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國旗
摘要:顧城是當(dāng)代詩壇頗有爭議的一位詩人。他無法容忍現(xiàn)實社會對他的束縛和限制,他想要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純粹的自由世界。童年里他用自己的想象和自然對話,感受大自然的召喚,自由意識在那時就已經(jīng)注入了他的生命,他從此不遺余力地任性地追求著。
關(guān)鍵詞:顧城;童話;自由
一九九三年十月顧城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回歸到他自由的樂土上。這一驚世駭舉引起了一場“顧城熱”,人們把他所寫的詩歌、散文、詩論、話本、小說甚至繪畫、書法作品重新翻出,對他進行著從里到外的研究。然后最終他只能被概括為當(dāng)代文學(xué)史上簡短的幾行文字。正如他的朋友舒婷贈給他的一首《童話詩人》寫到的那樣:“你相信了你編寫的童話/自己就成了童話中幽蘭的花/……你的眼睛省略過/病樹頹墻/繡繃的鐵柵/只憑一個簡單的信號/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蟈蟈的隊伍/向著沒有被污染的遠方/出發(fā)……”?!巴捲娙恕钡姆Q謂對于他實在再適合不過,他將自由的種子撒向他王國的每個角落。他渴望一切形式的自由,渴望一種自然而然、擺脫掉一切束縛的“無為”和“無不為”。這正契合了中國哲學(xué)中“不預(yù)設(shè)希望,也不預(yù)設(shè)末日,當(dāng)你忘記這個預(yù)設(shè)時,你才是完全的自由”。
本文將通過顧城少年時期的詩歌和經(jīng)歷,探索自由在他心中步步滋長蔓延的過程。
自由意識的萌生
顧城對自由執(zhí)拗的尋找與他的童年經(jīng)驗有著很大的聯(lián)系。童年的經(jīng)驗造就了他獨特的性格,并持續(xù)著自己夢想的王國。8歲的他就開始寫詩,他比同齡的孩子更早的學(xué)會觀察自己生活的世界,也更早發(fā)揮自由的幻想。正是這種幻想成了他幼小心靈的希望,他渴望傾聽塔松和雨珠的故事,傾聽云朵和土地的對話,傾聽瓢蟲和螞蟻的私語。他寫下了“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睜開了一只眼睛”這樣具有象征意味的詩句。在他十二歲的時候?qū)懴铝恕缎窃碌膩碛伞泛汀稛焽琛罚谠娭兴南胂罅α钊梭@嘆不已。其中《煙囪》一詩中“煙囪猶如平地聳立起來的巨人/望著布滿燈火的大地/不斷地吸著煙卷/思索著一種誰也不知道的事情?!庇腥嗽u價他成熟的像個大人,透明的詩句充滿著深邃的理性思索。我不認(rèn)為那是理性的思索,更不認(rèn)為他成熟的像個大人。那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眼中的煙囪,他用暢然的想象,記錄著一個又一個遐思,我們不得不吃驚于他天才的想象。他對想象的熱情使他更加渴望著自由,因為在那片自由的土地上,他可以實現(xiàn)自己所有的夢想。
當(dāng)他還在凝視雨云下忙于搬家的螞蟻,凝視在護城河里游動的蝌蚪時,由于政治原因,抄收書籍的工宣隊員們將他們家的書抄了個遍,豈料一本《昆蟲的故事》被幸運的保存下來。我們可以想象到顧城看到那本書時眼睛里閃爍的奇異的光芒,在他眼里,昆蟲的世界是自由的。正如所有孩子都夢想在自己的身上插上一對翅膀自由飛翔那樣,他也認(rèn)為飛來飛去的昆蟲在偌大的天地間飛游,可以在這里駐足,在那里歇息,渴了吸取甘露,餓了尋找食物,沒有什么可以阻擋他們自由的路線。正如顧城說他聽見蟋蟀的歌聲就會想起法布爾書中的話“滿天的星星都看著我的時候,我覺得最美的不是星星,而是小小的蟋蟀”那樣,因為一個小蟲子,拉著它的琴,在一個很小的土洞里,不是為了贏得觀眾,只是因為熱愛。這與他在《無名的小花》中所包含的意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些小花,雖然連名字也沒有,但春天催生著他們自由地生長,沒有塵世的掙扎,他們獨享一片凈土。盡管也會受到冷遇,他們?nèi)杂媒瘘S的微笑展現(xiàn)他們的赤誠。他們相信“石塊也會發(fā)芽,也會粗糙的微笑,也會露出善良的牙齒。”《昆蟲的故事》使他相信自由的生命才是快樂的,他也寧愿變成一只昆蟲去尋找真實的“自我”。
在他十二歲那年他離開了城市跟隨父親來到山東北部的一個地方去放豬。在那里他感受到無限的空曠和寂靜。那樣的地方最容易滋生人自由的情緒。因為沒有什么人為的約束,他可以自由地做任何事情。他的父親寫一首《沼澤里的魚》,他就對一首中《槍彈的雁》,然后父子兩個將對完的詩丟進火里。當(dāng)火焰成為他們詩歌的唯一讀者時,對詩本身的樂趣已經(jīng)達到,詩也就無所謂有,無所謂無了,他們達到一種超然的自由灑脫。夏天里他和父親一起跳進海水里,無須考慮外界,因為這里只有他們,他們可以恣意地做想做的事。他赤條條的,水淋淋地躺在沙灘上曬暖,用一種最原始的自由寫下生命的幻想曲:“沒有目的/在藍天中蕩漾/讓陽光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膚” ,“時間的馬/累倒了/黃尾的太平鳥/在我的車中做窩/我要徒步走遍世界——沙漠,森林和偏僻的角落”,“我把我的足跡像圖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融進了我的生命。” 沒有目的,自由自在,天地任他航行。太陽無法把他阻擋,它讓他磨礪得更加健康,更加有力量。在他想成為世界的時候,世界也就成了他,這樣一種自然生命的感覺注定了他要為他的自由終生奮斗。
結(jié)語
他為了自由的緣故,最終拋棄了一切,甚至生命,甚至愛情。這正印證了匈牙利詩人裴多菲曾寫下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也許他生來就注定是個悲劇,就像《阿飛正傳》里的無腳鳥,只能夠一直飛呀飛,在空中尋找虛幻的自由,當(dāng)他落地的時候,就是它死的時候。顧城的一生都不愿隨從俗理,盡管粉身碎骨,也要苦苦找尋自由的樂土。他為自由迷戀,最終也為自由而迷失,為在人世間找到一個纖塵不染的家園,他只能用死來換取靈魂的自由。
參考文獻:
[1]顧城.剪接的自傳[M].蕭夏林主編.北京:團結(jié)出版社,1994.
[2]顧城.顧城的詩[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2.
[3]顧城.從自我到自然[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3.
[4]顧城.無目的的“我”——張穗子訪談[M].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05.endprint
北方文學(xué)·上旬2017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