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
摘要:語文教學一定要“目中有人”,閱讀教學也是一樣。小學低年級是學習閱讀的起步階級或啟蒙階段,一定要從培養(yǎng)最基本的閱讀能力抓起。切不可低中高不分,小學中學不分,一味“講深講透”搞煩瑣分析,弄得頭緒太多,門檻定得太高,使學生進不了門。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朗誦聯(lián)想
要轉(zhuǎn)變閱讀教學觀念。改進閱讀教學設計?!伴喿x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边@就是說,其一,讀書活動是別人所不能替代的,因此要讓學生自己讀書,而不是聽老師講書;其二,學生是獨立的個體,而且是有個性、有靈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個體,學生個體之間是有差異的。因此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而不能整齊劃一,追求統(tǒng)一結(jié)論和標準答案。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首先要通過自主讀書與課文及課文作者對話交流。即要通過操作,加工處理課文的符號信息,進而進行心靈碰撞,接受課文豐富內(nèi)涵的感召與影響,最終能把課文的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把課文的思想感情內(nèi)化為自己的思想感情,把課文的表達方式,內(nèi)化為自己的交際經(jīng)驗。其次,學生還要通過合作學習,與同學、老師對話交流。一面與同學討論切磋,一面聆聽老師的教誨指點。
作為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同樣先要與文本對話,即通過先行閱讀,全面把握教材。“把握教材”一方面意味著把握課文作者的思路和意圖以及教材編者的思路和意圖,從而明確教學的目標要求;另一方面還意味著了解學生閱讀的前提條件和準備狀況,從而確定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同時當然還要與學生對話,根據(jù)學生的閱讀心理和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指導他們正確地讀書,順利地實現(xiàn)“內(nèi)化”。
1、由以理解課文知識內(nèi)容、獲取統(tǒng)一結(jié)論為主要目的,轉(zhuǎn)變?yōu)橐詫W會閱讀、內(nèi)化語言、提高語文素養(yǎng)為主要目的;
2、由重外因,靠教師分析講解的“灌輸型”教學模式,轉(zhuǎn)變?yōu)橹貎?nèi)因,以學生自主讀書內(nèi)化為主線的讀書交往型教學形式;
3、由以肢解為主,搞“散裝零售”、習題化瑣碎練習,轉(zhuǎn)變?yōu)橐哉蠟橹?,注重綜合實踐,開展實用化語文活動。
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實行這一機制,需要掌握如下幾條要點:
1、激發(fā)情趣,讓學生作好閱讀的準備。
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可見激發(fā)閱讀情趣在低年級是多么重要。因此,低年級閱讀教學必須從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閱讀興趣開始。讓學生在閱讀前先做好兩個準備:
一是情感態(tài)度的準備——要引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在迫不及待、躍躍欲試的心態(tài)下進入閱讀;
二是知識經(jīng)驗的準備——要激活已有經(jīng)驗,調(diào)動大腦里相關的知識儲備,
發(fā)現(xiàn)已有知識經(jīng)驗與課題內(nèi)容之間的相似性和銜接點(即尋找“相似塊”)。必要時可適當為他們提供一些背景知識,幫助他們建立新舊聯(lián)系,以便他們借助已知去預測未知,形成自主的學習意識,積極、能動地進入閱讀。
2、加強認讀,讓學生把課文讀得正確、連貫。
小學低年級是學習閱讀的起步階段,孩子剛從口語交際進入書面交流,由現(xiàn)實世界進入符號世界,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不是一下子就能適應的,必須經(jīng)過不斷地學習、訓練,幫助他們切實過好認讀關——
一是辨認文字符號,分清詞與非詞;
二是進行意義整合,分清句讀;
三是動用發(fā)音器官,讀出課文語句;
四是口誦、耳聞、心惟,捕捉語言信息。
最終達到讀得正確、連貫,不錯、不丟、不添、不斷、不重。讀后對課文的整體內(nèi)容,能有大致的、輪廓的了解。
3、指導朗讀,讓學生感悟語言材料。
語感是語文能力的核心成分,指導朗讀是培養(yǎng)語感能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在低年級尤其是這樣。低年級閱讀教學,一定要精心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要抓住關鍵詞句,引導學生感悟體驗——
一是結(jié)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詞句的意思。比如讀《詠華山》第三自然段“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边@一詩句,學生可能不太懂,要是回過頭來,聯(lián)系課文第二自然段,讀讀“??!華山真高哇!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鄙舷挛慕Y(jié)合起來,對照閱讀,學生便能比較順利地了解詩句的意思。再如“情不自禁”一詞,除了結(jié)合上下文,還可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他們回憶自己遇到特別開心的事,忍不住要唱、要跳、要表現(xiàn)自己的情景。這樣對詞義的感悟就會更加具體、真切。
二是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進入課文意境,獲取情感體驗。其一是要學會“循文明像”,即憑借語言符號展開想象,建立事物的表象,進入課文所描寫的畫面。也可以借助課文圖畫,來幫助自己建立表象。對于某些比較生疏的事物,還可采用實物、掛圖、投影、電腦課件等輔助手段,幫助學生明像入境。其二是要學會“循像明意”,即透過畫面去感受課文的意境。要設身處地地進入各種角色,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比如讀到“他們沿著山路艱難地爬上山頂?!笨梢龑W生看看插圖,把小孩與大山聯(lián)系起來展開想象,就能感受到爬山的艱苦和孩子的強。再讀讀“啊!華山真高哇!……太陽顯得那么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稍加想像,就能感受華山的高險和登上 高山的愜意心情。
4、組織演誦,幫助學生完成語言的內(nèi)化。
內(nèi)化語言是一個能動的自我構建過程,小學生還缺乏這種自我建構的能力,教師必須給予切實的幫助。
一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與表現(xiàn)。在學生對課文中感興趣的人和事件有所感受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全面的欣賞??梢宰宰x欣賞、聽讀欣賞,還可以眼看畫面(圖畫、錄像或課件)、耳聽配樂朗誦、嘴跟著吟和,雙腦并用,多感官參與,語音、語意、圖像、情感、觀念多要素融合,以幫助學生多重記憶,整體吸收。進而再讓學生通過自己聲情并茂的朗讀,來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和體驗??梢愿鶕?jù)自己的獨特體驗,創(chuàng)造性運用語調(diào),配上表情動作,反復品味咀嚼,達到熟讀成誦,完成背誦識累的任務。
二要引導演化升華??梢越M織學生對課文進行加工改造,開展創(chuàng)造性閱讀和多種形式的表演活動。比如分角色演誦,改變成解說詞、導游詞來演說,當成課本劇來表演等??傊?,要徹底改變應試性、習題化的瑣碎機械的作業(yè)練習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實用性、生活化的語文活動,讓學生在有趣的學語文、用語文的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