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
摘要:普寧寺,作為一座集合了漢藏佛教文化于一體的寺廟,飽經歷史沉淀,并在歷史的長河中書寫了濃厚的文化之美,而且這種文化之美的魅力正是通過寺廟里宏大而經典的造像藝術表現出來,并且傳達出一種佛教的智慧與藝術的美感。本論文即是以此為中心,進行全面的論述展開。
關鍵詞:普寧寺;佛教文化;造像藝術
承德的普寧寺興建于清朝乾隆年間,距今約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寺廟總體占地面積約為三萬多平米,是當時比較宏偉的佛教建筑群落,而且在整體建筑風格上,普寧寺結合了漢藏兩地不同的佛教建筑文化及風格,將我國古代建筑藝術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潮,從而從外形上以宏偉的氣勢和雄偉的外觀而備受稱道,并成為我國皇家寺廟文化的經典代表。普寧寺里面有29所主要的建筑,并且里面供奉著一萬多尊大大小小的佛像,可以說整個普寧寺不僅僅展現出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強大,同時也將我國佛教造像藝術及文化的獨特魅力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并且成為一座集佛、法、僧俱佳的經典寺廟。
一、佛教造像的藝術之美
在佛家思想里面,他們認為佛像的塑造以及禮佛行為,會為人們積累功德,人們在佛像之前,通過佛像的莊嚴以及對佛宗教義的領悟,從而不斷的啟發(fā)自己進入一個全新的思想境界。而且,人與神靈的溝通產生宗教,人與自然的溝通產生和諧,人類最高境界的溝通則是“觀而不語”。觀,不是格物,是智慧,是藝術,是有聲處無聲,是無情處有情,是心與心的交流。觀一朵花開,則心生萬物,窺見佛性;觀一尊佛像,則見像起信,滅罪啟慧。而佛教造像藝術,則是將這種智慧以另外一種美感體現出來,并且在線條的勾勒里面以及色彩的搭配、神色的塑造和藝術氛圍的打造方面,將這種源于人、超凡于人的獨特智慧展現出來。
藝術之貴,貴在品格,品格源于先天造化,更在于后天的修行。很顯然,佛教造像的藝術之美,與藝術有關,與佛教智慧有關,更與生活有關。問佛,如問心,大抵如是。
二、普寧寺的造像之美
普寧寺作為我國古代經典的皇家寺廟代表,無論是其建筑還是其佛像藝術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造詣程度,并且其在佛教造像藝術之美方面,也很好的在這兩種藝術里面得到了體現,因此對其造像藝術之美,要從建筑和佛像兩種來描述。
(一)普寧寺建筑藝術里的造像美
在普寧寺里面擁有29所主要的建筑,可以說整個普寧寺幾乎就是一個大型的建筑群落,前半部分的建筑主要是漢式風格的建筑群落,主要是迦藍七堂的形式。后半部分呢則以藏式風格為主。但是這些建筑群落無一例外都是純木結構的,并且在建筑上面有很多佛家的經典典故和佛家畫像,這些圖案雖然并不屬于造像藝術里面,卻無疑為普寧寺的造像藝術之美增加了氛圍。無論是佛家典故還是佛家藝術畫像,普寧寺里面的這些藝術創(chuàng)作都帶著濃郁的佛教智慧,無論是線條的輕柔,還是藝術畫面的勾勒,以及色彩的搭配,都將人物刻畫的惟妙惟肖,而且畫面的故事更顯得精彩而豐富,讓人望之不免神往。
(二)普寧寺塑造藝術的造像美
普寧寺的前半部分建筑里面,佛像幾乎都采用木質的結構作為骨架,并且進行泥彩塑像創(chuàng)作,每一尊佛像都塑造的高大威猛、孔武雄渾。比如山門的哼哈二將,面部猙獰可怖,手持金剛杵護衛(wèi)山門、護佑佛法和寺廟。這兩尊神將塑造出來都是赤身的,而且裸臂,簡陋的衣著無法掩蓋他們雄健有力的肌肉,每一塊肌肉都塑造的極為雄健。而且這兩尊神將塑造的時候都以威猛為形象核心,肢體塑造比較勻稱,而且采用陽紋的方式進行肌肉的動脈雕刻,整個人體的塑造極為寫實,而且以健美見長,讓人一見而生出蓋世的豪情及氣概,并極致展現出一種力量美感。
而佛像的塑造與神像(或金剛)的塑造明顯有著不同的風格和氣質。在普寧寺的天王殿里面,有一尊光頭神像,神像面帶笑容,雙耳長到垂肩,身上披著一件袈裟,而且呈現出袒胸露腹的形態(tài),這尊神像呈現出撫膝臥坐的形態(tài),這尊神像也被很多人稱為彌勒佛,也就是布袋和尚。這尊布袋和尚塑像的塑造無論是形態(tài)還是氣質,都呈現一種極高的藝術造詣。尤其是雕塑者以內心的喜悅和看透世事萬物的心態(tài),將質樸、純真的笑容展現在佛像面部上面,并且讓人一見而生歡喜,這種形象的塑造當真是讓人望而生喜,忘卻世間煩惱。
同樣,在雕塑其他佛像的時候,普寧寺佛像的雕塑者們采用了不同的雕塑藝術方式。例如佛家四大金剛的塑像雕塑里面,就以華麗而見長。無論是鎧甲的線條,還是色彩搭配,以及塑像本身的體態(tài)塑造,以及服飾的帶狀塑造等,從而給人們瞻仰、觀望的時候帶來濃郁的藝術之美。在這些佛像塑造里面,雕塑家借助極富藝術魅力的造型雕塑,以及曲線豐滿的藝術襯托,還有華美的色彩搭配,以及對細節(jié)的寫實和塑造,表現出的佛像要嘛是孔武有力的雄健,要嘛是神態(tài)自然的莊嚴和寧靜,不僅僅強化了佛教藝術的濃郁魅力,更是直接展現出我國造像藝術的極致美感,同時將人們對佛教的敬畏以及信仰展現其中,透出佛教文化的智慧之美。
承德普寧寺的佛像造像文化,是我國古代造像藝術的經典代表,其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時候以真實的人物為范本來進行創(chuàng)作,并且將佛教文化以及藝術的美感融入其中,以及漢藏民族的審美表現納入其中,從而為我們展現出呼一種特有的氣質和美感,因為可以說是世界造像藝術里面的無價瑰寶。
參考文獻:
[1]趙陽.承德普寧寺佛像的造像藝術[J].河北旅游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2):156-158.
[2]毛麗萍.承德普寧寺的建立及藝術特征[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9,29(1):7-9.
[3]尹志利.承德普寧寺四十二手觀音菩薩像構造及特點[J].管理觀察,2010 (9):211-212.endprint
北方文學·上旬2017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