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事務所轉制、審計師聲譽與IPO市場反應
——基于審計需求方視角

2017-09-16 00:10:44楊敬靜
審計與經(jīng)濟研究 2017年5期
關鍵詞:合伙制審計師聲譽

李 璐,萬 怡,楊敬靜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 會計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

事務所轉制、審計師聲譽與IPO市場反應
——基于審計需求方視角

李 璐,萬 怡,楊敬靜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 會計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

基于審計需求方的視角,在新股發(fā)行這一獨特市場環(huán)境下,考察我國事務所轉制政策的實施效果,包括事務所轉制的IPO市場反應以及審計師聲譽對上述兩者之間關系產(chǎn)生的影響。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由特殊普通合伙事務所執(zhí)行上市前審計的公司IPO抑價水平更高。同時,審計師聲譽會增強事務所轉制對IPO抑價的影響力度。這表明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轉制已獲得新股發(fā)行市場上投資者的認可,IPO市場審計更多發(fā)揮的是信號傳遞作用;特殊普通合伙轉制對高聲譽事務所在新股發(fā)行市場上品牌價值的提升幅度更大。

事務所轉制;IPO抑價;審計師聲譽;審計質量;審計意見;審計費用;盈余管理

一、 引言

2010年7月,財政部和工商總局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推動大中型會計師事務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組織形式的暫行規(guī)定》,進一步推進大中型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轉制工作。經(jīng)統(tǒng)計,截至2013年底,中注協(xié)公布的40家具有證券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已全部完成特殊普通合伙轉制。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轉制引發(fā)的直接后果是加大審計師法律責任,法律責任的變化又會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如因法律責任加大而提高審計質量以規(guī)避風險,因法律風險上升而增加審計收費,事務所為規(guī)避風險而更加審慎地篩選客戶,或客戶重新選擇事務所及審計師引起的客戶市場反應等。目前關于事務所轉制實施效果的研究較少,且未形成一致結論。相較于成熟的市場環(huán)境,陳俊等人認為新股發(fā)行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程度更高,此時,審計作為典型的信息第三方,更加突顯其降低信息不對稱的重要作用[1]。因此,審計在新股發(fā)行市場上的作用更為重要。一般情況下,公司首發(fā)上市后,事務所變更會導致與新任審計師熟悉和溝通的成本,也會引起監(jiān)管部門的特別關注,公司一旦選定事務所,通常較少發(fā)生變更。因此,IPO市場環(huán)境下公司對事務所的選擇更為謹慎?;诖?,新股發(fā)行市場為從審計需求方視角,考察事務所轉制對客戶選擇特殊普通合伙制事務所提供上市前審計引起的市場反應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環(huán)境。

此外,審計師聲譽一直是學者們研究公眾對審計工作認可度的熱點之一。大量研究成果表明,高聲譽審計師的市場認可度更高。例如,Albring等在新股發(fā)行市場和股票流通市場上,以IPO抑價和客戶股價的異常報酬率作為市場認可度的替代變量,驗證了市場對審計師聲譽的認可度[2]。此時,審計師聲譽很可能會間接影響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轉制在新股發(fā)行市場引起的市場反應?;诖?,本文擬從審計需求方的視角,在新股發(fā)行這一獨特市場環(huán)境下,以IPO抑價作為客戶市場反應的衡量指標,考察我國事務所轉制政策的實施效果,并進一步探討審計師聲譽對其產(chǎn)生的影響。

二、 文獻回顧

多數(shù)西方學者研究表明,會計師事務所轉變?yōu)橛邢挢熑魏匣镏剖沁m應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最佳選擇。Clark從法律責任、稅收兩方面進行論證分析,發(fā)現(xiàn)有限責任合伙制是對專業(yè)人士更有利的組織形式[3]。也有一些學者對會計師事務所向弱化法律責任方向轉制提出了質疑,如Gietzmann和Quick通過分析德國注冊會計師行業(yè)法律環(huán)境變遷的實踐,認為弱化審計師的法律責任并不能解決英美等國審計師的訴訟危機,而應基于合伙制組織形式重塑平衡各方利益的公平機制[4]。

我國1993年出臺的《注冊會計師法》規(guī)定:會計師事務所可以采用合伙制或有限責任公司制。但在實踐中,大部分事務所為規(guī)避合伙人風險而選擇有限責任公司制。隨著特殊普通合伙轉制政策的出臺,學者們嘗試探討其在中國的適用性。趙凌云結合中國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基于風險視角分析中國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的演進歷程,認為特殊普通合伙轉制是事務所基于自身風險考慮的內在需要[5]。黃潔莉認為特殊普通合伙制可以為我國事務所“做大做強”和“走出去”戰(zhàn)略的有效實施提供有益素材[6]。此外,余俊仙等剖析了我國會計師事務所推行特殊普通合伙制的意義及其面臨的問題,并從多個角度提出了建議[7]。

