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陽華
《南岳倡酬集》版本流傳與朱熹師徒理學思想傳播
○林陽華
《南岳倡酬集》(《南岳唱酬集》),乃朱熹、張栻、林用中三人所作,約成書于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冬,共收錄唱和詩149首。目前學界對其版本流傳的研究,束景南、祝尚書先生可為其代表;而對其中的理學思想的研究,王利民先生可為其代表。
但由于束景南、祝尚書先生對《南岳倡酬集》在宋元明清時期的版本流傳分期及其成因沒有作專門探討,故留下了一些遺憾。而王利民先生由于未將朱熹、張栻、林用中的理學思想研究,建立在版本流傳考證的基礎上,以致于忽略了《南岳倡酬集》所存一卷附錄的價值所在,且未將其同唱和詩歌作為一個整體,用于考察《南岳倡酬集》的版本流傳對于朱熹、張栻、林用中理學思想傳播的作用。鑒于此,本文將就以上諸位先生未加以解決的問題做進一步考論,不足之處懇請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查閱相關資料,發(fā)現(xiàn)《南岳倡酬集》未被宋人著錄,在宋元時期也未被刊刻流傳,“此集不見宋人著錄,亦未聞有宋元舊槧”①。為何如此?束景南先生指出:因為以作詩為小道,作詩為余事,所以朱熹在生前并未將《南岳倡酬集》單獨刻版印行,當時頂多只將三人之詩合抄一帙,各人一本家藏,故此集原本不可見。②不僅朱熹未將《南岳倡酬集》單獨刊行,而且宋元時期亦然,所以才會出現(xiàn)祝尚書先生所說的“未聞有宋元舊槧”的狀況。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當是束景南先生所說的“作詩為小道,作詩為余事”的觀念。而這點,在朱熹《南岳倡酬集原序》、張栻《南岳倡酬集原序》中有所提及。
朱熹《南岳倡酬集原序》云:“熹諗于眾曰:‘詩之作本非有不善也,而吾人之所以深懲而痛絕之者,懼其流而生患耳……’”③認為作詩本非壞事,擔心的是“流而生患”。張栻《南岳倡酬集原序》對其有所呼應,認為“中夜凜然撥殘火相對,念吾三人是數(shù)日間,亦荒于詩矣。大抵事無大小美惡,流而不返皆足以喪志。于是始定約束,異日當止。蓋是后事雖有可歌者,亦不復見于詩矣。嗟乎!覽是篇者,其亦以吾三人自儆乎哉?”④朱熹所說的“懼其流而生患”與張栻的“流而不返皆足以喪志”當是同義。由此觀之,束景南先生的觀點不無道理。除此之外,黨爭當是另一個重要因素。
北宋以新舊黨爭為政治的主要表現(xiàn)形態(tài),南宋黨爭則以宋金和戰(zhàn)之爭與道學反道學之爭為主要表現(xiàn)形態(tài),而后者皆有朱熹、張栻等道學人士的身影。在對待宋金和戰(zhàn)與否的問題上,朱熹、張栻等道學人士首先表現(xiàn)出了積極的主戰(zhàn)態(tài)度,但隨著“隆興和議”的簽訂,道學人士再次失敗。進入乾道年間,朱熹、張栻雖然對宋金和戰(zhàn)仍持有不滿態(tài)度,但將批判的重點轉(zhuǎn)向了反佞幸擅權之士上,出現(xiàn)了道學反道學之爭?!霸谇滥觊g,道學集團與近幸、宰執(zhí)交互一體的功利勢力之間就出現(xiàn)了嚴重的對立和激烈的較量”⑤,“乾、淳年間,朝野上下形成了道學與反道學的兩大勢力……在這個替代過程中,朱熹雖然位卑職微,但隨著在學術界的道學領袖地位的日益顯著,其抨擊反道學的‘近幸黨’的力度較其他道學人士更猛烈,成了這兩大勢力相互抗爭時的一個焦點或關鍵人物,因而也時常遭到對立勢力的沖擊與排斥”⑥。