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虹
【摘 要】口語交際是傾聽、表達、交流三者結合后的產(chǎn)物??谡Z交際要真實發(fā)生,首先要有“真發(fā)現(xiàn)”,通過對教材的深入研究,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其次要有“真情境”,從交際需求出發(fā),展開雙向互動,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境,積累交際經(jīng)驗;再者要有“真合作”,教師要細化合作方式和評價標準,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教學指導。
【關鍵詞】口語交際 訓練點 情境 合作 評價
曾經(jīng)聽很多教師說過,平時從沒上過專門的口語交際課,感覺教材所提供的話題很難使學生真正交際起來。也曾經(jīng)很多次觀摩口語交際課教學,目睹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空”情境中進行著“假”交際。這些現(xiàn)象令人深思,說明:其一,此類課平時常常被語文教師淡化處理。其二,真實有效的口語交際不容易發(fā)生。根據(j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我們能夠明確此類課的教學總目標是: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應用口頭語言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皟A聽”“表達”“交流”三個并列的重點詞語,是我們重新思考口語交際如何真實發(fā)生的著力點。
表達+傾聽≠口語交際?!敖涣鳌辈攀强谡Z交際真實發(fā)生的關鍵所在。傳統(tǒng)的“聽說教學”有聽有說,卻沒“交流”?!奥牭健钡暮汀罢f出”的信息都呈單向性,“口語交際”則有“交流”一詞補位,使得“聽”與“說”呈現(xiàn)動態(tài)的交互??梢娍谡Z交際課要在“交流”上尋“真”。
一、在“真發(fā)現(xiàn)”中確定交際點
首先明確口語交際的“出發(fā)點”??谡Z交際也在單元的整體框架之內(nèi),它是整組文本的其中一部分,也是文本價值的綜合體現(xiàn)。
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第八組口語交際活動“聊聊熱門話題”,要求在學校里、在家庭中、在社會上尋找熱門話題。話題很多,如果不激發(fā)學生的交際愿望,那么這節(jié)課很可能成為一堂思想政治課,成了說空話、套話的假交際課。教師在選擇話題的時候宜小不宜大、宜簡不宜繁、宜真不宜虛。本組課文由《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威尼斯的小艇》《與象共舞》《彩色的非洲》四個文本組成,為學生展示了多姿多彩的異國風情,新鮮、獨特的風俗人情引起了學生的興趣,為學生聊聊熱門話題做了鋪墊??谡Z交際活動整合了前期的學習經(jīng)驗,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設、拓展,引導學生談論感興趣的話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交流的能力。
其次發(fā)現(xiàn)口語交際“訓練點”。我們要善于研讀教材,在字里行間尋找各個口語交際活動的“交流點”“交際點”。
如部編教材一年級下冊的口語交際活動“打電話”,似乎表達方面的要求更多,對“交流”并未提出明確的要求。但是細讀教材下方的活動提示,你就會發(fā)現(xiàn)交際的訓練要點:沒聽清時,可以請對方重復。表面上看,這是對學生傾聽能力的訓練,但仔細推敲,如果聽者沒聽清,直接對表達方作出反饋,并提出“我沒聽清,請你再說一次”時,“傾聽者”與“表達者”的身份進行了互換,雙方均在對話里鍛煉了傾聽、表達、交流的能力。這是該口語交際活動不可忽視的交際訓練點。
又如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向你推薦一本書”,要求把推薦理由、喜歡理由說清楚,似乎更傾向于“表達”,那么如何交流呢?這里主要引導學生:聽別人介紹的時候,可以提出問題;讀過同樣的書,可以補充自己的看法。交際訓練點為:聽完之后要提出問題,要補充看法,要求信息的輸入者也是信息的輸出者。這不僅僅是對傾聽、表達能力的訓練,更是對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從上面兩個例子不難看出,編者在教材里安排了不少教學要點,教師要善于在“點”上做足文章,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注意表達的目的與對象,從而真正交流、交際起來,而不僅僅是你說我聽,我說你聽。
二、在“真情境”里實現(xiàn)廣交際
“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這是我們口語交際教學的關鍵所在,但也是最大的難處。前不久我觀摩了一場口語交際賽課,結果發(fā)現(xiàn)課前談話勝過課堂設計。為什么呢?原因很簡單,課前的情境是生活化的、真實的,學生有交際的愿望,而課堂里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欠真實或者說不夠生活化,無法讓學生真正“入戲”。從教材本身來講有些內(nèi)容原本就有情境感,如“打電話”“小小新聞發(fā)布會”等等。有的呢,情境感相對弱些,如“奇妙的動物”“向你推薦一本書”“聊聊熱門話題”等。那么,創(chuàng)設怎樣的交際情境才能讓學生在話題里真正地交流、交際起來呢?