事務所組織形式的改變會直接影響法律責任的變化,進而引發(fā)一系列連鎖反應。關于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轉變的實施效果研究主要涉及審計質量、審計費用、客戶市場反應等。Firth、劉行健等研究均表明,普通責任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更易于發(fā)表非標準審計意見,而且其可操縱性應計利潤更低,即審計師法律責任與審計質量顯著正相關[8-9]。但Lennox和Li、張俊生和張琳等卻支持不同組織形式的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審計質量不存在顯著差異的結論[10-11]。Laux和Newman等人的研究表明會計師事務所轉制后,審計費用顯著提高[12]。李江濤等研究發(fā)現(xiàn)事務所由合伙制轉變?yōu)橛邢挢熑魏匣镏坪?,其審計費用并未下降[13]。Choi等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審計師法律責任的弱化,在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客戶群中,高訴訟風險客戶的比例加大[14]。劉啟亮和陳漢文研究發(fā)現(xiàn),當事務所從有限責任制轉變?yōu)樘厥馄胀ê匣镏坪?,有更多客戶愿意選擇其為年報審計師,且在IPO審計市場也有類似的結果[15]。

我們在文獻回顧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者們主要是從審計供給方的視角出發(fā),基于審計需求方視角的探討較少,而且關于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的轉變及其實施效果的考察尚未有定論。

三、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學者們一直關注各國新股發(fā)行市場上的IPO抑價現(xiàn)象,并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基于信息不對稱視角,考察中介機構對新股抑價的影響。其中,在探討上市前審計對IPO抑價的影響方面,目前存在信息揭露作用和信號傳遞作用兩種不同的觀點,且這兩種觀點均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證據(jù)支持。

一方面,基于信息披露作用視角,審計師作為獨立的第三方中介機構,可以發(fā)現(xiàn)公司未及時披露或沒有公允報告的信息,發(fā)揮信息揭露作用,有效降低公司與潛在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進而降低IPO抑價水平。Beatty運用兩階段回歸模型證實了美國IPO市場上審計師聲譽與IPO抑價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16]。王兵等結合IPO詢價機制的背景,以“國際四大”和“國內十大”作為衡量審計師聲譽的指標,研究發(fā)現(xiàn)審計師聲譽可以顯著降低IPO抑價水平[17]。另一方面,基于信號傳遞作用視角,由于新股發(fā)行過程中發(fā)行公司與投資者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質優(yōu)”公司往往有動力通過各種方式向潛在投資者傳遞積極的信號。此時,公司選擇的會計師事務所具有的特征往往成為投資者篩選優(yōu)質公司的依據(jù)之一,公司的審計師選擇行為就成為一種信號。發(fā)行公司通過選擇高聲譽事務所,向潛在投資者傳遞“質優(yōu)”信號,使得投資者普遍看好該公司,進而提高公司股價,IPO抑價水平上升。Datar等的研究表明選聘質優(yōu)審計師傳遞的“質優(yōu)”信號,可以使得公司上市后獲得市場肯定,股價上升幅度較大[18]。Lenz和Ostrowski發(fā)現(xiàn)在德國IPO市場上審計信號傳遞作用要強于信息披露作用,高質量審計提升IPO水平[19]。國內胡丹和馮巧根等學者的實證結果也支持了審計在IPO市場上的信號傳遞作用[20]。

雖然信息揭露作用與信號傳遞作用看似是一組相互對立的觀點,但實際上,審計在我國新股發(fā)行市場上往往會同時發(fā)揮上述兩種作用,且兩種作用的大小往往取決于不同市場環(huán)境下新股發(fā)行過程中參與各方利益博弈的結果。市場環(huán)境較好的情況下,對投資者而言,由于面臨投資失敗的風險較小,往往不會詳細了解審計報告所提供的具體信息,而是傾向于結合市場上審計師等中介機構傳遞的“利好”消息做出投資決策。此時,上市前審計更多的是發(fā)揮信號傳遞作用。而在市場環(huán)境較差的情況下,股價后期變動的風險變大,發(fā)行公司可接受的調低股票定價的幅度縮小。同時,投資者也會相對比較謹慎,更多的是關注審計師披露的公司信息,確保自身是在掌握充足信息的基礎上做出投資決策,以避免利益受損。此時,上市前審計更多的是發(fā)揮信息揭露作用。

