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欣
〔摘要〕本文為一例多動癥兒童的行為矯正案例研究。咨詢師從兒童的行為原因以及心理需求為出發(fā)點,設計并實施干預措施。經過一個學期的持續(xù)輔導,取得顯著效果,為多動癥兒童問題行為矯正提供了新的思路。
〔關鍵詞〕多動癥;行為矯正;案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7)27-0057-03
在特殊學校中,多動癥和自閉癥兒童占了很大比例,尤其是多動癥兒童,其異常的行為表現往往給老師帶來了不少挑戰(zhàn)。他們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有頭無尾,過分活躍,手舞足蹈,上課時敲打桌椅,尖叫哭鬧等情景常常出現。但這就是真正的多動癥嗎?我們真正了解它嗎?
在醫(yī)學心理上,多動癥又稱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綜合征(ADHD,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或輕微腦功能障礙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小兒行為異常性疾病。臨床以注意力缺陷,活動過度和沖動行為等為主要特征,多伴隨品行方面的問題,并且易沖動和出現攻擊行為。[1]而其臨床上多動癥兒童的攻擊行為主要為身體攻擊,最常出現的是推、抓、捏、踢、打、咬。[2]研究表明,兒童多動癥一般在7歲前表現,8~10歲為高發(fā)期。[3]ADHD隨著年齡增長呈現慢性發(fā)展,多動水平有所下降。但是,隨訪研究發(fā)現,30%~80%的兒童癥狀會持續(xù)到青少年期,50%~65%癥狀會持續(xù)到成年。所以,ADHD本身的不良影響,對兒童身心的發(fā)展會產生持續(xù)性的消極作用,阻礙其正常地發(fā)展。
近年的國內外研究均表示,經過有效的心理輔導與藥物治療,多動癥狀能夠在成年后有所改善。因此,在多動癥兒童的童年期(小學階段)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更利于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本文通過對我校一名多動癥兒童行為問題個案研究,探尋具有意義的矯正方法。
一、個案描述
小杰(化名),男,8歲,就讀于我校啟智部小學二年級,入校評估為多動癥。根據日常觀察,該學生無法久坐,不能對視,溝通能力差,注意力難以集中,無法與其他兒童共同玩樂;常常獨自一人在校門口走動,遇人會從旁沖出大叫,并做出猙獰的鬼臉驚嚇他人;有時會伴有攻擊行為,如抓咬他人或自己的手臂,敲打桌椅等??谥薪洺`哉Z“超人”“怪獸”“打”等簡單詞匯,無法完整表達句子,但能與人進行簡單詞匯溝通,語句溝通能力差;無法有效地參與課堂活動,具有簡單的圖畫和語言理解能力;模仿能力較好,喜歡模仿影視作品中超人打怪獸的情節(jié)。
二、評估與分析
(一)觀察并發(fā)現問題
通過與該生的班主任以及社工溝通了解,兩者普遍認為小杰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無法參與到日常的班級教學活動中,在課堂上連一分鐘都坐不足,口中喃喃自語,甚至亂走亂叫,嚴重影響其他同學學習。而且小杰很多時候會抓咬老師或者同學,有時也會咬自己,弄傷自己。對此,我進行了觀察評估,并做出了相應記錄(節(jié)選部分行為觀察分析表,如表1)。
(二)行為分析
通過行為觀察記錄可以看出,小杰的多動癥癥狀已經影響到了其日常的學習和人際交往。而且我們也不難看出,其實小杰的行為以及其結果具有緊密的關聯。行為前事件是小杰開始分心,會站立觀望,想離開課堂。但是老師及時地阻止了小杰,讓其繼續(xù)坐好不動。接著小杰通過更劇烈的攻擊行為表達自己,并且順利地獲得了離開教室的結果。由此看來,在老師看來是懲罰的行為,在小杰看來卻是他想獲得的結果。而在這個不恰當的行為鏈接中,確實存在一種強化聯系。也就是說,下一次當小杰想離開教室時,他就會繼續(xù)用這種不恰當的攻擊行為進行表達,從而獲取自己想要的結果。