為了避免在反道學的過程中,受到對方的迫害,朱熹從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至淳熙四年(1177年)屢招不起,原因之一即為進絕議和抑佞幸之戒不為朝廷所為,怕“觸事妄發(fā)”⑦?!赌显莱昙纷饔谇廊?,正是以朱熹為首的道學人士與反道學人士之爭的劇烈時期,如果在此期刊印此集流行,或許會被反道學人士當成制造“文字獄”的材料,北宋新舊黨爭中的“烏臺詩案”“車蓋亭詩案”將可能再次重演,直接威脅到朱熹等人的生命安全?;蛟S出于此,三人并沒有將其單獨刊刻印行。為了不使詩稿丟失,朱熹、張栻、林用中在臨行之前合抄了詩稿,各自保存一份,只在以三人為中心的小范圍內(nèi)傳播。
有研究者可能會問:三人未將詩稿刊行,難道不擔心失傳嗎?答案是肯定的。但詩稿的流傳未必要由作者自行刊印。較為常見的刊印主體有作者、親屬、他人等多種?!赌显莱昙匪珍浀闹祆?、張栻的詩歌之所以能夠在后世刊印流傳,依靠的當是親屬和他人。換而言之,正是親屬和他人對三人文集的刊印,宋元時期沒有必要再對《南岳倡酬集》單獨刊印。
朱熹、張栻的文集在南宋就被廣泛刊行。據(jù)文獻資料所載,朱熹文集在南宋已有多種刊刻本,有三十卷、八十八卷、一百卷、一百一十卷等多種不同卷數(shù)的刊刻本。⑧張栻亡故后文集的編刊由朱熹親自參與,在南宋有三十卷、四十四卷等多種不同卷數(shù)的刊刻本。⑨這些不同卷數(shù)的刊刻本,收錄了《南岳倡酬集》中朱熹、張栻的詩歌。
不僅在南宋,而且在元、明、清時期,朱熹和張栻的文集也被大量刊行。朱熹的文集,僅閩本,就有元代遞修本、明代天順重刊本、明代嘉靖重刊本、明代萬歷重刊本等數(shù)種;浙本,則有宋刊元、明遞修本等多種。此外,尚有清代雍正刊本、乾隆刊本、道光刊本等版本。而張栻的文集,由朱熹親自參與刊刻的淳熙本曾傳至近代;元代著錄三十卷本;明代有弘治刊本、嘉靖刊本;清代有康熙刊本。如此之多的刊刻本,為朱熹、張栻南岳唱和詩歌的流傳顯然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即便文集已經(jīng)亡佚的林用中,在相關的資料中,也可以看到他的文集在明清的流傳情況。明代李賢等撰《明一統(tǒng)志》卷七十四載林用中著有《草堂集》,真德秀為之作序。清代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卷十七載林用中著有《草堂集》。清代郝玉麟等監(jiān)修《福建通志》卷六十八則著錄林用中《草堂集》十五卷,卷四十三除此之外,尚言真德秀為之作序。林用中《草堂集》在以上的書籍中被多次記載,說明在明清兩代,《草堂集》尚在流傳,宋元兩代亦當如此。
據(jù)上可知,朱熹、張栻、林用中由于當時處于道學反道學之爭中,生怕招引反道學人士的禍害;也生怕作詩喪志,不利于踐行道學;另外,因為朱熹、張栻、林用中三人在宋元時期皆有文集流傳,未將《南岳倡酬集》詩稿加以刊行,導致了宋元時期《南岳倡酬集》沒有刻本流傳,只有抄本(已亡佚)在較狹窄的范圍內(nèi)(主要是朱熹、張栻、林用中三人及其親屬之間)傳播。是以可將宋元時期,稱為《南岳倡酬集》版本流傳的冷落時期。
《南岳倡酬集》版本流傳的冷落狀況,在明清時期得到了扭轉(zhuǎn),呈現(xiàn)出了興盛狀況。據(jù)筆者所知,明清版本主要有以下幾種:明代天順刻本、明代弘治刻本、明代崇禎刻本、清代四庫全書刻本、清代嘉慶抄本等數(shù)種。其中,天順刻本被祝尚書先生考證為偽作,而崇禎刻本已亡佚,嘉慶抄本則出自崇禎刻本。
