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瑞,楊 浣
(寧夏大學 西夏學研究院,寧夏 銀川 750021)
“朔方”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悠久的地理名稱。它在中國古代各類文獻尤其是史志文獻中出現(xiàn)頻率很高。從歷史地理的角度來看,朔方有政區(qū)層面和區(qū)域?qū)用娴拿Q這兩種涵義。
目前,學界對作為政區(qū)名稱的“朔方”關(guān)注較多。如孟洋洋對西漢朔方郡[1]、李鴻賓對唐朝朔方軍[2]、劉學懋對民國初年朔方道的研究[3]等。對作為區(qū)域概念的“朔方”研究不多,并且多集中于以《詩經(jīng)·出車》中的“城彼朔方”為代表的先秦朔方問題。[4]
可以說,關(guān)于“朔方”的由來及其演變,目前的研究是不系統(tǒng)的,不清晰的,尤其是對它在唐五代以后的涵義變遷更是研究甚少。有鑒于此,筆者擬在前賢斷代或局部研究的基礎(chǔ)上展開回溯與梳理,以期對這一概念獲得更為完整的、深入的認知。不當之處,請方家批評指正。
先秦時期,“朔方”僅是一個表方位的名詞,《詩經(jīng)·出車》載“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獫狁于襄?!薄睹珎鳌吩唬骸八贩剑狈揭?。”[5]這里“朔方”泛指北方?!稜栄拧め層枴吩唬骸八?,北方也?!盵6]那么“朔”為什么指北方呢?歷來眾說紛紜。
一種說法認為朔為結(jié)束,凋敝之意,北方是萬物凋敝之地,所以有朔方之稱。《爾雅注疏》:“朔,盡也。北方萬物盡,故言朔也。”[7]
一種說法認為是從“朔”的初始、復蘇之意衍生而來。每月初一為萬物復蘇的開始,萬物自北方凋敝,亦從北方復蘇,故稱朔方。《釋名》:“朔,蘇也。月死復蘇生也。”[8]每月初一,月亮重新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中,由此衍生出初、始之意,《禮記·禮運》曰“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為臺榭、宮室、牖戶……皆從其朔?!编嵭ⅰ八?,亦初也?!盵9]《說文解字注》:“月盡也。盡而蘇矣……止而生矣?!盵10]由此把先凋敝后復蘇的北方稱為朔方。
一種看法認為這與日月合朔有關(guān)。日月合朔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xiàn)象,“日月相推,日舒月速,當其同(所),謂之合朔?!盵11]每月初一,當日月在空中運行到同一經(jīng)度,即月亮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地球上看不到月亮,這種月相稱為合朔?!叭赵潞纤酚诒保时狈街^之朔方。”[12]
還有一種看法認為“屰”與“北”的本義相近,故“朔”常代指“北”。《說文解字》:“朔……從月,屰聲?!盵13]說明其義與月相關(guān),因?qū)鄣寐??!皩邸保墩f文解字》:“屰,不順也?!盵14]再看“北”字,《說文解字》寫作,釋為“從二人相背?!盵15]這是兩人相背,即“北”字本來是“背”的意思。另外,我國古代最重要的方向是南,與南相背的方向即北,這與“屰”不順之意相近,所以常用“朔”代表方向上的“北”。[16]