(三)心理分析
在每個行為的背后都會存在相應的心理活動,正確地分析了解該項行為背后的心理意義,能為其輔導治療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從小杰的攻擊行為中可以看出,他的心理問題如下。
1.情緒表達的障礙。小杰在言語表達方面存在障礙,無法順暢地與人溝通,雖然能簡單理解他人語意,但是自身言語反饋能力較低。因此,當小杰需要表達自己的情緒需要時,只能通過一些外在行為進行展示。例如在上表的情景中,小杰希望離開教室,但是老師制止了。他的表達沒有成功,離開的需要也沒有滿足。因此他通過更加強烈的攻擊行為表達自己想要離開的需要,結果老師讓他離開了,他的表達成功了,需要得到滿足。但是小杰自身無法判斷該行為是否正確,他只看到了結果的成效。所以小杰的攻擊行為不但沒有得到矯正,反而得到了強化。
2.對英雄情結的追求。在小杰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經??吹叫〗芸谥朽哉Z“超人”“怪獸”等詞語,而且他的攻擊行為也是模范影視作品中超人打怪獸的情結。由此可以看出,小杰心中有個英雄情結。在童年時期,男孩逐漸產生英雄情結,而女孩也會出現公主情結。這些情結的出現都表明了兒童對自身能力發(fā)展的渴望,希望獲得他人的關注與認可。小杰雖然是一名多動癥孩子,但是他的內心和其他的孩子一樣,也會希望自己可以無所不能,成為超級英雄。因此,在他的世界里,他將自己定位為“超人”,而他人卻是“怪獸”。小杰學習了影視作品中超人打怪獸的情景,并將其應用在日常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這個英雄情結外化表現為小杰與他人打斗以及驚嚇他人等不良行為。而老師若表面地強硬制止,相當于壓制了小杰渴望個人成長的心理需要,往往會事倍功半。
3.朋輩之間的理解。由于小杰常常出現抓人咬人等行為,很多同學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他缺乏了朋輩的交往,只能繼續(xù)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小杰的英雄情結得不到表現,內心情緒得不到宣泄,他就會積壓下來。而當他看到有人出現或者得到他人關注時,他馬上就會通過積壓的情緒以及英雄情結表達出來。所以在我們看來,與小杰每次的交往都是“備受攻擊”的。但這其實更是小杰渴望人際交往的表現,是對朋輩交往的需求。endprint
三、干預措施
針對小杰的行為與心理分析的結果,我為其制定了相應的心理干預治療計劃。在該計劃中,主要做到以下四點。
(一)可視音樂治療緩解情緒
近幾年來,可視音樂治療逐漸走入了特殊教育的視野,其核心通過可視音樂治療儀,將聽覺與視覺信息有機結合,通過音色、旋律、節(jié)奏、色彩等多重刺激,對人體感官起到喚醒、激勵、撫慰、宣泄的公信力作用。由于小杰對圖像以及音樂敏感性較高,因此對小杰的情緒輔導中加入了可視音樂治療。使用富有童趣的動畫與負性音樂相結合,把豐富的現實圖片和卡通圖片相結合,刺激小杰的視覺和聽覺感受,提升小杰的注意力廣度和深度,同時通過負性音樂,緩解小杰的沖動情緒。在可視音樂治療的輔導下,小杰逐漸體驗到安靜情緒,專注力也得以提升。
(二)正確的情緒表達
小杰的情緒表達常以尖叫、亂跑亂跳以及抓咬別人等為展示,使得老師與同學無法正確理解小杰的心情,反而因這些負面行為而遠離他。因此,培養(yǎng)小杰正確地表達情緒極為重要。由于小杰對圖片以及簡單詞匯的理解能力較好,因此可以相互結合。前期通過一些超人圖片,教導小杰認識情緒,并能簡單地說出“開心”“生氣”“哭泣”等情緒詞語。中期使用日常生活照片與超人照片相結合,如開心的圖片和拍手的圖片共同展示,教導小杰通過拍手來表達自己開心的情緒。以情緒和動作的結合幫助小杰學習情緒表達方式。后期,通過與老師的互動,讓小杰體驗并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并逐漸運用在日常的生活中。
