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宇
一次,我與一位老教師交流教學經驗時,他誠摯地感慨地說:“每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都可以從之前的考題找到曾經的身影,都可以找到與之相似或相近的材料和元素?!?/p>
對此,我確有同感,是感覺共同錯位還是所見略同,我無法界定,于是我多做題,并嘗試著從過去的考題中去窺測高考新考的作文題,想以此來探索教學,摸索規(guī)律,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通過仔細比對和研究近幾年的高考作文題,橫向比較就會發(fā)現(xiàn)確實有些題目曾經在過去考題中考過。例如,2011年山東卷《這世界需要我》與同年的浙江卷《我的時間》,都是以“我”為中心,進而展開議論。再如,2011年湖北卷《書》和同年重慶卷《情有獨鐘》,如果把這兩個題目結合起來,焊接在一起,做一作文題目,《情有獨鐘——書》,豈不是指向明確、格調高昂且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抒的好的作文標題。
如果從縱的方面比較,就拿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全國卷卷一作文《中國關鍵詞》來比對,就會發(fā)現(xiàn)過去曾出現(xiàn)過不少類似的作文題目,很符合此題目。下面試羅列一些,做一闡述:
2010年江蘇卷《綠色生活》;
2010年陜西卷《中國的發(fā)展》;
2010年海南卷《中國的崛起》;
2012年廣東卷《生活的時代》;
2014年湖南高考卷《最美鄉(xiāng)村干部》;
2016年全國卷卷二《語文素養(yǎng)大家談》。
這些題目無一不與今年語文高考作文題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我們不妨再深入思考,試將今年這些關鍵詞與之匹配。
“文化素養(yǎng)”可以寫近幾年興起的文化特色群體娛樂健身——廣場舞,也可以寫中華國粹——京劇,據(jù)此我們將這兩者加以聯(lián)系,概括出“文化中國”的立意。
“綠色生活”可以涵蓋關鍵詞“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針對外國人對中國生活質量和生活方式的誤解,提出綠色中國、健康中國、運動中國、美麗中國和生態(tài)中國的立意?!熬痈呗曌赃h一,非是藉秋風?!睂懗稣疚桓摺⒘⒁怩r明的文章,來激濁揚清,消除外國朋友對中國空氣污染、食品安全的重重擔憂和疑慮。
《生活的時代》只要是突出生活的時代中與生活聯(lián)系的都可以寫,如中國的發(fā)展和中國崛起。2017高考中這些關鍵詞都可以寫,而且都有可取之處,譬如根據(jù)“一帶一路”“高鐵”可以寫“創(chuàng)新中國”,根據(jù)“京劇”和“廣場舞”寫“傳統(tǒng)和創(chuàng)新融合”,根據(jù)“中華美食”和“美麗鄉(xiāng)村”寫出“美麗中國”等。
2017年高考語文作文之所以獲得一片稱贊,不僅是因為它的開放性、靈活性,更是因為它調動了考生的熟悉認知,感覺不陌生,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有親近感,是熟悉的陌生題。
考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分析、綜合、概括和抽象,抓住核心問題,任務驅動,去完成一篇自己覺得有話可說、有理可講的文章。
其實,我們大家通過2017年的高考作文題,發(fā)現(xiàn)立意,將未有和已有聯(lián)系好,架起陌生與熟悉之間的橋梁,是不是可以尋找更便捷的路徑呢?是不是可以善假于物更省力一些呢?
漢娜·阿倫特說:“我們是懷著一種鄉(xiāng)愁的沖動,去尋找家園?!苯ㄗh考生在新一輪備考中能夠積極地、系統(tǒng)地研究近幾年各省市的優(yōu)秀試題,并能參考優(yōu)秀試題的合理的成分,肯定會大有好處。特別是細心做好系統(tǒng)分類、總結。積累經典題型,有備無患,將來會大有裨益。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抓好備考,進行試題研究,我們終將收獲一個流光溢彩的好未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