《出車》反映了西周晚期派軍抵御獫狁的史實,“城彼朔方”意為周軍在朔方筑城,防御獫狁?!睹珎鳌罚骸八贩?,近獫狁之國也?!盵17]“朔方”既然靠近獫狁所處的地區(qū),需要對西周時期獫狁的活動范圍進行詳細考察。獫狁是先秦時期北邊一支強大的游牧部落集團,屢次侵擾邊境,是西周時期嚴重的邊患之一。關(guān)于獫狁活動范圍的記載,《詩經(jīng)·六月》載:“玁狁匪茹,整居焦穫。侵鎬及方,至于涇陽……薄伐玁狁,至于太原?!盵18]
焦穫、涇陽,王國維言“涇陽既在涇水下游,則焦穫亦當在涇水下游之北?!盵19]二者均在今陜西徑陽縣附近。鎬即鎬京,方即方京,在西安市西南。[20]太原,據(jù)前揭焦穫、鎬、涇陽的位置推測,太原距鎬京的距離不會太遠,西周時期的太原指今天的隴東黃土高原,大致包括甘肅的慶陽、平?jīng)龅貐^(qū),陜西的長武、旬邑、彬縣和寧夏固原東南之地。[21]由獫狁的活動范圍可知,西周時期的“朔方”大概是指今天陜北、寧夏南部和隴東高原一帶。
到了戰(zhàn)國時期,“朔方”指代魏國地域。魏惠王時期的梁十九年亡智鼎銘文有“穆穆魯辟,(徂)省朔旁(方)?!盵22]李學勤認為此處“朔方”為北方之意。[23]這里指的是魏國境內(nèi)的北方,與西周時期的“朔方”不同。
西漢時期,朔方首次成為政區(qū)專名。秦漢之際,匈奴占據(jù)了河南地。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衛(wèi)青復出云中……于是,漢遂取河南地?!盵24]“以河南地為朔方郡……使(蘇)建筑朔方城?!盵25]郡,是秦代的地方政區(qū)名稱,下統(tǒng)縣,漢承秦制,武帝時期新開拓領(lǐng)土多置郡,以便于管理。朔方郡,治朔方縣,[26]下轄朔方(今內(nèi)蒙古杭錦旗東北)、臨戎(今內(nèi)蒙古磴口縣北)、三封(今內(nèi)蒙古磴口縣西北)、沃野(今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西南)、廣牧(今內(nèi)蒙古烏拉特前旗西北)、修都(今內(nèi)蒙古杭錦旗西北)、臨河(今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北)、呼遒(今內(nèi)蒙古烏拉特前旗東南)、窳渾(今內(nèi)蒙古磴口縣西北)、渠搜(今內(nèi)蒙古烏拉特前旗東南)[27]十縣。特別要注意的是,元封五年(前106),還設(shè)置了一個名為朔方刺史部的監(jiān)察區(qū),負責監(jiān)察朔方、北地、上、西河、五原五郡,轄境遠遠大于朔方郡地,西起寧夏銀川、青銅峽市,東至晉、陜間壺口之黃河兩岸地區(qū),北達陰山,南到陜西宜川至甘肅寧縣一帶。與西漢相比,東漢轄地無太大變化。
東漢末年至十六國時期,雖然作為監(jiān)察區(qū)的朔方刺史部早已廢除,但“朔方”仍可指代西漢時期朔方刺史部所轄廣大地區(qū),如“及堅國亂,(勃勃)遂有朔方之地,控弦之士三萬八千。”[28]“(姚興)以勃勃為持節(jié)……配以三交五部鮮卑及雜虜二萬余落,鎮(zhèn)朔方?!盵29]赫連勃勃是十六國后期大夏國的創(chuàng)立者,一直在朔方地區(qū)活動,《晉書》載其“控弦鳴鏑,據(jù)有朔方?!盵30]大夏國最強盛時“南阻秦嶺,東戍蒲津,西收秦、隴,北薄于河?!盵31]拋開關(guān)中地區(qū),這一范圍基本屬于西漢時期朔方刺史部地。北魏吞并大夏后,在其都城統(tǒng)萬城(今陜西靖邊縣白城子村內(nèi))置夏州,下轄朔方郡。
隋代朔方指稱夏州。大業(yè)三年(607),隋煬帝改州為郡,夏州改為朔方郡,郡治在統(tǒng)萬城故址,故夏州也可稱為朔方。如稱梁師都為“夏州朔方人?!盵32]隋初為了抵御突厥的侵擾,文帝“令發(fā)丁三萬,于朔方、靈武筑長城,東至黃河,西拒綏州,南至勃出嶺,綿亙七百里?!盵33]此處朔方即指夏州。唐初恢復了夏州的建置,天寶年間曾一度改為朔方郡。與朔方郡相比,唐人筆下的朔方更多指的是赫赫有名的朔方軍。
