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摘 要】
語文老師都了解在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的重要性,然而審視傳統(tǒng)的現(xiàn)象,部分教師采用的是“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目前,探究性閱讀教學這一教學新理念的提出給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筆者就結(jié)合教學過程中的案例談談小學低年級語文在探究性教學方面的幾點有效的做法。
【關鍵詞】
低年級語文 探究性閱讀
小學語文探究性閱讀教學,顧名思義,教師是在閱讀教學中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合作自主學習去感悟探究教材,收集處理信息,積累體驗文本情感,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獨立人格的一種教學方式。那么如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有效地實施探究性閱讀教學呢?
一、依“趣”為源,激發(fā)探究欲為首
皮亞杰闡述了興趣對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進行有效的探究性學習,首先要激發(fā)起學生的探究興趣。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能發(fā)現(xiàn)別人不知道的,教師針對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就要努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探究欲。
如教學《“黑板”跑了》一課時,教師引出課題后引導學生質(zhì)疑,學生問:“黑板怎么會跑呢,它長腳了嗎?”“這塊黑板和我們教室里的黑板一樣嗎?”“黑板為什么要跑???”等問題。這時,教師就順水推舟地說:“同學們提的問題老師也好想知道啊,讓我們一起打開課本學習吧。”
(二)營造良好氛圍
探究性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放下其高高在上的架子,蹲下來傾聽孩子的聲音,走進他們的心靈,做他們的學習伙伴,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例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的《學會待客》的口語交際時,上課伊開始,我推門而入就說:今天我是來到二(3)這個大家庭來做客的,大家歡迎嗎?同學們立刻在某些同學的帶動下響起了熱情的掌聲?!白鳛樾≈魅说哪銈?,大家怎么招待我???”大家分組討論隨即進行說一說,談一談,進而分組來接待我這位“客人”。看似平常的生活場景放到課堂上來,給學生熟悉親切的環(huán)境進行教學,何樂而不為呢?
二、因“材”而定,確立探究目標為主
現(xiàn)行的小學語文教材編排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但并不是所有的課文、所有的內(nèi)容、所有問題都可以組織學生探究。首先,探究的內(nèi)容要有值得探究的價值;二是探究的內(nèi)容要能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三是學生有能力進行探究。
(一)教師要考慮課文特點,充分挖掘課文中值得探究的內(nèi)容,抓住課文的重難點,幫助學生尋找、發(fā)現(xiàn)值得探究的內(nèi)容
以《小動物過冬》為例這是一篇有趣的科普類童話故事。“燕子過冬”“青蛙過冬”和“小蜜蜂過冬”三則故事構成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讓小朋友們了解不同的動物過冬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如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從人物的語言、發(fā)現(xiàn)他們過冬的形式,并從中受到啟迪,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先引導學生解題,從“動物”入手,了解不同動物的特征,生活習性等,然后組織學生交流課前收集到的相關背景資料,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鋪墊。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提出問題,梳理問題。“小燕子有翅膀,是可以飛的,它要飛到哪里去呢?”“小蚯蚓的家在泥土中,它一直睡覺嗎?”“蜜蜂也有翅膀,為什么不和燕子一起飛走呢?它的家有什么特點?”再組織學生圍繞這三個問題教學課文,小組交流,從而讓學生在交流與討論中,把握課文,學習方法。
(二)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年段特點
各個年段學生的知識基礎與認知水平都是不同的。因此,探究的問題就要符合學生的實際,不應過難或過易。過難了,超出了學生的能力范圍,會挫傷他們的探究積極性。過于簡單則沒有探究的必要性。低年段的孩子由于閱歷和經(jīng)驗的不足,主要是由老師提出探究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去探究,應以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興趣為主。也許,剛開始學生提出的問題是膚淺的、表面的,但是經(jīng)過長期的訓練,學生的提問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探究性閱讀能力也會逐步提高。
三、分“層”而設,運用資源探究為輔
在進行探究性閱讀教學時,教師應以教材為主要憑借,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本身,能利用網(wǎng)絡、圖書館等課外資源對教材進行適當?shù)耐卣购脱由?,從而擴大探究的空間,讓學生在廣闊的天地中探求知識的奧秘。
(一)課前初步探究
就每一個文本而言,學生們必須在大量的知識點的學習中閱讀相關的信息。學生非常有必要找到相關的信息。在進行探究性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課前查找、搜集相關的背景信息。特別是像《要好好學字》、《朱德的扁擔》、《大禹治水》等課文,課文中的人物、事物和事件與同學們現(xiàn)在的生活相距甚遠,他們對這些課文的背景環(huán)境知道的很少。這時,老師就要幫助學生查找有關作者和作品的一些時代背景,特別是文本中的主人公的有關資料,做好充足的預習。這樣能為學生的探究提供依據(jù),同時也為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二)課中深入探究
課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走進文本,圍繞幾個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以此縮短學生與文本間的距離,讓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了解、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如:教學《孔繁森》這篇課文時,主要就是讓學生探究一個問題:“孔繁森為西藏同胞做了什么事情?”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深入探究文本,抓住關鍵字詞,體會“孔繁森是一位優(yōu)秀的援藏干部”,從而實現(xiàn)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
(三)課后拓展探究
進行探究性閱讀教學,教師應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對文本進行拓展閱讀,以便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他們的知識,讓他們有更深入的感悟。如:學完《水鄉(xiāng)歌》這篇課文后,學生們對江南水鄉(xiāng)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時,教師可以因勢利導,讓學生了解蘇州就是典型的“水鄉(xiāng)”。讓學生課后查找關于周莊、同里等相關知識,并在課上交流。這樣,課后孩子們就會多渠道地去搜集資料。如:上網(wǎng)查閱或請教家長。如此一來,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培養(yǎng)了他們搜集、處理信息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他們真正成為了探究者,又加深了他們對家鄉(xiāng)的認識,產(chǎn)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真可謂是一箭多雕啊!
新課程要求教學方式由注重教師“教”向注重學生“學”轉(zhuǎn)變,教學就要著眼于全體學生。小學語文探究性閱讀教學也應面向全體學生,要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有所進步。探究性教學帶領了學生走進文本,感受了文本的無限魅力,找尋適合學生適合不同文本的需要的探究性方法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