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冠華+何玉玲
摘 要 2011年廣東開始了高考計算機輔助英語聽說考試,本文通過調查問卷,課堂觀察和訪談的實驗方法,來找出學生提高聽說能力的問題與障礙,并針對他們的問題探索出適合我們山區(qū)學校的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 廣東高考英語聽說考試 問題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1研究背景
廣東省從2011年開始在高考英語中加入了計算機輔助英語聽說考試。我們山區(qū)學校無論是師資力量和學校硬件配置都弱,但我們決定迎難而上,通過調查問卷,課堂觀察和訪談,來找出學生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問題與障礙,并針對他們的問題探索出適合我們山區(qū)學校的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方法(見表1)。
2實驗結果
2.1調查問卷
高一91.1% ,高二91.7% ,高三80.4% 學生認為沒有足夠的英語知識是第一個阻止他們發(fā)展他們的聽說能力的障礙。73.1%的高一學生和75%的高二學生宣稱他們不懂聽說學習的有效策略。他們希望老師可以提供聽說學習策略(見表2)。
高一高二學生還沒有受到英語聽說考試的壓力,英語聽說學習傾向于選擇一些良好的語言學習的方法,如:記憶單詞和各類固定句型,朗誦文章,加強閱讀,背誦范文,聽或看英語節(jié)目等。高三學生則重心放在考試上,練習英語聽力和用模擬題練習占的比重相當大。
由于聽說考試第一題就是測試學生的微型語言能力,因此學生的語音教學非常必要。從表3可見,高一高二的語音教學弱于高三,但總的來說,高一有80%,高二82.3%,高三79.4%的學生盡量模仿老師的發(fā)音或英語錄音學習正確的語音語調。
2.2課堂觀察
課堂觀察主要采用陳麗英(1997)用的課堂觀察表,主要觀察英語老師組織下列課堂活動的頻率:(1)聽寫 (2)同桌或小組問答 (3)小組討論 (4)朗讀課文 (5)復述課文(6)口頭報告 (7)角色扮演。結果如下:
表4表明 ,高三級在課堂口語練習是非常有限的。高一和高二的教師選擇問答和討論作為常用方法。他們認為這些做法最有效,適合課堂教學,讓所有學生參與。他們還喜歡復述。
2.3訪談
一位高二教師說:“為什么高一高二的教師很少做語音教學?這是因為我們的教學時間非常有限。但高三學生將重點放在聽、說、讀、寫各方面的技能訓練上。因此高三學生獲得更多的發(fā)音練習。”其他三位教師持相同意見,他們認為英語教師的英語聽說水平會影響他們學生的相關能力。
一位高一學生說:“我喜歡大聲朗讀,模仿,與同學交談,看英文電影或聽英文歌曲。我重視自己的語音學習,因為我覺得它是我英語學習的基礎?!币粋€高三年級的學生說:“我認為有充分的語音教學和語法學習是很重要的。語法學習可以讓我們說得更準確。所以我們不能忽視它?!绷硪幻叨膶W生說:“我來自農(nóng)村初中,我的發(fā)音不是很好,所以我試圖通過向老師或同學尋求幫助來糾正我的發(fā)音。而且我認為模仿是非常重要的?!?/p>
2.4研究結論
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語音、語法和詞匯等知識的缺乏是他們發(fā)展聽說能力的第一個障礙。非畢業(yè)班學生的語音練習比高三學生少。即使如此,他們模仿他們老師和錄音的發(fā)音來學習正確的發(fā)音。至于學生的聽說實踐,高一高二的學生認為他們有聽寫,對學生個人或小組的提問、回答、小組討論、朗讀、復述、口頭報告、角色扮演。高三的課堂聽說活動只有聽寫和對學生個人和小組的提問和回答,他們還積極參加模擬訓練。
高一高二學生傾向于選擇一些有用的語言學習策略,如:擴大詞匯量,盡量記住一些固定短語,大聲朗讀,多做閱讀,背誦課文,聽或看英語節(jié)目等,在考試前,相當多的高三學生把更多的時間用來練習聽說,并做更多的模擬聽說測試。
3基于研究結果我們采取的做法
我們要求高一英語教師要對學生的發(fā)音給予足夠的重視,在學生剛入學時就要規(guī)范學生的讀音,幫助學生溫習語音知識和要求學生日常多模仿教師和錄音的發(fā)音。其次,要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教師主要可利用的教學方法如下:
