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璐+劉妮娜
摘要:本文以《紅樓夢》的英譯版本為例,探討當(dāng)原語文化不同于目的語文化,或原文話語過于模糊時,語用充實是一種極為有效的翻譯策略,從語言層面和文化層面對譯文進行充實,以便實現(xiàn)原語和目的語的功能對等。
關(guān)鍵詞:文學(xué)翻譯;語用充實;《紅樓夢》
一、引言
翻譯的重點就是目的語能有效傳達原語的語言信息在譯語中的有效傳達,無論從其語義還是語體方面。語用充實是指聽話人根據(jù)語境對話語中的某個詞或結(jié)構(gòu)的意義進行擴充或收縮的處理。因此,語用充實能幫助譯者明確原文中如時間指示及文本銜接等信息,并能使原文中一些如歷史文化等信息得到對等翻譯,從而實現(xiàn)最佳關(guān)聯(lián)效果。
曹雪芹所著的《紅樓夢》作為中國文學(xué)作品的瑰寶,被認為是中國文化的縮影。作為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其具有很高的文學(xué)及藝術(shù)價值,引來了無數(shù)國內(nèi)外學(xué)者的研究興趣?!都t樓夢》一文中許多詞語都出自中國古典詩詞。因此本文以該作品為例,從語言缺省和文化缺省兩方面來探討語用充實策略在文學(xué)作品翻譯中的使用。
二、語言缺省的語用充實
英語和漢語分屬兩種語系,其詞匯和句子結(jié)構(gòu)不盡相同。因此,在中英互譯的過程中,譯者首先要根據(jù)語境對原語文本進行充實,并把充實加工的結(jié)果體現(xiàn)在目的語中,以便目的語讀者能夠接受和理解。以下擬舉例分析譯者如何在譯文中采取語用充實策略。
(一)詞匯層面的充實
例一:十九日乃黃道之期。
例二: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zhì),一載赴黃粱。
“黃”的原型意義是指黃色,但在不同的語境中,“黃”與不同的詞連用,聽話人在理解話語時,需要進行不同的意義收縮。例一涉及的語境是十九日是適合出行的日子,譯者處理原語信息時要偏離其原型意義,即“黃”和“道”。“黃道”指可以辦事的吉利日子,如出行、結(jié)婚等。因此,例一中“黃”與道在一起表示“a good day”。例二中“黃梁”出自《枕中記》一文中的“黃粱一夢”,比喻不切實際的夢想。譯者在處理該詞時也應(yīng)偏離原形“黃”和“梁”的意義,將“黃梁”翻譯成“break heart apart”。
例三: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
根據(jù)《現(xiàn)在漢語詞典》的解釋,“紅”和“朱”分別指“像鮮血的顏色”和“比較鮮艷的紅色”,顯然這個句子并非指樓的顏色為鮮艷的紅色。在中國古典文學(xué)中,顏色“紅”可指代女子,因為女子通常都施粉黛?!凹t”與粉字連在一起指代的是年輕貌美的女子,“朱樓”則指代這些年輕貌美的女子所住的房子。此處原語的語用弱化、延伸,體現(xiàn)了話語理解中詞語的語用擴展。目的語讀者也更能理解“sweets”所代表的意思。
(二)句法層面的充實
漢語和英語的句子結(jié)構(gòu)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漢語多為隱形銜接關(guān)系,而英語多為顯性銜接,即邏輯表達和銜接關(guān)系都在詞語和句子中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因此在進行漢英翻譯時對銜接的地方進行充實十分重要。
例四:后因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批閱十載,增刪五次。
在本例中,“于...中”這個結(jié)構(gòu)表達的是地點,漢語中沒有明顯的銜接詞,然而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必須得將銜接詞添加進來,即把其譯為“in the course of which”,從而符合目的語的表達習(xí)慣。
三、文化缺省的語用充實
語言作為文化交流的一種載體,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從古至今離不開語言,而不同語言要進行文化交流就必須通過翻譯這種中間媒介來實現(xiàn)?!都t樓夢》中有著大量具有中國特色的詞匯,很多還出自中國古典詩詞,這些正是目的語文化所沒有的。因此,譯者應(yīng)該使用語用充實策略傳達它們所缺失的信息,從而讓目的語讀者能正確理解譯文的意義及其美學(xué)價值。
(一)稱呼和特殊人名的語用充實
漢語中很多稱謂及人名都寓意豐富,在英語中沒有相應(yīng)的表達,由此產(chǎn)生的詞匯缺省問題可以通過語用充實的策略來處理。
例五:說著親自展開了西子浣過的沙裘,移了紅娘抱過的鴛枕。
英漢兩種不同的文化導(dǎo)致了兩種語言在詞義上的空缺。因此,為了彌補空缺,在英漢互譯時可以采用加注法。鑒于意義的隱含性,為了把原文內(nèi)隱的意義盡可能地說清楚,可以添加注釋。
本例中,“紅娘”一詞出自元代王實甫所寫的雜劇《西廂記》,這個聰明伶俐的小姑娘費盡周折成全了她家小姐與張生的美好婚事。因此,現(xiàn)在人們所說的“紅娘”一般指撮合男女婚姻的人。由于“紅娘”這個稱謂在英文中是不存在的,譯者采取了語用擴充的翻譯策略,把其譯為Hongniang(End note:Hongniang was 'the maid' and go-between in the Yuan drama The Western Chamber)。
(二)詩詞典故的語用充實
例六:則看那,白楊樹里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
本例中,“白楊樹”和“青楓林”分別出自古詩“白楊多悲風(fēng),蕭蕭愁殺人”及魂來楓林青,魂返關(guān)塞黑”。這兩個詞均出自中國古典詩歌,非常具有中國特色文化,目的語讀者很難理解。此處為一個概念的空缺和不對等。這就要求譯者準(zhǔn)確傳達能使讀者接受和理解的信息,把其分別譯為”mourners及poor ghosts”。
四、結(jié)語
語用充實作為一種有效的翻譯策略,要求譯者首先要準(zhǔn)確理解原語信息,然后將其恰當(dāng)?shù)卦谀康恼Z中再現(xiàn)。從本文所研究的《紅樓夢》的翻譯個案中所得出來的結(jié)論可以為文學(xué)翻譯提供一種新的研究思路,同時為中國文學(xué)文化“走出去”提供新的視角與方法。
參考文獻:
[1]冉永平.詞匯語用學(xué)及語用充實[J].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2005(5).
[2]Hawkes, D.1979, The Story of the Stone,vol.1-3, London:Penguin Book.endprint
北方文學(xué)·上旬2017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