研究者可能會問:為何明清時期會出現(xiàn)版本流傳的興盛狀況呢?原因大體有三:一是借此書為南岳山川草木增色,提高知名度,亦為朱熹、張栻揚名;二是由于各種原因,《南岳倡酬集》出現(xiàn)了殘壞現(xiàn)象,通過刊行可以提高林用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三是林用中文集亡佚,唯有借助此書,便于使其詩歌得以保存流傳。
梳理《南岳倡酬集》現(xiàn)存的明代序跋,不難發(fā)現(xiàn):鄧淮《南岳唱酬集后敘》(弘治本)與其他版本序跋的寫作主旨有明顯的不同。其云:“今二先生之詩之文殆與南山爭雄,山川草木光彩猶存,而可使吾衡終于不聞哉?”“睹斯集也,南山殆亦若增而高也。”“使吾衡人誦其詩、讀其文,如見二先生焉,亦千古之一快也?!雹庖环矫嬲J為朱熹、張栻二先生的南岳唱和詩歌歌詠了南岳山川草木,使其得到后世的關注,提高了知名度;另一方面世人通過誦讀二先生的南岳唱和詩歌,亦可見他們的德行學術,如見其人。因為能夠使南岳的山川草木和二先生的唱和詩歌相得益彰,是故鄧淮從朱熹、張栻的文集中,輯錄了二者的南岳唱和詩歌,并將其與林用中的詩歌合集,以便刊刻流傳。
雖然祝尚書考證出天順本為偽作,其序跋為編刊崇禎本時方才補上,但兩者實際上有共同的價值取向,即:天順本、崇禎本側重于推崇林用中,與弘治本弘揚朱熹、張栻明顯不同。首先,序跋都言及由于時代久遠等原因,出現(xiàn)了書頁的掉落和殘壞現(xiàn)象,為了使得后世可以見識林用中其行其學其詩,所以準備再次刊刻流傳。如鄧淮《南岳倡酬集序》(天順本)說道:“惜乎歷歲既久,而字畫為蠹,所殘壞者尤多。不有賢子孫搜求考正于數(shù)世之下而表章之,則先生(林用中)平日之所用心,所授受,不因是而遂泯乎!乃補其闕略,始克成編,圖鋟諸梓,以廣其傳。上以續(xù)斯文于不墜,下以承休德于無窮?!?又如余文龍《南岳唱酬集序》(崇禎本)云:“然言為心聲,蘊必有洩,其一種靈睿之氣,陰為鬼神所呵護,故今數(shù)百歲,而琰琬猶燦然星芒,膾炙人口也。行篤而文益燦,跡秘而名益彰,先生(林用中)之謂耶?”“廣石之刻,實先生(林用中)之功臣,九原有知,嘗不以予言為盲瞽者。”?其他序跋與之大體相似。其次,序跋多次強調(diào)《南岳倡酬集》的作者是林用中。如鄧淮《南岳倡酬集序》曰:“有宋大儒林擇之《倡酬集》行于世?!?林用中后裔林果《南岳倡酬集跋》(天順本)則言:“此吾先祖東屏公之遺錄也?!?而余文龍《南岳唱酬集序》則言林用中“所著唱酬詩百四十余首?!?再次,序跋與林用中的明代后裔皆有關系。除了林果《南岳倡酬集跋》自述了作跋的緣由之外,鄧淮《南岳倡酬集序》則言作序的原因乃是林果拿著家藏的《南岳倡酬集》請其作序,而楊德周《鐫南岳唱酬集小引》(崇禎本)指出林用中九世孫林劍溪示人于《南岳倡酬集》,以彰顯林用中的“道學忠節(jié)”?。祝尚書先生對為何崇禎本要偽造天順本序跋時,給出的解釋是為了“標榜崇禎刻本淵源有緒,給集子平添一些傳自朱熹之手的神圣光環(huán),以便銷售”?,能夠憑借朱熹這樣的大儒提高銷售量固然是好事,但是通過以上三方面的解釋,我們認為造偽的原因是為了促使崇禎本與天順本在推許林用中的道德、學術、詩歌上保持延續(xù)性,當更為合理。否則,天順本、崇禎本序跋為何不如同弘治本的后敘一樣,直截了當?shù)刭濏炛祆?、張栻,何必通過四篇序跋頗費周折地闡述以上三方面的共同價值取向?
