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綏華
內容摘要:在以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yǎng)、個性發(fā)展等的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然而提問又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語言形式,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對突破教學重難點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本文對關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靈活提問策略做了相應的研究。
關鍵詞:語文課堂 提問 策略
一.初中語文提問現狀
現如今,許多老師的課堂提問存在著一些問題,大多數老師忽略了提問本身的技巧和藝術,不妥當的提問方式都不能引導學生學習或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例如課堂上突然出現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情緒高昂,此刻就該抓住學生情緒做好相關準備拋出問題,既滿足了學生興趣又完成了課堂任務。在語文課堂上,針對于這門本身就比較乏味的科目,若是老師不能抓住適當的時機提出適當的問題,學習效率就會降低,課堂的氛圍也缺乏活力,反之,則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所以,提問方法和技巧顯得尤為重要。
除此之外,部分老師對于處理學生的答案時也相對死板,思維非常局限,范圍僅限于正確答案內,并不會靈活處理相關問題。若是學生回答錯誤或者有些偏差時,不應打斷學生思路,而是以一種新的方法思路去引導學生走上正軌,但大多數老師并未做到這點。素質教育倡導以學生為主,作為老師不應把學生的活躍思維扼殺在搖籃里,讓學生盡情發(fā)揮,給予肯定的同時,再糾正學生問題的相關錯誤。打開思維的新大門,開拓學生學習的新大陸。
二.課堂教學靈活提問的體現
1.難易適度,合理提問。提問的意義在于引導學生學習,啟發(fā)學生思維,適度的難易程度才有利于學生的成長。過于困難的問題會打擊學生自信,挫傷學生積極性,失去興趣;過于簡單的問題又缺乏價值,浪費了課堂教學時間,學生也容易忽視老師的問題,沒有緊張感,學習顯得較隨意。
2.扣人心弦,靈活提問。課堂里有諸多不定性的情況發(fā)生,或許學生的答案沒有進入老師的既定范圍,或許設定的情景并不適宜老師提問,這時候老師就要靈活處理,充分利用教學智慧更改問題的方式及角度,抓住學生興趣點,做出相應的提問。
3.結合目標,針對問題。每一堂課都有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在老師提問時,也應結合目標做到對癥下藥。保證問題的科學嚴謹性,教師必須先前就做好充分準備,精心設置每個問題,若問題凌亂模糊,會導致課堂的松散,學生很容易失去學習熱情。所以,要結合目標,針對性的提問,讓學生精準的領悟到問題的核心所在。
4.創(chuàng)新問題,開拓思維。問題不能過于老套死板,應具備一定的新穎性,改變以往的教條,創(chuàng)新問題,給予學生一種新鮮感,讓學生在學習中嘗試到新的味道。不僅能給課堂增添新動力,教師也能較輕松的把學生帶到既定環(huán)境,開拓學生的思維。
三.靈活提問的意義及必要性
蘇姆霍林斯基說:“如果你所追求的知識是那種表面的、顯而易見的刺激,那你永遠不能培養(yǎng)學生對腦力勞動的熱愛?!奔匆獙W生思維做一個很好的培養(yǎng),不僅是讓學生學會課本表面的知識,更是培養(yǎng)學生一種思維方法,掌握自主學習能力,靈活提問就是一種重要的途徑,那靈活提問又都有哪些意義呢?
1.喚起學生注意。提問是課堂上老師和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互動最直接的方式,但冗長的課堂教學時間難免會出現學生開小差,注意力會被窗外某些東西吸引,或是大腦放空一片,這時靈活的提問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器官感知,或緊張或興奮的狀態(tài)下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也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回課堂。
2.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最好的教學莫過于激發(fā)學生興趣,而并非強制學生學習。在以提問作為老師和學生之間搭起的橋梁時,若學生的答案正符合了學生通過那座橋的方法,與老師達成一致,此刻學生的興趣會得到很大的提升,更加愿意的去探索知識,自主思考。
(一)把握教學重難點。一般教師都會針對教學中的重難點突出強調,靈活提問學生,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的同時,也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巧妙地將重難點傳達給學生。
(二)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也是初中語文課堂的一項重要任務,口語表達占著較大的比重。通過靈活提問學生,讓學生自己思考過后組織語言來與老師交流,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也增添了學生在大眾面前展示自我的勇氣,能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課堂提問是一項設置疑難、激發(fā)興趣、引導思考的綜合性藝術,要想這門藝術在課堂上綻放光芒,老師們都得下狠功夫。優(yōu)化課堂,靈活提問,對于落實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有著較大的幫助,也符合當今提倡的素質教育。好的提問,必能使學生柳暗花明又一村,保證課堂任務順利進行。不斷探索。不斷深究,不斷為學生高質量課堂做出貢獻,為著我們共同的目標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提問管理教學法”初探[J].鄭建周.語文學習.2011(06)
[2]略說語文課的設問與應答[J].曹勇軍.中學語文教學.2011(05)
[3]基于學情和文本的語文教學問題設計——以《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為例[J].陳壽江.語文學習.2010(09)
貴州省黔西教育部“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關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靈活提問策略的研究》(課題立項號:KYT2017-205)課題成果。
(作者單位:貴州省黔西南州興仁縣回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