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婕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出現了一種全新的交際方式--表情包,它已經成為語言交際的必要補充。在跨文化交際中表情包起著什么作用?本文將會探討表情包在跨文化交際中的作用。
關鍵詞:表情包;流行文化;橋梁
中圖分類號:G6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004-01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在社交中從單純地使用文字逐漸過渡到使用符號、圖片、表情等,由此出現了能夠代替文字的表情包。
1.什么是表情包
表情包是一種利用圖片來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表情包在社交軟件活躍之后,形成的一種流行文化,表情包流行于互聯(lián)網上面,基本會使用網絡的人都會發(fā)表情包。在移動互聯(lián)時代,人們以時下流行的明星、語錄、動漫、影視截圖為素材,配上一些匹配的文字,用以表達特定的情感。人們在制作、收藏與傳播表情包的過程中得到樂趣,獲得了滿足。2017年7月18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北京發(fā)布《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7》,表情包入選2016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
表情包本質上屬于一種流行文化,依托于社交和網絡的不斷發(fā)展,人們之間交流方式也出現了相應的變化,由最早的文字溝通到開始使用一些簡單的符號、emoji表情、表情包,逐步演變?yōu)槿找娑嘣谋砬槲幕?使用一些自制的、流行元素圖片來進行溝通。這類圖片以搞笑居多,且構圖夸張,通過收藏和分享此類圖片,人們可以獲得趣味,同時展現自己的藏圖,可以得到人們認可,實現心理上的滿足。表情包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抽象化的字母或者標點符號的組合,也就是顏文字,例如表示笑臉的":)"、表示傷心的"T_T""QAQ"等;二是社交軟件中的各種人臉表情;三是文字和圖片結合的圖片表情。
2.表情包的作用
隨著社交軟件的發(fā)展,人們喜歡在文字交流中穿插各種各樣的表情包符號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2.1表情包代表著流行文化。作為語言的補充,表情包有強大的流行文化的因素。各式各樣的表情包,不僅包含著豐富的情感,而且傳遞著使用者在現實中做不到的真實、灑脫。它是社會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它代表著流行文化發(fā)展的方向。人們用表情包表達不能用語言表達的情感、宣泄,同時令我們的語言更加豐富。
表情包是復雜社會和不堪生活的一道面具,戴上它,每個人都仿佛找到了自我與童年,可以在熱烈與喧囂的環(huán)境里,高聲喊出自己的聲音,并且迷戀于自己的聲音被聽到。
2.2表情包可以規(guī)避風險。隨著網絡監(jiān)管的出現,人們在網絡上的語言收到了限制。語言在任何地方使用都有留下證據的風險,而表情包則不同。表情包可以用來交流情感,可以用來罵人,還可以用來展示。表情包表達的含義既明確又含糊,既犀利又曖昧,它擷取了人們在現實生活當中已經約定俗成對善惡美丑、喜怒哀樂的認識與了解,并將其具體到大眾熟知的人物表情、影視截圖或者自創(chuàng)的卡通表情上,當人們不便用言語來直接表達情感或觀點時,表情包就成為最直接也最安全的交流工具,并且隨著表情包的使用也沒有出現因表情包而引發(fā)的法律事件。
2.3表情包作為文字的補充,不能用于正式文體中。人們在正式場合使用語言文字來表達感情。只有在網絡社交軟件中,表情包才被廣泛的使用。網絡流行語當中會有一些詞匯走出網絡,成為擁有生命力的時代新詞,甚至會通過官方渠道,進入詞典、融入體制語言。但表情包的寓意與用途,比網絡流行語要復雜得多,且更迭速度很快,它在主流話語體系當中建立了另外一種主流。這也是為什么網絡語言和表情包如此流行,卻難以被傳統(tǒng)媒體更廣泛地關注的原因。由表情包構建的語言體系,在很長時間內,將會是網民掌握話語權力的方式,但是很難在我們的正式文體中有一席之地。
3.表情包在跨文化交際中的作用
3.1溝通的橋梁。不同的語言屬于不同的語系,但表情包是全球通用的。作為語言的補充,表情包能傳達語言無法表達的內容,不同的語言可以用同一套表情包來表達,因此表情包充當著跨文化交際的橋梁,讓溝通變得更加簡單隨意,它可以成為不同觀點、不同思想的承載工具,甚至有預測稱未來人們會棄用文字而改用圖像來交流。在文字中插入一兩個表情符號,會被認為是具有親和力、擅長釋放友好信息的人,表情符號只是網絡社交中最簡單的應用,圖像與文字搭配的表情包才是宣泄情感的最佳載體。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也來越高的時候,在網絡社會和現實社會重合度越來越高的時候,很有必要在交際中使用流行文化——表情包。因此表情包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際者之間充當著語言橋梁的作用,它能讓交際者更好地理解對方的意圖。
3.2彌補文字表達的缺陷。表情包在聊天中最大的作用是活躍氣氛,表達情緒,同時可以彌補文字表達的缺陷,以便對方更好地理解自己。浙江大學張雷認為"表情包是一種最直接表達感情的方式"。現代化的溝通方式"短信聽不出語氣,電話看不到表情",網絡交流更是缺失了面對面交流的眼神、表情、語氣、肢體語言等,很多時候都不能用文字表達準確的含義,并且還會出錯,而表情包正好彌補了這些缺陷。在跨文化交際中,表情包充當著粘合劑的作用。
4.結語
廣泛使用的表情表不僅給我們的交流增加了樂趣,也使我們的交流更加暢通。表情包背后包含的文化因素,以及逐漸形成的產業(yè)鏈,應當成為當前值得關注和思考的文化新課題。
參考文獻:
[1]伍靜.表情包發(fā)展傳播學解析,http://www.xchen.com.cn/txcb/cbxlw/698690.html
[2]畢繼萬.跨文化非語言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3]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