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眉嫵
將軍鎮(zhèn)邊疆,贏你沒商量
◎纖眉嫵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十二月,朔方邊境戰(zhàn)事又起,突厥大肆入侵陜甘境內(nèi),一路傷害百姓無數(shù),四處搜刮財物,長驅(qū)直入攻下此次進犯的終點站—隴右牧場。他們將大唐作為重點軍備力量的一萬多匹軍馬搶掠一空,隨后揚長而去。
這番肆無忌憚的挑釁,令唐中宗震怒,群臣激憤,大家一致呼吁:“犯我大唐者,絕不容赦!”神龍三年年初,朝廷任命文武全才的張仁愿為朔方軍大總管,重筑邊防。
臨危受命的張仁愿到任后,發(fā)現(xiàn)突厥人還沉醉于凱旋的幸福中,疏于防守,便抓住時機,帶兵夜襲,以雷霆萬鈞之勢將突厥大本營鬧了個人仰馬翻,奪回被搶掠的馬匹,順便攻取了被突厥占據(jù)已久的黃河北岸。之后一年多的時間里,張仁愿本著長治久安的愿望,大力整頓邊疆防務(wù)。
不僅如此,趁著突厥忙于西邊內(nèi)戰(zhàn),后方兵力空虛,張仁愿出兵橫掃突厥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中心—漠南地區(qū),將突厥的殘兵敗將趕去了漠北。朔方邊境百姓隨時被侵擾的隱患自此連根拔除。
給對手以致命的打擊之后,張仁愿深謀遠慮:突厥被打得落花流水,一定咽不下這口窩囊氣,早晚都要回來復(fù)仇。于是他開始修筑軍事防線。他計劃在黃河北岸沿線修筑三座城池作為守邊的軍事防御重地,徹底破滅突厥到朔方一游的野心。而城的名字取得特別霸氣,叫“受降城”。
鑒于張仁愿一言不合就見血的雷霆手段,守邊軍士盡心竭力加班加點,只用了兩個月,三座城就順利竣工。工程驗收時,人們才發(fā)現(xiàn),巍然而立的三座城既沒有守城器械裝備,也沒有壅門來阻擋敵人跨越護城河。
可張仁愿巡視之后卻非常滿意。大伙竊竊私語:“防御設(shè)施如此漫不經(jīng)心,城門洞開,敵人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攻破?!庇腥舜笾懽酉驈埲试柑岢鲆蓡?,張仁愿送他一個睥睨眼神,侃侃道來:“城是為了邊疆百姓而修建的,不是為了邊防軍士修建的。駐邊軍士應(yīng)當一心進攻,勇往直前,絕不能有任何后退防守的想法。如果敵人真的攻到城下,那就拼命抵抗打敗他們,敢回頭望一眼城墻都該一刀斬了,又何必設(shè)置防御工事,培養(yǎng)他們退守的習慣呢?”
眾人聽了,無不肅然起敬。張仁愿把最牢不可破的防御設(shè)在了守邊將士的心里—當所有人都抱著破釜沉舟、不敗敵軍誓不還的決心守衛(wèi)城池時,敵軍哪還有膽量來犯險。
果然,在此后的四十多年里,突厥被張仁愿戍邊的才能和以攻為守的軍事策略所震懾,直到被大唐和回紇聯(lián)手終結(jié)的一刻,也沒膽再進犯朔方,邊境百姓一直過著安居樂業(yè)的好日子。
編 輯 / 燈 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