朔方軍是唐朝在西北地區(qū)設(shè)置的一支軍隊,唐前期一般稱朔方道行軍。行軍,是北周至唐前期軍隊出征制度的專稱。[34]凡軍隊出征必加“行軍”稱號,軍隊統(tǒng)帥為行軍元帥,下轄若干行軍總管。北周末,軍隊出征,往往諸路并發(fā),為了區(qū)分不同作戰(zhàn)區(qū)域和行軍路線,開始在行軍元帥和行軍總管之前冠以“某某道”,是為行軍號,如于仲文“領(lǐng)河南道行軍總管?!盵35]至唐初,行軍號多以州(郡)、府、縣及城池等命名。朔方道行軍最早見于武后延載年間,[36]主要承擔防御突厥南下的任務(wù),多由靈州地區(qū)出發(fā)進入漠北。行軍屬于臨時出征的軍隊,戰(zhàn)事結(jié)束即遣散,“戎平師還,并無久鎮(zhèn)?!盵37]但從高宗儀風年間(676-679)開始,隨著吐蕃、契丹等強勢崛起,唐廷對外逐漸由攻勢轉(zhuǎn)向防御,新的形勢要求在邊境長期駐守軍隊,鞏固邊防,“于是原來臨時征行的軍隊被迫轉(zhuǎn)入長期的屯駐,長期屯駐的鎮(zhèn)軍開始取代臨時出征的行軍。”[38]在靈州地區(qū)臨時駐守的軍隊逐漸向鎮(zhèn)軍轉(zhuǎn)化,拱衛(wèi)京師,名稱中的“行軍”亦一并省略,簡稱朔方軍。
朔方軍的統(tǒng)帥,最初全稱朔方道行軍大總管,后由于“行軍”的廢棄,稱朔方道(軍)大總管。開元九年(721)置朔方軍節(jié)度使,治靈州,“領(lǐng)單于大都護府,夏、鹽、綏、銀、豐、勝六州,定遠、豐安二軍,東、中、西三受降城?!盵39]朔方節(jié)度使領(lǐng)屬范圍,西起賀蘭山,東至黃河,北抵陰山,南到寧夏中衛(wèi)至陜西綏德一線。朔方節(jié)度使的確立為朔方軍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安史之亂中,郭子儀率領(lǐng)的朔方軍成為唐廷平叛的主力軍,發(fā)揮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可謂“唐室中興之關(guān)鍵?!盵40]杜甫《洗兵馬》對朔方軍大加贊揚,詩云:“只殘鄴城不日得,獨任朔方無限功?!盵41]后來唐德宗也下詔褒獎:“朔方將士,嘗立大功,子儀再收京城,咸是此軍之效?!盵42]
唐中后期,朔方節(jié)度使所領(lǐng)范圍不斷縮小,在地域上,朔方逐漸專指靈州地區(qū)。五代時期這一現(xiàn)象更加明顯,后晉開運三年(946),地方部落酋長拓跋彥超、石存、乜廝褒進攻靈州,朝廷命河陽節(jié)度使馮暉、威州刺史藥元福入援靈州,“朔方距威州七百里,無水草,號旱海,師須赍糧以行?!惫佘姶笃仆匕蠌┏?,“明日,至靈州。”[43]還需指出的是,自從黨項拓跋氏鎮(zhèn)壓黃巢起義有功被唐廷封為定難軍節(jié)度使后,原屬朔方節(jié)度使轄地的夏、綏、銀等州一直被黨項拓跋氏占據(jù),成為唐末五代地方上的一支割據(jù)勢力。同光二年(924),后唐封夏州節(jié)度使李仁福為朔方王。[44]從此時起,黨項拓跋氏及其占據(jù)之地開始有“朔方”之稱。
北宋前期“朔方”一般代指靈州,如乾德四年(966),“有回鶻二百余人、漢僧六十余人自朔方路來?!盵45]王業(yè)為其中之一,“業(yè)自階州出塞西行,由靈武、西涼、甘、肅等州……度雪嶺至布路州國?!盵46]太平興國七年(982),宋廷派侯赟知靈州,“(赟)在朔方凡十年,上雖念赟久次,而難其代者?!盵47]靈州陷落前后是“朔方”一詞出現(xiàn)的又一個高頻時期,咸平四年(1001),真宗“以邊臣玩寇,朔方餉道愈艱?!盵48]命張齊賢等赴邊運糧。咸平五年(1002),由于宋朝援救不及時,靈州最終沒于李繼遷,張賢齊稱為“朔方陷沒。”[49]西夏建國之后,由于西北地區(qū)俱為其占據(jù),宋人眼中的“朔方”逐漸被“西夏”取代,此類用法漸少。