會計師事務所由有限責任公司制轉變?yōu)樘厥馄胀ê匣镏频闹苯雍蠊菍徲嫀煼韶熑蔚母淖儯聞账鶅炔亢芸赡軙扇獙Υ胧┮砸?guī)避風險。事務所轉制一方面可能會促使事務所提升審計質量,使其信息披露作用更強;另一方面IPO公司選擇轉制事務所執(zhí)行上市前審計,可能也會向市場傳遞出一種“質優(yōu)”信號,增加投資者信心。通過上述推理,可以明確上市前審計的事務所性質可以影響IPO抑價率,但是哪種理論發(fā)揮作用更大無法單由理論推導確定。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競爭性假說。

假說1a:事務所轉制為特殊普通合伙制后,由特殊普通合伙制事務所進行上市前審計的公司IPO抑價水平顯著降低;

假說1b:事務所轉制為特殊普通合伙制后,由特殊普通合伙制事務所進行上市前審計的公司IPO抑價水平顯著提高。

進一步地,本文考察審計師聲譽是否會影響事務所轉制對IPO市場反應的影響。目前,大量研究成果表明,高聲譽審計師的市場認可度往往更高。同時,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轉制在新股發(fā)行市場上引起的市場反應,也代表著市場對特殊普通合伙轉制政策的認可度。因此,審計師聲譽很可能會對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轉制引起的市場反應產(chǎn)生影響。即對于具有不同聲譽的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轉制對IPO抑價的影響程度會產(chǎn)生差異。此時,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審計師聲譽是會減弱還是增強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轉制對IPO抑價產(chǎn)生的影響呢?

在經(jīng)濟學領域,關于存在貧富差異地區(qū)之間的發(fā)展趨勢存在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是基于邊際效益遞減規(guī)律的“趨同假說”,另一種是基于馬太效應的“趨異假說”。對于注冊會計師行業(yè)而言,不同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存在差異。此時,關于地區(qū)發(fā)展趨勢的“趨同假說”與“趨異假說”兩大理論也適用于注冊會計師行業(yè)的發(fā)展。一方面,基于“趨同假說”,由于審計師聲譽機制是維持審計工作市場認可度的重要因素,相較于高聲譽的會計師事務所,低聲譽會計師事務所的市場認可度更低。此時,特殊普通合伙轉制工作更易給低聲譽會計師事務所的市場認可度帶來質的飛躍,縮小其與高聲譽會計師事務所在市場認可度方面的差異,進而對IPO抑價的影響更為顯著。因此,審計師聲譽會減弱事務所轉制對IPO抑價的邊際影響,即事務所轉制使得低聲譽事務所品牌市場價值的提升幅度更大。另一方面,基于“趨異假說”,隨著不同類型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轉制工作的相繼推進,相較于低聲譽會計師事務所,高聲譽會計師事務所的特殊普通合伙轉制工作更易為新股發(fā)行市場上的投資者所接受和認可。此時,事務所轉制與審計師聲譽之間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即高聲譽會計師事務所的特殊普通合伙轉制工作更易為IPO市場上的投資者接受與認可。

基于此,可以確定的是,審計師聲譽會對事務所轉制與IPO抑價之間的關系產(chǎn)生影響,但其產(chǎn)生影響的方向還需進一步檢驗分析。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競爭性假說。

假說2a:審計師聲譽會減弱事務所轉制對IPO抑價水平的邊際影響;

假說2b:審計師聲譽會增強事務所轉制對IPO抑價水平的邊際影響。

四、 研究設計

(一) 樣本選擇與數(shù)據(jù)來源

本文在綜合考慮IPO市場數(shù)據(jù)穩(wěn)定性、研究樣本量規(guī)模以及樣本對稱性的基礎上,選取2009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A股IPO公司作為初選樣本,然后對其執(zhí)行如下篩選程序:(1)剔除非公開發(fā)行、比例換股及已經(jīng)或同時在其他市場上市的樣本;(2)剔除金融行業(yè)上市公司的樣本;(3)剔除在本文研究期間內由被取消證券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執(zhí)行上市前審計的樣本;(4)剔除在本文研究期間內由五洲松德聯(lián)合會計師事務所(普通合伙)執(zhí)行上市前審計的樣本;(5)剔除相關變量缺失的觀察值;(6)對所有連續(xù)變量進行Winsorize處理,小于1%分位數(shù)與大于99%分位數(shù)的變量,令其分別等于1%分位數(shù)和99%分位數(shù)。最終,本文經(jīng)過篩選獲取的樣本總量為770個。

