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孫中山與吳稚暉

2017-10-16 13:28徐霞梅
讀書文摘 2017年10期
關鍵詞:吳稚暉孫中山

徐霞梅

孫中山 (1866.11.12—1925.3.12),廣東香山縣 (今中山市) 翠亨村人。原名孫文,字德明,號逸仙。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故后稱孫中山。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思想家、政治家、理論家。孫中山領導“起共和而終帝制”的辛亥革命,締造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政權—— 中華民國,創(chuàng)建了中國國民黨。

吳稚暉 (1865.3—1953.10),江蘇武進雪堰橋人。原名朓,又名敬恒,字稚暉。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革命家、清末舉人、同盟會會員、思想家、教育家、書法家、語言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是輔佐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和國民革命運動的智囊人物,中華民國的開國元老之一。

孫中山是廣東人,吳稚暉是江蘇人。廣東江蘇相距一千多公里,素昧平生的孫中山和吳稚暉,懷著推翻清朝封建統(tǒng)治、實現(xiàn)民主共和的宏大抱負而相識相知,成了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結下了始終不渝的革命情誼。

一、晚清時代造就的民主革命斗士

19世紀60年代,統(tǒng)治中國兩百多年的清政府,1840年和1856年的兩次鴉片戰(zhàn)爭、1851年至1864年的太平天國運動之后,加上帝國主義肆無忌憚的侵略,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宗法社會和小農(nóng)、小手工業(yè)經(jīng)濟被破壞瓦解,政局動蕩,民不聊生,社會矛盾異常尖銳,農(nóng)民起義此起彼伏,更是將屢遭重創(chuàng)的清政府推上了衰亡之路。

連年戰(zhàn)禍,受害最深的還是平民百姓。同為農(nóng)家子弟的孫中山和吳稚暉,都出生于充滿民族危機、經(jīng)濟危機的晚清時代。孫中山6歲,就跟著姐姐孫妙茜上山割草、拾柴或到塘邊撈豬飼料,有時還跟隨外祖父楊勝輝駕船出海取蠔,15歲才有鞋子穿。吳稚暉6歲喪母,吳家貧寒,無以為殮,借得鄰居錢氏銅錢20千,始能買棺,棺中石灰不足,下層襯以稻草。外祖母陳太夫人將吳稚暉和4歲的大妹美宜帶回無錫江尖家中撫養(yǎng)。吳稚暉憶起少時生活:“十五六歲,處境驟窘,往往斷炊。夜臥繩床,老被寒如鐵,外祖母年邁不勝寒。”貧困和苦難,使他們從小就擁有改變命運的迫切性,于是發(fā)奮苦讀,祈望“學而優(yōu)則仕”,能幫助他們擺脫貧困。

1871年,孫中山在兄長孫眉資助下,先后在檀香山茂宜島盤羅河學校,英國基督教監(jiān)理會主辦的意奧蘭尼男子中學、高級中學,奧阿厚書院,香港中央書院讀書,后考入南華醫(yī)校 (今廣州中山醫(yī)學院)、香港雅麗醫(yī)校 (今香港大學醫(yī)學院前身),畢業(yè)后在澳門鏡湖中醫(yī)院掛牌行醫(yī)。吳稚暉則飽讀經(jīng)書,考中秀才、舉人,并以教書為生,生活也逐漸得以改善。

但他們都不是安于小家的等閑之輩,而是胸懷富民強國大志的愛國者,都曾寄希望于統(tǒng)治者的明智。

1894年2月,孫中山抱著“冀萬乘之尊或一垂聽,政府之成可奮起”的希望,在8000余字的《國事陳情書》中,闡述了“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是治國之大本”的治國理念,強調(diào):“天下之事,不患不能行,而患無行之人;方今中國之不振,固患于能行之人少,而尤患于不知之人多。”并與好友陸?zhàn)〇|同赴天津,通過同鄉(xiāng)鄭觀應的介紹,由盛宣懷出面推薦給李鴻章,卻遭到了漠視。

1894年7月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中國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政府與日本簽下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激起了全國各階層的憤慨。憂國憂民的吳稚暉,參加了歷史上著名的“公車上書”。

1898年正月,吳稚暉在北京彰儀門外,攔住了左都御史瞿鴻禨坐的轎子,遞上建議光緒皇帝實施變法的3000字折子,瞿鴻禨則敷衍了事。

孫中山和吳稚暉都意識到,清政府不僅病入膏肓,而且還諱疾忌醫(yī)。改變國運,唯有革命。

1894年11月24日,孫中山在檀香山組建中國第一個資產(chǎn)階級革命團體—— 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挽救危局;以驅(qū)除韃虜,恢復中國,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的革命宗旨。