北宋中后期至南宋,隨著邊防形勢日益嚴峻,“朔方”一詞不再僅局限于西北地區(qū),指代范圍不斷擴大,常常用來指稱北部和西北邊防或遼夏金等北方民族政權(quán)。北宋時期,黃河水患不斷,給北部邊防造成了極大壓力,在歷次治河和修渠中,常常把河北路地區(qū)(大致為今河北南部、山東西北部)稱為“朔方”,如景德元年(1004),“自嘉山東引唐河三十二里至定州,釃而為渠……又引保州趙彬堰徐河水入雞距泉,以息挽舟之役,自是朔方之民,灌溉饒益,大蒙其利矣?!盵50]又慶歷八年(1048),黃河決于澶州商胡埽,判大名府賈昌朝認為“朝廷以朔方根本之地,御備契丹……況國家恃此大河,內(nèi)固京都,外限敵馬?!盵51]河北路為宋遼邊界,擔負著防御遼朝的重要任務(wù),故稱之為“朔方”。北宋末至南宋初年,女真人興起,建立金國,此時“朔方”一般既可指西夏,也可指金朝,如宣和元年(1119),宋朝任命童貫討伐西夏,童貫“遣大將劉法取朔方?!盵52]這里“朔方”指西夏。又建炎三年(1129),洪皓出使金朝,謂之“使朔方”。[53]
遼代繼承唐制,在地方上置節(jié)度使?!斑|之節(jié)度使大體可分虛銜和實職兩類?!盵54]統(tǒng)和十八年(1000),遼圣宗封李繼遷之子李德明為朔方軍節(jié)度使,[55]時繼遷與遼國交好,正加緊圍攻靈州。遼封其子為朔方節(jié)度使,目的正是激勵繼遷,敦促其早日攻取靈州?!斑|朝在境外遙授之節(jié)鎮(zhèn)軍名,一般都沿用唐五代之舊稱?!盵56]可知此次冊封沿用唐五代之朔方節(jié)度使名號,實為虛銜,且遙領(lǐng)到遼朝境外,僅為一種榮譽職銜?!哆|史》中其他幾處關(guān)于“朔方”的記載都是在追述遼太祖、太宗朝時開國功績提及,大意為自朔方起兵,終成霸業(yè)。這里的“朔方”當泛指唐朝中后期契丹所居“潢水之南,黃龍之北,鮮卑之故地?!盵57](約為今遼寧與內(nèi)蒙古交界的朝陽市、阜新市、赤峰市與通遼市一帶)。
金代后期,蒙古興起,成為重要的邊患,因此,“朔方”泛指蒙古及其占領(lǐng)的北方地區(qū)。興定元年(1217),金朝準備攻宋,許古上書勸諫,“河南既得息肩,然后經(jīng)略朔方,則陛下享中興之福,天下賴涵養(yǎng)之慶矣?!盵58]當時中都已為蒙軍占領(lǐng),黃河以北河北、山東、河東大部地區(qū)處于雙方激烈爭奪中,金廷僅能保守河南、陜西一隅,故許古認為不應(yīng)該對宋輕啟戰(zhàn)端,應(yīng)集中力量對付蒙古?!八贩健贝该晒牛诮鸪z民元好問的著述中體現(xiàn)最為明顯,泰和年間(1201—1208),金代文學家李純甫嘗在宴會上說道:“中原以一部族待朔方兵,然竟不知其牙帳所在……庚寅之冬,朔方兵突入倒回谷,勢甚張?!盵59]
到了元代,“朔方”一詞代指成吉思汗統(tǒng)一漠北諸部之后建立的大蒙古國所轄地域,主要以蒙古高原為中心?!对贰の淖诩o》載:“(至順二年)二月……丙寅,以太祖四大行帳世留朔方不遷者,其馬駝孳畜多死損,發(fā)鈔萬錠,命內(nèi)史府市以給之。”[60]太祖四大行帳,即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斡耳朵原指宮室或?qū)m殿。在統(tǒng)一漠北諸部的過程中,成吉思汗相繼建立了四大斡耳朵,分別由四位皇后掌管,是成吉思汗時期的政治重心。[61]第一、第二和第三斡耳朵均分布于三河之源(今蒙古國境內(nèi)克魯倫河、土拉河與鄂嫩河均發(fā)源于肯特山,故名,在烏蘭巴托附近)一帶,只有第四斡耳朵距離稍遠,在今天蒙古國的杭愛山北麓。
