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司虎克
摘 要:隨著體育科研資源的全球化配置趨勢日益顯著,國際合作已經成為體育科學研究論文產出的重要驅動力。通過對中國學者參與的SCI體育科學類期刊論文的計量分析發(fā)現(xiàn):跨國合作已經成為我國體育科研論文在國際上快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我國學者表現(xiàn)出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合作的傾向性;科研合作廣度不斷增加,但與各國合作深度有待加強;我國跨國合作論文的篇均影響力高于領域平均值;我國學者在國際上正在從體育科研的“配角”向“主角”轉變。這些合作特征帶動了國內越來越多優(yōu)秀的體育科研成果被國際期刊平臺接受。未來我國需進一步加大國際體育科學研究領域的合作,以國際合作引領我國體育科研的快速發(fā)展;推動我國體育科研的國際影響力;帶動我國體育科研實力的提升;繼續(xù)加大國際合作的主導權,從參與合作向主導合作轉變。
關鍵詞:國際合作;體育科研;體育科研論文;合作傾向; 篇均被引;體育期刊;話語權
中圖分類號:G 811.6 文章編號:1009-783X(2017)04-0328-04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global configuration of sports scientific research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output of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papers. Based on the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papers published by Chinese scholars on SCI sport science journals, it is found that transnational coope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rapid growth of our international sport scientific research; Chinese scholars have shown the tendency to cooperate with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Australia counterparts; the depth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 is increasing, but the depth of cooperation is not enough; the influence of cross-country cooperation papers is above average; recently the ratio of Chinese correspondents has increased. These cooperative characteristics led to more and more outstanding domestic sports papers accepted by international journals. In the future Chinese scholars need to further increase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cooperation, to expand the breadth of cooperation while improving the depth of cooperation with major countries, to enhance their information literacy through linking with the high-quality papers to enhance the influence, and to increase the dominanc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Keyword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port science; sport scientific research documents; cooperative tendency; citation per item; sports journals; dominance
學術交流和科技合作,尤其是國際合作和分享已經成為體育學科發(fā)展、學術進步的重要驅動力,但是有關我國體育科研國際合作特征的研究還較少。本研究以科學引文索引數(shù)據(jù)庫(SCI)為基礎,采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測度分析我國體育科研國際合作發(fā)展的特征。
1 研究方法