吳稚暉希望通過教育救國,提高國民素質(zhì),以振興中華。

二、相識相知

1901年,吳稚暉赴日本,就讀于東京高等師范學校,與中國留學生鈕永建、胡漢民同住在“神田區(qū)明凌館”。

有一天,在東京帝國大學學習農(nóng)科的安徽人程家檉、湖北人吳祿貞約吳稚暉和鈕永建到橫濱去看孫文。(1911年10月,同盟會會員吳祿貞在石家莊遇刺身亡,1914年,同盟會會員程家檉因多次刺殺袁世凱,在北京英勇就義。) 聽說去看孫文,吳稚暉大吃一驚,因為清政府每次在報紙上提到孫文,都在“文”字旁邊加三點水,寫成“孫汶”,意為“江洋大盜”。所以吳稚暉就說:“梁啟超我還不想去看吶,何況是孫文!有啥看頭!”三人也不強辯,臨走約吳稚暉晚上到淺草上野公園“精養(yǎng)軒”共進晚餐。晚餐時,吳稚暉問:“孫文的狀貌,是不是像八蠟廟里的大王爺爺般魁梧奇?zhèn)ィ俊扁o永建說:“你錯了,孫文是個書生,我生平從未見過有第二個人像他那樣,氣度溫和端正得很?!背碳覚f反問吳稚暉:“你不相信他是革命領袖么?”吳稚暉又問:“與梁啟超相比如何?”程家檉搖搖頭說:“梁啟超是書生,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扁o永建說:“你沒有看到孫文,看見了,一定出于你的意料之外?!甭犨@么一說,吳稚暉便暗暗思忖,興許孫文的資格在洪秀全之上,也可能是個劉秀、鄧禹般的人物。

1902年6月,因自費留學生蔡鍔等9人欲進日本成城學校學習軍事,清政府惟恐漢族學生學習軍事后反清,所以駐日公使蔡鈞百般阻遏。具有功名的吳稚暉在留學生中具有一定的威望,9名學生請他出面疏通,于是吳稚暉就寫了封措詞懇切的信給蔡鈞,豈料蔡鈞非但不允,還要日本警察將吳稚暉和前去求見他的學生,以妨礙治安罪扣押和遞解回國。憤怒不已的吳稚暉寫下絕命書,決心跳海以死抗爭。被救后回到上海,與蔡元培章太炎等創(chuàng)立“愛國學社”,在“張園”發(fā)表反清演說,創(chuàng)辦 《蘇報》,繼續(xù)宣傳反清革命。1903年,清政府以“倡言革命,煽動謀逆”為由,抓捕 《蘇報》人員。經(jīng)同鄉(xiāng)陸爾奎、莊永寬的資助,吳稚暉逃往倫敦。在語言不通、經(jīng)濟窘迫的困境中,吳稚暉還經(jīng)常關心和幫助中國留學生,在華僑和留學生中名望很高。

1905年農(nóng)歷正月十九日,孫中山抵達倫敦后,即慕名造訪吳稚暉。雖是首次見面,但兩人排滿反清志向相同,相談甚歡,大有相見恨晚之感。翌日,吳稚暉前往倫敦西城肯星敦回訪孫中山,一起參觀大英博物館,同去拜訪孫中山老師康德黎夫婦,并在康德黎家中用餐,臨走時孫中山還拜托康德黎夫婦今后多多關照吳稚暉。

是年冬天,吳稚暉在倫敦參加了同盟會,成了孫中山早期革命事業(yè)的得力助手。

三、精誠相隨

辛亥革命前,孫中山赴美國7次之多,革命經(jīng)費大部分由在美華僑捐贈。推翻清朝封建專制、建立民主共和的思想亦源于美國。孫中山向吳稚暉闡述了林肯“民有、民治、民享”的學說,亨利·喬治 (Henry.George) 單一稅制的主張,威廉(Dr.Maurice William) 的民生史觀,指出只有走美國式的民主立憲道路,中國才有希望。

孫中山以美國的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的三權分立憲法為基礎,融入了中國古代考試權和監(jiān)察權獨立的優(yōu)點,參考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西斯羅主張的彈劾權,從而創(chuàng)立了以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監(jiān)察權、考試權為核心理念的五權憲法,希望創(chuàng)立五權分工合作的新政府制度。

