間管理同常規(guī)。子蓮產品蓮蓬在青綠子期采收,一般每3~4 d采收1次。每次采收后選取有典型性的5個蓮蓬進行取樣,并依據《蓮種質資源描述規(guī)范和數據標準》進行各性狀數據的測量,故由此數據換算得來的產量與實測產量有所差距。田間調查主要植物學性狀和農藝性狀。
1.3 數據處理
采收全部結束后計算得出各小區(qū)總產量及其他性狀各小區(qū)的平均值。所得數據利用Excel和SAS 8.1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子蓮品種生育期比較
由表1可見,太空蓮3號立葉出現最早,為5月9日,滿天星和紅蕊子蓮×建選17號2個品種次之,而青蛙眼立葉出現最晚;建選17號和紅蕊子蓮×建選17號2個品種現蕾最早,為5月27日,滿天星次之,而紅袖現蕾最晚;滿天星和建選17號2個品種開花最早,為6月13日,太空蓮3號次之,而青蛙眼開花最晚;建選17號于6月30日最早采收,滿天星次之,而青蛙眼采收始期最晚;建選17號最晚可采收至10月15日,滿天星次之,而青蛙眼結束采收時間最早。
2.2 不同子蓮品種農藝性狀表現
由表2可見,太空蓮3號葉柄最高,達185 cm,與排在后3位的滿天星、建選17號和紅袖間有顯著差異;紅蕊子蓮×建選17號葉柄最粗,為1.8 cm,與排在后3位的建選17號、滿天星和紅袖間差異顯著;青蛙眼和建選17號葉片最大,與葉片最小的紅袖有顯著差異;青蛙眼花柄最高,為200 cm,與排在后3位的建選17號、滿天星和紅袖間有顯著差異;紅蕊子蓮×建選17號花柄最粗,與花柄最細的紅袖差異顯著。
2.3 不同子蓮品種花和果實形態(tài)特征表現
如表3所示,在花的性狀表現上,滿天星和紅袖花蕾為粉紅色,太空蓮3號花蕾紅色,紅蕊子蓮×建選17號花蕾綠色,其余3個品種都為綠色,瓣緣及蕾尖紅色;在花色方面,滿天星、太空蓮3號和紅袖為紅色,紅蕊子蓮×建選17號為純白色,其余3個品種都為白爪紅;而7個子蓮品種花蕾形狀均為卵形,花型均為單瓣,花態(tài)均為碗狀。在果實性狀表現上,太空蓮3號和紅袖花托形狀為碗形,其他5個品種均為扁圓形;7個子蓮品種內果皮均為白色;在鮮果實外果皮顏色方面,滿天星和太空蓮3號為綠色,建選17號、青蛙眼和紅袖為黃綠色,其余2個品種為黃色;就鮮果實形狀而言,滿天星為卵圓形,建選17號和建選17號自交為橢圓形,紅蕊子蓮×建選17號為卵形,其余3個品種都為圓球形。
2.4 不同子蓮品種產量分析
由表4可見,經方差分析,太空蓮3號、建選17號、滿天星和紅蕊子蓮×建選17號在蓮蓬數指標上沒有顯著差異,而與其余3個品種均差異顯著。其中,太空蓮3號蓮蓬數最多,為217個,建選17號次之,滿天星再次之,而建選17號自交所獲蓮蓬數最少,僅148個。就小區(qū)產量而言,滿天星產量最高,為17.152 kg,建選17號次之,建選17號自交產量最低。滿天星與其余6個品種均有顯著差異。
2.5 不同子蓮品種經濟性狀表現
如表5所示,滿天星花托直徑最大,為13.7 cm,青蛙眼次之,紅袖最小。滿天星和青蛙眼與其余5個品種間有顯著差異。紅蕊子蓮×建選17號花托高最大,且與排在后4位的滿天星、青蛙眼、太空蓮3號和紅袖間差異顯著。就單個鮮花托質量而言,滿天星最大,為125 g,青蛙眼次之,建選17號第4,太空蓮3號第6,紅袖最小。從平均心皮數和平均飽粒數來看,滿天星和青蛙眼最多,紅袖最少。就平均心皮數而言,滿天星與建選17號和太空蓮3號差異顯著;就平均飽粒數而言,滿天星與建選17號和太空3號差異不顯著。太空3號結實率最高,達92.3%,紅袖次之,滿天星第4,建選17號第5。從鮮果實各指標來看,滿天星單粒質量最大,為4.2 g,且與其余6個品種間有顯著差異,建選17號與太空3號間也有顯著差異。滿天星在鮮果實長度和寬度上均為最大,建選17號自交次之。滿天星與建選17號差異不顯著,但與太空3號差異顯著。就單個鮮花托蓮籽總質量占鮮花托質量的比例而言,滿天星最大,為67.4%,紅袖次之,紅蕊子蓮×建選17號最小,滿天星與建選17號和太空3號差異不顯著。endprint
3 小結與討論
鮮食蓮籽以營養(yǎng)豐富、味甜多汁、口感鮮嫩,已成水果新寵,是盛夏時令的天然綠色保健食品,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而在湖北市場上尤以碗形蓮蓬、綠色蓮籽最受歡迎。就果實形態(tài)特征而言,滿天星鮮果實綠色、卵圓形、大而飽滿,可作為鮮食子蓮品種,而太空3號從花托形狀、鮮果實顏色以及鮮食口感來看都是目前較受歡迎的鮮食蓮籽品種,但其花托較小、心皮數較少、產量較低;建選17號雖然產量較高,但其鮮果實為黃綠色,作為鮮食蓮籽不太受市場歡迎,一般多作加工用子蓮。
本次品比試驗結果表明,滿天星花果期在太空蓮3號和建選17號之間,比太空蓮3號稍長,比建選17號稍短;葉柄高度也在兩親本之間,花柄高度比兩親本矮;鮮果實顏色和太空蓮3號均為綠色,建選17號為黃綠色;滿天星在小區(qū)產量、鮮果實單粒質量、鮮果實長度和寬度、單個鮮花托蓮籽總質量占鮮花托質量的比例、花托直徑、單個鮮花托質量、平均心皮數、平均飽粒數等產量和經濟性狀指標上表現最好,小區(qū)產量最高,與兩親本差異顯著,達到17.152 kg,折合產量達5 145.5 kg/hm2。滿天星鮮果實單粒質量達到4.2 g,平均心皮數為35個,平均飽粒數為28個。故總的來看,滿天星是本試驗中綜合性狀表現最好的子蓮品種。
Comparison Experiment of Seed Lotus Varieties in Wuhan Area
ZHU Honglian,KE Weidong,HUANG Laichun,LIU Yuping,LI Minghua
( Institute of Vegetables, W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han, 430345 )
Abstract: The field test of seven seed lotus varieties i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ngle fresh fruit weight of
Mantianxing is 4.2 g with green color. Average carpel and seed number per congregate fruit is 35 and 28, respectively. The yield of fresh congregate fruit is about 5 145.5 kg per hectare. Mantianxing performed best among seven varieties in this test and is suitable planting in Wuhan area.
Key words: Seed lotus; Variety comparison; Wuhan area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