盡管林用中的后裔,以及楊德周、余文龍極力地推許林用中及其詩歌,并將《南岳倡酬集》刊行流傳,但仍免不了亡佚的命運。后來只能依賴嘉慶抄本,方可得知崇禎刻本的大致面貌,嘉慶抄本對于保存林用中的詩歌意義甚大。實際上在較之更早的乾隆年間,四庫館臣在編撰《四庫全書》時,林用中的文集已不見世,對此《南岳倡酬集提要》指出:“用中為紫陽高弟,著作多就湮沒,惟此本尚可考見,其遺詩錄而存之,庶不致無傳于后?!?對此集保存林用中詩歌的重要性給予了肯定。
要之,明清時期是《南岳倡酬集》版本流傳的關鍵時期,也是興盛時期。如果沒有鄧淮、余文龍、楊德周,以及林用中后裔等人的共同參與,《南岳倡酬集》在后世很可能會被湮沒,其流傳版本也將無從面世。雖然現(xiàn)存的弘治刻本、四庫刻本、嘉慶抄本等流傳版本,并非南宋乾道三年創(chuàng)作的原本,但對朱熹、張栻、林用中理學思想的傳播,特別是對林用中理學思想的傳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這與林用中文集已亡佚,只有依靠此集得以存留并傳播其詩歌關系密切。
《南岳倡酬集》的理學思想傳播當始于南宋乾道三年冬季,此時的傳播屬于小范圍傳播,集中于朱熹、張栻、林用中等人之間,且并非刊本傳播,而是抄本傳播。之后,朱熹、張栻、林用中各持一本抄帙藏于家中,其傳播范圍當有所擴大,但亦有限,且為抄本傳播??上У氖?,這些抄本已不存世。
考察目前所存資料可推斷,刊本傳播最早的是在明代弘治四年(1460年),當時鄧淮重輯《南岳唱酬集》,并為其作序刊行。到了崇禎五年(1632年),楊德周、余文龍補輯《南岳唱酬集》,并為其作序刊行。隨后,乾隆年間,四庫館臣又刊刻《南岳倡酬集》流傳。之后,又有了源自崇禎刻本的嘉慶抄本。梳理這些本子,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弘治本是現(xiàn)存最古的刊本,它與崇禎本、四庫本、嘉慶本除了所收錄的詩歌數(shù)量質(zhì)量、編排順序等有所差異之外,還沒有附錄,而其他三種版本皆有。三種版本中,除了存有唱和詩歌外,皆有附錄一卷。它們都附有《答林擇之書》三十二篇、林擇之遺事十條、林用中字序、林允中字序等文章,這些文章均與林用中(擇之為其字)有關。且據(jù)現(xiàn)存資料可知最早當出現(xiàn)于崇禎本中,四庫本很可能仿照了崇禎本,在唱酬詩之后也加入了一卷附錄。四庫館臣在著錄《南岳倡酬集》一卷附錄一卷時,認為“末附朱子與林用中書三十二篇、用中遺事十則,皆非此書之舊文,疑為林氏子孫所編,欲借以為榮也”?。四庫館臣在著錄《南岳倡酬集提要》時,指出除了以上所涉及的書信、遺事之外,“朱子所作字序二首,則后人因用中而采掇附入者”?。兩者在附錄由誰所編和哪些篇目附入上,并不一致。事實上,不管附錄由誰所編和哪些篇目附入,附錄中的三十二篇書信、十條遺事、兩篇字序等都較好地傳播了朱熹、林用中師徒的理學思想。其傳播起點當在崇禎五年,崇禎刻本也成為了朱熹、林用中師徒理學思想傳播中的一個拐點,較之前的版本僅依靠唱和詩歌所傳播的理學思想更為豐富多樣。
崇禎五年之前,《南岳倡酬集》中朱熹、林用中所創(chuàng)作的唱和詩歌較好地傳播了二者的理學思想。此姑且將其稱為理學思想的“詩意化表達”,即通過詩歌表達理學思想。