本文以科學引文索引庫(SCI)為數(shù)據(jù)源,檢索2000—2015年發(fā)表在體育科學類期刊上的有中國學者參與的論文,文獻類型限定為論文和綜述。中國學者的限定方式是作者地址中包含有中國(China)。檢索日期為2016年1月27日,共檢索出1 792篇論文,文獻索引數(shù)據(jù)下載為Excel格式。采用文獻計量法,對論文的作者數(shù)量、國家合作特征、被引頻次等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主要觀察我國論文的國際合作比率、開展合作的國家(地區(qū))數(shù)目及我國學者作為通信作者的比例等指標。
2 研究結果
2.1 我國體育科研論文的國際合作態(tài)勢
國際合作論文是指有其他國家學者參與的論文,國際合作率是指國際合作論文占總文獻量的比例。本研究中國際合作論文的計量根據(jù)是作者機構地址中存在其他國家標注,除此以外的論文均為來自中國機構的作者完成。2000—2015年我國在國際上發(fā)表的體育科研文獻總量為1 792篇,其中國際合作論文量為781篇,國際合作率為43.6%。從縱向發(fā)展趨勢看,我國整體論文量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長態(tài)勢,年均增長率為18%。國際合作文獻率的年度起伏變化不明顯,基本保持在40%的比例。相對于體育論文產出大國的國際合作率,我國在該指標上已經處于較高的位置??鐕献饕殉蔀槲覈趪H上發(fā)表的體育科研論文快速增長的重要動力。endprint
合作國數(shù)量體現(xiàn)了我國國際體育科研的合作廣度,目前已有54個國家與我國學者開展體育科研文獻合作,從2000年的6個合作國擴增到2014年的37個,可以說我國體育學者與國外機構的交流越來越廣泛。通信作者率是指國際合作文獻中我國作者作為通信作者的比例,該指標能夠反映我國學者在國際合作工作中的分工和角色。目前,我國在該指標上圍繞40%上下浮動。借鑒其他學科的研究結果[1],我國國際體育科研在該指標上有待進一步提高,還需加強在國際合作中的話語權和主導地位。
近2年,我國國際合作率小幅下降,通信作者率則增加,結合文獻總量的增長,說明國內作者科研成果質量不斷提升,越來越被國際體育期刊認可。我國在國際期刊發(fā)表的體育科研文獻的增長對跨國合作的依賴度在降低,同時,我國學者對國際科研合作工作的主導力在增強,這些都是我國體育科研整體實力提升的局部表現(xiàn)。
2.2 中國體育科研的國家合作傾向
國際合作是具有雙向特性的行為。通過對具體合作國家文獻量及相關指標的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我國主要的合作伙伴和緊密度。在此采用“合作強度”作為計量合作緊密度的指標。合作強度越高,說明2個國家的合作傾向越顯著。合作強度使用2國合作論文數(shù)計算,并利用Jaccard公式[2]進行歸一化處理,更客觀地反映中國國際合作的國家(地區(qū))傾向性。
與我國開展合作的54個國家中合作論文量大于20篇的國家共13個。其中美國是最主要的合作國,合作論文量占我國國際合作論文總量的32.7%。其次是澳大利亞和英國,分別占國際合作論文總量的19.1%和16.6%。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和加拿大4個國家學者參與合作的論文量占我國國際合作論文總量的72%。這些數(shù)據(jù)說明:我國國際合作范圍雖然廣,但合作力度和布局重點都集中在了前述的幾個國家,而與德國、法國、西班牙等體育科學論文產出大國的合作還有待進一步開發(fā)。
由表2可見,我國與主要國家的合作深度還不夠,占合作國論文總量的比例均在2%以內,在合作國的合作排位大多在10名甚至是20名以外。我國表現(xiàn)出單向的與歐美主要國家合作的傾向。合作強度方面,我國與美國的合作強度最高,英國、突尼斯和澳大利亞次之。可以說我國學者更期望與美國學者開展體育科研合作,其次是與英國和澳大利亞學者開展合作。而最期望與我國進行體育科研合作的國家則是突尼斯,其次是日本。我國的主要合作國也是目前國際體育科研論文的產出大國,這些國家集中了大量的體育科研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和大量的科研平臺(國際期刊)。我國在擴增合作面的同時,需要加強與現(xiàn)有合作國的合作深度,提高科學產出的效率。
2.3 國際合作論文的影響力
雖然我國無國際合作論文的被引總頻次高于國際合作論文,但篇均被引方面則表現(xiàn)相反(無國際合作論文為9.7次,國際合作論文為11.4次)。顯然,國際合作論文可以得到更多的學科領域內關注,這也是大力促進國際合作交流的主要原因。我國科研論文量在不斷增長的同時想要增加領域內的影響力,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國際合作的深度。
所投期刊的影響因子來自上一年度期刊引用報告(JCR),其平均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論文的質量和高影響力學術平臺的認可度。瑞士、美國學者參與合作的論文發(fā)表在影響因子排名較高的體育期刊,與突尼斯合作的論文則發(fā)表在影響因子相對較低的期刊,我國無國際合作論文發(fā)表期刊的影響因子居中;但從實際篇均被引情況來看,除個別地區(qū)的合作論文外,國際合作論文均得到了高于無國際合作論文的被引值。期望被引值,是指論文所投期刊同年度發(fā)表的所有論文累積獲得的被引平均值。該指標作為參照,可以觀察論文是否獲得了所發(fā)表期刊的平均影響力。從統(tǒng)計來看,與9個國家合作的論文獲得了比期望更高的實際被引值,這也說明我國開展國際科研合作產生的影響力高于該領域內的平均值。反之,我國無國際合作論文的實際被引值均低于期望值,說明我國國內科研成果被關注度還不夠,還需進一步擴大在領域內的影響力。