本文的數(shù)據(jù)來源包括:IPO公司上市之前相關的財務數(shù)據(jù)、股票發(fā)行情況、上市后表現(xiàn)等數(shù)據(jù)信息,來自于CSMAR數(shù)據(jù)庫;會計師事務所轉制批復日信息,通過財政部及各省財政廳的相關公告統(tǒng)計;會計師事務所的排名信息與證券主承銷商的排名情況分別來自中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網(wǎng)站與中國證券業(yè)協(xié)會網(wǎng)站公布的信息;會計師事務所在本文研究期間簽發(fā)IPO審計報告的組織形式信息,依據(jù)公司上市前發(fā)布的招股說明書手工收集。

(二) 變量定義

1. IPO抑價

IPO抑價反映的是IPO的定價效率或市場效率,國內外學者在IPO抑價的相關研究中,最常見的是采用新股上市首日的收盤價格減去發(fā)行價格,再除以發(fā)行價格所得數(shù)值來衡量IPO抑價率。在此基礎上,減去新股上市首日所處市場指數(shù)后得到的數(shù)值即為MUP,該方法同時體現(xiàn)了公司上市前市場風險的影響。考慮到市場影響的因素,本文選取經(jīng)市場調整后的IPO抑價率MUP作為被解釋變量。

2. 事務所轉制

本文以“IPO客戶招股說明書上簽字蓋章的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是否為特殊普通事務所”為標準*在文章的研究期間內(2009—2014年),事務所合并浪潮已基本平息,且經(jīng)作者統(tǒng)計,在文章研究期間,40家具有證券審計資格的事務所中僅有3家存在合并的情況,統(tǒng)計轉制變量LLP時也是以合并前的事務所轉制時間為準,因此此處不考慮事務所合并對研究事務所轉制的影響。,將所有樣本分為兩類,以虛擬變量LLP表示IPO客戶的審計師選擇行為,若會計師事務所是以特殊普通合伙制的形式執(zhí)行上市前審計,取值為1,否則為0。

表1 變量定義表

3. 審計師聲譽

審計師聲譽是指事務所或會計師在審計市場上的地位、名聲以及客戶和社會公眾對其工作質量的認可度。本文以事務所規(guī)模作為審計師聲譽的衡量標準。本文以事務所是否為“四大”事務所作為衡量標準,若該事務所為“四大”所,取值為1,否則為0。

4. 控制變量

對IPO抑價造成影響的因素眾多,且在公司層面和市場層面都存在。本文結合研究目標和實際情況,除上述三大主要關注變量以外,還選取了控制變量。具體變量及定義如表1所示。

此外,本文在假說1和假說2的多元回歸檢驗中均控制了行業(yè)變量D-Industry與年份變量D-Year。

(三) 模型建立

本文在設計上述變量的基礎上,借鑒前人做法[10,21-22],建立了以下回歸模型*本文在建立回歸模型前考慮過使用DID方法檢驗,但使用DID方法檢驗隱含著一個重要假定,即在不存在處理的情形下,處理組和對照組都具有相同的趨勢,處理導致了處理組結果存在對共同趨勢的偏離。而本文的假說認為不同事務所轉制在IPO市場上的效用并不存在相同的趨勢,不同的事務所轉制前后效用不同,并設置了“審計師聲譽”這一調節(jié)變量作為分界標準。另外,截至2014年,40家具有證券資格的事務所已全部完成轉制,對照組的設置也存在問題。因此,本文不適用DID檢驗方法。②文章樣本區(qū)間起始點設為2009年7月1日,主要是出于盡量維持研究樣本數(shù)據(jù)穩(wěn)定性的考慮,因為IPO市場第七次暫停區(qū)間是2008年12月至2009年6月。研究期間未排除IPO第八次暫停(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的影響,是出于對研究樣本規(guī)模的考慮,但因受到IPO市場第八次暫停的影響,初選樣本不含2013年度數(shù)據(jù)。樣本區(qū)間終結點設為2014年12月31日主要是出于對研究樣本對稱性與樣本量規(guī)模的綜合考慮。③諸多事務所在轉制后初期,對客戶仍以有限責任公司制形式簽發(fā)審計報告,表明這些IPO客戶的初衷是選擇有限責任事務所為其執(zhí)行上市前審計,招股說明書上事務所最終簽字蓋章的組織形式除了受自身組織形式的影響外,也可能受客戶要求的影響。表2中統(tǒng)計的是“在IPO客戶招股說明書上簽字蓋章的組織形式是特殊普通合伙制形式的事務所數(shù)量”,文章認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客戶的選擇傾向。:

MUP=β0+β1LLP+β2UW10+β3ROA+β4Growth+β5Age+β6Insider+β7DLD+β8Online+β9Return+β10LnSize+β11Tnovfstd+β12D-Industry+β13D-Year

(1)

MUP=β0+β1LLP+β2Big4+β3LLP×Big4+β4UW10+β5ROA+β6Growth+β7Age+β8Insider+β9DLD+β10Online+β11LnSize+β12Return+β13Tnovfstd+β14D-Industry+β15D-Year

(2)

其中,式(1)用于檢驗假說1,式(2)用于檢驗假說2。

五、 實證結果及分析

(一) 變量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1. 事務所轉制描述性統(tǒng)計

本文依據(jù)會計師事務所在提供上市前審計服務時,在IPO客戶招股說明書上簽字蓋章的組織形式是否為特殊普通合伙制事務所,定義代表事務所轉制的變量LLP。表2統(tǒng)計了研究期間②,IPO公司由24家特殊普通合伙事務所提供審計以及上述24家事務所以特殊普通形式執(zhí)行審計的樣本量及其占各年度總樣本量的比例情況。

表2 2009—2014年由特殊普通事務所審計樣本情況

從表2中的統(tǒng)計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自2011年初會計師事務所正式開展組織形式轉變工作以來,2011—2014年間,以特殊普通合伙形式提供上市前審計服務的樣本量占各年度樣本總量的比重呈迅速增長的趨勢。由此可見,在事務所轉制工作開展的初期,IPO客戶對選擇特殊普通合伙制形式事務所的態(tài)度比較謹慎,但隨著會計師事務所轉制工作進程的不斷推進,IPO客戶對特殊普通合伙制形式事務所的認可度顯著提高③。此外,越來越多的IPO客戶選擇特殊普通合伙制事務所執(zhí)行上市前審計,也為本文從IPO抑價的角度探討我國特殊普通合伙轉制政策的強制推行所帶來的實施效果提供了必要性與可行性。

2. 變量描述性統(tǒng)計

表3列示了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同時本文按照會計師事務所規(guī)模進行了分組均值檢驗。

表3 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與對比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總體來看平均IPO抑價率達到36%,客觀上處于較高水平。由“四大”事務所審計的公司IPO抑價率均值為0.6984,而由非“四大”所審計的公司均值0.3494,明顯低于“四大”,且各組之間差異非常顯著,這一初步統(tǒng)計結果說明聲譽假說在我國新股市場上是成立的。

(二) 相關性分析

表4 各變量相關系數(shù)矩陣

從表4可以看出,代表事務所轉制的LLP與IPO抑價的相關性符號為正,且在5%水平上顯著,初步支持了本文在假說1b中推斷的Big4的符號為正,表明選擇高聲譽事務所執(zhí)行上市前審計的公司IPO抑價較高。其他控制變量方面,UW10的符號為負,說明選擇高聲譽承銷商的公司股票定價比較合理,股價較為穩(wěn)定,IPO抑價水平較低。ROA和Growth與IPO抑價負相關,其中,ROA的符號與本文預測一致,而代表公司成長能力的Growth符號與前文分析相反,說明成長潛力較大的公司更易受到外界關注,信息不對稱程度的降低使IPO抑價水平較低。反映公司內部治理情況的指標Lnsider和DLD均與IPO抑價負相關且與預測相同,說明公司治理情況越好,抑價水平越低。

(三) 回歸結果與分析

為驗證假說1,本文以IPO抑價為被解釋變量,以代表事務所轉制的虛擬變量LLP為被解釋變量,探討事務所轉制對IPO抑價的影響。在假說2中,以事務所轉制LLP與審計師聲譽Big4的交乘項為解釋變量,考察審計師聲譽對事務所轉制與IPO抑價之間關系產(chǎn)生的影響。模型(1)、模型(2)的回歸結果如表5所示。

表5中模型(1)的回歸結果顯示,代表事務所轉制的LLP與IPO抑價在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支持了本文假說1b??刂谱兞糠矫?,承銷商聲譽UW10不顯著,實際上,現(xiàn)有大部分研究也證實承銷商聲譽機制并未在我國發(fā)生顯著作用,證券承銷商在我國IPO市場上的聲譽效應有待提高。盈利能力ROA、發(fā)行規(guī)模LnSize及管理層持股比例Insider均與IPO抑價顯著負相關,說明盈利能力越強、發(fā)行規(guī)模越大、管理水平越高的公司,IPO抑價水平越低。企業(yè)年齡Age與IPO抑價有顯著正相關關系,說明企業(yè)成立時間越長,越能獲得投資者信任,抑價程度更高。股票上市首日換手率Tnovfstd與IPO抑價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這表明投資者頻繁的短期交易行為的確會助推股價上漲。

