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桔丹+嚴英俊
摘 要:本課題研究試圖改變傳統的教師培訓形式,實施著眼教師個體發(fā)展的校本研修,創(chuàng)新新教師專業(yè)成長的路徑。私人定制,尊重主體發(fā)展的訴求;步步推進,遵循教師成長的規(guī)律;搭建平臺,創(chuàng)設多元成長的路徑?!耙恢鞫?,以參與研修的新教師個體為“主體”,通過個人反思式、先學后教式的自我“問診”,伴之以同伴靶心定向式、師徒協約式、結網認知式的“會診”和首席領雁式、專家門診式的特需門診,聚焦問題,先診后治,促進新教師專業(yè)成長,從而推動學校的課程改革。
關鍵詞:自我問診;同伴會診;專家門診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7-00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7.036
近幾年,新入職教師數量急劇增加,新教師培養(yǎng)的任務艱巨。改變傳統的教師培訓形式,實施著眼教師個體發(fā)展的校本研修,加快新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速度,是推動學校課程改革的迫切需求。教師培訓如何滿足個體發(fā)展的訴求?我們提出的“一主二助”三診式研修,是指以參與研修的新教師個體為“主體”,同伴互助和專家助推為“二助”。即新教師通過個人反思式的自我“問診”,伴之以同伴“會診”和專家“門診”,促進新教師專業(yè)成長的研修方式。
“一主二助”三診式研修方式,主要有三個特點:
1.尊重主體的需求:私人定制。從教師發(fā)展的內驅力出發(fā),根據專業(yè)的需要,設置個性化的成長規(guī)劃和愿景?;诮處煹膫€性,挖掘特長,符合教師的需求,又作為一種知識的拓展,能力的提升。
2.遵循成長的規(guī)律:步步推進。遵循教學規(guī)律,簡化新教師專業(yè)成長。先規(guī)范課堂,再汲取優(yōu)秀課例的優(yōu)勢,打造課堂亮點,最后在“一課三備”“一課三磨”中提升教學能力。
3.多元成長的路徑:成功階梯。主體參與,多角度助力,以自我反思為主,設置引導與助力部門,利用同伴互助和專家介入的“二助”策略,實施個性化培訓服務;利用研修部落,多社區(qū)群伴,進行微型研修。
一、一主:自我問診
一般采用自我反思式和先試后學式的研修形式。教師對自己在教育教學實踐的行為進行回顧、反思,通過錄音、視頻等記錄第一手教學資料,以寫教學日志、教學敘事和教學案例等方式,對自身值得肯定的地方或存在的不足做出判斷,分析得失,探究原因,改進教學方式。
1.照鏡子式的自我反省。一種方式是,比照規(guī)范知不足。首先確定新教師應達到的教學能力水平,然后通過對自己教學過程的觀察、比較,從而找到問題存在的方面。對于新教師來說,課堂首先不是創(chuàng)新,而是規(guī)范。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否規(guī)范,教學時間的分配是否合理,教師語言是否簡練、明確。教師通過對照規(guī)范,明確自己的優(yōu)勢,了解自己的不足。
2.知不足后明方向。教師明確自己所具備的專業(yè)發(fā)展準備程度和自我發(fā)展能力,同時,考慮學校的愿景與發(fā)展規(guī)劃、教育的發(fā)展及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在最適切的領域或空間謀求個人的最大發(fā)展,設計出自己的行動方案。
3.微格診斷思對策。自我調整的過程,記錄關鍵事件,再微格診斷深入肌理,了解自己,對問題進行深層次的分析,找出產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決的對策。我們常采用兩種方式:(1)借助影音,尋找設計與現實的差距。在日常的教學中,抓住課堂中懵懂的感覺,撥開迷霧,直面問題,判斷問題發(fā)生的領域、難度,尋找問題產生的根源進行自我診斷。(2)遷移發(fā)現,尋找自身與他人的差距。
二、一助:同伴會診
同伴會診時,以真實的課堂教學情境為對象,主要采用辯課、磨課、匯報課、小微課等研課方式,通過制定適切的觀察量表,參與聽課的同伴教師分項目記錄授課教師的言行,幫助授課教師梳理教學的框架、思路,嘗試提出解決策略,重新設計教學過程或教學環(huán)節(jié),改進教學行為。
1.靶心定向式。新教師入校初,教研組對新教師進行問卷調查、訪談、座談、課堂觀摩等,了解共性問題,聚焦靶心,定向施策。有以下步驟:(1)定靶點:宏觀處發(fā)現問題。(2)找路徑:設計主題研究方案。(3)聚焦點:定向施策巧發(fā)力。在課堂觀察中,以課例研究為載體,運用課堂觀察量表,進行觀課。
2.師徒協約式。新教師入校一兩個月后,學校通過網站、海報展示校教學名師的名片,介紹他們教學實踐、德育工作、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成績和當前的研究課題和攻關項目;由新教師提出申請,從趨同的角度選擇導師;再由“學養(yǎng)工程”小組成員結合新教師的教學特點,考慮雙方意愿,結成師徒,簽訂師徒協議,明確師父的“三帶”和徒弟的“三學”;實施個性化的目標設計,開展基于主題的協同備課、思評交合、師徒同臺等互助活動。每學期進行師徒結對的專項考核。每學期結束時,實施捆綁式評價。
3.結網認知式。由擁有共同志趣或研究主題的教師組建的研修部落,可跨越學校、區(qū)間,借助網絡的跨時空和靈活便捷的特點,利用教師閑暇零散的時間,開展觀點分享、實例展示、沙龍討論等方式形成認知的微型研修。學校層面的研修社群主要以拓展性課程群為載體,由骨干教師負責其中一個項目,新教師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和能力申報項目,最后作為項目組成員參與其中。
三、二助:專家門診
專家基于課堂的真實教學情境,以常態(tài)教學課例研討為切入點,融理論熏陶與實踐磨礪于一體,以課堂點評、講座的方式從根源上剖析主題,提出相應的對癥措施,指導教師在課堂情境中學習運用理論觀點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法,使教師獲得全新的教學視界。
1.首席領雁式:專家單純地對教師進行評價,提供一些教育理論知識,不一定能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因此,我們組建了3-5人的項目學習小組,由學養(yǎng)工程領導小組的成員擔任首席領雁,負責確定項目主題,設計項目方案,實施項目研修。
2.專家門診式:以情境教學和案例研討的方式,從問題切入,對新教師的個性問題進行點對點的點撥和提升,對共性問題和亟待解決的問題,進行主題性理論引領,實現理論與教學的對接。
總之,“一主二助”三診式研修,促進了新教師的專業(yè)自信、教學專業(yè)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學專業(yè)發(fā)展的區(qū)域認可度。在研修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我反思式、先試后學式、靶心定向式、師徒協約式、結網認知式、首席領雁式和專家門診式等不同的研修形式,逐漸形成了“需求觸發(fā),問題驅動,比對促悟,反思搭橋,同伴助推,多線共進”的“一主二助”三診式的校本研修的基本范式。
參考文獻:
[1] 沈毅,崔允漷.課堂觀察:走向專業(yè)的聽評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 吳江林.課堂觀察LICC模式[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