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亮
[摘要]美術作為美育的一部分,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學科,與其他學科,如語文、音樂、歷史等都有著一定的聯系。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知識的相互滲透和整合,是現代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勢。在美術教學中,突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將美術欣賞與其他學科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各學科在不同學習領域帶給學生的感官刺激,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方式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美術欣賞;學科整合;課程整合;審美能力
美術在人的全面素質提高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美術學科在整個素質教育的體系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并不是可有可無的,它和其他學科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新課程強調美術與其他學科有著相互關聯、相互促進的千絲萬縷的關系,將其他學科整合到美術教學中,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效果。
初中美術要重視欣賞課教學,在欣賞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提高學生對自然美、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的興趣,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視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美術與文化遺產,增強民族自豪感,形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態(tài)度。因此,將美術欣賞課與其他學科知識整合是至關重要的。
一、美術欣賞教學與語文知識的整合
講到美術欣賞與語文的關系,不得不提到詩詞。詩詞作為一種凝練的語言符號,它用其獨有的方式去表達一種情感,通過文字的方式讓我們在大腦里浮現出一幅幅美好的畫面,而美術作品則可以更直觀地將這美妙景色呈現到我們的眼前。如將二者結合,更能令我們產生美好的視覺與知覺感受。根據一首詩詞創(chuàng)作的美術作品,更容易讓學生體會作者所要表現的情感。如人教版七年級美術上冊第一課《創(chuàng)造美的藝術》就是一節(jié)欣賞課,所賞析的作品是《江山如此多嬌》,這幅中國美術史上的巨作是畫家傅抱石、關山月根據毛澤東的《沁園春·雪》詞意所創(chuàng)作的。在欣賞這幅作品前,首先要帶領學生熟悉《沁園春·雪》這首詞,對照詞意再去欣賞《江山如此多嬌》這幅巨作,體會作品所表現的“長城內外”“大河上下”“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景象,將詞意與畫意結合起來,品味其中的意境。
再如在人教版九年級美術上冊《獨樹一幟的中國畫》欣賞課中,其中徐渭的《墨葡萄圖》涵蓋了中國畫特有的表現形式 “詩書畫印”,在畫面的左上角有徐渭自己的題詩:“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蓖ㄟ^畫上的題詩書款,更容易領會作者的意圖,領悟畫家的思想境界。在中國古代山水畫的領域里,“詩傳畫外意,貴有畫中態(tài)”的語言藝術與“畫傳詩內情,貴有詩中意”的造型藝術彼此配合默契,渾然一體,這就讓我們不得不想到“詩情畫意”四個字。大家所熟識的大文豪蘇軾的《題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竹外桃花三兩枝”,也是美術與詩詞相結合的最好范例。中國文學博大精深,在文字的變化和詞語的修飾上,在那些字句之間,無不彰顯著一幅幅美好的畫卷。
美術欣賞是離不開語文知識,離不開語言。美術欣賞課中的中外優(yōu)秀美術作品賞析,賞是欣賞,析就是評述分析,要求我們運用語言去表達對作品的感受及認識,這就離不開語言,離不開語文學科,不同的語言表達起到的欣賞評述效果和意思也不一樣,這就要求我們將學到的語文知識去更好地運用到美術作品欣賞中,使美術教學更上一層樓。
二、美術欣賞教學與音樂知識的整合
美術與音樂同屬于藝術范疇,都是一種心靈藝術的形式。前者是視覺藝術,后者是聽覺藝術,它們之間是相互融會貫通的,屬于美育的范疇,共同起著培養(yǎng)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作用。在美術教學中,音樂與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對于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意識,開拓學生的形象思維及抽象思維能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美術欣賞課上,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帶領學生去賞畫、評畫,就顯得過于枯燥、乏味,若將音樂引入美術欣賞教學中,通過聆聽旋律來感受無聲的畫面,會產生不一樣的情緒體驗。如在指導學生欣賞油畫《伏爾加河的纖夫》這幅作品時,一邊引導學生觀看畫面上伏爾加河畔一群苦難的纖夫艱苦勞動的情景,一邊配上俄羅斯民歌《伏爾加船夫曲》作為背景音樂,樂曲徐緩、憂郁、深沉,那一再重復的勞動號子,形象地再現了纖夫們拖著沉重的貨船,邁著艱難的步伐由遠及近、復又遠去、年復一年的悲壯情景。這種音樂與賞析作品同步相結合的美術欣賞教學方式,使得美術欣賞課更生動,仿佛身臨其境。
