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琴
摘要: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耗時多而收效微的情況依然存在。教學目標缺乏明確性,教學內容缺乏序列性,教學方法缺乏靈活性。力求在單位時間內求得最優(yōu)或較優(yōu)的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這正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 初中語文 ;創(chuàng)新 ;教學模式
一、改進教學方法,訓練創(chuàng)新思維
傳統(tǒng)的語文教法沒有很好地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教師是注射器,學生是接收容器,最終教學的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師的教學內容常常由五大塊組成: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簡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這些都不利于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因此也就談不上什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了。由于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沒有注入創(chuàng)新因素,從而導致的結果是:教師一時為圖口舌之快,講得天花亂墜、頭頭是道,而學生往往卻“霧里看花”、不知所云。教師對學生聽、說、讀、寫方面的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則顯得蒼白無力,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更是成了一句空話。教師往往在臨考前組織題海大戰(zhàn),以“時間+汗水”、“日光十燈光”的方式出“成果”。這樣就幾乎扼殺了學生所有的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改進教法已迫在眉睫、勢在必行。改進教法可以考慮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興趣。著名的語文教育家于漪曾說過:“如果一個老師有能力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庇纱丝梢姡d趣對求知、對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學生主動學習知識的先決條件,掌握一定的知識又是創(chuàng)新的先決條件,可見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
3、培養(yǎng)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學生僅有了興趣和習慣還遠遠不夠,要有堅強的毅力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只有具備這種精神品質,才能在學習過程中不畏困難、迎難而上;才能激發(fā)創(chuàng)新的潛意識。
4、拓寬學生學習語文的視野。教師要積極大膽引導學生走出課文、走出課本,深入生活、深入社會,讓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充分激發(fā)。
二、要緊緊抓住疑為線索,思為核心的主線
要變“思維體操”為學生的活動,“跳起來摘果子”在學生中要被強調。要使得學生多思解疑,在上課時,要基于學生的實際來讓他們相互或自己設疑?!皩W習是思考的結果,疑問是思考的結果”,學生自主研究的意識可以通過“質疑”來激發(fā),這在新的基礎教育里有指出過,學習效率和興趣才會得到提高,勇于批判和探索的創(chuàng)新精神才能培養(yǎng)起來。創(chuàng)造的基礎就是質疑,質疑使得不少的發(fā)明誕生出來。少年兒童凡事都喜歡問為什么,因為他們好奇天真。老師對于學生這種敢于提問的積極性要盡心盡力的保護,使學生對問題多方向拓展,問題可在思維中延伸開來。如《愚公移山》這篇文章,愚公移山的正確性是被老師肯定的,但學生如有“移山不如搬家好,”的逆向思維也應積極肯定。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能有寬松、民主和平等的氛圍,其主體的作用才能夠被發(fā)揮出來,他們基于自身的經歷和幻想就會被鼓勵并引導出大膽的質疑,推陳出新以及舉一反三,聯(lián)系起新的和舊的知識,通過探索問題并解決它,然后分析歸納,對于學到的知識就能深入的理解。
三、重視課外閱讀、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課外閱讀的延伸
課外閱讀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課外閱讀,學生還可以間接地向社會、向自然、向生活、向實踐學習,對他人的經驗教訓進行反復體味、咀嚼,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不斷發(fā)現、豐富、完善和超越自我。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發(fā)現閱讀量大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而且語言表達能力也較強。因此,應該重視開展課外閱讀,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主、投入、清醒的閱讀氛圍,并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對閱讀內容進行引導。其次,注重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訓練,引導學生從做中學,從生活中學。課外閱讀材料應注意與課內內容的溝通,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最后,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形、聲、光、色等手段可以為語文教學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課外閱讀的網絡化,使閱讀課的容量無限增加,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思辨力和創(chuàng)造力;網絡技術的交互性的運用,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使每個學生由原來的被動接受改為獨立思考與學習,從而達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目的。
四、輕視自讀課文的重要性
大多數教師有這樣的想法,他們認為自讀課文的內容并沒有列入考試范疇,差不多都是一些閑雜的文章,并沒有太大的意義,就算不學習也無所謂。他們把教學目標的重點放在了課本知識上,忽視了起到輔助作用的自讀課本。自讀課文的重要性受到了忽視,學生的自學能力自然得不到培養(yǎng)。教師不引導,也不組織學生自學自讀課文,更不用說檢查自讀課文的效果了。某些有自學能力并且想增強閱讀力的學生或許會去自學并提出問題,但是大部分的學生仍然處在漫無目的、服從教師安排、不主動學習的境況中。教師的教學目標沒達到要求,學生的自學能力依然得不到提高。
五、實驗變量的靈活控制
為了使實驗結果真實、可靠,在實驗中注意了以下幾點:⑴控制實驗對象。第一輪實驗對象是2016年9月入學的新生,根據年齡、性別、家庭背景和入學成績,均衡分班。通過班主任抽簽后獲得實驗對象,建立實驗教學班。前兩輪皆指定一個平行班作為對照班;⑵嚴格執(zhí)行教學計劃,按上級規(guī)定的周課時數進行教學,不加班加點。課外活動總量與平行班一樣;⑶課后的思考和練習、單元中的綜合訓練都放在課內討論完成。不增加學生的課外學習負擔,力求在限度時間和精力內達到盡可能優(yōu)的效果。
總之,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知識的年代,一個人才競爭激烈的年代,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將是這個社會的強有力的競爭者,而創(chuàng)新能力是靠長時間的積累培養(yǎng)起來的。在我國,學校、課堂是我們接受知識的主要陣地,因此課堂的創(chuàng)新教育對學生來說相當重要。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要陣地,推行相應的教學改革,把新的教學思想落實到具體教學活動中來,這樣才能夠從實際層面上開闊學生的眼界,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沒有課堂教學的改革,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教學現狀,也就不能培養(yǎng)好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教學改革是我們應該時刻關注的重點,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