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玉岳
摘要:眾所周知,教書難,但育人更難?!笆陿淠荆倌陿淙恕?,形象地道出了育人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而且任重道遠。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每一處知識點的學習無不蘊藏著大量豐富的思想教育,這些豐富素材的運用依賴于教師的挖掘,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把德育滲透到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結合學科的具體特點和教學的具體內(nèi)容,巧抓時機,多形式、多渠道地滲透德育教育。豐富學生知識儲備的同時,陶冶他們的情操,提升學生的情感,使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教學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語文教材中所涉及的內(nèi)容也越來越豐富,縱觀語文學科知識很多內(nèi)容都與德育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如何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呢?作為語文教師又如何發(fā)揮語文學科的育人功能呢?
一、強調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發(fā)揮語文教學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語文課堂教學是進行德育教育滲透的主要舞臺,在實際教學中,學生通過學習教材中豐富的德育內(nèi)容不斷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因此,作為教師,要善于挖掘德育因素,將德育有機恰當?shù)貪B透到知識這一載體中。比如愛國情懷、民族自豪感等。在教學中都可以將德育教育工作與教學進行完美結合,因此,教師必須調控好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把語文教學的德育功能發(fā)揮出來。要時刻將德育教育滲透于課堂教學之中,尤其是在講授文章、了解字詞句的時候,將德育教育自然地與語文知識的學習相融合。其次,在課堂教學中也要注重情感的熏陶。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課文內(nèi)容的同時注重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課堂氛圍中、在濃郁的氛圍中去獲得更真實的體驗。
二、將德育滲透于學生的課文朗誦中
小學生的閱讀活動的有效途徑之一——朗讀,朗讀是學生運用聲音表達自我情感的一種方式。在朗讀中學生需要加入對文章段落和句子的理解,可以將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轉化成為自己的思想感情。故此,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朗讀中意義重大。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文章主要描繪的是桂林的好山好景,優(yōu)美的詞句,加上各種修辭手法的裝飾,讓學生在朗誦的過程中更富有節(jié)奏感。實際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與教材內(nèi)容相關的圖片,音樂以及視頻等,這些感性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刺激學生的感官,讓他們對桂林山水形成整體的感性認知。然后再引導學生用贊美和富有節(jié)奏感的語氣去朗讀文章。經(jīng)過朗誦,學生也更容易進入到作者描繪的詩意景象之中,進而真正感受到桂林山水的奇和美。這對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合理想象力和審美能力是非常有益的,而且還能把學生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激發(fā)出來。
三、挖掘課文背景中的德育因素
由于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閱讀能力,語文教材中所選擇的課文內(nèi)容通常比較短,故事情節(jié)相對較為簡單,或者是故事的一個片段。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所學內(nèi)容適當加以延伸和擴展,讓學生更全面地理解課文背后的引深含義。例如,在學習《虎門銷煙》這篇課文時,從課文的表層來看,只是簡單描述了林則徐虎門銷煙的過程以及百姓、外國人對此的反應。但是,為了讓學生更有效地知道虎門銷煙發(fā)生的真實情況,教師可以從課文的背景中去介紹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原因,外國人為了獲取不當利益,抓住清朝守舊落后、統(tǒng)治頹廢等現(xiàn)狀,不惜犧牲中國人的身體健康,向中國大量出售鴉片,導致了我國國民成為“東亞病夫”。適當?shù)耐卣购脱由煺n文背景知識更能激起出學生的憤恨之情和愛國之心。這樣,學生也能真正理解只有國強才能不受欺負的硬道理,從而培養(yǎng)當代學生的民族自尊心,提高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四、發(fā)揮教師思想品德和學識修養(yǎng)的示范性
德智體美勞是現(xiàn)代化的素質教育理念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其中德育又是第一位的。作為教師,要時刻為學生樹立道德風范。在實際教學中,將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性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是提高德育教育效果的關鍵。首先,一定要有明確的育人意識,要充分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來,把學生受教育的主動性激發(fā)出來,還要創(chuàng)設德育滲透的氛圍,同時,教師也要重視自身的示范性作用。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以及學識水平會時刻影響學生,潛移默化中去教育影響他們。在教學中,教師對教材的解讀,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和評價等無不具體地體現(xiàn)著自身的意識態(tài)度。在教學中難免會有牢騷,如果教師借教學活動向學生發(fā)泄自己的消極情況,就會從根本上抵消課文的教育意義,顯然是不可取的。作為教師,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學識和修養(yǎng),同時也要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語文學科的教學之中,兩者有機統(tǒng)一,才能真正發(fā)揮出德育教育的功能。真正把語文德育教學落到實處。
五、積極開展寫作實踐,推動學生公德心的養(yǎng)成
寫作是提高小學生創(chuàng)作思維的有效途徑,寫作也是反映學生內(nèi)心情感的客觀介體。而且寫作涉及面廣,為德育的滲透提供絕佳機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營造寫作機會,使學生在寫作時養(yǎng)成積極的社會公德心。比如,讓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好習慣,指導學生將日常生活的一些事情現(xiàn)象等記錄下來,養(yǎng)成社會公德心。其次,可以利用看圖指導學生寫作文、看故事寫作文等,引導學生養(yǎng)成社會公德心。比如,讓學生根據(jù)“公交車讓座”這幅圖進行作文創(chuàng)作,促使他們形成“坐車公德”。第三,讓學生記錄班級的學習生活情況,這樣利于學生在互相監(jiān)督的過程中不斷規(guī)范、完善自己的行為,逐漸養(yǎng)成社會公德心。
語文是一門集思想性、知識性與人文性為一體的學科,語文與德育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的最優(yōu)選擇,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途徑的重要性,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將兩者緊密相連,為培養(yǎng)出具有較高知識水平,又具備良好道德素質的小學生打下基礎。使語文課堂不僅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殿堂,更成為他們接受德育熏陶的樂園!
參考文獻:
[1]張正蓮,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J].東京文學,2010(11).
[2]王君.基于網(wǎng)絡信息時代的小學語文互動式教學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7(23).112-114.
[3]周波.讓孩子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淺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感恩教育[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8(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