篇均參考論文數(shù)量從另一方面體現(xiàn)出了學者的引用行為。雖然大多數(shù)期刊平臺對參考文獻有限制,但在限制范圍內的參考文獻數(shù)量還是可以反映不同地區(qū)學者的引用習慣。本研究中國際合作論文的篇均參考文獻較高(篇均38條以上),尤其是法國和加拿大學者參與的論文參考文獻超過41條。
2.4 高被引論文的國際合作特征
分析每年被引頻次排名前10%的論文的合作特征,從表4可以看出,高被引論文的篇均作者數(shù)高于整體,其國際合作率也高于整體,尤其是2008年和2009年分別高達75%和80%,這說明我國高被引論文對國際科研合作的依賴度更高。高被引論文的通信作者率起伏很大,但大多數(shù)年份的通信作者率低于整體水平(見表1),說明高被引的國際合作科研論文中我國學者的主導力較低,更多地依賴國外學者的指導。
2010年以后高被引論文的國際合作率和國際合作通信作者率也出現(xiàn)了細微的變化,顯示出我國高被引論文越來越多地來自國內機構的獨立科研成果,同時中國學者主導國際科研合作的比例也略有提升。我國學者正在從國際體育科研的“配角”向“主角”轉變,我國體育科研正經歷從科技新興國主動與科技強國合作、學習,轉變?yōu)椴粩嘧灾餮芯?,主導國際合作及原始創(chuàng)新力不斷提升的過程。
3 我國國際體育科研合作行為討論
3.1 以國際合作引領我國國際體育科研的快速發(fā)展
科研合作是科學工作者為了生產新的科學知識或實現(xiàn)各自的科研目標而進行的協(xié)同互助的科學活動[3]。本質上是一種資源共享方式,既包括智力、知識、聲譽的分享,也包括資金、設備資源的分享??蒲泻献鞯淖罱K效應是使得科學知識的產出得到快速發(fā)展。國際科研的效應則是促進體育科研資源在國際范圍內的流動和共享,促進的是合作國的體育科研論文產出數(shù)量。我國作為科技新興國家,為了縮小與科技強國的差距,提高我國科技競爭力,應當充分合理地利用國際合作這一途徑,拓展國際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隨著交流途徑的拓展、溝通方式的便捷,國際合作已經成為當今科研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引起高度重視,國際合作可以帶動和影響我國科研水平的整體提升[4]。endprint
發(fā)展現(xiàn)狀也顯示,雖然我國國際體育科研從論文總量和被引總量來看與歐美主要國家還存有較大差距,但國際合作比例則一直處于該學科領域較高水平,16年來國際合作論文的比例始終保持在40%以上,說明國際合作一直是我國國際體育科研重要的組成部分。除此以外,我國的國際合作覆蓋面不斷擴大,從最初的6個國家擴展到54個國家。而我國國際體育科研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國際合作范圍雖廣,但布局過于集中,與美、英、澳、加4國的合作論文量占到了72%。另外一個問題是表現(xiàn)出單向合作傾向,與主要合作國的合作深度不夠,合作論文量占被合作國論文總量的比例過低。面對這一合作局面,我國應繼續(xù)加大國際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在擴增合作國家的同時,加強與現(xiàn)有主要合作國的合作深度,開拓更多的合作機會和合作項目,并且努力提升同一科研項目下的科研產出,豐富國際合作的實際成果。
3.2 以國際合作推動我國體育科研的國際影響力
國內外許多學者通過統(tǒng)計分析和績效評價均發(fā)現(xiàn),在許多學科領域,國際合作論文比非國際合作論文具有更高的平均被引率。其主要原因是國際合作促進了資源和技術的優(yōu)化組合,充分發(fā)揮了各國學者的自身優(yōu)勢,科研成果水平的優(yōu)越性自然引起國際同行更多的關注。其次,相關研究也發(fā)現(xiàn),國際合作論文的篇均作者數(shù)量明顯多于非國際合作論文,出現(xiàn)10人以上大群體作者的概率高,借助于這些作者群體的科研影響力也導致科研成果影響面大于非國際合作論文。
本研究中,與大多數(shù)國家合作論文發(fā)表的期刊影響因子高于非國際合作論文發(fā)表的期刊影響因子,說明國際合作更多地瞄準高水平體育期刊平臺,這些發(fā)表在國際期刊的論文對提高我國體育科研成果影響力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而在產生的實際影響力方面,我國國際合作論文的篇均被引頻次高于無國際合作論文1.7次,且大部分國際合作論文得到了高于發(fā)表期刊平均水平的被引率,表明我國國際合作論文確實引起了更多同行的關注,而且是超平均水平的表現(xiàn)。此外,國際合作論文的作者群體更加龐大,3~7位作者成為主流,而無國際合作論文的作者數(shù)量大多低于4位。國際合作為更多國內學者提供了國際同行交流的機會,也為未來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力打下了基礎。
