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xù)云華
關鍵詞:愛的教育 正心修身 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 愿景
摘要: 教師作為人類精神文明的開拓者,要以博愛的情懷對待我們的學生,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正心修身,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時代的潮流中做一個“愿景”的描繪者。
【分類號】G641
教師作為精神文明的開拓者,在傳遞科學文化知識,促進整個人類生存與延續(xù)方面始終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國古代曾將“天,地,君,親,師”供奉一堂,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也提到過教師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把兒童交給品德高尚的教師,才能夠使教育取得成功”。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我們要以博愛的情懷對待我們的學生,端正的心思善待我們的工作,同時還應具有精深特別的教學技藝。
一、 心中有愛,眼中有情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這是偉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師愛精神。從孔子的“愛之,能勿勞乎?中之,能無悔乎”到夏丐尊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從“羅素的“凡事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發(fā)展”到蘇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們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風格各有千秋,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愛的教育”。
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師愛首先應是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學生一起憂傷、欣喜、激動、沉思。教育的愛不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做出一種姿態(tài),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氛圍,一種情感,它自然而然的貫穿于教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也不聲不響的體現(xiàn)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jié),更能潛移默化的浸潤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正如巴特爾曾經(jīng)說過:“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凍結了的感情也能消融?!?/p>
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負責。離開了嚴格要求,遷就和縱容學生的愛絕不是我們提倡的真愛。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合理必要的懲罰,教育不僅要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識能力水平,同時還要按文明社會與他人交往的準則規(guī)范人的行為。
愛是教育的基石,也是教育的出發(fā)點。作為一名人名教師要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學生,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想學生所想,給學生所需。師愛意味著關懷,師愛的光芒體現(xiàn)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當中,教師的一個擁抱,一句貼心的問候,哪怕僅僅是一個溫暖的眼神,都足以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愛與關懷。
二、 正心修身 德高為范
教師的職業(yè)比較特殊,很早教師就被比作蠟燭,教師的工作很辛苦,但是帶給社會的效益并不直接。教師作為現(xiàn)代社會中的一員,心理狀態(tài)或多或少會受到社會各種思潮的影響,特別是市場經(jīng)濟的變革,使教師傳統(tǒng)的人生觀,價值觀不斷面臨新的挑戰(zhàn),同時也影響著教師的角色期望和職業(yè)態(tài)度。這就要求我們要努力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提升自我精神境界,在工作中相互協(xié)作,真誠相待,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
曾子曾在《大學》的“正心修身”篇中談到:所謂修身,在正其心意,身有所憤恨,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為修身,在其正心。在這段話中主要是強調(diào),如果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關鍵在于需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如果心思沒有端正,思想不集中,看到了卻像沒有看見一樣,聽到了卻像沒有聽見一樣,吃了東西卻不知道食物的味道,以上這些都是由于心思不正而造成,這就是說,如果要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關鍵在于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新世紀是一個生命意識,生存意識凸顯的時代。關注人的生命,關注人類生活,已經(jīng)成為人們探索人生價值、實現(xiàn)道德價值的重要體現(xiàn)。對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思考離不開關注教師的生命和生活。教師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教師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美好的教師形象展示在學生面前,給學生以美的吸引力,愛的感染力,無言的教育力。因為教師總是主動地在向學生施加影響,而這種影響,不僅體現(xiàn)在知識的傳授上,而且體現(xiàn)在對學生成長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上。一個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哪怕知識再淵博,學問再精深,也絕不是稱職的教師。教師確立新的健康觀,創(chuàng)設和諧的生命形態(tài),成為教師職業(yè)道德和高尚人格的重要內(nèi)容。
三 、潛研博學 登高望遠
最近我讀到一本書,書名為《愿景》。書中談到偉大的企業(yè)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將洞察力與策略相結合,描繪出獨一無二的企業(yè)愿景。它指出一個企業(yè)的領導人應該是這樣一個人:是他指出道路在哪里,是他舉著火把,是他使我們所有的人看清了未來,整個企業(yè)都從這位領導者的熱情中獲得了力量。
當然教育是有別于企業(yè)的。教師的職業(yè)特點決定著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的獨特性,在提倡“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一個合格的教育者應從單一的“教書匠”轉變?yōu)樾聲r期的新型“專家和心理學家”。
高素質(zhì)教師首先應該是某一學科領域的“專家”。教師在教學中要嚴謹治學,銳意創(chuàng)新,誨人不倦。他必須要有出色且深受學生喜愛的教學藝術,但還應具備教學之外與自己專業(yè)相關的一技之長,在生活中多讀一些書,使自己頭腦更加開放。如:《How to Think Like Leonardo》-- 如何像達芬奇一樣思考,《What Are the Seven Wonders of the Ancient World》-- 什么是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跡,等等。教數(shù)學的老師不防業(yè)余研究一點什么“猜想”之類的問題,教英語的老師研究一下“語言學”的真正含義。教師具有了一定的教學藝術和專業(yè)特長,不僅使教師對學生產(chǎn)生一種熱愛科學,不斷進取的潛移默化的感染教育作用,也使教師本人對學生保持著一種源于科學、源于知識的人格魅力。
高素質(zhì)教師同時也是一位“心理學家”。素質(zhì)教育同時又是個性教育,這必然要求教師具備發(fā)現(xiàn)、發(fā)揮、發(fā)展學生獨特個性的技巧與藝術。因此,教師必須擁有良好的心理學修養(yǎng),善于走進學生的心靈之中,敏銳的感受學生的心理變化,與他們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正如贊科夫所說:“對于一個有觀察力的教師來說,學生的歡樂、興奮、驚奇、疑惑、恐懼、受窘和其他內(nèi)心活動的最細微的表現(xiàn),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一個教師如果對這些表現(xiàn)熟視無睹,他就很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教育既是一門科學,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教育又是一門藝術,需要講究教育技巧,運用教育智慧,靈活地處理各種矛盾。教師的人格魅力會影響師生關系?!皩W為人師,行為世范”,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學生嚴格的監(jiān)視下,學生會時時評價教師。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把教育手段和教師的人格融為一體,用自身人格影響學生的人格,用自我心靈塑造學生的心靈,努力成為時代潮流中“愿景”的描繪者。
參考文獻
【1】 法.讓.雅克.盧梭《愛彌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07-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