(三)適當的人際交往
由于小杰喜歡超人怪獸,因此我讓小杰參與到我的音樂治療小組中去。通過音樂的熏陶,舒緩小杰的激動情緒,減少其多動行為。另外,在團體小組中,適當地引導小杰與其他學生開展超人打怪獸的游戲。游戲過程中,當小杰扮演超人時,要求小杰先站立不動5分鐘,然后說出“我是超人,×××是怪獸”,最后與扮演怪獸的學生握手表示友好。當小杰成功后會獲得零食獎勵,并輪換他人成為超人,小杰做怪獸。在此過程中如果小杰出現激動打人的情況,將取消他的超人身份,讓社工陪同小杰坐在一旁觀看其他同學玩游戲。該游戲是一種角色扮演,利用了小杰心中對超人的喜愛,同時給予機會與朋輩交往,培養(yǎng)良好的人際交往習慣。通過握手示好的正面行為替代并減少抓人咬人等攻擊行為,并對正面行為的出現給予獎勵,強化正面行為,減少負面攻擊行為的出現。
(四)正面的榜樣模仿
據小杰的班主任說,小杰第一年來我校時,并未出現攻擊行為。但是在一個寒假過去后,發(fā)現小杰深受影視作品影響,經常模仿影視作品中的打斗場面,并不分場合地予以展示。所以,可以利用小杰喜歡模仿的特性,減少讓其觀看英雄打斗等影視作品,增加一些有助于幼兒日常行為規(guī)范養(yǎng)成的影片,鼓勵小杰模仿學習,完成后給予獎勵。與此同時,我在小杰的班級中給他找了一位好朋友小峰,每次參與活動都讓小峰帶著小杰來。當小峰表現好的時候,會當著小杰的面給予小峰獎勵。長此以往,小杰會學習小峰的一些良好行為習慣以獲得獎勵。而且小峰也能作為一個榜樣,引導小杰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漸消除不良的攻擊行為。
四、總結反思
在特殊教育中,我們常常會遇到有著各種各樣問題的學生。他們有的自閉不語,有的多動吵鬧,有的對人拳腳相向,有的畏縮內斂。但是,無論是什么樣的學生,他們都有著一顆脆弱敏感的心靈,也有著自己的一方美好世界。在那個小小的世界里,他們是自己的英雄,他們有著保衛(wèi)自己的方式,有著自己的追求。所以,在和他們相處時,除了看到他們的外在表現行為,更要看到他們的內心。尤其像小杰這樣言語表達存在障礙的孩子,他們與世界的交往并不如我們那樣簡單直接。很多時候,當他們在給我們制造問題的同時,是否他們也是在表達著內心的想法?在對小杰開展輔導的過程中,我漸漸地意識到,他的多動,他的尖叫,他的抓咬,都是在向我表達著成為“英雄”的渴望,都是向我訴說著自己的夢想。當我們在呵斥著他的種種不良行為的同時,我們是否也在呵斥著他的夢想,阻擋著他的追求呢?所以,請靜下心來,多點耐心,多點包容,去聽聽這些特別的孩子們內心的聲音,去看看他們的世界。
注:本文為第七屆“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優(yōu)秀成果評選活動來稿。
參考文獻
[1]陳永輝,黃浩. 識別小兒行為異常性疾病——兒童多動癥[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4(13):5-5.
[2]克琳·亞歷山大·羅伯茲. 多動兒養(yǎng)育完全指南[M]. 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3.
[3]姜永志.我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心理干預現獎[J].心理技術與應用,2014,2(5):9-13.
(作者單位:廣東東莞啟智學校,東莞,523129)
編輯/杜文姬 終校/于 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