表5中模型(2)的回歸結果顯示,代表事務所轉制的LLP與代表審計師聲譽的Big4分別與IPO抑價正相關,且上述兩者的交乘項也與IPO抑價在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這表明,事務所轉制對IPO抑價的邊際影響會隨著審計師聲譽的提高而增強,即審計師聲譽會增強事務所轉制與IPO抑價之間的正向相關關系,支持了本文假說2b。該結果意味著,相較于低聲譽的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轉制對高聲譽事務所品牌價值的提升幅度更大。

(四) 穩(wěn)健性檢驗

為了保證研究成果的穩(wěn)健性,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研究結果進行了穩(wěn)健性測試。

1. 對IPO抑價率重新定義。本文采用簡單IPO抑價率計算方法,以新股上市首日的收盤價格減去發(fā)行價格,再除以發(fā)行價格所得數(shù)值來衡量IPO抑價率。在此基礎上對假說1和假說2進行檢驗,結果如表6中檢驗(1)所示,LLP與IPO抑價在模型(1)中顯著正相關,LLP、Big4、LLP×Big4在模型(2)中均與IPO抑價顯著正相關,與前文主要研究結論高度一致。

2. 對事務所轉制重新定義。依據(jù)會計師事務所執(zhí)行上市前審計時是否已取得轉制財政批復,我們將樣本分為兩類,以虛擬變量LLP表示,若會計師事務所是在轉制批復后執(zhí)行上市前審計,取值為1,否則為0。對假說1和假說2的檢驗結果如表6中檢驗(2)所示。其中,模型(1)中LLP與IPO抑價顯著正相關,模型(2)中LLP、Big4、LLP×Big4分別與IPO抑價顯著正相關,檢驗結果依然不變。

3. 對事務所聲譽重新定義,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組檢驗。參照前人做法,我們對審計師聲譽進行重新定義,若該事務所位于百強信息前十名,取值為1,否則為0。同時,我們在樣本處理上時“十大”和“非十大”進行分組檢驗,以此檢驗審計師聲譽高低對轉制和IPO抑價間關系的影響。結果如表6中檢驗(3)列示,在“十大”組中,事務所轉制對IPO抑價的影響在1%水平上顯著,“非十大”組中則不顯著,驗證了假說2b,與前文結論一致。

表6 穩(wěn)健性檢驗的多元回歸結果

上述穩(wěn)健性檢驗的結果基本支持了前文主回歸分析結果,表明本文研究結論是穩(wěn)健的。

六、 進一步分析

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的轉變對審計師法律責任和事務所的執(zhí)業(yè)風險影響重大,而審計師法律責任與事務所執(zhí)業(yè)風險是影響審計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本文進一步分析了在新股發(fā)行市場上,事務所組織形式對其審計質量的影響。

目前學術界關于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轉變與審計質量關系的研究,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一方面,F(xiàn)irth和逮穎的研究均支持審計師法律責任與審計質量顯著正相關[8,23]。但持此意見的研究文獻或僅限于理論分析,或年限較早且使用審計意見作為審計質量的替代變量。另一方面,張俊生和張琳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事務所轉制后,其審計意見和被審單位會計穩(wěn)健性均無顯著變化,審計質量不存在顯著差異[14]。現(xiàn)有文獻中,多數(shù)研究以操縱性應計利潤*常見的計量可操縱應計利潤的模型主要包括:希利模型、迪安戈模型、瓊斯模型、行業(yè)模型以及修正瓊斯模型。來反映審計質量,審計質量越高時,操縱性應計利潤越低,同時,夏立軍認為分行業(yè)估計的操縱性應計利潤更適用于我國資本市場[24]。基于此,本文選取盈余管理為審計質量的替代變量,以操縱性應計利潤(DA)衡量審計質量,構建如下模型:

DA=β0+β1LLP+β2Growth+β3Lev+β4Size+β5OCF+β6ROA+β7Age+β8D-Industry+β9D-Year

其中,DA為采用行業(yè)分類的修正Jones模型估計的公司IPO前操縱性應計利潤,用以衡量審計質量;解釋變量LLP及控制變量Growth、Lev、ROA和Age與模型(1)、模型(2)相同;Size為公司總資產(chǎn)取自然對數(shù),代表公司規(guī)模;OCF為經(jīng)營活動現(xiàn)金流量與當期期末總資產(chǎn)的比值,代表公司現(xiàn)金流水平。剔除缺失值后,回歸結果如表7列示。