孫中山集美、英、法等國家的民主共和思想之大成,提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學說,使信奉無政府主義的吳稚暉,對中國的未來不能不作一番深思。在法國創(chuàng)辦的期刊 《新世紀》第121號發(fā)表的 《我是少年》 一文中,吳稚暉將無政府主義的實現(xiàn)分為兩步:第一步“改良支那之革命”即共和革命,第二步才是無政府革命。在實現(xiàn)無政府社會之前的漫長歷史過程中,必須先實行資產(chǎn)階級革命,然后才可能實現(xiàn)無政府主義的世界大同。

他們互通信函,共議中國未來,革命情誼日趨深厚。在以后的革命的關鍵時刻,年長孫中山一歲的吳稚暉總是挺身而出,堅定不移地支持和維護孫中山在革命黨內(nèi)的領袖地位。

1909年,獨居倫敦多年的吳稚暉,為節(jié)省兩地開支和解決兒女的教育問題,向張靜江、李石曾各借300元,讓夫人袁慶云攜一雙兒女乘坐日本“博德丸”海輪前往倫敦,5月7日(農(nóng)歷三月十八日) 那天,巧遇在新加坡上船、同乘“博德丸”日輪赴巴黎的孫中山。旅途中,孫中山十分關心吳稚暉家屬。船到馬賽后,孫中山登岸住進巴黎世界社,即寫信給吳稚暉,信中說:“別后事故,千緒萬端,非筆墨所能罄,常俟遲日到倫敦面談一切,尊夫人等此時想已安抵英京矣?!?/p>

吳稚暉家眷于6月26日抵達倫敦。女兒吳芙和兒子吳詳即進入當?shù)貙W校讀書。同年8月,孫中山到達倫敦,即前往吳稚暉家探訪。在此期間,孫中山幾乎每天都去吳家,共商革命大事,談得晚了,就留宿吳家,就餐時,品嘗著吳夫人親手烹飪的無錫風味的菜肴,連稱“難得難得”。對于為革命到處奔走、四海為家的孫中山來說,這一切都讓他備感溫馨,孫中山發(fā)自肺腑地說:“有如歸家之感?!?/p>

在此期間,兩人還萌生了統(tǒng)一中國語音的意愿。孫中山說的是廣東話,吳稚暉自幼在無錫長大,講的一口無錫話,各自的方言給交流帶來了很多不便。孫中山說:“汕頭與廣州雖同屬廣東省,但因讀音不同,兩地人民在海外經(jīng)商者,有時反藉英語交談。”

吳稚暉也說:“不管那四百只耳朵,是哪地的耳朵,我吳稚暉一張嘴,只喊出吳稚暉的無錫音;則聞者自無反應,亦難共鳴?!?/p>

于是他們認為社會進步,主要是通過說話進行交流,中國地域?qū)拸V、民族多、方言多,造成中國語音多元化,沒有共同的語音,都極為不便。

為了交流方便,孫中山和吳稚暉之間也就說起了中國八大語系中占漢族總?cè)藬?shù)的70%以上的北京話。當時民間稱國語為官話,孫中山講的是廣東官話,吳稚暉講的是無錫官話。盡管他們講的國語音調(diào)不盡標準,但用于彼此交流以及演講時,顯然要比各自方言的效果要好得多。

因此孫中山和吳稚暉都認為“語音異”無疑是文化發(fā)展、社會前進、民族團結、政令傳播的重大障礙。使同胞之間的語言交流順暢,精神團結融洽,就必須將各地域的方言集中統(tǒng)一為“語同音”。而全中國人都能聽懂、都能講的語言,莫過于國語了。

兩人就統(tǒng)一中國漢語讀音不僅達成了共識,更是為我國近代史上最大的語音改革運動提出了最初的設想,而且吳稚暉為統(tǒng)一中國語音奮斗了一輩子。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fā)。孫中山于11月11日,由紐約抵達倫敦,住佛里街薩福伊旅館。旋訪吳稚暉,未遇,留函約晤。內(nèi)謂:“弟今午從美抵英,行動主極端秘密。今晚8點到訪,聞先生與張君出外,不遇為悵。明晚此時 (8點)再來訪,請一候為幸。”