心性理欲論是朱子學派的一個重要論題,主要圍繞“存天理滅人欲”等問題展開探討。
經(jīng)過之前的反復探索,朱熹在乾道三年已經(jīng)對理學表現(xiàn)出了極力推崇的意向,并堅決對之進行學習和踐行。朱熹《崖邊積雪取食甚清次敬夫韻》談道:“平生愿學程夫子,恍憶當年洗俗腸?!?表達了愿意追隨二程理學,并杜絕情欲的堅定決心。正是因為有了如此決心,朱熹在此次的南岳唱和詩歌中,屢次表達對追名逐利之徒的負面態(tài)度,如《敬夫用熹定王臺韻賦詩因復次韻》言:“回首狂馳子,紛紛政可哀。”?又如《同游岳麓道遇大雪馬上次敬夫韻》說道:“回首謝世人,千載空相思?!?與朱熹的堅定決心有所不同,林用中雖然陪同師父經(jīng)歷了一場探索理欲之辯的征程,但他對學習和踐行“存天理滅人欲”之說還存在著猶豫,其所作的《胡廣文仲與范伯崇自岳市來同登絕頂舉酒極談得聞比日講論之樂》曰:“飄然塵世隔,談論轉(zhuǎn)堪哀?!?《十六日下山各賦二篇以紀時事云》云:“無窮身外事,難了世間情?!?無不說明盡管他身處南岳之旅,卻難忘世間情的苦楚。
修養(yǎng)功夫論是朱子學派的另一個重要議題,主要談論如何踐行理學的方法。對此,朱熹和林用中也表現(xiàn)出較大的差異。
朱熹以二程理學為榜樣,其踐行理學的方法,主要是依靠涵養(yǎng)功夫和窮探力索加以完成。如果將其放置于南岳之旅,其詩歌中表現(xiàn)出的是依靠窮探力索來踐行理學。而林用中由于對“存天理滅人欲”之說并未完全贊同,因此他的追隨對象,則不如朱熹的專一。這點在其詩歌中不難看出。雖然他在《蓮花峰次敬夫韻》中指出:“分明會得濂溪趣,強作新詩續(xù)古篇。”?領悟了周敦頤之趣,但也只是勉強自己寫詩以表達一時體會。與這種勉強為之的舉動不同,林用中對佛道情有獨鐘,且反復歌詠之。如《晚霞》云:“愿學陵陽修煉術,朝餐一片趁天風。”?又如《同游岳麓道遇大雪馬上次敬夫韻》曰:“談玄問老子,鳴珮邀神妃?!?再如《自方廣過高臺賦此》說道:“禪境風偏好,空門眼倍明。逢僧敘舊話,對客結新盟?!?此外,《登山回和擇之韻》(按:應為《登山回》)談道:“東林期擬結,臥石夢忘回?!?如此等等。正可見林用中此行更加感興趣的是在游山中,拉近與佛道之間的距離,向他們學習“修道”之術。而朱熹則與之相反,其《馬上舉韓退之話口占》言:“此心元自通天地,可笑靈宮枉炷香。”?對寺觀的行為表現(xiàn)出鄙視的態(tài)度。王利民先生認為:“南岳倡酬作為理學的交流和對話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不盡是心心相映的精神融合,其中也有對立觀點的爭辯。這是一次思想上求同存異的旅程。”?可謂獨具慧眼,論述精辟。但王利民先生以上的觀點,主要是就朱熹、林用中對待佛道的態(tài)度而言的,實際上他們思想上的“求同存異”,應當也包括以上所說的心性理欲論的“求同存異”。或許是因為林用中對理學還存在著距離感,他在南岳之行即將結束之時,深感迷茫,其《又和敬夫韻》說道:“青山不老千年在,白發(fā)如絲兩鬢新。歷盡高山數(shù)萬里,未知何路是為真。”?雖然經(jīng)過了不斷探尋,但卻“未知何路是為真”,與朱熹下山時呈現(xiàn)出的愉快輕松的面貌截然相反。