表7 進一步分析多元回歸結果

表7中結果顯示,LLP系數(shù)并未通過顯著性檢驗,意味著事務所在執(zhí)行上市前審計時,其組織形式并未對審計質量產(chǎn)生顯著影響。表中結果說明了在我國新股發(fā)行市場上,事務所因轉制帶來的信息披露作用并沒有得到顯著發(fā)揮。根據(jù)Watts的理論,法律風險上升會迫使事務所執(zhí)業(yè)更加穩(wěn)健[25],事務所會督促上市公司提高會計穩(wěn)健性以降低投資者的法律訟,但在我國,事務所轉制仍屬于一個新生事物,與其相適應的法律文件與配套設施還有待加強,法律風險的提高需要配合更為嚴格的處罰措施,以引起審計師及事務所對違反法律法規(guī)時可能承擔的責任高度警戒。這些方面都會影響事務所組織形式轉變發(fā)揮的作用。本文研究結果也表明,在積極促進事務所完成組織形式變革的同時,還應關注相關法律制度的建設,切實提高法律執(zhí)行力。

七、 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基于審計需求方的視角,首次在IPO這一獨特市場環(huán)境下考察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轉制政策的實施效果,包括事務所轉制對IPO抑價的影響以及審計師聲譽對上述兩者關系產(chǎn)生的影響,并進一步檢驗了事務所轉制對IPO公司審計質量的影響。本文發(fā)現(xiàn):第一,我國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轉制已為新股發(fā)行市場上的投資者所接受和認可,我國IPO市場審計更多的是發(fā)揮信號傳遞作用;第二,相較于低聲譽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轉制使得高聲譽事務所在新股發(fā)行市場上的品牌價值提升幅度更大,事務所普通合伙制形式和高聲譽產(chǎn)生疊加作用,進一步提升IPO抑價率;第三,在我國新股發(fā)行市場上,事務所轉制對于審計質量并未產(chǎn)生顯著影響,事務所因轉制帶來的信息披露作用并沒有得到顯著發(fā)揮?;诖耍疚倪M一步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第一,有關部門應積極推進特殊普通合伙轉制工作,關注相關法律制度的建設與執(zhí)行。會計師事務所轉制政策的推行,旨在突破會計師事務所的發(fā)展瓶頸,樹立注冊會計師行業(yè)的公信力,進一步發(fā)揮其作為第三方中介機構的市場價值。已完成轉制的事務所應進一步完善其內部控制質量與流程,以持續(xù)有效地提供高質量審計工作,相關部門應關注事務所轉制后支撐性法律文件及配套制度的建設,切實提高法律執(zhí)行力,促使組織形式轉變發(fā)揮其應有作用。

第二,積極營造理性的新股市場投資環(huán)境。本文的研究結果表明我國新股市場的投資環(huán)境缺乏理性,投資者更多關注IPO審計所傳遞出的信號。為改善我國新股市場過高的IPO抑價水平,營造理性的投資環(huán)境,新股發(fā)行改革應更加強調關注和完善信息披露政策。同時,加強對機構投資者的監(jiān)管力度與個人投資者的培訓力度。

[1]陳俊,韓洪靈,陳漢文.審計質量的雙維研究范式及其述評[J].會計研究,2009(12):76-84.

[2]Albring.IPO underpricing and audit quality differentiation within non-big 5 fir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ting,2007,(11):115-131.

[3]Clark,William H.Choosing the right form for your practice [J].Pennsylvania CPA Journal,2000,71(2):28-29.

[4]Gietzmann,Quick.Capping LLP liability:the German experience [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1998,23(1):81-103.

[5]趙凌云.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制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財會通訊,2009(31):27-28.

[6]黃潔莉.英、美、中三國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演變研究[J].會計研究,2010(7):21-31.

[7]余俊仙,馬銳華,汪祥耀.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制的風險分析和防范對策[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3(6):76-82.

[8]Firth M,Mo P,Wong R.LLPs’ organization form,legal liability and reporting conservatism:evidence from China[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12,29(1):57-93.

[9]劉行健,王開田.會計師事務所轉制對審計質量有影響嗎[J].會計研究,2014(4):88-96.

[10]Lennox,Li.The consequences of protecting audit partners’ personal assets from the threat of liability[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2,54(7):154-173.

[11]張俊生,張琳.特殊普通合伙制讓審計師更穩(wěn)健了嗎?[J].會計與經(jīng)濟研究,2014(4):58-70.

[12]Laux V,Newman D.LLP liability and client acceptance decisions[J].Accounting Review,2010,85(1):261-285.