第二天與吳稚暉會面后,兩人即一起共商建國大事。吳稚暉和李曉生每天都到旅館去,輔助孫中山處理各項事務,忙到深夜方可休息。當時國內(nèi)外所有函電均由吳稚暉作答,所有的文告,皆出于吳稚暉之手。特別重要之事,則由兩人商量后,再由吳稚暉擬稿。有一次,收到廣東都督胡漢民和孫中山的兄長孫眉發(fā)來的兩份電報,雙方說法有異,孫中山請吳稚暉發(fā)電調(diào)解。吳稚暉擬好稿后,孫中山隨手取過李曉生手中的筆欲加修改,吳稚暉卻將筆奪回,囑李曉生照原稿譯發(fā),不得增減一字,又一下將孫中山推開,大聲說:“今日我們尚有其他許多問題急待研究,談別的問題吧?!币蛴昧^大,竟將孫中山一下子推倒在床上,孫中山從床上坐起后,兩人相視而笑,即繼續(xù)商談其他的事情。從中可看出孫中山雅懷大度,吳稚暉則諍而不阿。當時,孫中山由美抵英所帶旅費即將用盡,連每天發(fā)電報、寄信函的郵資都成問題,吳稚暉就與李曉生、謝儀仲、石瑛等人,多次到倫敦東郊唐人城向華僑發(fā)表演講,向聽眾籌款,以解燃眉之急。

對于民國國旗的設計,曾有各種建議,孫中山與吳稚暉反復商擬,決定以陸?zhàn)〇|所設計的青天白日滿地紅為國旗,因為興中會諸多先烈及惠州革命軍將士曾高舉此旗起義,并為此旗流血犧牲,孫中山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的寓意一一說與吳稚暉聽,還畫了幅草圖給吳稚暉,吳稚暉將此圖一直珍存著,現(xiàn)保存在臺灣國史館。

當武昌起義成功的消息傳到倫敦時,吳稚暉立即請人縫制50面青天白日旗懸掛在倫敦唐人街,以此向全世界莊嚴宣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及中國兩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當時英國記者曾特地為此作過報道。

有天晚上,孫中山與吳稚暉等人徹夜長談,這時國內(nèi)已有17個省市宣布獨立,民主共和建國即成事實,孫中山興奮地揮毫題寫了“花得東風一夜開”,給后人留下了珍貴的墨寶。

11月底,孫中山回國時,約請吳稚暉及早回國,共襄民國大業(yè)。三天后,吳稚暉啟程回國,經(jīng)比京、德國柏林,自琴南 (Genoa) 乘船,經(jīng)開羅、新加坡、香港,回到上海。

四、忠義相輔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宣告成立,開府南京。孫中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元月4日,吳稚暉偕石瑛 (蘅青) 赴南京晉謁國父孫中山,孫中山邀吳稚暉留宿于總統(tǒng)府。孫中山請吳稚暉出任民國教育總長一職,吳稚暉堅決推辭說:“我愿任奔走之勞,做官我是做不像的?!睙o職而問政的吳稚暉,仍一如既往地支持著孫中山。

1912年2月11日,孫中山率各部及右都尉以上將校、軍士數(shù)萬名,赴明孝陵祭典。吳稚暉對此很不滿,批評孫中山,主張民權的民國大總統(tǒng),怎么能去參拜舊時代封建君主的陵墓,這與反對封建專制的革命宗旨不符。1914年孫中山組建中華革命黨,規(guī)定發(fā)起革命和作出貢獻的黨人在革命成功后可以尊為“元勛公民”,吳稚暉為此特地致函胡漢民提出批評,認為這是“提倡特權”,有負國民之望而助長專制之勢。

鑒于宋教仁遇刺殞命,袁世凱復辟野心昭然若揭,吳稚暉即撰文抨擊袁世凱的專制統(tǒng)治,鼓吹討袁運動,發(fā)起二次革命。因缺乏革命經(jīng)費,吳稚暉決定在上海南市新舞臺為國民政府籌措革命款餉舉行義演,并親自登場。身穿黑西裝、頸圍紅圍巾、頭頂紅繩扎小辮的吳稚暉模仿無錫崇安寺里唱小熱昏藝人的說唱方式,演唱自編的“勸募歌”。為防忘詞,吳稚暉還將 《勸募辭》 全文寫在折扇上,以備提示之用,民眾見大名鼎鼎的吳稚暉為剛誕生的中華民國帶頭捐款,掌聲、喝彩聲此起彼伏,紛紛將銀元、金戒指、金手鐲投到臺上,全場氣氛熾烈。