崇禎五年之后,除了以上所言及的詩意化表達,尚有語錄化表達。所謂“語錄化表達”,是指現(xiàn)存的一卷附錄中所包含的32封書信、10條遺事等文章,幾乎是采用對答的方式闡述朱熹、林用中的理學思想,類似于語錄體。同時,筆者發(fā)現(xiàn)雖然文體不同,但都涉及上面言及的心性理欲論、修養(yǎng)功夫論,且可以將語錄化表達看成對詩意化表達的擴展和延續(xù)。
對于心性理欲論,一卷附錄中朱熹言及對天理幾滅和人欲橫流的恐慌,強調(diào)應當尋找合適的方式踐行,使“存天理滅人欲”之說得到倡導。朱熹提出了“理一分殊”之說,《答林擇之書》其十六認為“天命散在萬物,而各為其物之天”?。且提出了“天命之性”與“率性之道”之說,《答林擇之書》其十七認為“天命之性者,天理之全體也;率性之道者,人性之當然也”?。所謂的“天命之性”當是與朱熹所言及的“氣質(zhì)之性”相對立的概念,而“率性之道”當指“氣質(zhì)之性”。正是因為人有不善之情欲,所以需要加以杜絕。在心性理欲論上,朱熹和林用中并沒有歧義。他們的歧義主要體現(xiàn)在修養(yǎng)功夫論上。
朱熹的修養(yǎng)功夫論涉及原則、方法、步驟、境界諸多方面,且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在修養(yǎng)原則上,林用中擺出了“精一之說”,對此朱熹認為光有精一還不夠,應當唯精唯一,即專心于精一之意,需要專心于區(qū)分道心與人心的界限,也需要專心于守住道心,這是真正需要下功夫之處,也是最基本的原則。因為精一可以用于對佛道的精一,容易誤導他人,而唯精唯一朱熹則是特指對理學的精一。朱熹對曾學于二程的呂本中等人的“不主一門”“不私一說”就頗有微詞。他在《答林擇之書》其十一中指出:“《呂公家傳》深有警悟人處,前輩涵養(yǎng)深厚乃如此。但其論學殊有病,如云:‘不主一門、不私一說’,則博而雜矣;如云:‘直截勁捷,以造圣人’,則約而陋矣。舉此二端,可見其本末之皆病,此所以流于異學,而不自知其非耶?”又認為:“程氏之門,千言萬語只要見儒者與釋氏不同處。而呂公學于程氏,意欲直造圣人,盡其平生之力,乃反見得佛與圣人合,豈不背戾之甚哉?夫以其資質(zhì)之粹美、涵養(yǎng)之深厚如此,疑若不叛于道而窮理不精,錯謬如此,流傳于世,使有志于道而未知所擇者,坐為所誤。蓋非特莠之亂苗,紫之亂朱而已也?!?呂氏持有“意欲直造圣人,盡其平生之力,乃反見得佛與圣人合”的行為,如果其學說流傳于世,將誤導學道之人,故需要將其行為向世人言明。
對林用中深陷佛教之行,朱熹也有所批判。朱熹在《答林擇之書》其十三中指出近世之人往往好空談,對學術的追求過于急功近利甚為不滿,而林用中對于這批人“當有以開之,使決然無惑于彼,乃為不負其相向之意。然擇之向來亦頗有好奇,自是之弊。今更當虛心下意,向平實處加潛玩浸灌之功,不令小有自主張之意,則自益益人之功,庶乎其兩進矣”?。希望林用中能夠勸導他人“向平實處加潛玩浸灌之功”,達到“自益益人之功”。