明清以來,朔方指代寧夏地區(qū)。元朝曾一度在西夏故地設(shè)立西夏中興行省,后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置寧夏路總管府,治所即在西夏興慶府,也稱寧夏府城。[62]寧夏遂固定下來,成為正式的政區(qū)名稱。明代改置寧夏鎮(zhèn),轄寧夏衛(wèi)、寧夏中衛(wèi)與寧夏后衛(wèi),清代置寧夏分巡道,轄寧夏府?!妒庥蛑茏射洝罚骸皩幭囊嗨贩降匾?。”[63]寧夏所包含的地理范圍大致為今天寧夏北部黃河沿岸一帶,正是唐宋時期的靈州地區(qū),故稱為朔方。這一時期,以“朔方”為名的寧夏地方志不斷問世,目前已知最早將寧夏稱為朔方的是《朔方邊紀》,但此書今已亡佚,具體內(nèi)容不得其詳,之后還有萬歷年間編纂的《朔方新志》和康熙年間編纂的《朔方廣武志》?!端贩綇V武志》是記載寧夏邊防要地廣武營(今寧夏青銅峽境內(nèi))的一部方志,《朔方新志》是寧夏的一部地方總志,其序載:“寧夏古朔方地,故其志以朔方名。”[64]這種用法在明清時期的詩歌中更為常見,明代王嘉齋《賀蘭晴雪》一詩對賀蘭山在西北邊防方面的地位和壯麗雄渾的美景進行了細致的刻畫,最后感嘆道“勝概朔方真第一,徘徊把酒興無窮?!盵65]賀蘭山不愧為寧夏地區(qū)第一勝景。清初劉芳猷作《朔方》,詩云“西峙蘭山爽氣凌,東流黃水日奔騰。人煙漠漠聯(lián)村落,畎畝鱗鱗傍水塍。塞北江南名舊得,嘉魚早稻利同登。偶看兒女弓刀戲,不覺臨風百感增?!盵66]生動描繪出寧夏地區(qū)景色秀美,人民安居樂業(yè)的圖景,被譽為“塞北江南”。
晚清時期,朔方指代范圍擴展到整個北方邊疆地區(qū)?!端贩絺涑恕罚吻餄?,是研究沙俄的史地巨著?!端贩絺涑恕吩侗贬鑵R編》。關(guān)于北徼的地理范圍,何氏在書中有著明確的說明,“東海諸部,今屬吉林省統(tǒng)轄,地周二萬余里,古靺鞨諸國境也。前代朔漠未賓,幅員不廣,以靺鞨、蒙古為北徼。我圣朝德教覃敷,天威遠震,舉凡靺鞨、蒙古悉屬內(nèi)地,以俄羅斯為北徼?!盵67]至清代中葉,沙俄領(lǐng)土已與新疆、烏里雅蘇臺(今蒙古國)與黑龍江全面接壤,成為清朝中后期的一大邊患。咸豐帝改“北徼”為“朔方”,意在警惕沙俄,提醒民眾關(guān)注北方邊疆。
民國初年寧夏還曾短暫地改為“朔方道”,[68]20世紀20年代修成的寧夏地方總志亦以朔方為名,是為《朔方道志》。正如《朔方道志·序》載“朔方名稱,至古詩所謂:‘王名南仲,往城于方?!駠辏瑥透膶幭目樗贩降?。公羊傳名從主人,至是始還舊矣?!盵69]朔方,經(jīng)歷千年的滄桑,最終回到了發(fā)源之地,成為寧夏的雅稱。朔方在歷史時期的具體地理范圍有變化,與歷史上西北、河隴、河套等大的地域概念有交叉之處,因此朔方與蒙古、甘肅和陜西等地同樣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也是其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但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和現(xiàn)實的選擇,朔方這一概念的指代范圍不斷縮小,最終與寧夏相融合,固化為寧夏最著名的文化符號,承載著這片土地悠久而豐富的底蘊和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