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瓊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人們對數學學科只致力于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邏輯思維的教學與研究,而不善于發(fā)掘數學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數學美來感染誘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不重視引導學生發(fā)現數學美,鑒賞數學美,更談不上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數學美,以致使一些學生感到數學抽象枯燥,失去學好的信心。那么什么是數學美?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如何發(fā)揮數學的美育功能呢?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每一位小學教師思考的問題,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小學數學教學中美育滲透途徑的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景;邏輯思維
一、在教材中感悟美
人們常說數學是萬花筒,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在數學教材中,蘊藏著豐富的美育因素,現行的數學教材正確處理了數學學科特點與兒童認知規(guī)律、德育與智育、教與學、減輕負擔與提高素質等方面關系,把數學的抽象美、符號美、數的神奇美、數的和諧美和概括美、猜想美、濃濃的時代生活氣息美、開放靈活美等融入在里面。我認為,挖掘和提煉教材中的美育因素,讓學生感知數學美的存在,是激發(fā)學生情感,陶冶學生心靈的有效途徑。
如在許多幾何圖形中就充滿著無窮無盡的美,閃爍著美的風采。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圓》時,我一走進教室,教室里所有學生的目光都聚集于我的胸前?!巴邸庇械膶W生忘乎所以地叫了來:“王老師,你今天真漂亮!”我就問:“為什么,今天老師看起來這么漂亮呢?”學生馬上叫起來:“老師的衣服上貼了各種各樣的粘紙,有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的。”學生被我這一舉動一下子吸引住了,所以在接下去的學習中他們學得特別帶勁。離下課還有近五分鐘時,我布置了一個節(jié)目:“請小朋友們把發(fā)下來的卡片制作成一張明信片,正面用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粘紙進行組合拼貼,設計一幅美麗的圖畫,然后送給你最好是朋友?!睂W生特別興奮,直到下課都不愿停手。在教學中我們要讓數學成為“人的數學”,讓數學充滿生命的活力,要挖掘數學內在的美,使學生喜歡上數學。
二、在情景中感受美
在小學各科的教學中,都需要情境教學,低年級數學教學尤其需要情境教學。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很幼稚,對事物充滿好奇感,適宜在“玩”中學習數學。教師應創(chuàng)設種種情境與機會,鼓勵學生探索、實踐,尋找知識、情感與個體心靈的結合點,將生活與自我融進課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美。
數學課本中的一些教學內容,可讓學生進行情景表演。數學源于生活,必須融于一定的生活情境之中。課堂表演就是要創(chuàng)造一定的生活環(huán)境,給孩子一份自由發(fā)展、自由發(fā)揮的天地,使學生通過虛擬情景表演創(chuàng)造出行為美、語言美。小學生的表演欲望都是很強烈的,不管是低年級的孩子還是高年級的學生,他們都樂于參與、樂于交際,喜歡在各種情景中再現學習內容,把書上的知識用到生活中來。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一課中,我就讓學生扮演顧客和營業(yè)員表演一番,學生的積極性可高了,爭先恐后的舉手要求參加。我讓他們分組,每組都有不同商品的價格,每個同學都配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活動開始后,教室里買賣聲不斷,就像在生活中一樣。又如:第一冊教材《統(tǒng)計》一課中,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出大象伯伯過生日的情境,讓學生通過小組分工合作,來數一數大象伯伯家來客人的情況,從而得出來了哪些動物,哪家動物來的多,哪家動物來的少,滲透出統(tǒng)計知識。這樣選擇和設計與當今學生的生活密切相聯(lián)系的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處理,將畫面、聲音等于一體,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把這一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形象直觀的內容,把學生帶入新奇的境界之中,學生由“奇”而生“趣”,由“趣”而生“惑”,心生疑惑,起了學生的求知欲,達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目的,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美。
三、在活動中體驗美
在“數學活動中感受美、欣賞美、體驗美”是數學課程標準所積極倡導的重要理念。數學教學要在數學知識和師生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數學中美的因素得以體現。大家都知道,僅僅憑借對美的事物的感知,所得的美感只停留在表面和潛層,是不深刻的,必須在感知美的過程中產生相應情緒體驗,才能通過各種美的體驗和品評鑒賞深化對美的形象認識與感知,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所以要精心的組織好真切的體驗活動,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美。
如在《認識物體》時,我設計了“摸一摸,說一說”的游戲。把操作活動和表達結合起來,讓學生摸一個物體并說出它的名稱,也可以先給名稱再去摸出相應的物體。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表達,學會傾聽,發(fā)展他們的數學交流能力。通過這種有趣的數學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四、在教學評價中展現學科人文美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這種以“人的發(fā)展”為目標評價方式,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是值得我們反思和研究的。因此,在我們的數學教學中,應以增進情感體驗為導向,加大評價目標的多元化,評價方法的多樣化,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現實中,教師總是自覺地或不自覺地將評價的著力點放在學習的結果與水平上,忽視了對學生的學習情感、態(tài)度的評價,以至于評價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因此,在我們的數學教學中,應以增進情感體驗為導向,在作業(yè)批改中適當的運用一些激勵的評語,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學習信心,展示數學的人文美。
例如,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們要以發(fā)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注意對學生平時表現記載,采用民主評議的方式,讓學生評學生,學生評老師,老師評學生,讓學生在民主評議的氣氛中激勵自己。對學生知識能力的檢測,我們不光用一張試卷來考查學生,還應當增加一些面試、口試的過程,讓學生動手操作,鼓勵學生把自己最“得意”的技能表現出來,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促進學生的全面提高。在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不能急于指出錯誤,而要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發(fā)現錯誤、糾正錯誤,寬容學生的錯誤,給學生自我糾錯的機會。在學生表達不清或者不能準確表達自己意思的時候,教師的話盡量讓學生自覺糾錯于無痕之間,凸現寬容,體現人文的關懷。
我想,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美育,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養(yǎng)成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的良好習慣,并在美的氣氛中體驗美的樂趣,享受美的快樂,在美的陶冶中主動、生動的發(fā)展,達到理性感知和情感活躍的和諧一致。數學的美育功能正是這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我們有數學的美去營造更強烈的美育氛圍,去塑造一代美的人,創(chuàng)造一個美的世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