修養(yǎng)原則的確立,為修養(yǎng)方法的選擇奠定了基礎。前面提到,林用中對佛道表現(xiàn)出了認可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也直接影響到他的修養(yǎng)功夫論。在《答林擇之書》其五中,朱熹談到林用中告訴何晉叔所謂仁乃是“肖天地之機要,須就發(fā)見處看得通神,自然識得”?。所謂“發(fā)見處”與佛道的悟道之術相近。朱熹認為林用中此說是在迷惑他人,并認為要成仁需要涵養(yǎng)本根,需要下苦功夫。在接受了朱熹的教導之后,林用中覺得只要涵養(yǎng)本根就能夠悟道,《遺事十條》其十談道:“擇之問:‘且涵養(yǎng)去,久之自明。’先生曰:‘亦須窮理。涵養(yǎng)、窮探二者,不可偏廢。’”?朱熹則認為涵養(yǎng)、窮探都需要具備。
明了了修養(yǎng)方法后,還需要知曉修養(yǎng)步驟。朱熹認為修養(yǎng)需要遵守循序漸進的過程?!洞鹆謸裰畷菲涫耪f:“疑古人直自小學中涵養(yǎng)成就,所以大學之道,只從格物做起。今人從前無此工夫,但見大學以格物為先,便欲只以思慮知識求之,更不于操存之處用力??v使窺測得十分,亦無實地可據(jù)。大抵‘敬’字是徹上徹下之意,格物致知乃其間節(jié)次進步處耳。”?認為古人學道能夠遵循先經(jīng)歷小學時的涵養(yǎng)本根,再進入大學時的格物致知的過程。而今人往往忽略涵養(yǎng)環(huán)節(jié),而直接進入大學時的格物致知,在缺乏涵養(yǎng)的前提下學道,往往不深入。林用中與今人相近,他認為應當先察識后涵養(yǎng)。對此,朱熹持不同態(tài)度?!洞鹆謸裰畷菲涠徽劦溃骸肮湃酥粡挠鬃映R暉o誑以上,灑掃應對進退之間,便是做涵養(yǎng)的工夫了。此豈待先識端倪,而后加涵養(yǎng)哉?但從此涵養(yǎng)中,漸漸體出這端倪來,則一一便為己物。又只如平常的涵養(yǎng),將去自然純熟。今曰:‘即日所學,便當察此端倪,而加涵養(yǎng)之功,似非古人為學之序也?!闭J為應當先涵養(yǎng)而后再察識。而林用中則“今乃謂不先察識端倪,則涵養(yǎng)個甚的”,被朱熹指出太過于急迫。朱熹還借用“持敬”分動靜之說,用于解釋涵養(yǎng)和察識的順序。“敬字通貫動靜。但未發(fā)時,則渾然是敬之體。非是,知其未發(fā),方下敬的工夫也。既發(fā),則隨事省察,而敬之用行焉。然非其體素立,則省察之功亦無自而施也?!?涵養(yǎng)是持敬的未發(fā)階段,而察識則是已發(fā)階段,一靜一動,有靜才有動。
雖然通過涵養(yǎng)、察識等一系列努力之后,要達到圣人的境界并非易事,但朱熹也為士人闡述了對“天命流行”的認識?!洞鹆謸裰畷菲淦咴唬骸疤┥綖楦咭?,然泰山頂上已不屬泰山,此喻道體之無窮,而事業(yè)雖大,終有限量耳。故下文云云,意可見也。又既得后須放開,此亦非謂須要放開,但謂既有所得,自然意思廣大,規(guī)模開廓?!比欢x良佐則言周敦頤“放開忒早”,朱熹指出所說有毛病。因為即便“入堯舜氣象,亦只是見得天理自然,不煩思勉處耳”?,但這需要付出不少功夫。但一旦入此境界,則“自然意思廣大,規(guī)模開廓”。《答林擇之書》其二十四談道:“既不為老子之無為,又非有所作為,此便是天命流行、鳶飛魚躍之全體。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未嘗離此?!?即是對精微無窮之道踐行之后,所獲得的愉悅心情的真實體現(xiàn)。此時的盡已(體上功夫)與推已(用上功夫)已全然不分,因為“若圣人之忠恕,則流行不息,萬物散殊而已,又何嘗盡已、推已之云哉”??