首先,我們要考慮情境能否激發(fā)交際需求。需求是開展活動的內(nèi)在動力,創(chuàng)設情境要關注兒童的內(nèi)在需要,從兒童的生活、現(xiàn)實需求出發(fā)。語言要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積累。為此,我們可以組織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如:參觀、訪問、調(diào)查等學習活動;慰問、做好事等服務活動;吹泡泡、做賀卡、聯(lián)歡會等娛樂活動;超市購物、菜場買菜等體驗活動……這些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口語交際的空間。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組織一些模擬交際活動:“旅游”活動中當小導游,向“游客”介紹風土人情;“購物商場”活動中當售貨員,向“顧客”推介商品;“銀行”“餐廳”等模擬情境中當服務員等。這些課堂活動是在學生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展開的,激活了學生的實踐經(jīng)驗,激發(fā)了學生的內(nèi)心需求,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其次,我們要考慮情境是否利于雙向互動??谡Z交際有著很強的雙向互動性。交際雙方的角色要不斷變換,讓參與交際的雙方既是說話人,又是聽話人,既是表達者,又是傾聽者。這樣交際雙方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及時地調(diào)整狀態(tài),交流著信息。有些話題的雙向互動性非常明顯,我們只要做到整體把握,就能讓交際水到渠成。可以借鑒的雙向互動的教學方式很多,如表演、小組交流、詢問、即興交談、話題討論等。
如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的“學會勸阻”,我們就可以采用表演的方式來進行雙向互動。教材要求學生先說一說對不正確的行為是怎樣勸阻的?!罢f一說”就是讓學生對“怎樣勸阻”進行充分討論。在學生說清楚的基礎上,再分角色表演。這里的“表演”實際上就是口語交際訓練。教材精心設計安排了四幅情境圖,情境圖提供的幾種不正確的行為是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常見的。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情境圖的作用,結合實例學會勸阻。要注意的是,如果只關注勸阻方怎樣說話,那么就有可能會失去互動性。因此,在學生表演的時候,不但要引導勸阻方會“勸”,而且要注意引導被勸阻方會“應對”,這才是真正的雙向互動。endprint
三、在“真合作”后提升交際力
“互動”必定需要雙方甚至多方的參與。因此,在課堂中組織學生展開口語交際的訓練時,“合作”這一活動形式必不可少。
首先,組織“真合作”。同桌合作、小組合作、教師和學生的合作……不論是“生生合作”,還是“師生合作”,在合作形式上都要進一步細化,產(chǎn)生多種合作方式。
如“打電話”,在引導學生了解“要有禮貌,要把自己的身份和名字介紹清楚,要把事情說清楚,要把別人的話聽明白”之后,組織學生開展“真合作”??梢允菍W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一個扮演打電話的人,一個扮演聽電話的人,進行“打電話”的模擬交際訓練。也可以是學生與家長之間的合作,隨機抽取一個學生家長的手機號碼,然后請學生給家長打電話,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
第一次合作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合作面非常廣,合作目的也非常明確,讓學生在“邀請同學參加生日會”“向老師請病假”兩個貼近生活的電話情境中,有效鞏固課堂前半段所學的交際技巧。第二次合作則是將家長納入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交流的雙方變?yōu)椤昂⒆印焙汀凹议L”。學生能從容不迫地表達、傾聽、交流,這樣的合作無異是對本節(jié)課的總結和升華。
其次,引導“真評價”。在口語交際課上,教師有花樣百出的評價形式,但我們發(fā)現(xiàn)評價的效度卻不高。主要是因為評價的指向不明,評價要求有誤差。有的教師在黑板上寫著:聲音響亮、傾聽認真。這就是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的評價標準,且不說籠統(tǒng)到?jīng)]有具體指導的意義,內(nèi)容單單指向說的音量和聽的要求就是不妥的。下面的課例中,教師在提要求、說過渡語等方面都緊緊扣住情境內(nèi)容,實現(xiàn)了“真評價”。
“誰能有禮貌地和小熊打個電話?
“誰能在電話中有禮貌地介紹自己?
“光有禮貌地介紹自己還不夠,還要把話說清楚呢。
“說清楚固然重要,聽明白也很重要。
“四通電話四個秘訣,電話你會打嗎?”
……
評價要求從一個到兩個、三個,再到四個,顯示出循序漸進的層次感,使學生不知不覺中領悟打電話的方法技巧、習慣態(tài)度。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樣的“真評價”很有指導意義。
從聽說教學到口語交際教學,不僅是理念的變化,更是認識上的一次提升。不論是內(nèi)容的確定,還是評價的實施、情境的創(chuàng)設,都需要打“假”求“真”??谡Z交際不是聽說能力的簡單相加,教師應該以整體交際功能的實現(xiàn)為目標取向。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qū)教研室 324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