在美術欣賞課上,還可以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播放與本課內容相關的音樂,引入本課的學習。如在人教版八年級美術上冊中《色彩的感染力》欣賞課上,在引導階段播放音樂《命運交響曲》,請學生說一說樂曲所表現的藝術感染力可以用什么樣的色彩表達,進而導出本課課題。在《春天的暢想》一課中,運用表現春天的音樂引入本課主題,學生馬上進入學習狀態(tài);在實踐練習階段,同樣插入關于春天的音樂,讓學生在輕快的音樂中展開想象的翅膀,創(chuàng)作出一幅幅春天的美麗作品,這就使得美術內容與音樂形象相得益彰,使學生獲得深刻的審美體驗,并深切感悟藝術作品的內涵。在這里應該指出的是,欣賞課上的音樂選擇應緊扣主題,要注意音量控制,以不干擾教師的講解、學生能舒心接受為準。
三、美術欣賞教學與歷史知識的整合
歷史是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發(fā)生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tǒng)的記錄、詮釋和研究。而美術折射著人類的精神文明,它以作品為依托,除了要讓學生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技法等美術知識外,還要讓學生了解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作者的成長經歷等,從而形成綜合的審美感知體驗活動,達成審美情感的升華,這就體現了美術欣賞與歷史的整合。如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美術上冊《獨樹一幟的中國畫》一課時,可以欣賞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這幅作品是中國畫史上的名作,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它以連環(huán)長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韓熙載家開宴行樂的場景。韓熙載何許人也?需要教師對作者的生平及這幅畫的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介紹:韓熙載原為北海(今山東濰坊)人,出生在官宦之家,為名門之后。南投南唐后屢向君主獻國策卻不被重用,又面臨北宋大兵壓境,茍延殘喘的后主李煜想重用他為相,韓熙載對于當時的局勢自知回天無力,他為了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就以聲色為韜晦之所,每每夜宴宏開,與賓客縱情嬉游,借此表示對政治了無興趣。李后主聽聞后派出畫家顧閎中和周文矩夜入韓府了解實情,顧閎中以韓熙載夜宴的場景默畫成圖,李后主看后,唏噓之余,也只有發(fā)出“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的慨嘆。此圖描繪的就是一次韓府夜宴的全過程。上述是對這幅作品的創(chuàng)作歷史背景的介紹。接下來,教師要介紹是這幅作品自身的繪畫技巧:作品以長卷線條準確流暢、工細靈動,充滿表現力,設色工麗雅致,且富于層次感,神韻獨出等藝術表現技巧。從《韓熙載夜宴圖》的欣賞中可以看出,對一幅美術作品的賞析,要從了解它的創(chuàng)作歷史背景及所產生的歷史意義來分析。每幅美術作品都有一個創(chuàng)作故事,也就是作畫背景及鮮明的時代特征。這是對一幅作品進行賞析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學會運用歷史史實說話,讓學生在美術賞析過程中對美術史有一定的了解,將兩門學科進行有機的結合。
在美術欣賞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把美術與相關學科綜合起來,以此豐富美術本身的表現形式,使學生更深刻地感受、理解美術作品,開拓學生的美術視野,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但不管美術教學與哪一學科相整合,都要以美術學科本身教學為主。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提高自己的綜合知識能力,更好地發(fā)揮學科綜合的優(yōu)勢,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胡婷芝.淺析初中美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J].新課程,2013,(11).
[2]錢初熹.美術教學理論與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曹大昌.淺談初中美術教育[J].讀寫算,2012,(36).
(責任編輯 付淑霞)