3.3 以國際合作帶動我國國內體育科研實力的提升
國際合作的目的除了增加對外交流外,更重要的作用是改善國內科研環(huán)境和氛圍,培養(yǎng)國內科研人才,提升自身科研實力[5]。通過國際合作我國學者可以學習到國外先進的科研方法和理論知識,接觸到先進的科研資源,包括科研設備、數(shù)據(jù)資源等。尤其是可以借鑒國外開展科研的思路和合作的方式等經驗,用于改善國內科研現(xiàn)狀,提升我國科研軟實力。有學者對開展國際科研合作的作用、做法和問題進行過總結,其中建設良好的國內科研環(huán)境和科研機制,培養(yǎng)一批高水平科研人才是國際合作的最終目的。除科研能力外,國際合作還培養(yǎng)了我國學者熟練使用英語學術語言的能力,為交流和展示更多的國內優(yōu)秀體育科研成果提供了便利。
本研究分析了國際合作帶動我國國內科研實力的現(xiàn)狀。我國國際體育科研論文中無國際合作論文的比例近幾年在小幅增加,2015年接近60%的論文屬于國內學者獨立完成,而高被引論文中這一比例的增加幅度更加明顯。國際合作論文中我國學者的通信作者比例也已經超過了40%。國際合作的帶動效應已經體現(xiàn)出來,我國體育學者的自主科研成果正逐步被國際期刊平臺接受,影響力也在持續(xù)擴增。國內科研成果雖然沒有國際學者的實際參與,但知識點不應局限在國內領域,通過增加與國外學者研究成果的分析討論也可以拓展實際影響力。尤其在引用行為方面,我國學者需要增加對國際學術規(guī)則的熟悉和運用,加大對自身科研成果的肯定,以及與國際學術核心成果的鏈接,這些都是提升領域內影響力的合理途徑。
3.4 以國際合作增進國際體育科研領域的話語權
通信作者是作為論文與編審和同行交流的聯(lián)系人,而實際操作中他承擔了更多的角色,例如承擔論文發(fā)表前后一切相關事宜,在知識產權和科研獎勵方面擁有主要責任等;因此,通信作者成為科研論文最受重視的一個角色。通信作者的決定一般是通過衡量論文勞動量、話語權及未來科研合作事宜等因素的考慮下做出的。通常情況下,通信作者代表了科學研究項目的主要負責人,掌控著研究的主要走向,對于論文內容把控、發(fā)表等都具有主導力。在體育國際合作論文中,通信作者的國家屬性代表了該國在體育科學領域的主導力。
本研究中我國在國際體育科研論文中的通信作者率維持在40%左右,高被引論文中的國際合作率高、通信作者率相對更低,進一步說明我國學者對國際科研合作項目的主導力不足,更多地處于參與者角色;但從近5年的階段性趨勢來看,通信作者率小幅提升。說明我國學者正在從國際合作的參與者向主導者轉變。從參與到主導,這是我國體育科研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的必經之路。未來我國國際合作需要制訂更加合理的合作策略,加大合作深度的同時,積極吸收國際合作項目中的先進管理經驗,提升國際合作話語權和科研工作的創(chuàng)新力 。
4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通過對我國在國際期刊發(fā)表的體育科研論文的合作指標進行統(tǒng)計,分析了我國目前體育科研國際合作的發(fā)展趨勢、合作結構和合作影響力等現(xiàn)狀。國際合作已經成為帶動和影響我國國際體育科學研究快速發(fā)展和提高的重要途徑和支撐。當然,我國在國際合作布局、合作強度、科研話語權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但無可否認,國際合作已經提升了我國體育科研在國際領域的影響力,繼續(xù)擴大國際體育科研的合作面和合作深度,強化合作的主導能力是未來我國體育科研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并最終帶動我國整體科研實力的提升,將更多高質量的國內科研成果展示在國際體育期刊上。我國應調整國際合作的布局策略,鼓勵體育科研人員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特別是重大體育科學計劃和前沿科學研究,學習國外體育科研管理的先進經驗,提升國際合作話語權,增強我國在國際體育科學研究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韓濤,譚曉.中國科學研究國際合作的測度和分析[J].科學學研究,2013,8:1136.
[2] LUUKKONEN T R, TIJSSEN R J W, PERSSON O, et al.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J].Scientometrics, 1993, 28(1):22.
[3] 謝彩霞,劉則淵.科研合作及其科研生產力功能[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6(1):100.
[4] 孫紅,鄭興東,殷學平,等.國際科研合作在科技發(fā)展中的作用[J].解放軍醫(yī)院管理雜志,2001(4):315.
[5] 呂淑儀.我國圖情學科研合作特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7):85.
[6] 楊燕云.以科研項目促進國際交流以國際合作帶動人才培養(yǎng)[J].中國科學院院刊, 2005(5):3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