[13]李江濤,宋華楊,鄧迦予.會計師事務所轉制政策對審計定價的影響[J].審計研究,2013(2):99-105.

[14]Choi Jong-Hua,Rajib,Ananda R.The riskiness of large audit firm client portfolios and change in audit liability regimes:evidence from the US audit market[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4,21(4):747-785.

[15]劉啟亮,陳漢文.特殊普通合伙制、政府控制與審計師選擇[J].財會通訊,2012(8):27-32.

[16]Beatty R.LLP reputation and the pricing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J].The Accounting Review,1989,64(4):693-709.

[17]王兵,辛清泉,楊德明.審計師聲譽影響股票定價嗎——來自IPO定價市場化的證據(jù)[J].會計研究,2009(11):73-81.

[18]Datar S,F(xiàn)eltham G A,Hughes J S.The role of audits and audit quality in valuing new issu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1,(1):3-49.

[19]Lenz,Ostrowski.Auditor choice by IPO firms in Germany:information or insurance signal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Audit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2005,(3):300-320.

[20]胡丹,馮巧根.信息環(huán)境、審計質量與IPO抑價——以A股市場2009—2011年上市的公司為例[J].會計研究,2013(2):78-85.

[21]孔寧寧,李雪.制度環(huán)境、會計師事務所轉制與審計質量[J].審計與經(jīng)濟研究,2016(2):33-41.

[22]王春飛,陸正飛.事務所“改制”、保險價值與投資者保護[J].會計研究,2014(5):81-87.

[23]逯穎.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對審計質量的影響[J].審計與經(jīng)濟研究,2008(11):47-50.

[24]夏立軍.盈余管理計量模型在中國股票市場的應用研究[J].中國會計與財務研究,2003(2):94-154.

[25]Watts R L.Conservatism in accounting part I:explanations and implications[J].Accounting Horizons,2003,17(3):207-220.

[責任編輯:劉 茜]

Accounting Firm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Auditor Reputation,and IPO Market Reaction:Based on the Aspect of Audit Demander

LI Lu, WAN Yi, YANG Jingjing

(School of Accounting,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430073,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ounting firm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IPO underpricing,and the auditor reputation’s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above from the view of audit demand side in the IPO market.The study found that,with the gradual implementation of accounting firm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policy,the IPO underpricing of companies audited by special general partnership firm is higher.At the same time,the auditor reputation will weaken the relation between accounting firm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IPO underpricing.These phenomena indicate that accounting firm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has obtained the acceptation of investors in the IPO market,and the firms which have a low reputation acquire more greatly enhance in its brand value with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special general partnership.

accounting firm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IPO underpricing; auditor reputation; audit quality; audit opinion; audit fee; earnings management

2016-12-02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CYJ012);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創(chuàng)新團隊培育項目(31541511102);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基本科研業(yè)務費青年教師創(chuàng)新項目(2014115);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研究生優(yōu)秀學位論文培育項目(2017Y34)

李璐(1979— ),女,河北寶坻人,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會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審計理論與實務研究;萬怡(1993— ),女,湖北隨州人,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會計學院碩士研究生,從事審計理論研究;楊敬靜(1991— ),女,山東德州人,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會計學院碩士研究生,從事審計理論研究。

F239.43

A

1004-4833(2017)05-0020-10

猜你喜歡
合伙制審計師聲譽
審計師駐村“治未病”桐廬“紀審聯(lián)動”延伸至村 打通“最后一米”
杭州(2023年1期)2023-03-15 03:25:36
財務重述、董事長更換與審計師變更
審計師輪換類別與審計結果
——基于“關系”的視角
Top 5 World
合伙制:企業(yè)裂變發(fā)展的核動力
合伙制:企業(yè)裂變發(fā)展的核動力
審計師聲譽與企業(yè)融資約束
智富時代(2018年7期)2018-09-03 03:47:26
聲譽樹立品牌
合伙制已是星星之火
董事會(2015年7期)2015-08-07 20:32:05
對新媒體時代應對聲譽風險的探討
泗洪县| 偏关县| 靖江市| 仙居县| 富裕县| 陇川县| 辽中县| 工布江达县| 镇宁| 高密市| 福贡县| 曲水县| 德令哈市| 三门峡市| 甘洛县| 罗甸县| 甘肃省| 雅江县| 永胜县| 九寨沟县| 泽普县| 南雄市| 上杭县| 隆化县| 江孜县| 桂东县| 扎鲁特旗| 花莲市| 保山市| 枞阳县| 勐海县| 安图县| 东方市| 囊谦县| 偃师市| 盐津县| 乌拉特中旗| 大荔县| 墨脱县| 筠连县| 张家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