由上可見,崇禎五年之后的《南岳倡酬集》流傳版本由于一卷附錄的加入,無論在心性理欲論,還是修養(yǎng)功夫論上,都要比之前更為豐富多樣。這些流傳版本通過詩意化表達與語錄化表達,帶動了朱熹、林用中理學思想在后世的傳播,功不可沒。從中也可以看到,朱熹、林用中師徒存在同異的理學思想。
綜上所述,《南岳倡酬集》在宋元、明清兩個時期的版本流傳,呈現(xiàn)出較大差異。由于持有作詩為小道是余事的觀念,生怕黨爭的禍害,以及朱熹、張栻、林用中三人皆有文集刊刻流傳等原因,《南岳倡酬集》在宋元時期有抄本在小范圍內(nèi)流傳,但無刻本流傳,是為冷落期。為了提升南岳的知名度與宣揚朱熹、張栻的詩歌、學術與德行,為了提高林用中的地位和影響力,為了使林用中的詩歌能夠得以保存流傳,《南岳倡酬集》在明清時期既有抄本流傳,又有刻本流傳,且傳播范圍較廣,是為興盛期。在現(xiàn)存的版本中,作于崇禎五年(1632年)的崇禎刻本是《南岳倡酬集》流傳中甚為關鍵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從此版本開始,《南岳倡酬集》多加了一卷附錄,采用詩意化表達和語錄化表達方式,傳播了朱熹、林用中同中有異的理學思想,在心性理欲論、修養(yǎng)功夫論上,較之前的版本更為豐富多樣。
(作者單位:福建三明學院文化傳播學院)
①祝尚書《宋人總集敘錄》[M],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99頁。
②束景南《朱熹佚文輯考》[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704頁。
③④?????????????????????????朱熹、張栻、林用中《南岳倡酬集》[M],文淵閣本欽定四庫全書(第1061冊)[M],福州:鷺江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頁,第30頁,第30頁,第30頁,第30頁,第30頁,第31頁,第31頁,第32頁,第31頁,第31頁,第31頁,第31頁,第32頁,第30頁,第32頁,第33頁,第33頁,第32頁,第32頁,第32頁,第34頁,第33頁,第33頁,第32頁,第33頁,第33頁。
⑤⑥沈松勤《南宋文人與黨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頁,第97頁。
⑦陳正夫、何植靖《朱熹評傳》[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頁。
⑧⑨祝尚書《中國古代詩文名著提要》(宋代卷)[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15-417頁,第424-425頁。
⑩朱熹,張栻,林用中《南岳倡酬集》[M],明代末活刻本,卷首。
??????朱熹、張栻、林用中《南岳倡酬集》[M],清代弘治刻本,卷首。
?祝尚書《〈南岳唱酬集〉“天順本”質(zhì)疑》[J],《中國典籍與文化》,2005年第2期,第16頁。
?永瑢《四庫全書簡明目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36頁。
?王利民《流水高山萬古心——〈南岳倡酬集〉論析》[J],《文學遺產(chǎn)》,2003年第1期,第61頁。
福建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編號:FJ2016X014);三明市社科規(guī)劃項目(編號:M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