在共產(chǎn)國際和中國共產(chǎn)黨的影響下,孫中山意識到國民黨革命屢遭失敗,是因為國民黨黨紀松弛,黨內(nèi)思想混亂。國民黨必須整頓改組,才有出路。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上,孫中山堅持認為:“國民黨正在墮落中死亡,要救活它就需要新鮮血液。因此必須吸納共產(chǎn)黨員以改良國民黨。”而國民黨內(nèi)部的反對派持相反意見。爭執(zhí)中,吳稚暉堅定地站在孫中山一邊,支持吸納共產(chǎn)黨加入國民黨的正確主張,促使“國共合作”得以通過。

1924年1月30日,大會選舉出了中國國民黨中央領導機構,包括由胡漢民等24名執(zhí)行委員和毛澤東等17名候補執(zhí)行委員組成的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吳稚暉等5名監(jiān)察委員和蔡元培等5名候補監(jiān)察委員。進入國民黨中央領導層的吳稚暉在監(jiān)察委員這個位子上坐了28年。

按孫中山的意愿,中華民國須借鑒美國的憲法、美國的政治體制,實行民主共和制,但由于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限制,孫中山的理想并未真正實施。由于軍閥割據(jù)、頻發(fā)戰(zhàn)亂,中國進入長期分裂的混亂之中。

1924年10月24日,直奉大戰(zhàn)期間,馮玉祥、胡景翼兩軍從熱河潛回北京,聯(lián)合京畿警備副司令孫岳發(fā)動北京政變,“賄選總統(tǒng)”曹錕被扣。張作霖進軍天津,段祺瑞在北京主持政局。11月1日,馮玉祥、段祺瑞、張作霖電請孫中山早日入京,召開國事會議。

孫中山宣布接受邀請,發(fā)表 《北上宣言》,重申:必須打倒軍閥及其賴以存在的帝國主義,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孫中山說:“國民之命運,在于國民之自決。本黨若能得國民之援助,則中國之獨立、自由、統(tǒng)一諸目的,必能依于奮斗而完全達到?!?/p>

11月13日,孫中山偕宋慶齡等乘永豐艦離廣東北上。途經(jīng)上海時,在上海寓所發(fā)表講話:“我們中國以前十三年,徒有民國之名,毫無民國之實,實在是一個假民國?!薄爸袊F(xiàn)在禍亂的根本,就是在軍閥和援助軍閥的帝國主義者。我們這次來解決中國問題,在國民會議席上,第一點就要打破軍閥,第二點就要打破援助軍閥的帝國主義者。打破了這兩個東西,中國才可以和平統(tǒng)一,才可以長治久安?!?/p>

12月31日,孫中山抱病乘專車抵達北京。十多萬民眾頂著凜冽寒風,高舉“北京各團體聯(lián)合歡迎孫中山先生”“歡迎首倡三民主義,開創(chuàng)民國元勛,中國革命領袖孫中山”的大幅標語和彩旗,從車站至長安街,夾道歡迎孫中山。當北京國民黨支部迎接小組馬敘倫等人用一張?zhí)僖螌O中山抬下車時,歡迎群眾情緒熱烈,歡呼聲震天。

孫中山當天發(fā)表了 《入京宣言》:“此次來京,曾有宣言,非爭地位權利,乃為救國。十三年前,余負推倒?jié)M清政府,使國民得享自由平等之責任。惟滿清雖倒,而國民之自由平等早被其售與各國,故吾人今日仍處帝國主義各國殖民地之地位。因而吾人救國之責,尤不容緩。至于救國之道多端,當向諸繕述。惟今抱恙,不得不稍后異日?!?/p>

吳稚暉隨后亦到北京,被孫中山指定為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吳稚暉還寫了 《論總理北上后對當時政局之意見上書總理》 一文,論述了北方時局并向?qū)O中山提及一些建議。

在此期間,孫中山特派宣傳委員分赴北方13省區(qū)從事宣傳工作,出發(fā)前均集中于北京大學第一院,聽取吳稚暉講述“宣傳性質(zhì)”與“宣傳方法”。

1925年元旦,段祺瑞邀請孫中山參加由其操縱的善后會議。

中國國民黨組織北京中央政治會議處理政務,加推吳稚暉、李石曾、于右任、陳友仁等四人為政治會議委員。吳稚暉參加在北京召開的中央政治會議。

孫中山病勢日趨加重,由協(xié)和醫(yī)院院長邵安樂、德國醫(yī)生克利及俄國醫(yī)生實施手術。剖右腹5英寸,吸盡肝部膿液,洗滌肝部后發(fā)現(xiàn)腫瘤已堅硬如木,肝癌已至晚期。

