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 要:“團結—批評—團結”公式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實踐經(jīng)驗基礎上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它對塑造大學生的良好品質和道德情操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文章通過對“團結—批評—團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研究,來揭示“團結—批評—團結”公式在現(xiàn)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分析“團結—批評—團結”公式和現(xiàn)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團結—批評—團結”公式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D64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7-05-03
一、“團結—批評—團結”公式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1.未達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
思想教育工作者在運用“團結—批評—團結”的公式具體指導實踐時,會偏離原有的方向。一方面,在需要指出別人問題時,往往會故意說一些避重就輕的話,只追求表面形式,忽視了真正的問題所在,未達到“治病救人”的效果。另一方面,一些人沒有充分認識到批評不是指單純的批評,而是為了更好地團結,在批評過程中,一味指出對方的錯誤和不足,挫傷了受教育者的積極性,反而起不到幫助別人的作用。
2.沒有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團結—批評—團結”公式一直被認為是“凈化思想,增強防御能力”的武器。然而,在物欲橫流的現(xiàn)代社會,人的防御系統(tǒng)時刻受到物質和其他思潮的沖擊,沒有及時拿出這一有力武器,使得我們的思想逐漸偏離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方向。 “團結—批評—團結”公式在建黨、建國時期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現(xiàn)代社會,人們沒有正確運用這個公式,沒有起到應有的防御作用,這點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
3.缺乏一定的約束作用
“團結—批評—團結”公式的約束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相互監(jiān)督上,在相互監(jiān)督的基礎上及時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教育,以達到團結的愿望和目的。但是,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團結—批評—團結”公式并沒有起到約束監(jiān)督的作用,人們之間互相批評以及自我批評都停留在表面形式,并沒有起到實質性約束自身的作用。
二、“團結—批評—團結”公式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價值
1.堅定“團結—批評—團結”的科學理論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運用“團結—批評—團結”公式的過程中,要依照一定的科學理論作指導。一方面,對待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客觀事實為依據(jù),以客觀事實為討論的原則。尤其在對大學生進行批評時,要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積極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運用“團結—批評—團結”公式時,要注意把握一分為二的原則。首先,要認識到團結既是愿望又是目的,批評是方法。其次,對待大學生要強調團結的重要性,但切不可忽視批評的作用。最后,要把團結和批評這兩個方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可將兩者割裂開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時,要以一分為二為原則,辯證地看待和處理問題。
2.營造“團結—批評—團結”的良好氛圍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營造“團結—批評—團結”的良好氛圍是極其必要的。第一,團結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精神之一。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反復強調團結是一個集體、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重要的思想保證,要充分地認識到團結不是幾個人的“抱團”,而是一個集體共同目標、共同理想的追求所在。而批評不是單純指出錯誤,是通過批評這個手段促使更好、更深層次的團結。第二,積極鼓勵批評和自我批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法,是解決黨內矛盾、人民內部矛盾的基本方法,也是人民內部進行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
3.創(chuàng)新“團結—批評—團結”的科學方法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運用“團結—批評—團結”的公式,主要在于如何把握批評這個手段和方法。我們要善于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自我教育方法,但是隨著教學的多元化和人們自我道德意識的提高,一些傳統(tǒng)的批評方法使許多學生不能愉快地接受,有些學生一旦有人提出了意見就會感到厭煩。這就要求我們改變傳統(tǒng)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方法,使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多元化,更具有藝術性,使大學生更容易地接受和吸收。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