(1)課前五分鐘英文演講。(2)朗讀。高霞,楊惠中,朱正文(2006)研究了朗讀的神經(jīng)傳遞過程和心理過程,并指出朗讀是一個有著復雜心理,生理變化的語言駕馭過程。(3)角色扮演。(4)復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不同的人稱、時態(tài)、語態(tài)來表達所學的內容:以故事的情節(jié)為線索,把重點詞句寫在黑板上,或以時間順序、類別等為線索畫成表格,引導學生復述。(5)背誦。
教師還要重視每一節(jié)課的導入,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帶著好奇心進入即將要學習的課程,此時還是訓練英語聽說能力的一個好機會,因為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來用英語導入課程。下面是教師們參考使用的一些導入新課程的方法。(1)自我介紹導入法 (2)圖片導入法 (3)視頻導入法 (4)音樂導入法(5)故事導入法 (6)實物導入法 (7)競賽導入法 (8)時事導入法 (9)以舊帶新導入法 (10)背景知識導入法
進入高三階段,教師首先要針對聽說考試的不同題型對學生進行策略指導。做第一部分模仿朗讀時,第一遍看視頻聽錄音時,不要被視頻的畫面所干擾,注意力應放在說話者的發(fā)音、語調和意群停頓上,同時盡可能地記下一些關鍵詞語,尤其是有連讀、吞音和停頓的詞語。第二遍邊聽錄音邊看視頻上文字時,除進一步熟悉上述的要點之外,最為關鍵的是要注意說話者的語頻,并對個別較難發(fā)音的詞語加以關注。錄音時,考生是看著相同的視頻片段進行錄音。這時考生發(fā)音要自然,最為關鍵的是語頻要與視頻上顯示的保持一致。盡可能地靠近原音的語音、語調和語速。做第二部分三問五答時,第一節(jié)提問,平時應強化對一些常用疑問句型的應用,爭取達到嫻熟的程度。平常可多做類似的翻譯練習。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一般疑問句+疑問詞+從句, (從句采用正常語序);由疑問詞+do you think + 其它部分(采用正常語序)。第二節(jié)訓練學生邊聽邊寫的能力。要教會學生速記的方法,快速記錄、關鍵信息。如,人物、事件、地點、時間、原因等都是關鍵信息。第三部分故事復述,關鍵是圍繞故事四要素做文章。故事的四要素就是主題、人物、事由、結局,抓住這些關鍵信息之后,記下關鍵詞語,然后再根據(jù)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的順序進行復述即可。故事復述,也是要盡可能的接近原文,甚至能把原文背下來。因為和原文的匹配度越高,得分就會越高。當然,上機進行模擬訓練是不可少的。
4改進教學方法后我們取得的成績
2015年高考中,我校學生何東清同學以總分144分獲茂名市英語單科狀元,2016年高考中,我校學生黃章屏以145分獲茂名市英語單科狀元,2015年高考英語聽說考試中,全校共22位同學14分以上,2016年高考英語聽說考試中,全校共39位同學14分以上,取得較大的進步。由此可見,我們針對我們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障礙所采用的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方法是有效的。
參考文獻
[1] 高霞,朱正才,楊惠中.朗讀在外語教學和測試中的作用[J].外語界, 2006(02):64-71.
[2] 陳麗英.How Does Washback Influence T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HongKong. Language and Education[J],1997,11(1):36,38-54.
[3] 鄒永誼,賴麗婭.英語教學新概念[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5(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