孫中山彌留時,吳稚暉是孫中山遺囑的起草和見證人之一,并與其他重要護持人員在其遺囑上簽字。

吳稚暉后來回憶道:“總理到北平即病臥。其初,同志總望總理病愈。并望其愈得速。不料總理起病后,竟一天沉重一天。到2月24日總理就預備遺囑。3月10日早晨,總理遂在鐵獅子胡同將遺囑補行簽字。至11日總理精神好些,大家都很高興。因為侍奉總理,大家皆受辛苦,大家俱安心去睡一睡。其時本系寓在旅館中,不料到了半夜,陳璧君、何香凝諸同志忽來打門,說速到鐵獅子胡同去。本人從睡中驚起,情知總理病已危急,亟忙同到鐵獅子胡同去。但見里里外外,人都擠滿,皆現(xiàn)悲痛之色??偫砼R終時候,還是神清氣爽,猶對同志講三句最后的話,即是‘和平、奮斗、救中國?!?/p>

3月12日,孫中山患肝癌病逝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當天下午,吳稚暉召集緊急會議,決定哀悼孫中山的具體辦法如下:(一) 休會三日。(二) 會員左臂纏黑紗一星期。(三) 宣言繼續(xù)奮斗。(四) 休會期內(nèi)停止一切宴會。(五) 邀集各團體開追悼大會。

中外各界人士前往鐵獅子胡同行轅,吊唁孫中山。

4月2日,孫中山靈柩由中央公園移靈西山碧云寺,出殯時,吳稚暉捧著幾十斤重的印刷品,沿途散發(fā),宣揚孫中山先生“品格自然偉大、度量自然寬宏、精神自然專一、研究自然精博”的偉大精神。

在悼念孫中山的挽聯(lián)中,吳稚暉寫道:聞道大哭之,下士應多異議;貽謀后死者,成功不必及身。

1929年3月12日,《中國晚報》 經(jīng)營部將1924年曾為孫中山灌錄的其一生僅有的一次錄音再次發(fā)行,并同時發(fā)行了 《中山先生留聲紀念集》。其中有孫中山國語演說詞4段,粵語演說詞2段,文字收編入書,同時還收輯了孫科、于右任、譚延闿、蔡元培、馮玉祥、吳稚暉、戴季陶等7人專為此書所著的文章。

1925年5月29日,孫中山靈櫬在南京舉行奉安典禮,吳稚暉攜子吳詳參加執(zhí)紼。

吳稚暉追隨孫中山時間較早,對其了解也比較多,在他的心目中,孫中山是一個為中國的自由平等而奮斗不息的偉大人物。

孫中山逝世后,國民黨中央候補委員鄧家彥對孫中山遺囑表示懷疑。在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開會時,鄧家彥說:今天一個遺囑,明天一個遺囑,遺囑太多。鄧家彥先后在 《順天時報》 和北京的 《晨報》 上撰文,稱孫中山遺囑是偽造的,一些軍閥政客把持的報紙也跟著起哄,一時鬧得滿城風雨。

吳稚暉認為這不是小事,亟須說明總理遺囑的真相。便在1925年8月寫了《答鄧家彥書——遺囑之真?zhèn)巍?,駁斥鄧家彥所說孫中山遺囑是偽遺囑的謬論。

自從1924年1月27日孫中山演講“三民主義”,開宗明義地說:“主義就是一種思想、一種信仰和一種力量。”吳稚暉成了三民主義的精誠擁護者和宣傳者,他先后撰寫了 《總理行誼》 《中山先生的革命兩基礎》 《總理與中國革命》 《我亦一講中山先生》 《三民主義實現(xiàn)漢奸和貪污便會一掃盡》 《民生主義實現(xiàn)之途》 《總理逝世六周年紀念大會報告》 等眾多文章,為詮釋和維護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學說作出了貢獻。

(選自《炎黃春秋》2016年第11期)

猜你喜歡
吳稚暉孫中山
別開生面先行者——孫中山的哲學創(chuàng)意
《孫中山新探》序言
孫中山的綽號
吳稚暉的『三不』
國民黨元老吳稚暉愛“惡搞”
國民黨元老愛“惡搞”
國民黨元老愛“惡搞”
吃肉喝湯,風雨無阻
民國時期孫中山郵票賞析
官二代的另類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